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 永废奴籍
    弘治五年,春

    朱佑樘仔细翻查了,一箩筐的奏章。

    无视了一堆御史,催促张山风回武当,赶紧滚蛋的奏章之后,朱佑樘终于找到他想看的那份奏章。

    这份是张山风写的,可以改变很多人命运的奏章!

    奏章很简洁明了的几个字:永废奴籍!

    奴籍,就是很多大户人家,养的家丁,仆役,侍女,妾室之类的。

    在大明的很多地方,有钱人家,可以花几十两,几两银子,甚至灾难之年,几文铜钱,就能买一个的下等人!

    他们没有地位!

    主人可以呼来喝去,任意使唤。

    男的只能卖苦力,做下人。

    女的稍有姿容的,就是侍妾,甚至会被送来送去。

    这些人,占据整个王朝两成以上的人口!

    然而,他们很多人,却并不在户籍登记之列!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以前人丁是要纳税的!

    士绅不纳税,有个误解,并非是一文钱都不交。

    士绅只是不交土地税,很多苛捐杂税,比如人头税,还是跑不掉的。

    所以,士绅就会想尽办法,偷税漏税,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隐瞒人丁。

    比如,家里买一百个仆役侍女,过段时间就给你整失踪死亡,最终上报的,没几个了。

    但是!

    事实上,家里还是这么多人,却少交了好多税。

    由于,士绅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甚至官府县官,自己也这样干,所以默认了这一做法。

    那么,这些没了户籍的人,除了变成流民,就只能永远的成为仆役。

    大明历代皇帝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改变什么,甚至是纵容!

    因为,这样很多奴籍人口,就能跟农户一样,被圈禁起来了,无法流动。

    这样,就达到了商不过一村,民不过一户,人口被长期禁锢,以实现所谓的长治久安!

    但是!

    这样造成一个弊端:士绅永远是士绅,奴婢永远是奴婢!

    而且,随着天灾人祸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人,会失去土地,归于流民。

    最后,被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充入奴籍,最终永远消失。

    人口永远上不去!

    更致命的是:这些人平时可能是麻木的,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但是!

    一旦有了希望,有人给了他们希望,那么他们的憧憬,就会被放大,被蛊惑加入叛乱!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的叛乱,动不动就能裹挟几万人,只要有人搞事情,总有人会响应。

    因为底层的人,看不见希望,而有人给了他们希望!

    一旦这些人被蛊惑,就是灾难!

    ……

    奉天殿,早朝

    朱佑樘将奏章拿了出来,将永废奴籍,拿到早朝上讨论。

    没有意外,大殿内又跪了一大片。

    废了奴籍,谁伺候他们?

    没了漂亮侍女,自诩风流的他们,怎么风花雪月?

    内阁大学士丘濬第一个反对:“陛下,主仆之分,自上古传千年不改。

    户籍之辨,乃太祖高皇帝所定,历经七朝而未动。

    何故推翻祖制,一改千年礼法,而乱天下乎!”

    丘濬刚正,贤明,为天下计。

    但是!

    他是理学大家,后世称颂的理学思想家。

    他自然是恪守陈规,崇尚古法,从根本上,他就不接受废除奴籍的做法。

    或许像他一样的人很多,他们真的不是为了私欲,也不是为了享乐,真的是为大明安定着想,也为了天下一如既往的平和着想。

    不过!

    视角不一样!

    他们的视角,现在就是天下太平,没必要改变什么!

    所以!

    他们选择反对!

    当然!

    更多的人,是私心作祟,是舍不得左拥右抱,衣来张口,饭来张嘴,舍不得娇妾美侍女。

    更舍不得出门有人抬轿,回家有人捶背,躺下有人盖被……

    无论于公于私,他们有的是理由反对。

    那么,干嘛不反对?

    满朝现在还站着的,除了内阁几人,就剩下张山风,以及几个正在天人交战的清流了。

    然而!

    反对最为激烈的,却是武将!

    和平年代,武将的腐烂速度,比之文官,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官至少还学过大道理,嘴上还得顾着面子,做事总归缩手缩脚。

    文官上个青楼,被熟人撞见,嘴上说风流,总归是心虚的。

    武官不一样,大大咧咧的买下青楼头牌,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有钱,他拔了头筹!

    武官走在街上,没个几十号狗腿子,那叫没面子!

    你都没资格横着走!

    所以,武官这一次集体暴动,反对的程度,比之文官,有过之无不及。

    这一次,奉天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跪满了!

    ……

    朱佑樘又一次做起了甩手掌柜:“张爱卿,现在没几个人支持你的想法。

    你怎么说?”

    咔嚓!

    又玩这一招,又把锅甩给老子?

    张山风差点爆粗口了:明明是一起密谋的,事到临头了,又剩下一个人孤军奋战?

    说个屁!

    大疯哥自己都养了一堆的家丁,除了两个明媒正娶的,剩下的半个媳妇——秋灵,真正意义上来说,也是侍妾!

    唯一不同的是:大疯哥是发工资的,对小弟都很不错,对秋灵更是没话说,是真当媳妇。

    张山风不得不站出来:“回禀陛下,而今天下太平,与高皇帝天下初定之时,有着明显的不同。

    是以当与时俱进,增加人丁,促进生产,变革富国!

    陛下!

    臣之所奏,实乃为国富民强,为百姓富裕着想……”

    张山风话说到一半,就被怼了。

    首辅刘吉,冷不丁的冒出一句:“好一个为国着想!

    此举会让大量的奴役无家可归,让更多的男女老少失去依仗,变为流民。

    会让他们没了吃喝,甚至可能会发生劫掠,抢夺!

    为百姓着想……?

    呵!

    老夫只看到,你要动摇我大明根基,扰乱大明安定繁荣!

    你到底是为谁着想?”

    刘吉一席话,无疑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废除奴籍,会有很多人流离失所,食无所依。

    那将是巨大灾难!

    张山风一声冷笑,轻蔑的看了眼刘吉:“失去依仗,变为流民?

    如果是刘公这般才能,去治国,废除了奴籍,当然会是刘公所说的人间惨剧!”

    刘吉也是冷哼以对:“张公有何高见?”

    张山风对着朱佑樘一拜:“陛下,废除奴籍,并非是遣散奴役,也并非是遣散侍女,而是还他们自由!”

    次辅徐溥倒是来了兴致:“此话何意?”

    徐溥是个勤俭的人,不仅平时很少铺上浪费,侍女仆从不多,也无所谓。

    他还将自己老家的八百亩田地,分给了百姓耕种,收租很少,遇到灾荒什么的,还减免租金。

    所以,他其实无所谓有没有人伺候,而是真的希望朝廷安定,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自然知道,那些在大户人家的仆役侍女,是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但是,一次性将这些仆役侍女,全都废弃,那也是大明的灾难!

    此时,张山风说他有办法,徐溥自然是很关心的。

    张山风没有让他失望,对着徐溥一拱手:“徐公有所不知,废除奴籍,将所有的奴役,侍女,重新造册。

    他们或为农户,或为商户,懂手艺的可为匠户,懂医的可为医户……

    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为大户人家,打工挣钱。

    因为,今后的侍从,侍女不再是一口价,几两银子,就能买到!

    今后的仆役,侍女也有正常户籍,他们不用躲躲藏藏,出来高墙大院就成了流民。。

    他们可以从商行叫价,有钱的每月交付工钱,甚至可以按天结算!

    不过,他们随时可以走,不用被主人一直束缚!

    那么,这些人就可以有自己的家庭,就可以选择从事其他行业。

    他们可入作坊做工,可入酒楼做小斯,可帮士绅种地……

    如果他们攒到了钱,还可以自己开个小店,或者自己买块地,甚至,自己开作坊……

    届时!

    他们会富裕起来,他们将不再一辈子只能供人驱使,被人鱼肉,成为刘公这样的大人物,转来赠去的玩物!”

    刘吉怒极:“胡说八道,本官何曾鱼肉百姓?”

    这话指控很严重,对于文官来说,名声比性命更重要!

    张山风听了之后,冷笑道:“本官手中,有一份账簿。

    上面记载了刘公升任首辅之后,这几年里,收了不下五十万两白银,收了数十名美女!

    作为回报,刘公帮助不少人升迁,逃税,还涉及田亩之争!”

    说完,张山风拿出账簿,丢给了刘吉。

    这些是萧敬一帮人,在清查税赋的时候,骷髅师抄了很多士绅,找出的罪证。

    张山风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给萧敬配了上百名精锐,听他调遣。

    萧敬也是会来事儿的人,自然懂得投桃报李,送上一份大礼!

    因为,萧敬也想干掉,一直抓着他小辫子不放的文官。

    他自然不遗余力的打听,搜集文官的罪证。

    很不巧,刘吉手脚不太干净,而且胃口还不小,被发现的部分,都能写成账簿了!

    刘吉看了几页账簿,还算镇定,急忙跪求:“陛下,冤枉啊!

    这是污蔑!

    纯属子虚乌有!”

    小太监赶紧将账簿捡起来,朱佑樘看完了账簿,脸色铁青,缓缓吐出一个字:“查!”

    张山风见状,立即一拜:“陛下,账簿上,记载了数十名侍女!

    您能想像,她们今后会被送来送去,她们只能等到岁月老矣,被人遗弃。

    陛下!

    她们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她们也是人,她们也是您的臣民!

    凭什么她们只能被当作货物,供大人物玩乐?

    凭什么她们就只能一辈子没有身份,不能有自己的未来?

    她们如果有正常的户籍,就能多组建许多家庭,生儿育女,大明将多出无数的人丁!

    届时,百姓感恩戴德,大明国富民强!

    求陛下,废除奴籍!

    改奴籍,乐籍等贱籍,为普通户籍!

    求陛下,让奴役,侍女,能领到工钱!

    求陛下,让您治下的百姓,都能富强,都能自食其力!

    求陛下,禁送侍妾,让天下再无低贱之人!”

    张山风单膝跪地,低头一拜。

    他具有后世人的思想,很少跪拜。

    这一拜,为数以百万计的奴役,侍女,以及娼妓;

    这一拜,为了天下再无低等下贱之分。

    为了千万人,谈不上人人平等,但大家都能抬头做人!

    徐溥听完之后,也深深跪拜:“臣附议!”

    徐溥的支持,效果不大,只有零星的几个人,跟着喊赞同。

    此时,张山风不着痕迹的看了眼张懋。

    您老该出手了!

    要是您老还想让张溶,再进一步的话……

    这是利益交换!

    张懋哪怕再怎么不支持废奴籍,但是为了英国公一脉,能再出一个国公!

    甚至,再进一步,完成前所未有的封王。

    那么,张懋必须站在他一边。

    因为,昨晚陛下召见他!

    陛下真正的意图,是站在张山风一边的!

    张懋不得不硬着头皮:“臣附议!”

    “附议!”

    “附议……”

    ……

    张懋的赞同,无疑是一颗巨石,掀起惊涛骇浪。

    一时间,许多武将纷纷支持。

    张懋代表的,从来不是一个人,是一个派系!

    丘濬张了张嘴,没有继续反对,他依旧不赞同张山风,但他选择闭嘴。

    张山风已经越来越鸡贼了:他开始占据大义,学会了文官那一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拉上百姓为后盾。

    这时候他就算有意见,也最好什么都别说。

    否则!

    可能,顷刻间身败名裂!

    刘吉,就是下场!

    现在的局势逆转,有很少的人赞同,但是没有人反对。

    这事儿基本就定了!

    朱佑樘铁青的脸上,却闪过一抹难以辨别的微笑。

    朱佑樘一摔账簿,冷哼一声:“准奏!”

    张山风含笑的走出奉天殿,心情极好。

    他是为了大明,的确为了那些奴役,侍女,以及娼妓。

    但是!

    他没说,他不为自己!

    大明化肥厂,将创建几十座分厂,需要大量的工人;

    大明修马路,修了三年,耗费三五百万两,到现在都没修通到府一级,更别说到县一级,这方面也需要大量的劳力;

    大明钢铁厂,还在扩建,又打算继续开分厂,也需要大量的工人;

    大明水泥厂,在琼州,广东等地,也在疯狂开办,还需要大量的工人;

    大明造纸厂……

    ……

    而且,张山风还在创办更多的新型产业,这些都是需要人的!

    让普通老百姓,放弃自己的田地,给你打工?

    冬夏还行,春耕和秋收,想都别想!

    祖宗留下来的田地,给多少银子都免谈,雷打不动的回去干农活儿。

    那就要引进新的劳动力,而且是非常巨大的劳动力。

    他们就是奴籍,乐籍等贱籍!

    废除奴籍,张山风得益最大!

    他又一次的贯彻了自己的作风:改变不了太多,就先肥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