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章 打破里甲制,机械时代的基础
    正在张山风还在思考,重启丝绸之路。

    需要哪些人参与;

    需要配备什么武力;

    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需要如何规划路线的时候。

    王守仁忍不住了:“走私是不是……”

    张山风冷哼一声:“什么走私?

    本官光明正大的卖东西,怎么走私了?”

    王守仁面带不悦,你丫走私,还光明正大,真是够嚣张的了!

    张山风知道王守仁想多了,仅仅说了一句:“别想太多,鞑子都是穷光蛋!

    本官俘虏了那么多鞑靼人,加起来也没掏出几个钱!”

    这是实情!

    蒙古族擅长放牧,并不擅长冶铁和炼制金属。

    张山风没准备,跟王守仁解释那么多。

    否则,谁知道他是不是跟云衣一样的大嘴巴,搞不好闹出一堆人西行。

    人多了,东西可就不值钱了!

    王守仁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

    但是,他依旧没想明白,张山风搞那些丝绸和茶叶是做什么。

    他是很聪明,也很敢想。

    只是,他毕竟年轻,眼界有限。

    张山风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反问王守仁道:“你今天来府上,不是仅仅来蹭吃蹭喝的吧。

    有什么话,直说吧!”

    王守仁绝不是什么愣头青,自来熟也是有原因的。

    他知道最快解决眼下流民问题,只能找张山风!

    所以,他才会见到张山风的轿子,就连忙凑了上来!

    甚至!

    今天的那一出,胡言乱语,惹怒衙役,挡住去路,很有可能是他自己,自导自演的!

    目的,可能是接近张山风。

    王守仁稍微愣了不到两息,然后正色道:“您说过,今后开垦的土地,会越来越多。

    而化肥,沼气池等东西的出现,粮食产量必然再增。

    甚至!

    将来会有更厉害的手段,会让粮食的产量倍增!

    根据您之前所说的,经济理论,可以推断:将来的粮食越来越多,价格会越来越低。

    粮食价格低了,掌握大量土地的士绅富户,更加不愿请人耕种。

    又会有大量的佃户,被东家赶走,变成流民。

    甚至,有些农户也不会愿意耕作,卖掉土地。

    农户一旦没有好的去处,遭遇丝绸茶叶等物品,价格暴跌,也会变成流民。

    总之,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会变成流民。

    您将如何解决?”

    张山风无所谓道:“没办法解决,也不打算解决!”

    这是事实,也是趋势!

    眼下,是因为废除奴籍,分发官田皇庄,一次性释放了太多的劳动力和土地,恰逢化肥的出现……

    诸多因素催化下,短期内将问题,放大了很多倍。

    但是!

    张山风和朱佑樘一直没怎么上心,采取放任的态度。

    只有这样做,才能不知不觉的,打破大明的里甲制!

    里甲制,老朱定的基层组织结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丁粮最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余为甲首。

    这是大明的根基,比之海禁,不是一个级别!

    你动了海禁,只是动了江南文官的利益链,以及坏了老朱的祖训。

    在利益链上的文官,鼓动所有文官,掀起的一股遵守祖训的保守运动罢了。

    大部分文官还是被裹挟,属于被动的反击!

    但是!

    如果动了里甲制……

    迎接张山风和朱佑樘的,将是对方的主动攻击!

    里甲制,绝不是像某些小说,一道圣旨,虎躯一震,登高一呼,所有人就跟着你走!

    除非是下旨的是老朱,否则朱老四都做不到!

    因为!

    你要挖的,是大明的根基!

    到时候,别说文官,就是武将,甚至后宫,就连老百姓都要指着你骂!

    你将举世皆敌!

    大明这艘船,确实很多问题。

    但是!

    现在还不至于沉船,船上的人,正在安详的度日,正在享受太平。

    如果他们知道,有人想拆了船的底板,你看他们跟不跟你急!

    所以!

    唯一办法!

    粮食产量暴增,粮价暴跌,农民活不下去,不得不想办法,离开乡里,去大的府县,做工赚钱糊口。

    只有这种方法,才能悄无声息的破开里甲制。

    才能悄无声息的,让更多的人,放弃土地,进入大的府县,成为工厂的劳动力,让商业昌隆。

    人都涌进府县之内,没了自给自足的能力,就会有商品需求。

    这时候,就会需要大量的住房,需要大量的家具,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品……

    于是,人们才会想办法,去改进工艺,更快的生产商品,更多的抢占市场赚钱。

    届时,大明的工业才能进步,才有可能迈入另一个阶段——机械时代!

    足够的工厂和劳动力,才是机械时代的基础!

    否则!

    就算尚未公开的大明机械大学,取得了飞跃性的研究进展,也是枉然。

    就算让那些名匠,灵光狂闪,智力倍增,跟吃了大便一样牛屁,一下子就能造出来蒸汽机,发动机,又能如何?

    这些东西,辫子朝末期没有吗?

    有!

    为啥辫子朝还是亡了?

    因为,大家还是习惯种地!

    辫子朝的灭亡,除了妖后的无知和奢靡,老百姓的思维模式也有问题!

    他们更习惯种地!

    他们能自给自足,不能接受,也不需要新鲜事物!

    《我的团长我的团》讲述了一个故事,真假待定。

    故事是:日本人打到了一个村,村民被招安,但是不允许他们出村子。

    不过,他们习惯种地,每次出门耕种就会被人当做靶子,练习射击。

    然而,村民依旧麻木的继续种地,继续被射杀……

    于是,村民与日本人达成共识,一个种地,一个练枪!

    种地,在他们心里,成了一种习惯!

    国破家亡的时候,他们选择的尚且不是枪和刀,而是能让他们自给自足的锄头!

    大明现在的百姓,好不到哪去!

    你就算造出来蒸汽机,发动机,又有什么用?

    老百姓不鸟你!

    你造出一堆有用的东西,别人不用,也是白瞎!

    没有大量的工人,去支撑工业基础,让商品需求升级。

    只限于一村一户的里甲制面前,所有的先进科技,都是研究圈里玩儿的玩具!

    蒸汽机也好,发动机也罢,火车汽车什么的,都是没用的!

    早期的这些东西,问题很多,而且并不能一口气就提升什么。

    蒸汽机发明了几十年,才真正被人使用!

    真这么一直玩儿下去,上面是重量级的顶尖科技,下面是少得可怜的,甚至没有拥护者,大明就成了头重脚轻的怪物。

    基层拥护者不可能承受得了,顶尖科技带来的冲击力。

    人数太少,吃不下!

    那么他布局的研究,就算出来了,最终也不过是个早产儿。

    结局会沦为被张山风用钱,强制抚养的吞金怪兽。

    一个永远也填不平的黑洞罢了!

    到那时候,等张山风和朱佑樘大限一到,嗝屁了,所有的研究就差不多到头了。

    所以!

    解放更多的劳动力,由农转工,增加商品需求……

    让更多的人,参与这场游戏,一起解决问题。

    势在必行!

    虽然,可能现在会有很多人,变成流民,无法保证温饱。

    但是,这是大趋势!

    是为了以后少死更多的人!

    张山风唯一能做的,就是多设粥棚,多添救助房舍,搞好低保。

    王守仁自然不知道这些,对于张山风的冷漠,有些不悦。

    他冷哼一声,然后问道:“您不妨劝谏陛下,让陛下发一道圣旨。

    其内容是,所有荒置的土地,除了纳税,同时每年还要交空置费用。

    否则,官府会收回土地!”

    沃咔咔!

    这是逼着士绅富户,不得不种地!

    张山风都有些呆住了,有些迟疑的问道:“你确定?”

    他不怕得罪士绅富户。

    但是!

    这道圣旨,绝不能让他去请求!

    因为,这道圣旨,还有可能得罪普通老百姓!

    随着粮食的增产,有些日子富足的老百姓,再不用为温饱操心。

    他们也可能选择空置一些土地,让自己轻松一些。

    这不是放弃土地!

    没有农户会放弃自己的土地!

    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轻松一些,而已。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吃饱,还有富余的前提下,依旧坚持高强度的劳作。

    大部分的老百姓是知足的!

    他们将来有了孩子,或者生活又不太行的时候,依旧可以将土地重新拾起来,继续选择耕种。

    如果,这道圣旨发出,那么被没收土地的,不仅仅只有士绅富户,还有普通老百姓!

    这是张山风不敢做的,他不敢得罪老百姓!

    他不仅仅是朱佑樘的狗腿子,更是大明的狗腿子!

    他最大的靠山,从来不是弘治大帝,是大明百姓!

    民心所向,才能无往而不利!

    王守仁对于张山风的质疑,很坚定的回答:“农者,国之本也!

    再怎么样,也不能看着田园荒芜,土地荒废……”

    他比张山风更清楚,土地荒废,不是说你今年不耕种,明年再来,这么简单。

    荒芜之后,再想耕种,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

    需要除草,犁地,挖树根等等,一系列的辛苦劳作,比之开垦的难度,轻松不了多少。

    所以,长期的不耕种,很可能造成土地彻底荒废,成为荒地。

    没有机械的年代,开荒是非常辛苦的。

    一个壮汉撑死了,一天能开垦一两亩地。

    一旦大量田地荒废,无疑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去做无意义的开荒。

    张山风没有听王守仁继续说道,而是问道:“为什么你不让你爹上奏?”

    他的老爹是翰林,绝对有权力递奏章。

    王守仁尴尬的一笑:“父亲斥责我,让我别多管闲事。”

    我靠!

    你爹都不想上奏,凭啥让大疯哥做这个坏人?

    张山风想都没想,直接拒绝:“我也不想多管闲事!”

    岂止是闲事,根本就是得罪人的事情!

    既得罪了士绅富户不说,还得罪了部分老百姓。

    凭什么啊?

    想都不用想,这奏章一递上去,除了户部,百分百的一致否决。

    届时,又是一场口水战,甚至人身攻击战!

    不干!

    王守仁义正言辞道:“您不是经常教导大明学校的学子,要为陛下分忧,要为大明分忧。

    如何事到临头,就畏缩不前?”

    狗官,说一套做一套!

    张山风冷笑,很坦然的回应:“此事陛下并未担忧,不需要分忧。

    大明未必会有太多的忧虑,亦不需要过分担忧。

    本官诸事繁杂,不希望浪费时间,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上!”

    王守仁据理力争道:“此事乃农耕大事,岂是小事?”

    张山风不以为意,反问道:“对本官来说,的确是琐碎小事!

    对你来说,还真是天大的事!

    那么,何不你写奏章?

    你写奏章,本官有空的话,把你带入宫中。

    至于能否说服陛下,就看你自己了!”

    你丫自己去得罪人吧!

    反正,老子不干!

    没人耕种,正好都来给工厂打工,我是受益的一方!

    而且,人都跑了,正好大疯哥可以大肆收购土地!

    一举两得的事情,让我自己拆自己的台,可能吗?

    当我白痴啊!

    王守仁稍微犹豫了一下,居然答应了:“且借笔墨一用!

    王某定要痛陈利弊,力谏陛下,不可荒废农耕!”

    张山风大喝一声:“笔墨伺候!”

    虽然有损自己的利益,而且王守仁的做法,有些得罪人。

    但是!

    王守仁的想法,的确没错,农耕的确要保障!

    吃不饱,什么都是扯淡!

    有人接了这苦差事,他很乐意看到。

    反正!

    农户入城,商业发达,这些已经是大势所趋,不是一个人可以改变的了。

    王守仁这么做,刚好可以缓冲一下劳动力暴增,缓解一下工厂和作坊不足,以及商业尚不完善的压力。

    至于,没收不耕种的田地,受害者……

    对于普通老百姓,张山风只能说:你们需要多辛苦一点了,要骂就骂王守仁。

    对于士绅富户,他更加喜闻乐见:你家圣人坑你们,活该!

    反正,与我无关!

    要骂就骂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