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文渊殿
    四品大员以上,还不少,满满的一大堆人。
    第一排的内阁,阁老丘濬身体没熬住,都没来得及辞官享福。
    上个月丘濬死于任上,享年七十四,谥号“文庄”。
    不管是作秀,还是真的尊敬丘濬。
    朱佑樘不仅休朝一日,还亲自写文章哀悼,更是哭的昏天暗地,令人潸然泪下。
    为了弥补内阁空缺,填补礼部侍郎李东阳、少詹事谢迁入阁参与机要事务。
    所以,第一排的内阁,如今是四个人:首辅徐溥,次辅刘健,以及菜鸟李东阳和谢迁。
    ……
    人都差不多到齐了,张山风才拿着一份奏章,晃晃悠悠的走了进来。
    朱佑樘冷哼一声:“还不快点,就等你了!”
    他知道,张山风无所谓那点俸禄,所以显得很漫不经心。
    如果,不是朱佑樘点名,估计他来都不会来。
    张山风这才赶紧跑到第一排,徐溥身边站着。
    似乎感觉许多不友好的眼神,张山风咳嗽了一声,嘀咕道:“还请陛下恕罪!
    臣刚刚跟属下正在商议,大明银行是不是要将利息提升一个点!”
    “嘶!”
    满朝官员不淡定了,这几年跟大明银行打交道,他们现在听得懂,一个点是什么意思。
    当然!
    他们更加清楚,那看似无所谓的百分之一,算下来可是要人命的!
    徐溥赶紧给张山风赔笑道:“此多事之秋,粮价暴跌。
    一众官员皆靠大明银行借贷度日,张公如此做法,不太仁义。
    要不等朝廷度过眼下难关,再行加息之举?”
    他没借钱,也不需要借钱。
    但是!
    他手下的一大群小弟,都借了不少,自然不敢任由张山风加息。
    “是啊,张公先缓一缓吧!”
    “张公仁义之人,必不会行此落井下石之举!”
    “……”
    不得不说,文官拍起马屁,你都听不出来!
    以前,客气的喊小子,不客气的喊狗官!
    现在,一个个“张公”的喊着,都快喊爹了!
    张山风咧嘴一笑,很是满意这样的场面。
    于是,他正义凛然道:“诸位放心,我就是这么跟属下说的。
    我们大明银行,那是有口皆碑,怎么能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行此不义之举?”
    本来就是吓唬吓唬这帮人罢了,没打算玩儿真的。
    真要加息了,大概率回去的路上,会有不少人想刺杀他。
    虽然不怕,但是烦。
    又是一番恭维,整的气氛很和睦,场面假的不要不要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跟张山风关系有多好呢。
    朱佑樘冷眼看了半天,大为惋惜:这小子破天荒的,居然没有加息?
    唉!
    少收了好多银子!
    随即,他出声将话题拉回正轨:“你们回去再慢慢聊!
    朕今天叫你们来,是商议官员加俸禄的事情!
    朕曾经与内阁商议过,原本想等国库富裕一点,再行商议。
    但是,最近粮价暴跌,导致很多官员都已经过不下去了。
    再加上,全短时间,有一些官员因为生活拮据,受到诱惑,竟然参与伪造货币!
    这件事,朕事后也有反思。
    朝廷的确没有做好,让很多官员饿着肚子干活。
    这一点,朕已经拟好罪己诏,稍后会颁布天下!
    今天,朕想跟各位,将官员加俸的事情,拟一个章程出来。
    争取这个月,让我大明所有官员,都能拿到相应的俸禄,至少不用靠借贷度日!
    户部,先说说你们的看法!”
    看法个屁!
    户部尚书叶淇脸都黑了,国库啥情况,您自己不知道?
    不过,他肯定不敢这么说。
    所以,只能委婉道:“陛下,国库没多少存银。
    从弘治四年到弘治六年,两年不到,萧公公清查了大明一千多个县,追缴税款两千万两。
    不过前年,为解决流民问题,朝廷采用以工代赈。
    户部负责招募流民,在各地修路,解决流民问题,拨调八百万两。
    前年,江南,湖广,南京水灾,京城也是暴雨连绵,赈济百姓二百万两。
    前年,鞑靼犯宁夏,连指挥赵玺都阵亡,将士死伤过万。
    兵部请求拨银钱,抚恤将士和安抚百姓,以及临时招募士卒,补充军械,花费三百万两。
    也是前年,吐鲁番攻占哈密,出兵军饷,阵亡抚恤和安抚百姓,合计二百万两。
    去年,两京蝗虫侵害,陕西、湖广、陕西受灾,赈济百姓一百五十万两。
    去年,黄河决堤,拨银二百万两,抢修堤坝。
    陛下,再算上朝廷的各种用度,官员俸禄,外国使节来访。
    国库……国库根本没银子。
    如今,距离今年的夏粮还有半年,户部存银不超过二百万两!
    此时再增加官员俸禄,支出一大笔银子,恐怕户部存银告罄。
    如果……如果这时候再出现什么变故,户部拿不出银子,恐怕……”
    叶淇和户部左侍郎吴原,以及右侍郎秦民悦都跪了。
    他们最清楚户部了,是真的拿不出银子。
    最后的二百万两,是应对紧急情况的,打死不能动!
    朱佑樘脸色不太好,剩余的官员,脸色更不好。
    大家兴高采烈的,来一起商量涨工资,你给我说这个?
    信不信,大明数万官员,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你们三个?
    张山风更是一言不发,压根儿没打算关注这件事。
    这些跟他没多大关系!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朱佑樘。
    眼神都充满了怀疑:陛下,您叫我们来,不会是听听户部诉苦,然后继续回去饿肚子吧!
    朱佑樘顿时感觉脸上挂不住了,不得不出声:“户部的困难,朕是知道的。
    朕今天不是让大家来听户部发牢骚的,官员涨俸禄一事,势在必行!”
    不管怎么样,先表个态,这事儿必须办!
    不然,大明没清官儿了!
    随即,朱佑樘又补充道:“不过,国库空虚,的确是个问题。
    诸位爱卿皆是满腹经纶之辈,国之基石,朕的股肱之臣,想必对户部的困境,应该有些对策。
    不妨,说来听听。”
    徐溥硬着头皮出来,试探性的问了一下:“要不……?
    陛下,吏部将官员考核……严厉一点,裁撤一批政绩平庸之辈。”
    既然僧多肉少,就杀和尚呗!
    此言一出,顿时场面有点嘈杂,有支持的,有反对的。
    毕竟裁员很伤士气,虽然很有效,但是很得罪人。
    尤其是吏部,为嘛没钱的是户部,得罪人的差事,算到咱们头上?
    王怒不怕得罪人,但是也不能我得罪人,你们坐享其成吧!
    朱佑樘摇了摇头,节流始终是下策。
    而且!
    能被吏部干掉的,都是小角色,开除他们,节省不了多少银子。
    大约干掉十个九品芝麻官,还不如干掉一个四品大员的。
    大约干掉十个七品官儿,还不如干掉一个二品大员的。
    这就等于将树木的枝叶砍了,养活主干,肥的始终是一小撮人。
    没啥意义!
    混乱中,不知道谁,居然胆大包天的喊了一句:“提高赋税!”
    这下捅了马蜂窝!
    大明的口号还是不错的:不得与民争利!
    老朱定下的三十税一,从立国到亡国,都不曾改动!
    哪怕崇祯穷疯了,也只敢找各种明目要钱,明面上的税率,还是不敢动的。
    你丫居然为了自己涨工资,要加重老百姓的赋税?
    作死!
    有些事情,可以想,但是不可以说!
    现在的场面,想都不用想,一顿痛骂,各种口水都能快淹死人了!
    还好大家当时都在讨论,没人注意是哪个喊的。
    不然,这会儿应该成了批斗大会,大概率那个蠢货,这辈子别想升官了。
    经过一番折腾,总算有人想到了开源,想到办法增加朝廷收入。
    不过主意有点烂,而且他动的是张山风!
    新的阁老——李东阳出言:“陛下!
    张公生财有道,大明钢铁厂,大明食盐公司,大明水泥厂,造纸厂,化肥厂,物流公司……
    据说一年数百万的进项,纳税都过百万!
    何不……?
    将户部的二百万两银子,交给张公,算一成股,也能分润上百万两。
    将分润的银子,用作官员俸禄,大家都能涨不少俸禄!”
    劳资信鸟你滴邪!
    劳资装死这么久,菜刀都能砍到劳资头上?
    张山风这一刻就想杀人!
    李东阳绝对没安好心!
    先别说二百万两,入股所有公司和工厂,连个零头都占不到,还想占一成股份?
    你丫的脸,该有多大啊!
    再说,户部入股,这是什么算盘?
    人家今天能入股二百万两,赶明儿稍微有点钱,再给你入股……
    然后,混着混着,到时候大疯哥就给户部打工了!
    这是一招慢慢蚕食,最后鸠占鹊巢,你玩儿的也忒不专业了吧!
    当大疯哥是傻,还是蠢?
    张山风看过太多的后世新闻,很多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就是被有钱的资本,直接砸钱,冲淡股份。
    最后,创始人被迫卖了公司,黯淡离场的!
    前车之鉴,惨痛无比!
    大疯哥会犯一样的错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