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九年,七月
    这一年,朝堂变化很大,六部尚书频频换人。
    有些是工作强度太大,嗝屁了。
    比如:吏部尚书耿裕,他是最早的一批太子党,早早的下定决心拥护朱佑樘。
    所以,就算当初他跟朱佑樘对着干,朱佑樘也就让他在家呆着了。
    之后不久,耿裕就接任王恕的吏部尚书,重新坐回了天官。
    不过,官场能做到这个程度的,年纪都很大了。
    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老人家安详的死在任上,走的很匆忙。
    在这个没有退休概念的年代,连做官做到六、七十岁,还不得清闲。
    这是这个年代,所有老年官员的痛。
    跟耿裕一样的,还有黄杰。
    前两年一不小心,还真就逮住一个白莲教反贼,然后从顺天府知府,顺利升官,一路做到了户部左侍郎。
    可惜!
    黄杰没享受几年,正三品的大员待遇,就嗝屁了。
    时也!
    命也!
    有些人就聪明多了,一大把年纪了,选择主动辞职。
    比如:户部尚书叶淇。
    虽然是被逼的,不辞职哪儿还有脸在京城呆着?
    被张山风的一篇匿名报道,整的原本挺精神的一老头,变得跟老年痴呆一样。
    朱佑樘好几次跟他说话,他都是老半天才反应过来。
    为此,朱佑樘还批评过张山风:“好歹都是给朕办事的,看看你都干了什么事儿?
    把一个好好的老头,都快逼疯了!”
    最终!
    鉴于叶淇,实在是无法承受精神压力。
    朱佑樘只能答应他,辞官归故里。
    跟叶淇一块儿跑路的,还有……
    当然不是李东阳!
    那老家伙刚刚坐上阁老的位置,才舍不得离开,抗压能力特别强。
    李东阳现在除了表情有些凝重,不再像以前那样风轻云淡以外,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
    能经得起风浪,着实是个人物!
    跑路的,是工部尚书刘璋!
    被各大衙门联手针对,已经被孤立起来。
    回到衙门的刘璋,因为没争到利益,工部地下的人,对他或多或少都有怨言。
    那可是一年上百两的年终奖!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说法,在工部悄然传开。
    里外不是人的刘璋,自然没得选,给朱佑樘递了请归故里的奏章,准备跑路。
    意外的是:朱佑樘又一次的批了!
    特别爽快,不带挽留的。
    皇帝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不管真假,都要装模作样的挽留一下,表示朕不是薄情寡恩之人。
    叶淇就请辞了好几次,实在是老年痴呆太严重了,朱佑樘不得不批准。
    咋就搁到工部尚书这里,连挽留都不挽留了?
    厚此薄彼!
    ……
    京城,南门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场景,同样等待在这里的人。
    张山风在这里等过前任户部尚书李敏,送走过前前……前任的兵部尚书余子俊。
    今天,他在这里等工部尚书刘璋。
    此时,刘璋正心思凄然,非常低调的离开京城。
    他也体会到了,“朝堂数千人,竟无一朋友”的感觉。
    官场,哪里有真正的朋友?
    张山风亲自端着酒杯,拦住了刘璋的马车。
    刘璋撩起马车帘子,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张山风:“张公何事拦住刘某?”
    他并不觉得,自己跟张山风关系有多好。
    所以,刘璋连马车都没下来。
    张山风走近马车,将酒杯递给刘璋:“来找刘尚书,谈一谈大明的未来!
    长亭一叙,边说边聊,如何?”
    ……
    十里长亭,乃送别之所。
    但是!
    面试谈的愉快,那也可能是发邀请函的地方。
    在这里,他招聘了前任户部尚书李敏。
    原本,刘璋是不想跟张山风,有过多的交集。
    但是,此时离京竟无一人送别,心中未免凄凉。
    此时,看到张山风好歹来磕唠两句,顿时有了一股暖意。
    再加上,而今已经不做官了,什么官场名声,都无所谓了。
    所以,刘璋很果断的将马车帘子卷起,走下马车。
    然后,就跟张山风一起走到长亭,开始对饮。
    前三杯,对饮一番。
    双方客套几句,也就互相扯一扯,大明如今多么多么好。
    说说如今路也修了,桥也搭了,堤坝也稳固了,各种各样的工厂也兴起了。
    官场,总归是喜欢东拉西扯。
    端起第四杯,张山风问向刘璋:“刘尚书客套的话,本官也说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才是本官的来意。
    刘尚书对大明的化肥、自行车、水泥、红砖、玻璃等各类工厂,有何看法?”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刘璋的想法,与很多儒生官员一样,认为这些都是奇巧淫技,不值得一提。
    那么,今天就真的是浪费时间,前来送别。
    好在!
    工部待了这么多年,刘璋也不是腐儒。
    他对于先进工艺,所起到的作用,对百姓和生活,以及战争的影响,深有感受的。
    刘璋思考了一下,然后点评道:“利国利民!
    堪称与造纸术,一样的鬼斧神工之技。
    如若,老夫能再活几十年,看看工艺能再上一层楼。
    大明的百姓,都能住上红砖水泥的房子,人人不再为寒冬所苦;
    大明的田地,用上更厉害的化肥,亩产更多,人人不再受饥饿所困;
    大明的道路,修到家家户户,自行车价格再低廉一些,人人可以畅行天下。
    此乃盛世之治,远超大唐!
    届时,陛下与张公,都将名留青史,永垂不朽!
    老夫也死而瞑目了!”
    这是实话!
    大唐盛世,是历代帝王的追求!
    可惜!
    大明建国之初,战乱频频,满目疮痍,花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才有永乐短暂的盛世。
    比起大唐百年盛世,永乐盛世太短了!
    但是!
    哪怕是盛唐,也没办法做到,天下没有人挨饿,天下人都不怕寒冬,以及道路修到家家户户!
    这样的盛世,是刘璋所期待的!
    然而!
    如此高的评价,迎来的却是张山风轻蔑的一笑:“盛唐又算什么?
    刘尚书小看了陛下,也小看了本官!
    本官且问你,陛下登基才多久?
    本官又用了多久,就达到如今的繁荣生机?”
    刘璋眼中闪过一抹惊骇,双目圆睁:“陛下登基……不足十……十年!
    张公辅……辅政,亦不过十……十年之数!”
    所有文官都忘了这个时间!
    这些年,张山风和朱佑樘的手段,从一开始就很老辣。
    到如今,君臣一唱一和,堪称绝配。
    他们布局机深,将一众官场纵横几十年的老臣,玩弄于股掌之上。
    所以!
    一众文官早就将张山风和朱佑樘,当作跟他们一个年纪的对手。
    然而!
    刘璋此时才意识到一件事:陛下和此子,都不足三十岁!
    他们还有很多个十年!
    很多个十年之后,天下在他们手中,会发生什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璋有些后悔了,他后悔辞官了!
    他想看一看,再过十年,或者二十年,会发生什么。
    甚至!
    能活下去的话,他想看看三十年,四十年之后的大明,又会是什么样子!
    张山风替他回答了:“本官可以告诉你!
    几年之后,或有可能造一物,无需柴火,可照亮黑夜!
    此物乃曰——电灯!
    本官已有眉目!
    亦或可再造一物,无需牛马,日行三千里!
    且驮扶万石粮食,载数千人,从琼州到京城,不过两昼夜耳!
    此物乃曰——火车!
    虽有进展,但此物尚需研究。
    本官还可能造一物,天涯如咫尺!
    就算远隔万水千山,亦无法阻止你与他人的谈话,如同亲友就在身边!
    此物……
    本官已有部署,只待好消息!
    这些东西,不知刘尚书信否?”
    刘璋一脸愕然,喃喃道:“照亮黑夜?
    万石粮,日行三千里?
    万水千山,天涯咫尺!
    这些,真的能做到吗?”
    在他的理解里,这些东西,只有神灵可以做到!
    张山风点了点头:“本官保证可以!
    不过,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人才!
    也许,有些东西,本官这辈子都未必能造出来!
    也许,几年后就能实现!
    这要看大明能出多少人才!
    如同墨子、公输班一样的人才,而非只会之乎者也,空谈家国天下之流的所谓才子。
    本官近年来,网罗天下名匠,秘密组建大明机械大学、大明科技大学、大明工业大学。
    可惜,尽展缓慢。
    不知,刘尚书可否指点一二?”
    面试还不错!
    至少,刘璋不是看不起工业,那种看不起研究成果的腐儒。
    邀请函可以发了。
    刘璋有些意动,但迟疑了。
    他在做着复杂的内心争斗。
    即有儒家思想作祟,不能向不尊孔孟的恶势力低头。
    又有最近几年,各种工业产品的冲击,让他很难抉择。
    还有刚刚张山风所说的,神乎其神的一系列神话一般,有待研究的东西。
    张山风知道,该爆点猛料了:“前任户部尚书李敏,李尚书现在就在大明银行!
    他负责主掌大明银行的运作。
    大明银行在李尚书的带领下,一扫陈年旧账,帮陛下找出诸多弊端。
    有空的话,刘尚书可以前去大明银行,不妨问问李尚书。
    问问他,在本官麾下做事,可有为难之处?
    或许你见了李尚书,会有所决断!”
    这是帮刘璋找一个垫底的!
    在他前面,有前任户部尚书李敏,已经叛变。
    那么,做第二个叛变的人,心理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刘璋果然眼中光芒闪动,拱手一拜:“老夫想起来了,京城还有些事没处理。
    改日再叙!
    告辞!”
    这是有所意动,准备动身去看看李敏!
    张山风没有阻拦,而是继续说道:“另外还有一事,需要告知刘尚书。
    陛下对刘尚书的请辞奏章,并未挽留,自然有他的用意。
    这是陛下授意的,也是本官在这里等你的原因!
    大名机械大学等一系列大学,其实是陛下密旨成立的。
    负责研究各种造福一方,或者战场逞威的东西!
    其存在是绝密,希望您保密!”
    刘璋听到这些大学,真正的创办人是朱佑樘,愣住了几息。
    所有谜团,解开了!
    难怪张山风能将化肥,红砖,水泥等等,各种便利之物,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大量的抛售给老百姓。
    张山风与商贾存在本质的区别!
    低价!
    否则!
    以张山风垄断的诸多行业,任何一项,都足够让他年入千万两!
    但是!
    他并没有这么做!
    而是真正的,让老百姓买得起,用的起!
    刘璋准备离开的身形一顿,眼圈一红,往地上一跪。
    然后,他朝着皇宫方向叩头,哽咽的说道:“承蒙陛下不弃,臣万死难报!
    今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接着!
    他起身,对着张山风躬身一拜:“张公心怀天下,容人雅量,老夫佩服!
    老夫愿为张公马首是瞻!”
    张山风将刘璋扶了起来,然后递给了他一个腰牌:“此乃大明机械大学的校长令牌!
    今后,你与李敏一样,属公务员序列,无品无秩,见内阁亦不拜。
    只听命于陛下和本官!”
    刘璋接过令牌,正准备跪拜,却被张山风扶起。
    张山风继续说道:“公务员都没有品级,你与本官一样,都是帮陛下处理公务的。
    我们只有公务上的统辖之分,并无身份上的高低之分。
    所以!
    公务员不需要跪拜任何人!
    大的场合,跟着群臣跪一下陛下就行了!”
    刘璋似乎还是不太习惯,但是转念想一想,似乎还是不错的规矩。
    张山风则飒然一笑:“习惯就好!
    大明的官,就应该挺起胸膛,不跪任何人。
    一般的情况,包括陛下!”
    “……”
    刘璋顿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很热血,很年轻的感觉,却有违礼法和祖制。
    他有些别扭,有些迷茫了!
    对此,张山风没有解释什么。
    不管刘璋对公务员接受多少,但他加入公务员,已经是事实。
    张山风成功的,又挖走朝廷一个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