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昺的话,张山风和洪汉相视一笑。
    洪汉自顾自的品着茶,嘴角憋着笑。
    他最近在这个地方,见证了一场又一场的反游说,对此已经麻木了。
    相同的地方,一样的剧情,再来一次?
    此刻,他正悠闲的看着眼前两人,准备欣赏即将上演的好戏。
    这神态,这表情,像极了老舍茶馆里面的看客。
    张山风对于赵昺的话,以及一众将领的条件,露出不屑一顾的笑容。
    随即,张山风顾左右而言他的问向赵昺:“敢问赵秀才现居何职,每月俸禄几何?”
    洪汉差点一口老茶喷出,这场面,他见过!
    而且,不止一次!
    而且,每次问出这句话,结果都出奇的一致!
    果然!
    赵昺脸色一暗,瞬间没了刚才滔滔江水的侃侃而谈,而是有些勉强的,用“笑”来掩饰尴尬。
    赵昺有些难以启齿的回应:“回禀张公,在下乃刘将军帐下做……做幕……幕僚。
    现……现……现,没有俸禄,不过是将军自己赏些月银,勉强过活。”
    之所以很难为情,是因为“幕僚”这类人,很被读书人所不齿。
    说的好听叫幕僚,说的不好听叫狗腿子!
    虽然,幕僚的职责上与乱世的谋士很像。
    但是,幕僚可就没有谋士的地位了!
    尤其是,如今还是太平盛世,幕僚跟家仆其实没什么两样。
    不过,就是些读了书的家仆而已!
    当然,事情也不完全是赵昺说的那样。
    “勉强过活”,有些夸张了。
    毕竟读过书,卖相上好很多,比之寻常家仆,还是好很多的。
    至少,月俸不会少,主家一般也都会很客气的对待。
    张山风没有理会赵昺的话,而是继续问道:“那么本官想问问赵秀才,似你这般幕僚,在军中可否晋升呢?”
    赵昺脸色微微一变,现在他连假笑都笑不出来了。
    张山风又继续问道:“本官这么说吧!
    赵秀才难道愿意继续这般,浑然度日,或者期盼一下,你的儿子将来能高中吗?
    恕本官直言,上无名师指点,下无丰厚家资,赵秀才之子,恐怕没什么出路!
    其将来,八成要继承你的衣钵了!
    万一,遇到一个主家不好的,被牵连或者……”
    赵昺神色难看,随即冷漠的看向张山风:“您到底想说什么?”
    他不蠢,这些不用张山风说,他自然明白。
    但是,明白归明白,又能如何呢?
    大明的普通读书人,除了科举,还有其他出路吗?
    街头卖画,还是做个账房先生,亦或者教书先生?
    而科举,每三年才三百进士,又有几人能脱颖而出呢?
    十年寒窗,多的是默默无闻的人。
    然而,十年寒窗之后,更多的人是继续默默无闻!
    这是时代的悲哀!
    张山风嘴角微翘,眼神锋利的盯着赵昺,冷然道:“你可知,本官提议招募的北伐军和远征军,存在一职位,名曰——参军?”
    参军,自古有之,负责参谋军务,也就是帮主帅出出主意。
    参军的职责跟谋士、幕僚差不多,不过正式很多。
    他们有正规的编制,一般是七、八品,九品也有,等级一般不会很高。
    不过,千万别小看了参军!
    虽然,参军的品阶不高。
    但是!
    如果,你跟对了人,很容易混出名堂。
    例如:东汉灵帝时,陶谦以幽州刺史参司空车骑张温军事;
    献帝时,孙坚亦为张温参军;
    荀彧参丞相曹操军事……
    这些人是不是一个比一个牛屁啊?
    因为,这些人都是跟对了人,计谋出好了,马屁拍的好,自然飞黄腾达。
    这也是参军比之幕僚,强很多的地方。
    人家是有编制的,入了品级,提拔起来很容易。
    你一个幕僚,说难听点,就是家仆,想提拔你,都没办法!
    不过,参军这个职务,后来被改成了官名。
    又经历了朝代更迭,到了大明朝,直接就没了,仅仅作为经历官的别称。
    意思差不多也就是,张山风在琼州的时候,做过的琼州经历,当时也可以称之为张经历,或者张参军。
    显然,张山风说的监军,可跟经历官可不是一个概念。
    他在北伐军和远征军中设置的这个职位,明显是军中职位!
    当然,其司职也不一样。
    他设置的参军,不是仅仅负责出谋献策,而且要管理军中后勤,帮将士解决问题,负责军中的文职……
    更加类似,后世的军中的政委。
    所以,北伐军和远征军的参军,比之随军监军的权利,可能有所不如。
    但是,监察效果要更加出色。
    因为,监军只是监察,大部分是不懂带兵打仗。
    有些贪生怕死的监军,更是躲得远远的。
    就像当初在琼州的时候,琼州的监军太监,就躲在相对繁华的雷州卫,对临海贫瘠的崖州卫不闻不问。
    但是,北伐军的参军,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们不仅仅是监察,还有参与辅助作战,出谋划策,管理后勤,安抚士卒……
    这是实实在在的,与指挥使同级的武官,必要时完全可以制衡指挥使!
    而且,参军不是一个人,还是成体系的!
    虽然,属于军中职位,却又独立于军中。
    因为,百户以上,每一级将领,都会配备一个参军!
    他们只会向上一级参军汇报,只受上一级的委派和调配,不受将领的钳制。
    也就是说:将领是无权任命,或者调配、罢免参军的!
    此举是因为,不管是朱佑樘还是张山风,都不想看着卫所变成某位将领的私人物品。
    就像现在,指挥使因为张山风要改革,就直接领着几千人,浩浩荡荡的杀过来了。
    如果,有个参军压着,绝对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
    否则,立马小报告,就打给了朱佑樘。
    显然,赵昺是不知道这些的,于是张山风给赵昺普及了一下。
    尤其讲述了:这一职位,有没有功名不重要,但必须是读过书的!
    读过书,不需要功名?
    这不就是专门给自己,量身打造的吗?
    赵昺眼神一亮,内心疯狂的计算着,甚至呼吸都急促起来。
    张山风继续蛊惑道:“百户参军为正六品,千户参军为正五品,佥事参军正四品,指挥参军正三品,总兵参军正二品,都督参军正一品。
    甚至……
    军功足够的话,不是不可以封伯入侯爵赐公位!”
    赵昺惊呆了!
    一个连功名都考不中的人,竟然能官居一品,甚至封妻荫子,封侯封伯?
    别说是他,就算是已经听了几遍的洪汉,此时都忍不住想试试。
    不过,洪汉终究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比赵昺可精明多了。
    他很清楚张山风在忽悠人!
    倒不是张山风嘴上跑火车,开空头支票。
    事实上,北伐军如今的确有指挥参军,而且是正儿八经的三品大员。
    但是!
    那都是当今陛下的心腹,想继续往上升就已经很难了。
    更别说什么封伯入侯赐公位,那都是多少年才出一个。
    军功,哪有那么容易呢?
    看看大明这些年的战绩,抛开骷髅师那些疯子,其他卫所,能斩杀鞑靼几百,甚至几十人,都算是大捷了!
    鞑靼人跑的比兔子快多了,而且人家打完,尸体都会被同伴拖走的,根本捞不到多少军功!
    凭斩首几十人,几百人,这点战绩,想封妻荫子?
    洗洗睡吧!
    至少,洪汉所在的天成卫,就没捞到多少。
    显然,赵昺是不知道这些的,还沉浸在张山风编织的美梦当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赵昺猛然醒悟了过来。
    他有些热切的问向张山风:“张公说的是,参军不需要有功名,但必须读过书,可是真的吗?”
    他的条件,完美符合!
    张山风冷哼一声:“当然,本官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岂会哄骗与你一届布衣?
    你若不信,去北伐军看看,已经有人已经捷足先登了。
    如今,空缺者虽然还有很多。
    但是,待北伐军训练有成,真正要征伐鞑靼之日,必定会广招天下俊才,会猎大漠!
    你有机会,也有竞争!”
    这是真的!
    如今的北伐军,身子骨才刚刚开始养,训练还没有达标,并不具备远征的能力。
    所以,参军可有可无。
    但是,不久的将来,远征之前,每一级的参军,肯定是要配备到位的。
    赵昺有些欲言又止,他很想去做参军。
    还好他没忘记,自己此来的任务。
    他是来做说客的,怎么能被反说服了呢?
    洪汉低着头,一脸的怪笑:这一幕,他最近看了很多次。
    每次从不同的人身上看到,还是忍不住的,看一次,笑一次。
    要不是此刻的两大猪脚,还在高谈阔论;
    要不是各种身份,决定了现场严肃的气氛。
    洪汉绝对是要拍案叫绝的,哈哈大笑起来。
    牛屁,真牛皮!
    活生生的,给前来游说的说客洗脑,反游说对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