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一番关心,宋景感激涕零,众人重新落座。
    不多时,热菜纷纷端上,第一道热菜,是很平常的青菜。
    常见的青菜,萝卜,哪怕是主厨已经竭尽所能,拿出超水平发挥的实力,摆盘精致,色泽饱满,依旧没能引起注意。
    这东西家家户户天天都吃,炒出花儿来了,它还是青菜萝卜。
    让它摆在吃过山珍海味的朝廷大员面前,能引起关注才怪。
    所以,一众大臣还在品味花生和番茄,无视了端上来的青菜。
    此时,年纪较大,口味偏于清淡,牙口不太好的徐溥,突然捂着嘴,强行咽下了嘴里的青菜。
    然后,徐溥低头掩面的剧烈咳嗽。
    “水!”
    徐溥只能吐词不清的喊着,周遭却没人能听清他在说什么。
    终于,张山风忍了半天,憋不住笑了。
    朱佑樘察觉之后,看了眼青菜碟,瞬间明白了。
    于是,朱佑樘连忙吩咐小太监:“去给徐首辅倒杯茶,要凉的!”
    一杯凉茶饮尽,徐溥总算是缓过来了。
    此时,刘健和李东阳看了看徐溥,两人狐疑的尝了一口青菜。
    因为有所准备,没有中招。
    但是,两人依旧各自要了一杯清茶。
    徐溥此时才点评道:“此青菜,甚是辛辣!”
    “青菜不可能如此辛辣”。
    李东阳说完,有些疑惑的又用筷子蘸了点菜汁,尝试了一下,最后才确定道:“是这菜汤中的红色之油!”
    宋景在张山风的示意下,讲述道:“此为辣椒油!
    此油非压榨而成,而是用寻常之油,烹炸一种名为辣椒的东西,调制而成。
    至于辣椒,乃是从西域引入的一种佐料,味辛辣无比,尤胜芥末和姜蒜数倍,晒干之后,用作调料,甚是好用。
    亦可单独用作配菜,虽辛辣而别有风味,适合驱寒排汗。”
    说完,就让小太监端上新鲜的辣椒,展示给一众大臣看,并且讲述了辣椒的生长,以及种植。
    大明的调料有限,偏辛辣的只有姜蒜和芥末,辣度极其有限。
    而且,口味偏清淡的青菜,突然数倍的辛辣,又碍于礼仪,让徐溥吐不能吐,卡在喉咙,差点一口气没缓过来,提前嗝屁了。
    显然,张山风是清楚青菜中藏了私货的。
    但是,他没有出声提醒,摆明了想看百官的笑话。
    只是没想到中招的会是徐溥。
    此时,宋景的解释,让所有人都明白了这种佐料的厉害之处,都看向张山风。
    这摆明了是让大臣出丑的一道菜!
    张山风仿佛不知情,夹起青菜,毫无压力的干掉了半盘,暗示自己并不知道辣椒的存在。
    大疯哥隔三岔五的烧烤撸串,对这种程度的辣,早已免疫。
    一番操作,轻松洗清嫌疑。
    只有朱佑樘撇了撇嘴,张山风与他,前世满世界到处浪,咸的,辣的,甜的,苦的,都表示毫无压力。
    饿得双眼冒星星的时候,只要是能吃的,管你什么味道,眼睛都不带眨得都能咽下去!
    一场闹剧结束,随着接二连三的素菜上桌,主菜终于来了。
    很平常的一道菜,京城穷一点的老百姓,大多过年也会摆上的一道菜——猪肉炖粉条!
    很多人以为,这是地道的北方菜。
    然而,这其实是一道川菜!
    传说是唐朝名将薛仁贵最喜欢的一道菜,随着薛仁贵被发配,跟着一起被传到北方,然后盛行。
    然而,老百姓吃到的,与做给皇帝陛下的,肯定不是一个做法。
    最简单的区别就是:做给皇帝陛下的,肉比粉条多!
    老百姓吃的,白菜比粉条多,粉条比肉多。
    但是!
    尽管如此,也足够让其他地方的穷苦老百姓眼馋了。
    此时,徐溥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宋景,满是震惊的询问道:“尔等经常可以吃到这等菜肴?
    还是仅仅今日陛下到此,才能沾仰皇恩?”
    该不会是张山风看见陛下到此,用来做做样子的吧!
    宋景连忙起身,躬身行礼:“回徐阁老的话,平日虽也能吃到这猪肉炖粉条,但……”
    宋景说着说着,又看了张山风一眼。
    张山风没有任何反应,就像没听到一样。
    朱佑樘淡漠的吩咐了一句:“照实说就是,朕今日来此,就是想看看我大明栋梁,在大学过得如何。
    倘若你所言有假,朕可以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宋景赶紧跪地,有些惶恐的说道:“回禀陛下,平日里的确能吃到,只是荤素搭配,没有今日这般……
    今日沾了陛下天恩,我等万分感激。”
    刘健有些不敢置信了,眉头紧皱的问道:“像此等肉食,尔等在此多久能食得一次?”
    宋景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大概一月能吃两到三次,每次杀一头猪,都会吃上几天。
    而且,还允许带些许回去,让家人也尝一尝荤。”
    免费供读,发放俸禄,伙食还不错!
    这样的培养力度,儒家没几家学院能hold住。
    照这种玩法,只要张山风稍加宣传,将有大批的儒家学子被挖走。
    儒家在教育方面,将一败涂地!
    刘健下意识的看了眼张山风,后者压根没反应,鸟都没鸟这边的谈话。
    儒家在教育这个战场,十年前大明学校兴办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所以,根本不用他在这方面做文章。
    刘健有些哑然:“张公真是财大气粗啊!”
    他很清楚:张山风麾下,可不止一个大明农业大学,有几十个各式各样的大学!
    如果每个大学,都是这般伙食,那么光是伙食费,就是一笔巨额费用!
    张山风非常气定神闲的品了一口汤,淡漠的解释道:“刘公误会了,本官并未花一两银子。
    这些肉食,以及这些菜肴,都是大明农业大学自己种的,自己养的。
    宋景等学子,可是没少下功夫!”
    可笑,花钱?
    大明农业大学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东西!
    刘健疑惑的看向宋景:“尔等放着圣贤书不读,尽干些农夫村妇的活计。
    岂非大材小用,枉读诗书时间。
    多年寒窗,岂不白读了?”
    宋景有些羞愧的低着头,不敢作答。
    当着张山风用儒家理念训斥大疯哥的手下,张山风看不下去了,冷哼一声:“刘次辅这是看不起农夫村妇吗?
    养猪种菜一样是国家大事,一样是事关兆亿百姓的民生大事,关系着大明百姓温饱的头等国事!”
    一番话,说得刘健鄙夷不已。
    一众文官更是面露讥讽之色,甚至已经窃窃私语,开始私下嘲笑起来。
    张山风冷笑:“一群酸子腐儒,岂知本官所做,乃谋国之大事!
    本官欲让天下百姓,皆能食肉!
    本官欲让天下之民,皆可沐浴皇恩!
    你们可知,你们以为的农夫村妇之事,乃堪比火铳的又一大壮举!
    百姓富足,肉食养人。
    宋景等学子所做之事,乃是将能将大明猪羊改良,产肉增多。
    如若能成,则我大明百姓,顿顿都是肉,家家养猪羊。
    届时,我大明百姓之体魄,将一改面黄肌瘦,其精壮比之鞑靼,比之女真亦不逊色,或将更加魁梧,更加强壮。
    我大明将全民皆精兵,百姓将举戈可战!
    此乃千秋功绩,万古霸业之伊始!
    诸君,还以为这是农夫村妇所谋之事乎?”
    兵部尚书马文升起身,向着张山风一拜,有些激动道:“北方蛮夷善于劫掠,遂体魄强横,其族青壮能开两石弓者,比比皆是。
    而我大明士卒,大多苦寒出身,身体羸弱,若非军营数年之苦练,无可一战。
    遂朝廷养兵,非三五年,不可成精锐!
    如此这般,颇耗钱粮!
    张公此举,莫非是想从小改善幼童之肉食,以强我大明百姓之体魄?”
    张山风点了点头,解释道:“衣管暖,食管魄!
    鞑靼、女真等蛮夷青壮,他们之所以强壮,乃是生而饮羊奶,食肉为主,性暴躁,喜武斗,慕勇武,体骨比之中原青壮要强。
    大明百姓此前温饱不济,乳不饱幼儿,饭不饱妇孺,男子枯瘦,女子纤弱,不足养兵,何以拒敌?
    故一改百姓衣食,以肉食强万民之体魄,乃强兵之根本!”
    大中华自古北方比南方体格强壮,根本原因还是饮食!
    而要改变这种趋势,就要从饮食方面彻底改善。
    这一点,大中华也是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整整三代人,上百位农科顶级国宝级大师,前赴后继的努力,才从饭桌上,将亿万百姓的体魄改善。
    要做到这一点,稳定的提供肉食,只是第一步。
    大明农业大学,任重而道远!
    李东阳摇了摇头,不太赞同:“张公所谋之大,远超我等所料。
    然万亿百姓皆可食肉,绝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其难度之大,几无可能,连大唐盛世都无法做到!”
    张山风则不屑的反驳道:“李公此言差矣,且听本官一论!
    本官所谋虽遥不可及,看似不可行。
    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莫非未曾听闻,水滴而石穿乎!
    吾辈当竭尽所能,用毕生所学馈万民,以报陛下隆恩。
    据本官所知,大明最近几年饥民逐渐减少,府库大有盈余,其功莫过于化肥!
    而油桃等蔬果之爽口增产,则有赖于嫁接之术,改良其本身品种。
    既然,化肥能增亩产以利农耕,嫁接能改木之品性以良蔬果。
    那么,饲养猪羊,有没有类似化肥之物或者嫁接之术呢?”
    李东阳来了静神,下意识的问道:“真有可为乎?”
    张山风笑而不语,看向宋景。
    该你小子,展示才华的时候了!
    宋景很懂事的起身,然后介绍道:“张公让后生等人,每日记录不同猪的食量,以及增长速度。
    此法能筛选出,长速最快的猪种,其幼崽就可以留作种猪。
    与此同时,测量不同的饲养之物,比如玉米,番薯,或是米糠等。
    在同一窝猪崽身上,记录每只猪仔的增长速度。
    据张公指点的方式,以此方式能推算最合适的饲养之物,目前是番薯最划算。
    长一斤肉,需两斤多番薯,后续或有继续改良之可能!
    经过两年多的筛选,我等已经能养出两百斤的猪,比之普通农户的百来斤,要强上一倍不止。
    若是能够以此法继续筛选,或可继续改良。
    届时大明家家户户都能食肉,亦非完全不可能!”
    家家户户顿顿能吃肉,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后世的大中华,也是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在科技腾飞的加持下,才完成了全民脱贫。
    想在大明实现这一点,两个字:做梦!
    然而,梦要做,梦想需要有人去实践。
    大家都不做,肯定就不可能实现。
    就要像后世一样,有人怀抱一腔热血,用汗水和辛劳,用努力一步步去探索,才会结出丰厚的果实!
    哪怕失败了,也可以留给后来者,一份珍贵的经验。
    而宋景所作的,也就是最原始的种猪的筛选。
    后续还有不同地方的猪杂交,以及更加科学的养殖方式,都是值得继续深挖的课题。
    听闻这话,徐溥在刘健的搀扶下,起身对着年轻人方向一拜:“大明百姓之温饱,交给你们了,忘诸君勉励!
    今后若有困难,可直接向内阁禀明,我等必倾力协助!”
    徐溥眼睛或许瞎,但是内心绝对清明。
    朱佑樘整这么一出,可不是来请客吃饭,也不是来训斥大臣的。
    他是来帮大明农业大学正名的!
    正名之后呢,自然是要行方便了!
    此等关系民生之大事,内阁要是不做出回应,那不就是将天下人的温饱,富国强兵这些头等大事,不当回事吗?
    果然!
    徐溥刚说完,朱佑樘很是欣慰的接过话茬:“《晋书,惠帝纪》上说,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讲述的是,天下战乱,田地荒芜,老百姓饿死了很多人,有人请求朝廷出钱赈灾。
    而天生痴傻的惠帝就问,老百姓为什么不吃肉粥?
    此乃万古流传之昏君!
    乃不体恤百姓疾苦,不解民间荒乱之昏君!
    但今日,朕要说的也是这句话!
    朕要做的,就是让大明百姓,皆可食肉糜!”
    大明百姓,皆可食肉糜!
    很轻松的一句话,懂的人才明白,这是多么豪情壮语的一句话!
    然而,今天在座的人,却信了!
    因为,有一群为天下默默奉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