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3章 坚守和顾虑
    “有事儿?哼,她的假条都是一天的,在我那儿堆了一大坨,这哪儿是有事儿,这明明就是不想上你杨老师的课。”

    杨老师哪儿是那么好骗的,当即拆穿了梁欢颜现编的谎话。

    梁欢颜脸上也满是尴尬之色。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就算是让她多想一阵子她也想不出好的假话了。

    对不起啊红红,我也是没办法……

    梁欢颜正痛苦地想着,但谁也不知道杨老师也突然叹了一口气。

    她脑后的长头发微微甩着,杨老师缓缓向前走着,嘴里一边叹息一边嘟囔。

    “好歹也有三年的交情,上了大学之后连老师的面都不想见……”

    “也不知道这孩子现在长什么样子……”

    站着的梁欢颜突然就愣住,她离杨老师很近,说实话,她在第一排,刚才的交流杨老师也压低了音量,只有两人能够听见。

    她看着杨老师的背影,看着这位年近五十但仍旧精力满满的中年女人。

    她的妆容很厚,饶是如此,梁欢颜也能看见她妆容下那深深的黑眼圈。

    杨老师化这么厚的妆,是为了让学校里那群还未成年的孩子们知道她一切都好,一切如故。

    可是实际上呢?

    时间永无慈悲,它一直流逝推进,没有人能超脱时间的规束。

    杨老师已经快五十岁了,她的身体机能已经大不如前,精力也随之缓缓削减。

    但她还是要面对那些每天都要闹出不一样麻烦的孩子们。

    原因,无非就是她答应过那些孩子们的家长,一定会努力将这些孩子送进大学的校门。

    这一答应就是二十多年。

    来了一届,送走一届,又来一届。

    她和牛老师伫立在那所高中里,迎接着送走着每一届学生。

    不可否认的是,两人确实没什么休息的时间。

    两位校长已经老了,他们不会记得那么多带过的学生,但却还记得去年毕业的马红红。

    ——就算她到现在都还没跟杨老师见上一面。

    但杨老师还是知道她。

    她看过名册的。

    可是马红红却害怕地连杨老师的面都不敢见。

    梁欢颜缓缓坐下,心中复杂无比。

    她掏出手机,在杨老师眼皮子底下点开微信。

    暂时没看顾倾辞发的消息,她点开马红红的聊天框。

    输入几个字。

    【我觉得你还是来上课比较好】

    发送。

    梁欢颜想了想,复制了这段文字,又转发给顾倾辞。

    不同的是,她加了个“俩”字。

    ……

    “咋办?梁欢颜都来劝咱俩,咱俩是不是得去上课?”

    教学楼三楼的饮水机旁,有一个小拐角,顾倾辞的声音就从那里面传出来。

    阳光透过焊满铁条的窗户,洒在里面藏着的两人身上。

    一个女生端着水杯,准备去饮水机那里借点热水。

    走到一半,她就听见饮水机旁的小拐角里传来些许的交流声。

    “……梁欢颜都来……”

    “她……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

    她十分好奇,那小拐角里面到底藏着谁,怎么还说话呢。

    她扭开盖子,将杯子放在饮水机的热水口下,摁了一下出水键。

    她的身子微微向那边偏了偏,想要看看里面到底藏着谁。

    然后她就看见了一个帅哥和一个美女正蹲在小角落里,痛苦地搓着脸。

    应该是帅哥和美女,看穿搭应该是。

    哦,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情侣。

    搓脸的频率都一样。

    那女生就没了兴致,缩回脑袋观察着自己的杯子。

    可两人的交流还在继续。

    顾倾辞搓着脸,下眼皮向下坠着,露出她鲜红的眼部肌肉——这么说似乎有点吓人,但顾玄也是一样。

    或许说像汤姆猫一样?

    从外面看,两人似乎在晒自己的眼睛。

    “一去上课绝对会被杨老师拉回学校讲话。”

    顾倾辞说道。

    “但是讲话,咱们能讲什么?难道跟那些小孩儿讲小说的创作心得吗?”

    顾玄接了话。

    两人蹲着,同时叹了一口气。

    光是想想就知道,绝对不可能讲小说的创作心得。

    这是他俩的副业,不是主业,跟那些连大学都还没上过的孩子讲副业干什么?让他们不成熟的心得知:哇,原来不学习也可以这么厉害吗?

    开什么玩笑,虽然上学不会必然成功,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却是成功的必然条件。

    不是所有人都有顾玄和顾倾辞在文字创作上的天赋。

    他们的成功,别人是无法复刻的。

    而那些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奇迹”。

    不同于成年人,这些孩子们是真的会把那些无法复制的“奇迹案例”照搬到自己身上,觉得自己也能达到“奇迹案例”的水平,甚至还会更高。

    未经历社会的人,永远对社会运行的规律抱有不切实际地幻想。

    诚然,这些孩子们里也会出现一些“奇迹案例”,但数量实在是太少,所以不能参与重大决策。

    大部分人是不会去主动思考自己究竟能不能成功的,他们只是想成为那个“奇迹案例”而已,甚至不会去思考可能性和成功率。

    这就导致会有一大批人会将珍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根本就不会有回报的付出上。

    当然了,这是年轻的热血,这是好的,但在高考这个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节点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奇迹案例”要靠边站。

    那两人就不能讲关于小说的事情。

    至少现在还不行。

    不能讲副业,那讲讲主业?

    顾玄和顾倾辞怎么可能没想过讲主业,但他俩的主业烂得跟坨粑粑一样,他俩怎么好意思讲?

    讲什么?讲他俩怎么逃杨老师的课?怎么问辅导员要请假条?还是讲讲他俩都不打算从事专业相关的职业?

    这这这,根本就没得讲嘛!

    顾玄都后悔,要是自己之前得个什么奖都好,现在就不用这么可怜地躲着杨老师抓壮丁了。

    是真的难办,所以他和顾倾辞才会躲着杨老师,不敢去上杨老师的课。

    顾倾辞发出长长的一声叹息。

    她松开了自己的脸皮,神情也终于恢复正常。

    她轻声出着馊主意。

    “要不咱俩编吧,骗那群小孩儿说咱们得了国奖,反正他们也不会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