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9章 你就像个臭丘八
    ……

    接下来几日,诸葛亮将麾下骑兵皆散出去,劫掠襄阳郡的军田粮食。

    一万骑兵,按一骑携带一至两石计算,诸葛亮此番顺手牵羊能够带走万余石粮食。

    折算下来,也就是能够劫掠曹魏近五千亩的成熟水稻。

    但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据不完全统计,魏国在襄阳郡的军田,还有三万多亩的水稻来不及收获进仓。

    怎么办呢?这些粮食直接发放给当地百姓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一旦他们离开后,司马懿定然会从百姓手上抢回来。

    但如此多的粮食,一把火烧了又太过浪费。

    基于此,诸葛亮便开始了他的操作。

    他先是组织所有居于城外的农户和汉军一同收获粮食。

    接着,收来的粮食,诸葛亮命人直接就地烹熟。

    让百姓和士卒们吃,敞开肚子吃!

    吃不完的就去喂狗,家里有牲畜的拿去喂牲畜。

    总之,就是一句话,尽可能的将襄阳军田里的粮食消耗完,一粒米也不可留给曹魏!

    至于他们走后,司马懿会不会抢夺百姓手上民田的粮食?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因为这个时间,三方势力已稳定多年,各国现在都不敢像东汉末年那般,把百姓当牲口对待。

    但无论会与不会,这事诸葛亮管不了。

    如果司马懿要抢夺百姓民田的粮食,那也好。

    如此一来,襄阳百姓皆会心向大汉,而仇视曹魏,这对将来汉军收复襄阳,好处颇多。

    诸葛亮不是圣母,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尽快兴复汉室江山,使天下尽快安定。

    ……

    樊城内。

    司马孚来报。

    “兄长,探马来报,诸葛亮将我军军田的粮食尽数收获,就地烹煮给城外农户食用,吃不完的粮食,喂给牲畜……”

    “诸葛亮真欺人太甚,兜不走还要把我等粮食喂狗……”

    司马懿沉默,无语凝噎,许久,摆了摆手,让司马孚退下。

    夜半。

    司马懿独自从床榻上惊醒,深吸了一口气,怒道:“不是……诸葛村夫,你有病吧?”

    ……

    顺阳城。

    析县的赈灾工作基本已经完成,魏延和张苞得到刘禅调令后,便从析县回到顺阳。

    析县那儿,刘禅派遣全琮领五千士卒前去驻守。

    自张合兵败均县后,曹休那里安静的可怕,将几路军合聚于冠军县,之后便没有了任何动静。

    刘禅也不知曹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当下他还是选择将骑兵都收拢回来,居于中部,以便调动。

    ……

    这一日,刘禅居于顺阳大营帅帐中,观看各方锦衣卫呈上的情报。

    忽然,帐外传来一阵吵闹声,好似有一男子在外骂骂咧咧。

    刘禅皱眉抬眸,对着黄崇说道:“去看看,外面发生了何事?”

    黄崇领命而去。

    不多时,黄崇快步返回,神色间带着几分忍俊不禁,向刘禅禀报道:

    “陛下,是张苞将军正在外头教训他的儿子。”

    刘禅闻言一愣,疑惑道:“张遵?他不是在武关吗?”

    “好像因为快要入冬了,此次关中转运而来的粮草军需,量比以往更大,关中那边人手不够,为防止意外,狄大人让武关张将军领兵押运这批粮草军需。”

    刘禅微微点头,原来如此。

    只是他也不知张遵犯了何事,竟引得自己这大舅哥如此动怒。

    “走,出去看看。”

    ……

    刘禅刚踏出帅帐,便看见不远处张苞指着张遵鼻子叫嚷,魏延站在一旁默默看戏。

    “你不是说把武关之兵交给你,你会做的多好多好吗?”

    “你看看你这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的样子!你哪有一点点桓侯子孙的模样?再看看你老子我!你说说,你哪有一点将军之相?”

    “刚让你当上守将,你就整了一套全新的甲胄穿着,怎么?觉得自己很威风吗?”

    “看把你给得意的!跟你爷爷比起来,你就像个臭丘八……”

    刘禅顺着声音走过去,三人见到他过来,连忙躬身行礼。

    “陛下!”

    刘禅微微抬手,带着几分好奇问道:“发生了何事啊,你这般动怒。”

    张苞气呼呼说道:“陛下,不是我愿意骂这个小子,你看看这小子带的兵!”

    说着,张苞手指向不远处的一队士卒,满脸的恨铁不成钢。

    “如果他不说这是武关的兵,我还以为是哪来的山贼流寇!短短一年时间,这逆子就将武关的兵带成这样,这样下去还得了?”

    刘禅顺着张苞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队士卒队列松散,盔甲穿戴不整,整体毫无军纪可言。

    刘禅眉头微微皱起,又转头看向张遵。

    (张遵:武力69,智力67,政治49,统帅57,综合评级b级,技能:无。)

    果然……这小子领兵一年了,还是没有丝毫长进。

    刘禅有些不满,但随即又想到历史上的张遵,最后与诸葛瞻战死在绵竹,也舍不得多加指责。

    这就是你可以菜,但你不可以怂,只要不怂,一切都还好说。

    话说回来,张遵这小子还是他的大侄儿。

    于是,刘禅点点头道:“朕知道了,但你也别在这训斥,让将士们听见了,像什么样。”

    “张遵,你先退下吧。”

    张遵闻言,如蒙大赦,赶忙行一礼离去,心里不由感慨:还是姑父好啊……

    张遵离去后,张苞的气还未消,喋喋骂道:“陛下,您说这小子……真是个臭丘八……依末将看,陛下还是将武关守将换个人吧。”

    刘禅轻轻一笑,“倒也不必,让他再历练历练吧。”

    “唉,要是父亲知道这小子这副德性,恐怕要被气活了!”张苞愤愤道。

    刘禅一乐,随即说道:“好了,张遵如今也已十六,别整当面教子那一套,若你觉得实在不行,给他寻一门亲事,隔代培养孙子吧……”

    “你今也才三十多,假设你能活到花甲之年,那也还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完全来得及。”

    闻言,张苞一怔……

    陛下说得有道理啊。

    是了,这小子,我看也就这样了,倒不如给他寻一门亲事,让他为老张家开枝散叶……

    言之有理!还得是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