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3章 七号关键质疑点的釜底抽薪
    全球数学家大会第四日。

    论证会继续进行中。

    秦衡上台之前深吸了一口气,因为他知道今天就是爱德华·艾尔利克斯所在的G组质疑了,而他也将迎来和爱德华的第一次正面对抗。

    对于这个脑域超出自己不少的男人,秦衡心里没有畏惧有的只是期待。

    台下已经有好事者在提前宣传爱德华和秦衡两位二十年代出头的年轻一代即将正面交锋的话题。

    协会长蒂莫西·高尔斯听到这种言论不仅没有阻止反而有推波助澜的意思。

    数学领域相比其它学科冷门太久了,他非常乐意看到青年才俊之间智慧的碰撞产生的火花让这一领域重新绽放光彩。

    至于今天到来的那些周边政府的学术团,对于爱德华·艾尔利克斯这个人自然也不陌生,不过他们显然很诧异的是台上这个秦衡究竟是谁又有什么过往荣耀,居然能和爱德华相提并论。

    由此可见这些政府学术团之傲慢,甚至蹭热闹之前都没有认真调研一下大会的情况。

    许是听到猜想被证明在即就匆匆忙忙跑过来了。

    因此协会大部分人都不太待见他们。

    ……………………

    “有请论证人秦衡上台!”

    “请G组代表进行质疑!”

    G组代表起身之后,会场内顿时一片哗然。

    因为这位代表不是别人,正是爱德华·艾尔利克斯。

    G组内400多个协会成员,算是人员最多的一个组别,组内数学大佬众多巨佬也不少,真要选出一个绝对代表肯定轮不上爱德华·艾尔利克斯。

    所以这肯定是G组内部沟通以后的结果,为的就是形成目前的局面。

    因为质证双方还没发言,所以此刻会场内还有人小声议论的声音。

    “好样的,就该年轻人对上年轻人,不然这大会上的风头全部都被秦衡一个出完了。

    到时候外面的协会的那些人都会笑话我们全球数学家协会内部没人可用,居然被一个年轻人全部斗倒了。”

    “我听说这次G组有备而来,他们的质疑点和前面所有组的质疑点有本质上的不同,秦衡今天终于要被为难住了。”

    “被为难住的论证才是真正的论证,历来的猜想皆是如此,从前的论证人也是饱经磨难才功成名就,有些甚至都是逝去百年以后猜想证明才被后人论证成功,此时此刻恰如此时此刻不是吗。”

    当秦衡拿起话筒,轻咳了一声。

    会场内议论声立刻消失。

    秦衡看向爱德华·艾尔利克斯。

    他忽然微笑说道:“其实我期待这一幕很久了。”

    爱德华·艾尔利克斯同样笑着回应道:“自从那天早上知道你就是秦衡以后,我就预感到会有这天了。”

    台下众人面面相觑,从这些对话中不难推断,这两人似乎见过面认识彼此,或者还有更深的渊源,该不会影响论证吧。

    爱德华适时出声解释道:“说来也巧,就在大会开幕前两天,秦衡先生出来晨练时追无脸羊入林,迷路以后居然撞到了我居住的林间小屋。

    要知道就算我前女友都不知道我在瑞士有这么一栋房子,我当时第一眼差点怀疑他是我前女友请的私人侦探,后来交流后才打消了这种想法,因为私人侦探绝对回答不出我问的那些数学问题。”

    秦衡也是紧跟着开口跟话茬。

    “当天爱德华问了我三个问题,从代数跳跃到弦理论研究。

    我当时就在想,一个隐居山林的农夫样貌的人居然有这样的学术水平,怪不得全球数学家协会会把这里当成大本营呢。

    直到后来互通姓名,我才知道这位是剑桥教授,相比我一个学生而言,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爱德华·艾尔利克斯和秦衡的这个解释引的会场一阵哄笑。

    欧洲这边很喜欢这种灵机一动的小幽默,既解释缘由又打消了顾虑,还能增加质证前话题性,实在是一举两得。

    轻松过后,质证正式开始。

    由爱德华代表G组提出关键质疑点。

    “我们G组四百名协会成员不辞辛苦日夜研究整篇霍奇猜想论文,从中找出了7个技术性问题,最后修改整理成了一个关键质疑点。

    这个质疑点指向的是论文前半部分……”

    这句话还未说完,场上就有人惊讶出声。

    “这论文的前半部分,不就是陈老整理的遗文吗,G组这是打算釜底抽薪啊?”

    这个声音的主人立刻引起在场很多人怒目而视,立刻就有工作人员直接过去将这名不分场合不守规矩的人请出场馆。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爱德华的节奏。

    他继续缓缓说道。

    “在论文的2.8部分中,所进行的证明是基于特定的数学定义、公理以及一系列严谨的推导过程,其证明范围是在一个明确界定的数学空间S内展开的,比如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函数域F或者特定的代数结构(A,+,\times)中进行论证,限定了相关变量x\in S的取值范围和运算规则。

    然而,当我们G组成员审视论文的2.9部分时,却发现其中所涉及的概念、运算或者推理过程与2.8部分出现了不等差异。

    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在2.9部分中引入了新的数学元素或者条件,这些新元素与2.8部分所定义的范围无法完全兼容。

    例如,在2.8部分中所讨论的定义域满足某种特定的连续性条件\lim_{x\to a}f(x)=f(a),\forall a\in D(D为定义域)。

    而在2.9部分中,在没有充分说明的情况下,函数的定义域变为D',且D'\neq D,同时新定义域D'下的连续性情况未得到恰当处理,即\lim_{x\to a, x\in D'}f(x)与f(a)的关系未明确。

    从数学逻辑封闭性的专业角度而言,一个具有良好逻辑封闭性的论证体系,要求在整个论证过程中,所有的推理和结论都应该在预先设定的逻辑框架内自洽。

    而此处2.8部分与2.9部分的不等差异,使得整个论证过程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破坏了逻辑的封闭性,进而影响了论文整体论证的严谨性和可靠性。

    这就是我们G组提出的七号质疑点,请秦衡先生进行论证!”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