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9章 也挺好
    柳相与许念瑶走下屋脊,悄无声息地汇入川流不息的人潮。

    鼎沸人声、食物的香气、孩童的嬉闹,混杂着车马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扑面而来。这股鲜活的烟火气,与山上的清冷截然不同。

    许念瑶一身红衣,在灰扑扑的人群中格外惹眼,好奇地打量着四周,这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两百年岁月,足以让一座小镇蜕变成繁华城池。

    曾经泥泞的土路,如今铺满了平整的青石板。曾经低矮的茅草屋,如今变成了雕梁画栋的楼阁。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幌子迎风招展,叫卖声此起彼伏。

    一个卖糖葫芦的老汉挑着担子走过,嗓门洪亮。

    几个孩童围在糖人摊前,瞪着圆溜溜的眼珠,看着手艺人吹出各式各样的糖人,惊叹连连。

    酒楼茶肆散发出食物的香气,混杂着香料与油脂的味道,让人食欲大动。远

    处还能听到说书先生抑扬顿挫的声音,正讲着某位侠客的传奇故事。

    许念瑶驻足在一家布庄门口,看着橱窗里陈列的各色绸缎,神情恍惚。

    物是人非。

    这四个字从心底冒出来,让人说不出的难受。

    两百年前那些熟悉的面孔,如今都不知去向。

    曾经和睦的街坊邻居,早已化作黄土。就连当年那些一起在学塾里读书的同窗,也都各奔东西,天涯海角。

    "先生,曹蛮那几个,现在怎么样了?"许念瑶收回视线,打破沉默。

    柳相的步子不快不慢,声音温和,"曹蛮那小子,被截天宗的公羊詹带去试炼了。"

    顿了顿,又补充道:"一场纵横之道的问对,过得去,前途无量。"

    曾经那个在学塾里最爱钻牛角尖,对道经有着近乎执念的少年,如今已经走上了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七相之一的无厌相,光是这个名头,就足以让无数修士仰望。

    "袁贤呢?当年他最是恋家。"许念瑶问。

    柳相笑了笑,"前些年还有书信,说是跟着袁不古在白马原混得风生水起,如今已是少主。想来日子过得不错。"

    柳相记得那些书信里的内容,字里行间都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期待。白马原的风景如何壮丽,修行法门如何玄妙,师父如何严格又如何护短。

    袁不古接连破境,白马原老家主见势不妙,干脆退位让贤。而袁贤作为袁不古唯一一个半徒半友的存在,被封为少主,风光无限。

    许念瑶脸上有了笑意,眉眼舒展。

    "那傻大个儿张蛟呢?"

    柳相脚步微顿,随即恢复如常,笑了笑。

    "倒是受无数求道之人尊崇的良师了。"

    其中内情牵扯甚广,涉及第二梦的诸多隐秘,非三言两语能说清。

    许念瑶也识趣,没有追问。

    听闻旧友们都安好,嫣然一笑,仿若百花盛开,风华无双。

    两人继续往前走。

    穿过热闹的街市,拐入一条稍显安静的巷子。

    巷子里青苔斑驳,墙角长着几簇野草。一只橘猫慵懒地趴在墙头晒太阳,尾巴一甩一甩,惬意至极。

    几个孩童在巷子里追逐嬉戏,笑声清脆。看到两人走来,纷纷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这位红衣姐姐。

    许念瑶朝孩童们笑了笑。

    孩童们顿时害羞起来,推推搡搡,又跑开了。

    柳相忽然开口:"当年南华古仙的传道梦境,悟出了几重真意?"

    提及此事,许念瑶方才明媚的脸庞垮了下来,有些郁闷地踢开脚边一颗石子。

    "弟子愚钝,只记得些光怪陆离的景象,回来后师尊也未曾多提。"

    那场梦,看过便算了,不曾想还有后续。

    梦中的一切都太过虚幻缥缈,像是隔着一层薄雾在看戏。那些人物,那些场景,明明记得清清楚楚,可回过头来细想,又觉得一切都不真实。

    柳相放慢了脚步,嗓音不疾不徐,为许念瑶揭开尘封的隐秘。

    "梦中那个穿着龙袍在街边卖玉玺的,是人间一位开国帝王,以炼气士之身插手王朝更迭,犯了天条,早早身死道消,但一国气运还在。"

    许念瑶认真听着,脑海中那些模糊的画面开始逐渐清晰。

    那个看似落魄的龙袍男子,浑浊的双眼中却藏着帝王的威严。手中的玉玺虽然蒙尘,却依旧散发着微弱的金光。

    当年梦中,许念瑶只当这是个疯癫的老人。

    如今才知,原来那是一位逝去帝王的执念所化。

    "铺子里独臂练字,询问过你是否想要练剑的李姓老人,曾是一位古老剑仙,殒命于第二次登天之战。"

    李爷爷。

    左臂空荡,却依旧能用右手写出一手好字。

    笔锋苍劲有力,字迹如剑气纵横。

    当时李爷爷问她:"小姑娘,想不想练剑?"

    年幼的许念瑶摇了摇头,说没思议,却不曾想如今真成了一名剑修。

    "那位编织羽衣的女子,是天下所有法衣的祖宗,七彩羽衣可成神明。"

    羽衣女子美得不似凡人,一针一线编织出的衣裳,都带着梦幻般的色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许念瑶记得,那位女子曾送给自己一条七彩丝线,说是将来有用。

    可回到现实后,那条丝线就不见了踪影。原来那本就是梦中之物,虚幻而不可得。

    "至于那个身材矮小,喜欢摆弄傀儡机关的女子,同样是炼师一道最为惊才绝艳的老祖之一。"

    那位矮小的姑娘,手中的傀儡千奇百怪,有的会飞,有的会跑,有的甚至还会说话。

    许念瑶当年看得入迷,缠着对方教自己。

    那位姑娘笑着说,等你长大了,自然就懂了。

    这些秘闻,皆是柳相在与南华古仙对弈时闲谈所得。

    外人不知,古仙也不愿多说,唯有柳相因缘际会,才得知这些隐秘。

    许念瑶怔在原地,原来那场看似荒诞不经的梦境,竟然藏着如此深意。那些人物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存在过的大能仙神。

    南华古仙以梦为引,将这些陨落者的道韵气息凝聚成形,让有缘人在梦中与之相遇,从而获得传承的机会。

    这是何等大手笔。

    "龙袍男子的玉玺,李老人的剑,羽衣女子的七彩霓裳,矮小女子的傀儡机关……这些,都是为你铺下的大道基石。"

    柳相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带着一丝笑意。

    "至于最终走哪一条路,看你自心。四条路都走也行,只走一条也罢,全凭你自己的选择。"

    许念瑶深吸一口气,心中既感激又惶恐。

    感激的是南华古仙的慷慨馈赠,惶恐的是自己能否担得起这份厚重的传承。

    "弟子明白了。"

    如今的许念瑶,已是归海境剑修。

    以资质而论,两百年光阴,本该早已踏足玄心。

    可这丫头对枯坐修行兴致缺缺,反倒痴迷于游历四方,搜集各路仙山奇闻轶事。

    这些年走过的路,见过的景,遇过的人,都被许念瑶一一记录在一本小册子里。

    那本册子越写越厚,如今已经有三大本。上面记载着各种光怪陆离的故事,有仙人斗法,有妖魔作祟,也有凡人悲欢。

    作为师尊的寇脊轩对此从不过问,由着性子来。

    每次许念瑶兴冲冲地拿着新写的故事去给师尊看,寇脊轩总是笑眯眯地接过,认真翻阅,然后夸上两句。

    师尊说,修行不止是闭关打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也是一种修行。

    柳相亦是如此。

    长生固然诱人,可总有些人,行走于登天路上,目光却从未停留在脚下,而是流连于沿途的风景。

    其实,也挺好。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