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5章 悬挂龙旗
    这份发给各省的电报,后面署名领衔者自然是张勋,列名者包括王士珍、江朝宗、萧安国、陆锦、吴炳湘等十四人。

    其实大部分都是张勋硬拉上去的,特别是警察总监吴炳湘,早就躲起来了,根本找不到人。

    而电文自然是出自康南海的手笔,在内容上可以说是荒谬绝伦了。

    无耻之尤。

    就应该让唐国强老师亲自来骂一顿……

    竟然说大清得国之正,远超汉唐宋明——大宋也就罢了,那玩意确实是有说法的,得国不正。

    甚至大唐也可以不提,毕竟李渊曾经是大隋的唐国公。

    但是碰瓷大汉与大明就很扯犊子了。

    大汉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捷足者先得焉——简单说,就是老道老道,谁捡谁要。

    特别是大明,人家洪武大帝开局一个碗,没吃过大元朝的一口官粮,全家饿死了一户口本,所以不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同时还是造反有理——作为一介草民,如果吃不上饭,那么造反就是天赋人权。

    提三尺剑,北逐蒙元,重开汉人的日月新天。

    在大明建国之前,北方汉地是处于彻底沦陷状态,甚至很多汉人都不会说汉语了。其中,燕云十六州已经沦陷四百年,宁夏沦陷三百年,河西、河湟沦陷六百年。

    人家朱明的得国之正,才是无以复加。

    而大清的开山老祖奴儿哈只,作为大明的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八次入关朝贡,自称是明朝守土之官,结果却犯上作乱,货真价实的逆贼。

    我都不稀得说你,纯属道德问题……

    张勋发这个电报,要求各省悬挂龙旗,其实也算是一次服从性测试。

    根据张勋的估计,各省掌权人不论是对袁还是对段,乃至对国会问题、对外交问题,都并不用心。

    只要能够保障他们的权力与地位,那么一切都好说。

    比较头疼的是黎元洪,死硬死硬的。

    不过,黎元洪手上无兵无卒,虽然传言有韩老实的三千靖安军进京,但是至今没有动静,应该是子无虚有。

    而且即便有三千靖安军进京,面对三万定武军也是白搭。

    所以,黎大总统这方面不足为虑。

    还是要重点顾好眼前的正经事,于是就有大量的辫子兵挨家挨户敲门,勒令悬挂龙旗,否则严惩不贷。

    遗老遗少们乐颠馅儿了——天可怜见,大清,终于复辟了!

    只不过复辟的不是宣统小皇帝,而是当年的大阿哥溥儁,重新启用曾经拟定的“保庆”年号。

    虽然换了人,但是这些遗老遗少们却并不在乎,反正都一样是正牌人选,这皇帝谁当都一样。重要的是,可以留辫子了!

    对于遗老遗少而言,可以不在炕上打扑克,但是不可不留辫子。

    辫子是他们的精神图腾,先有辫子后有天。

    辫子代表的是强权,而遗老遗少一天没有强权管着他们,或者说是心里不供奉一个强权牌位,就浑身不得劲儿。

    这数年来,因为大清亡了,皇帝没了,袁大头支棱了两天半,也崴泥了。

    一时间本国没有了强权人物,遗老遗少们就把外国的强权人物在心里供起来,比如大俄帝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

    反正不管是谁,只要是足够强力,那就可以丝滑跪下,高呼沙皇牛逼之类的。至于强权会给普通人带来多少灾祸,那他们不管,一个可能是他们想不到那一层,另一个也可能是自认为可以拉大旗作虎皮。

    而现在终于大清复辟了,那可是再好不过。

    一个个的遗老遗少,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跳楼都有劲儿了。

    很快,多年没有看见的清朝袍褂就在街上出现了,得意洋洋,就好像是从棺材里面跑出来的人物。

    假发辫、红顶花翎成为了抢手货。

    不管是不是拥护大清复辟,面对辫子兵黑洞洞的枪口与亮闪闪的刺刀,都只能听从安排,没有龙旗就用纸糊一个,应付眼前再说。

    到了傍晚时分,整个京城只有总统府还仍然飘扬着一面五色国旗。

    因为荷兰公使馆以非正式手续警告张勋,不得对黎元洪加以伤害,所以黎元洪的人身安全暂时还能保证,但接下来可就不好说了。

    如果造个意外死亡,那么荷兰公使馆未必就会给黎元洪出头,因为死人是没有价值的。

    而张勋囿于舆论,也没有公然派兵驱逐黎元洪出总统府,但是却调换了总统府外围的卫队,加强对黎元洪的监视。

    实际在调换卫队的时候,黎元洪与留在总统府的少数幕僚们举行了紧急会谈,有幕僚建议在卫队交替的忙乱时期,趁机离开总统府,或是去荷兰公使馆避难,或是冒险出城前往上海滩。

    但是副秘书长黎澍却持有不同意见。

    黎澍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就应该坚守在总统府,护住京城最后一面五色旗,顺便给张勋添堵!

    大明作为一个封建王朝,都可以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么,民国差啥呀?

    总统守公府,元首死共和!

    黎元洪一开始其实是同意幕僚的说法,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前往荷兰公使馆避难,否则确实是生死难料。

    但是黎澍这一番话,却把黎元洪给架起来了。

    当然了,如果换成一个脸皮厚的,管你什么共和还是民国,自己挠杠子才是真理。

    但黎元洪却是一个好脸儿的,被黎澍三言两语这么一激,顿时下定决心:就特么留在总统府了!

    死则死矣。

    死于共和,不说是重于泰山,也能青史留名。

    值了!

    黎澍属于人来疯,实际黎元洪要是被弄死,他肯定也活不成,但却毫不在乎,此时又对黎元洪说道:

    “大总统,咱们也不是全在死地,别忘了关东韩老实可还在京城呢,刚砍了张文生的脑袋,回手又把张勋的文武爪牙炸得哭爹叫娘。在我看来,那韩老实不会不管咱们,最起码也能护住性命周全。”

    黎澍是充满自信,但黎元洪却连连摇头。

    那韩老实属实是难以捉摸,不论是想法还是行为。

    而且现在黎元洪确定以及肯定,所谓三千靖安军就是韩老实在忽悠他这个傻小子呢。

    更不用说现在定武军都完全控制京畿之地了,即便有三千靖安军也是白扯白。

    所以说,想指望韩老实,那简直就是老母猪上树。

    是我黎元洪看错了他呀!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