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4章 太子可真是个好太子
    他一弹指,一道流光就落到了张元灵面前,化作了一叠厚厚的古籍。

    “这些都是我对符箓的心得,参透了它们,足可以保你们龙虎山成为符箓大家,道统永远传承下去。”朱云淡然说道。

    张元灵伸出颤颤巍巍的双手,拿起了面前的古籍翻了几页,老泪纵横。

    龙虎山为天下道门正统,看着风光无限,但实际上早已经青黄不接,经过数百年的辉煌之后,已经开始有了日薄西山的势头。他身为当代龙虎山掌教,几十年来都在忧心着龙虎山的未来。

    而现在,朱云居然要亲自给他们龙虎山传授符箓之道,让龙虎山永远传承下去,他怎么能够不激动,怎么能不感激涕零。

    “多谢老神仙……”

    “贫道可以安心下去,见龙虎山的列祖列宗了……”

    张元灵嘴角含笑,双眼的神采逐渐涣散。

    他年事已高,其实在早几个月前已经大限将至,只不过为了见上朱云一面才硬撑着一口气直到现在。

    现在终于见到了朱云,了却了一件心事不说,还让龙虎山得了符箓之道的传承,连心头大石都给放下来,心中了无牵挂,强撑的一口气便散了,将要撒手西归了。

    “掌教!”

    “掌教!!”

    黄衣天师们大惊,纷纷上前呼喊着张元灵,然而却没法阻止张元灵闭起沉重的眼皮。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心中暗叫一声不好,看出这个老掌教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今天就要死在这里了。

    就在这个时候。

    朱云忽然出手了!

    他双手不停变幻,捏着各种繁复的法诀,最后捏出一个剑指,指着张元灵射出一道清光,落到了对

    方身上。

    “锁!”

    随着朱云的一声疾喝,张元灵忽然浑身一颤,原本他出气多入气少,气若游丝面如金纸,现在却呼吸变得平稳绵长起来,而且脸上的气息也逐渐恢复了红润,甚至连皮肤都变得比之前光滑了不少,整个人生机勃发,完全一扫了之前的暮气沉沉。

    “这是……”张元灵不可置信地瞪大了双眼,上下打量了好几眼自己的全身,同时活动了一下手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动作要比之前灵活有力得多,原本酸疼的身子也不疼了不说,连气息都比之前强得多了。

    “我已经把天地灵气注入了你的体内,不仅修复了你衰竭的身体,还帮你打通了身上的筋脉,起码可以延寿三十年。”朱云缓缓说道。

    “多谢老神仙……”

    张元灵已经记不得今天自己是第几次说这句话了,但他觉得这句话怎么说都不够,对于朱云,他是发自内心地无限感激。

    “龙虎山今后永远誓死追随大明,听候大明差遣,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张元灵叩了三个响头之后,一脸肃容郑重地说道。

    “誓死追随大明,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其余龙虎山的黄衣天师们,也叩拜齐声道。

    朱元璋呵呵直笑,捋着胡子都快要乐出花来了。

    龙虎山作为道门的祖庭道统,在民间的影响力极其巨大,历朝历代都地位超然,哪怕是在大明也是出于类似听调不听宣的状态,现在得到龙虎山效死力,对大明来说无异于是一大助力。

    朱棣则是眼红不已。

    这老牛鼻子道士,随随便便就这么来见老祖宗一面,就赚了几十年的阳寿?

    自己当初要是没抢这劳什子的储君之位,跟着其他兄弟们一起到洞天福地里修仙的话,现在寿元都不知道该有多少年了。

    只可惜……

    现在说啥都晚了。

    “对了,老四,咱之前已经问过老祖宗了,老祖宗说下个月的十五就是吉日,你得赶紧准备好登基大典,可别错过了日子。”

    朱元璋哪壶不该开就偏开那壶,忽然开口提起了登基大典这茬,拍着朱棣的肩膀道:“到时候咱把皇位给了你,就跟你母后专心修道去,这大明江山你可得好好打理。”

    朱棣快要吐血了。但他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也不敢反驳,只能挤出僵硬的笑容,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的。”

    “老掌教,下个月我就退位让贤,棣儿登基为帝,你们也先别回龙虎山了,就留在京城里,等下个月参加登基大典吧。”

    一想到以后的修仙生活,朱元璋心情大好,笑眯眯地对张元灵等人说道。

    “臣等遵旨。”

    以张元灵为首,龙虎山众人欣然令旨。

    现场一片乐呵,唯独只有朱棣怏怏不乐。

    …………

    登基大典密锣紧鼓地进行着。

    现在大明的国力空前的强大兴盛,而且还是主动禅位这种大事,自然便要隆重其事了。

    在短短一个多月里,整个京城都张灯结彩,各地的要员和外国的使者都前来观礼,好不热闹。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洪武帝居然主动要退下来,禅位于新君,新君自然也得要培养自己的新班子,升官发财的机会就多了,当官的都迫不及待地等着日月换新天,普通民众们现在也不愁吃喝,就缺个兴庆热闹的机会,也对新君的登基大典期待得很。

    所有人都在兴冲冲地期待着下个月十五的登基大典。

    除了一个人……

    那就是即将举行的登基大典的主角,天底下本应最高兴的人……

    朱棣。

    本来他已经后悔得很,一直想要甩掉太子这个包袱,跟着朱云修仙去。

    只是他怕惹恼朱元璋,只能打算徐徐图之,慢慢找机会把储君的位置甩给别人就是了。

    如果真的登基了的话,那可就生米煮成熟饭,想要退下来的难度得难上好几倍不止。

    为此,朱棣这段时间里可没少唉声叹气。

    “太子为什么整日叹气?”

    “或许是太紧张了吧?”

    “荒缪!太子雄才大略,以前当燕王的时候就跟着皇上冲锋陷阵,刀山火海都不怕,哪里可能会紧张?”

    “那你说,太子为什么整天叹气?”

    “我看太子多半是怕登基继位之后,会做得不好,辜负了天下万民……”

    “唔……有道理,太子可真是个好太子啊,未来一定也会是个好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