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5章 在让人失望方面从不让人失望
    现在的李景隆,的确跟以前不同了。

    换成以前,在朱棣的面前,哪怕他装得再镇定,心里终究还是有些发慌的。

    但是经历过这么多场战斗之后,他已经能够坦然地面对一切。

    “许多叛军都是临时招募,更有很多原本也是朝廷的官军。”

    陈甲新听得直翻白眼。

    你还有脸说?

    这些朝廷的官军,原本是跟你一起去平叛的,结果现在都成了叛军的人。为什么会这样,你这家伙的心里就没有一点逼数?

    下一刻,李景隆嘹亮的声音响起:“为了剔除隐患,叛军只能不停地重新整编军队,把冠军之中的熟识者打散,分散在整个军队之中。”

    “如此做法虽然无可厚非,可也必然会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

    “因此,叛军看起来虽然声势越发浩大,实际上他们的战斗力却不降反增。所以,现在反而是他们最为弱小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微臣一路后撤,也成功试探出了那些心怀叵测,在朝廷跟反贼之间摇摆不定的逆贼。”

    “现在,我们只要在灵璧城下击溃叛军。不止能消灭他们的主力,同时还能拔除那些背叛朝廷的毒瘤,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这下,就连内阁三杨都傻眼了。

    话还能这么说的?

    所谓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李景隆现在是深得其中奥妙啊。

    就他这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指鹿为马的赵高恐怕也稍逊其三分风采。

    最让他们吐血的是。

    李景隆敢说,朱棣这个征战半生的皇帝,竟然敢信。

    “哈哈哈!朕就知道,李爱卿是绝对不会让朕失望的。你能为大明考虑如此长远,朕心甚慰。”

    “传旨,加赐李景隆太子少保,以彰李景隆之功绩。”

    哪怕朝臣们,对朱棣的骚操作已经麻痹了。听到朱棣直接封了个太子少保给李景隆,依旧觉得荒谬。

    一个接连吃败仗的将军,非但没受到惩罚,反而一直加官晋爵。

    找谁说理去?

    “九江,朕就把灵璧城交给你了。你也不要有什么压力,要是灵璧真有什么万一,朕准许你不必死守,留着有用之身报效朝廷。如你这般可以为朝廷鞠躬尽瘁的英才,可不应该就这样死在灵璧城。”

    朝臣们难受得想要吐血。

    就他李景隆,也能算是英才?

    陛下你是不是女色过度,脑子已经彻底不好使了?

    最关键的是,从古到今哪里有在出征之前,不敦促武将拼死作战,反而还给他们留后路的?

    “陛下隆恩,沉万死也难以报答。”

    李景隆离开之后。

    许多朝臣,都暗地里开始给朱允炆写信。

    不是他们不想效忠正统的大明天子,实在是无论怎么看,朱棣这个昏君都很有可能丢了江山啊。

    反正造反的也是朱元璋的嫡孙,不算有辱文人风骨。

    退朝之后,朱棣眼巴巴地看向灵璧城的方向,心中暗暗祈祷。

    “祖宗保佑,李景隆这个废物,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朱允炆,朕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了,你要还是连区区一个皇位都抢不过去,你愧对列祖列宗啊。”

    也不知道朱家的老祖宗朱云,如果能一道朱棣的祈祷,会不会一巴掌扇死这个不孝子孙。

    李景隆的确没让朱棣失望。

    尽管在朝堂上说得仿佛自信满满,看起来好像很能征善战的样子。

    可驻守城池坚固的灵璧城,又在兵力比对方整整多了三万人的情况下。

    灵璧城竟然只守了三天,就被姚广孝与耿炳文攻破灵璧城。

    除了他自己率领少量精锐突围之外,平叛大军的大部分将士,再一次陷入叛军手。

    也让叛军的兵力,直接扩充到了十万人之多。

    收到消息的朱允炆,马不停蹄赶往前线。

    应天近在眼前,他似乎已经能够看到,那个高高在上的皇位,正在向自己招手。

    有朱允炆出面安抚,被俘虏的官军轻易被叛军收编。

    只用了半个月重新整编这些官军,朱允炆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催促姚广孝与耿炳文出征。

    “大师,耿帅。四叔如今倒行逆施,百姓天怒人怨。如果不早日收复江山,我真怕大明的气数,彻底被四叔败坏干净啊。”说着,竟然还低声啜泣起来。

    姚广孝要不是早知道朱允炆是什么德行,说不定也真信了他的鬼话。

    真才实学没学会多少,跟那些文官相处久了,玩起这一套,却是越来越熟练了。

    十五天,对于一支大军来说实在不值一提,都没成功消化官军的力量,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征。

    这个朱允炆,还真是……

    耿炳文感动得双眼赤红:“殿下忧心大明百姓,臣自当为殿下分忧。请殿下放心,臣现在就出发,用最短的时间内攻下应天府。”

    不得不说,李景隆在某些方面,的确是个人才。

    他屡战屡败。

    已经让大明的官军,彻底地丧失了战斗意志。对现在的官军来说,叛军几乎就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在攻破灵璧之后,耿炳文一路进军无比顺利。

    所过城池,不是直接开门投降,也不过是象征性发射几支软绵绵的箭矢,象征性地抵抗一下。

    只用了四天时间,就已经攻到了南京城下。

    也许有人觉得,这个速度并不快。

    可实际上,灵璧距离应天四百余里,在朱云出现之前,正常的军队每天行军大约六十余里。

    现在的大明,人人修炼《如龙诀》。

    普通情况下行军速度,差不多有一百余里。

    也就是说。

    耿炳文的军队在这一路之上攻城掠地,几乎就没有多花多少时间。

    尽管朝臣们已经感觉到,有可能会有这么一天。

    可当朱允炆真的带领叛军抵达应天府,许多人还真的是有点慌了。

    “陛下,现在应该尽快传旨,命令各地守军进京勤王。”

    “陛下如今京师兵力不足十万,臣觉得不可死守,应先避其锋芒……”

    朝堂之上,官员们你一言我一句,根本就听不清楚在说什么。

    朱棣怒吼一声:“够了!”

    “区区叛军而已,当年朕跟太上皇征战天下,什么场面没有见过?有什么可慌的?”

    这一刻,当年那个英明神武的班朱棣,似乎又回来了。

    官员们复杂的心绪,总算平复下来不少。

    结果下一刻,他们就听朱棣说道:“李爱卿,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