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3章 新年快乐(四)
    这样一来村里穷困的人家,生活也能得到改善,村里还能有一笔收入,来建设红枣村。

    村里的路一到下雨天,全是泥泞路,不小心都容易跛脚,要是有银子谁不想修啊。

    村里建私塾的话,到时村里的娃娃们,都可以去读书识字,这个事想想都激动不已。

    这要是将来出个举人老爷啥的,那红枣村可就扬名了。

    村长知道有些想远了,连忙拉回思绪,冷静细想后,才想到这事还不一定成呢,申请为村里集体用地,这还没有过呢。

    这般想着看着孙保财道:“如果真能这样当然是好事,但是这样弄知县大人能同意吗?”

    孙保财看村长回神了,并且还问出此话,不由笑道:“不知,这个只是我的一个建议,您要是同意,咱们可以去找县令说说看,毕竟这也是利民的事,好好说说知县大人万一同意了呢。就算不同意,咱们可以继续讲条件呀,比如可以先开垦为水田,这个荒地的钱,几年后还清。”

    实在不行来个分期付款啥的,他觉的只要他跟邵明修阐述清楚,他肯定会支持。

    这个也可以成为个试点嘛,村村都有私塾,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能读书识字,这样的政绩,足以震撼朝野了。

    他来这里这么久,景齐皇帝的所作所为,堪称一代明君,他一定明白开启民智,对大景朝意味着什么。

    田村长听了这话,顿时心凉半截,找县令说说!万一同意!还要跟县令谈条件!这些话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

    忍不住用手揉了揉额头,最后还是没有经得起,村里建私塾的诱惑,同意了孙保财的话。

    两人约定好明早一起去县衙,田村长一边往家走一边心存侥幸的想,万一县令大人同意了呢。

    钱七可不知孙保财又在家里给村长出谋划策。

    她现在正在稻田附近,跟葛望媳妇聊天。

    知道她家葛望现在卖豆腐,已经有好几家固定的饭馆主顾了,挺为他们高兴的。

    当听到葛家大嫂在村里说他们家坏话,只能劝她别理会就是,这样的人你越理会她越来劲。

    葛望媳妇看着钱七道:“明天有集市你跟我去呗,我想去看看大夫,我感觉身体有点不对劲。”

    最近总是犯困,有时候做着豆腐都想睡觉,这样已经有段时间了,最近手头也不缺钱了,所以想找个大夫看看。

    葛望忙着卖豆腐,她不想他耽搁了生意,也不想一个人去,就想着叫钱七陪着。

    钱七听后连忙关心问道:“怎么不对劲了。”

    当听到葛望媳妇说的症状,觉的应该没啥大事。

    不是有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吗,她觉的葛望媳妇应该是累着了。

    于是看着她笑道:“行,明天你来找我,咱俩一起去。”

    翌日一早,孙保财同村长一起,赶着骡车往县城走。

    两人来到县衙,孙保财对衙役道明来意,本以为还要等着通报,没想到直接被放行了。

    孙保财心里明白,一定是邵明修吩咐过了。

    同村长进去后,也不知现在邵明修忙不忙,所以还是找到邵平,让他帮着通禀下。

    田村长一路跟着,看孙保财竟然能在县衙里自由走动,心里的震惊不言而喻。

    这一刻才真正意识到,孙保财真的不一样了。

    邵明修听孙保财介绍后面的人,知道是红枣村的村长,说了几句看对方诚惶诚恐的样子,也就不再多说,示意邵平带田村长出去。

    他也明白孙保财带村长来,也是为了正名,刚刚他也叮嘱了田村长,以后孙保财在红枣村行事起来,应该没有阻碍了。

    等人都出去了才笑道:“你今个来,不会就是为了,让你们村长来见我一面吧。”

    这般说完,想着中午要宴请那些乡绅,反正孙保财来了,正好让他作陪。

    孙保财听后笑道:“自然不是了,这是红枣村要改水田的具体情况,还有我写的红枣村计划书,大人你先看看可行否。”

    说完,把昨晚连夜写的计划书,递给邵明修。

    知道要说服邵明修很简单,只要拿出完整的方案,并且具有可行性,这事就成了一半,另一半就看具体怎么实施了。

    邵明修疑惑的看了眼孙保财,计划书就是眼前这几张纸吗。

    带着疑惑开始看起,当看完后不由笑了。

    孙保财真是个人才呀,红枣村要是按照这上面写的发展。

    三到五年后就会变成,家家吃穿不愁,孩子们都能去私塾读书识字,道路宽敞整洁村里富裕。

    重点是孩子们上私塾是不花钱的,这笔钱全部由村里出。

    村里为何会有这笔钱,就是重点了。

    这计划书里写到,红枣村能变成以后的样子,前提是,他这个县令要把红枣村现在还有的,五十亩左右的荒地,批复给红枣村,作为村里的集体用地。

    这里还写了两种可行性,一是如果合乎规矩,申请直接批复。

    二是如果衙门没有权利这般做,红枣村能否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这些荒地,还具体写了分期付款的意思,几年还清,一年还多少!

    这个集体用地批复后,会加入今年的旱地改水田计划。

    这样一来,红枣村相当于多了五十亩水田。

    这五十亩水田,佃给村里的穷困人家,到时收上来的租子,用来建设村里,修路盖私塾和私塾以后的支出。

    这样一来村里的孩子们,都能去私塾念书了。

    而村子里地少的穷困人家,也有地种了,这样也能多一份收入,慢慢的这些穷苦人家,自然就脱贫了。

    不过这事细琢磨,总觉的不太对呢。

    邵明修又把计划书看了一遍,才笑道:“你小子在算计我呢。”

    这事能实行的前提,就是他要批复那块荒地,成为红枣村的集体用地,然后在改成水田,这小子就是明摆着占便宜。

    这便宜还不能不让他们村占,这份计划书里写的,太有诱惑力了。

    一村如此一县呢,这般想来他都忍不住激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