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章 暗潮汹涌
    城南宅院的秘会结束后,那位老者悄然离开。他并非别人,正是东宫旧党的重要人物、前太子的谋士魏大人。如今虽已年近七旬,但仍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

    魏大人离开宅院后,径直前往城外一处隐蔽的山庄。庄内早已等候数人,均是昔日东宫心腹,如今表面归顺朝廷,实则心怀异志。

    "诸位,久等了。"魏大人走入内室,环视众人,声音低沉而坚定,"时机已到,我们等待多年的机会终于来了。"

    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起身问道:"魏大人,苏清柔那边如何?"

    "已经按计划行事。"魏大人冷笑,"那丫头恨苏锦绣入骨,是个好用的棋子。她已散布谣言,挑拨皇帝与苏锦绣之间的关系,并派人破坏了西郊试验田。明日朝会,保守派大臣会联合上书,弹劾农学院。"

    "这还不够。"另一位瘦削男子沉声道,"苏锦绣不是易与之辈,即使朝堂受挫,她手中仍有农学院这张王牌。我们必须彻底摧毁她的根基。"

    魏大人点头:"正是如此。所以我已与西域商贾取得联系,他们答应提供帮助。"

    众人神色一凛。与西域商贾合作,已然触及谋逆之罪。但事已至此,没有退路。

    "西域商贾何时能到?"

    "三日后。"魏大人答道,"他们会带来一批奇毒,无色无味,混入粮食中后,食用者会在半月内渐渐衰弱至死。我们只需将这毒物投入农学院推广的种子和粮食中,待各地百姓食用后病倒,再散布消息称是苏锦绣的新型作物导致的疾病,届时民怨沸腾,朝野震动,苏锦绣必定万劫不复。"

    室内一片寂静,众人面面相觑。片刻后,一位年长者开口:"此计太过狠毒,会害死无辜百姓。"

    "牺牲在所难免。"魏大人目光冰冷,"昔日太子之死,朝中数百忠臣被下狱,难道不是更大的惨剧?为了复仇,为了恢复东宫旧人的荣光,这些代价算什么?"

    众人沉默,终究没人再提异议。

    "除此之外,"魏大人继续道,"我已派人前往各地农学院分院,暗中策反学生,特别是那些寒门出身、心存不满的学子。告诉他们,农学院表面上是培养农技人才,实则是苏锦绣培植私党的手段。朝廷已经察觉,不日将会大肆清查。若想自保,就必须先发制人。"

    "效果如何?"

    "已有十余处分院的学生蠢蠢欲动。"魏大人嘴角上扬,"待我一声令下,他们会同时发难,焚毁学院,袭击官府,制造动乱。届时朝廷震动,苏锦绣首当其冲,必定腹背受敌。"

    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沉声问道:"若只是制造混乱,恐难动摇苏锦绣的地位。她在民间威望极高,又有皇帝支持,朝中党羽众多。"

    "所以还需最后一步。"魏大人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暗杀。"

    室内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谋害皇后,此乃大逆不道之罪。一旦败露,株连九族都在所难免。

    魏大人沉声道:"我已派出三名西域刺客,他们精通毒术和轻功,会在动乱最混乱之时,趁苏锦绣出宫视察农学院时下手。毒针无影无踪,即便太医院妙手回春,也无力回天。"

    "此计太冒险。"那位年长者忧心忡忡,"若行刺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魏大人目光如炬,"诸位,我们已潜伏多年,为的就是这一天。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俱备,若再犹豫不决,恐怕永无翻身之日!"

    众人默然,终是点头同意。魏大人取出一封密信,交给身旁心腹:"将此信送往各地联络点,就说'东风已至,奏鸣钟声'。他们会明白该怎么做。"

    那人领命而去,室内气氛凝重。魏大人又道:"从明日起,我们各自行动,切莫再有聚会,以免引人注目。待大事成后,自有相见之日。"

    众人齐声应是,随后陆续离去,只留魏大人一人在室内沉思。良久,他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上面刻着"东宫"二字,神情复杂地看了许久,才轻叹一声,重新收起。

    "太子殿下,老臣定为您报仇雪恨。"

    与此同时,京城另一头,农学院内灯火通明。苏锦绣召集了核心人员紧急会议。

    "西郊试验田的水渠被毁一事已查明,乃是一伙装扮成农户的刺客所为。"周伯神色凝重地汇报,"他们不仅破坏水渠,还在田中撒了毒物,所幸被巡逻的护卫发现及时,未造成更大损失。"

    "可有抓到人?"苏锦绣问道。

    "遗憾的是,那些人武功高强,伤了几名护卫后逃走了。"周伯叹息道,"不过,我们在现场发现了这个。"

    他从袖中取出一块布条,上面绣着一朵奇特的花纹。苏锦绣接过一看,眉头紧锁:"西域的红莲花?"

    "正是。"周伯点头,"这种花纹只有西域商贾才会使用,看来有人勾结了外地势力。"

    巧儿在一旁担忧地说:"娘娘,这次来者不善啊。先是苏小姐故意挑拨,后是试验田遭破坏,接下来还不知会有什么阴谋。"

    苏锦绣沉思片刻:"此事恐怕不简单。苏清柔以往虽狡诈,但格局有限,如今却能调动西域势力,背后必有指使。"她看向王太医,"太医,各地分院可有异常?"

    王太医神色凝重:"确有不妥。近日多处分院报告有陌生人混入,向学生散布谣言,称朝廷即将清查农学院,意图挑起恐慌。更有甚者,扬州分院昨夜险些遭人纵火,幸被夜巡的学生发现制止。"

    "看来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苏锦绣眼中寒光一闪,"传令各地分院,加强戒备,严查可疑人员。同时派出得力心腹前往各院坐镇,防止有人煽动学生闹事。"

    "是,娘娘。"王太医应声。

    苏锦绣又看向农部尚书赵明远:"赵大人,明日朝会,恐怕会有一场硬仗。"

    赵明远点头:"下官已有所耳闻。礼部尚书联合几位保守派大臣准备上书弹劾农学院,称其扰乱科举制度,有违祖制。太后也有意支持。"

    "除此之外,我还收到消息,他们准备指控农学院培养私军,意图不轨。"苏锦绣冷笑,"真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娘娘不必忧心。"赵明远沉稳道,"农学院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农技人才,使各地粮食产量大增,民生改善。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他们的指控根本站不住脚。"

    "问题不在于指控是否成立,而在于他们想借此机会挑起事端。"苏锦绣沉声道,"我怀疑,这只是一个开始,背后有更大的阴谋。"

    正说话间,一名侍卫匆匆赶来:"娘娘,刚收到密报,江南五个县同时发生暴乱,农户们砸毁了农学院的试验田,还焚烧了粮仓,声称新型作物导致牲畜死亡,要找农学院讨个说法!"

    众人大惊。苏锦绣却冷静如常:"查清楚,这些农户是何来历?真的是当地人吗?"

    侍卫答道:"据报,多是外地口音,行动一致,似有组织。"

    "果然。"苏锦绣冷笑,"有人想在朝堂内外同时发难,好一个声东击西之计。"

    她站起身,目光如炬:"传令下去,各地农学院立即启动防御措施,保护核心种子库和重要研究资料。同时,派出精干人手前往江南,彻查暴乱真相。另外,加强宫中和农学院的警戒,防止有人暗中行刺。"

    众人齐声应是。苏锦绣又道:"赵大人,明日朝会,还需你与我一同应对。"

    "下官定当尽力。"赵明远郑重承诺。

    散会后,巧儿担忧地问:"娘娘,这次来势汹汹,会不会有什么大阴谋?"

    "无妨。"苏锦绣淡然一笑,"想来是东宫余党蠢蠢欲动。他们藏匿多年,如今借农业改革之机发难,想要一举摧毁我的根基。只可惜,他们低估了我的准备。"

    她走到窗前,看向夜空中的明月:"派人去通知陛下,就说我有要事禀告。另外,让周伯加派人手,暗中保护各大粮仓和种子库,特别要防范有人投毒。"

    "投毒?"巧儿吃惊地问。

    "直觉。"苏锦绣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若我是东宫余党,要一举摧毁农学院威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百姓食用新型粮食后中毒生病。届时民怨沸腾,即便我百口莫辩,威望也会大损。"

    "好毒的计谋!"巧儿倒吸一口凉气。

    "所以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苏锦绣沉声道,"另外,你亲自去一趟苏府,警告父亲提防苏清柔,她绝非什么浪子回头,而是披着羊皮的狼。"

    "是,娘娘。"

    待巧儿退下后,苏锦绣独自站在窗前,神情凝重。她能感觉到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这次,对手的目标不仅是农学院,更是她的性命。

    "东宫余党..."她轻声自语,"潜伏多年,终于按捺不住了吗?"

    夜色渐深,京城表面平静,暗流却已汹涌。第二天的朝会,注定不会平静。而更大的危机,也正在各地悄然酝酿,一场关乎国运与生死的较量,即将全面爆发。

    与此同时,城外一处偏僻小院,三名身着黑衣的西域人正在擦拭着寒光闪闪的匕首。刀刃上泛着幽蓝色的光芒,显然淬了剧毒。

    "三日后行动,目标是皇后苏锦绣,务必一击必杀。"为首的黑衣人沉声道,"此番若成,主人答应我们,每人千两黄金。"

    另两人眼中闪过贪婪之色,齐声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