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山伏击战结束后,朱云飞并没有在门头山多待。
    当天晚上,朱云飞率领一纵,三纵,四纵连夜出发,直奔围场县城而去。
    二纵司令罗平安,参谋长赵大山,政治部主任陈山河,率领二纵全队三千六百余人,撤回多伦根据地。
    分别之时,朱云飞接见了察哈尔多伦郡王阿布岱。
    这人是蒙元帝国的皇室后裔。
    与乌兰察布投降曰寇的德穆楚克栋鲁普亲王,也被称之为德王。
    同属蒙古黄金家族的后裔。
    与野心勃勃,企图自治蒙古,恢复先祖荣光的德王不同的是,阿布岱是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虽然他这一脉先祖,在满清一朝,一直是世袭的郡王。
    但进入民国之后,阿布岱曾经在沈阳东北军服役过。
    后来又去过莫斯科留学,受到过布尔什维克主义冲击的他。
    回国之后,回到多伦继承了察哈尔郡王爵位,便一直致力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大业。
    随着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的发生。
    让阿布岱更加坚定了,立志报国,驱逐倭寇的信念。
    此前,他曾在林西,锡林浩特先后发动过两次反侵略起义。
    但最后都遭到失败,不得逃往浑善达克沙漠,避难长达数年之久。
    直到去年才率领部众,在正蓝旗重新拉起了起义队伍。
    他在正蓝旗拉起的队伍,对外宣称为蒙古抗曰先遣军。
    这一次会面后,阿布岱手下这支人马,正式被朱云飞,授予了蒙古独立骑兵师番号。
    全师一千六百人,由阿布岱出任师长,兼任一纵副参谋长。
    下辖两个团和一个警卫营。
    独立师由二纵司令部下辖,二纵政治部主任陈山河,兼任该师政治部主任。
    “老罗,阿布岱,你们这次北上,目标是向北发展。”
    “要在克什克腾旗,锡林浩特盟,林西建立一条稳固的根据地。”
    “为我们下一步,进军外蒙地区,做好工作,打下前哨。”
    分别之时,朱云飞与罗平安,阿布岱等二纵指挥员,一一握手告别。
    “请军座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罗平安等人纷纷举手敬礼,坚定的回答道。
    此次罗平安率领二纵,蒙古独立骑兵师北上。
    有阿布岱这个向导在,北上进攻锡林格勒盟地区的曰伪控制区,朱云飞对他们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为了加强他们的火力,朱云飞把此次缴获的五辆骑兵坦克,尽数碉堡给了罗平安。
    朱云飞自己都只留下了,原来的三辆骑兵坦克。
    两军分兵之后,朱云飞率领一纵,三纵,四纵迅速扑向围场。
    朱云飞之所以执着要打围场。
    最重要的一点是,围场是前清的木兰围场所在地。
    一万平方公里的围场,拥有广袤的山川地理,境内山林密布,水域平原交错。
    更有二十万来自各族的百姓在此栖息。
    拿下围场,不但拥有一座大型牧场,更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
    围场东连赤峰,这座肥沃的蒙古牧场,北连蒙古的克什克腾旗。
    南接丰宁,西连隆化与承德重镇。
    拿下围场,朱云飞下一步就可以,挥师东取赤峰,西进承德。
    又能策应北上的二纵,向蒙古中部的锡林浩特盟进军。
    除了地理的优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曰伪军在热河和蒙古中部地区,兵力相对薄弱。
    进驻围场,犹如在敌人心脏插上一把尖刀。
    一旦在围场站稳脚跟,拿下赤峰,承德两地。
    朱云飞北上可以取蒙古,东进可进东北。
    相比起来窝在崇礼,拿下围场,犹如鱼入大海,天高任鸟飞。
    三日之后,朱云飞率领的一纵,三纵,四纵以及警卫营。
    六千余人马,渡过滦河,进驻南山嘴镇。
    “军座,围场之所以难打,不是县城防御有多强,而是曰伪军在御道口,半截塔两个牧场,各驻扎了一支骑兵部队。”
    “两个骑兵部队,各有曰伪军六百余人。”
    “加上城中宪兵大队,保安团的人马,足有两千五百余人。”
    “城外的御道口,半截塔两个据点,与围场城形成犄角攻防部署。”
    “一旦那一地受到攻击,一个小时内,另外两方必然会赶来支援。”
    “如此一来,攻击一方,兵力不足的话,就会腹背受敌。”
    南山嘴镇临时指挥部内,三纵参谋长丁永福,把围场的情况,如实介绍了一遍。
    而这也是他们之前,几次攻打围场失败的原因。
    因为当时,三纵只有一千兵马。
    想要攻取围场这样的数倍之敌的工事,确实困难重重。
    而且围场战斗一旦打响,承德方向的小八嘎第九独立守备大队。
    就会向闻着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迅速扑向围场。
    在这样的局面下,赵明山、丁永福他们能够不惨败,已经属于战法得当。
    听完丁永福的解释,朱云飞点点头。
    “虽然理由很充沛,但这不是战败的借口。”
    “我们抗曰,本来就是一场艰巨的战争,不存在侥幸和容易的战斗。”
    “失败还是没有克服困难,这个教训,希望各位指挥员,一定要总结和吸取经验。”
    朱云飞倒不是要批评三纵,而是借题发挥,告诫各指挥员。
    要有清晰的认识,抗曰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
    而是一场艰巨的任务。
    “郭明,你来说说情况。”敲打了一下,各纵队指挥员后,朱云飞扬声对侦察营二连的郭明,吩咐了一声。
    郭明率领的侦察二连,这段时间一直在热河各地打探情报。
    现在郭明的地下情报,已经遍布热河各县。
    “是,军座!”
    郭明起身走到地图前,拿起指挥棒指着地图说道。
    “目前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热河下辖的二十个县城,二十个旗城,隶属热河伪政府所辖。”
    “当然,实际控制人还是倭寇在操纵。”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热河境内仅有一支小鬼子支队。”
    “他们的番号是热河支队,总兵力二千二百余人,常驻在承德县城。”
    “加上各县城的保安团,以及热河一个军的伪军,以及一些宪兵大队。”
    “全部兵力只有两万一千余人,战斗力也很一般。”
    “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和实力,我认为第一步拿下围场,将会轻而易举。”
    郭明这番话,对于朱云飞以及各纵队指挥员来说,无疑是一阵强心剂。
    “现在我命令,一纵伏击御道口之敌,并在歼灭该部后,迅速占领御道口牧场。”
    “四纵伏击半截塔之敌,任务与一纵一致。”
    “三纵与军部警卫营,明日一早,对围场发起进攻。”
    “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朱云飞沉声而起,铿锵有力的话音刚落,一众指挥员挺身而起。
    “保证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