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铁路公司财务问题与应对策略
    >>>

    “先生,与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送来的会计资料比对后,确实发现了账目漏洞。”

    贝隆每翻动一页文件,杜鲁门和詹姆斯的表情就愈发凝重。

    1亿美元的财务造假,这情况就如同债权过多,债权人不堪重负,

    关系彻底颠倒,而我们当下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啊。”

    1893年的经济恐慌源于铁路泡沫。

    镀金时代铁路行业的过度繁荣,加上白银的过度供应,

    导致铁路过度建设,不稳定的财政状况叠加,

    使得银行纷纷倒闭,这是当时美国所经历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不过,情况还没到不可收拾。

    毕竟这1亿美元,并非一家铁路公司的问题,

    而是几十家铁路公司和信托公司财务造假的总和。”

    杜鲁门靠在椅背上,长叹一口气。

    “好,目前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核对工作已经完成。

    詹姆斯,《华尔街日报》提供的文件,确定是铁路公司的内部资料吗?”

    这次,詹姆斯面如冰霜,默默地将文件递给杜鲁门。

    “内部资料确凿。

    经Jp摩根银行和联邦铁路协会查证,资料吻合度达88%。

    他们设计得非常精密,在我们逐一核对之前,根本发现不了财务造假的事实。”

    “得到父亲的许可了吗?”

    “是的。您也知道,Jp摩根行长对铁路公司很关注,所以这件事相对顺利。

    不过,经此一事,行长密切关注您一举一动的可能性很大。”

    “没关系。美国铁路市场的六分之一都由父亲管理,这件事他迟早会知道。”

    1893年经济恐慌时,Jp摩根为使破产的铁路公司起死回生,

    收购了银行债务,进行债务调整,之后通过并购重组了铁路公司。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六分之一的铁路公司总部都集中到了华尔街23号,

    而这里正是Jp摩根银行的总部地址,如今名为Jp摩根 - 德雷塞尔银行。

    可以说,Jp摩根是隐藏在幕后的“铁路之王”。

    “不过,父亲竟然答应了。他不是并未持有铁路公司的表决权吗?”

    “摩根行长并非以铁路公司的立场‘获得’表决权,而是以投资者的立场‘夺取’了表决权。”

    “啊,我明白了。就像是给铁路公司设下陷阱,只摘取还能利用的部分,其余的就进行整合淘汰,对吧?”

    “完全正确。”

    这很符合Jp摩根的作风。

    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尽可能从铁路公司获取利益,连表决权都要夺走。

    通过残酷的结构调整,削减开支和债务,进行“瘦身”。

    最后,将这些“瘦身”后的铁路公司整合成垄断托拉斯,扩大规模。

    “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尽管试图通过垄断整合,但在正式启动之前,就被西奥多·罗斯福的反垄断法打得粉碎。

    “詹姆斯,给我列举一下Jp摩根银行管理的铁路公司。”

    “伊利铁路、切萨皮克 - 俄亥俄铁路、费城 - 雷丁铁路、圣达菲铁路、北太平洋铁路、大北方铁路、纽约中央铁路、利哈伊谷铁路、泽西中央铁路、南方铁路等,大约掌控着8800公里铁路公司的表决权。”

    “……掌控得可真不少。”

    杜鲁门看向贝隆,他开口说道:

    “先生,这可是规模达1亿美元的财务造假。

    如果任由事态发展,纽约股市恐怕会崩溃。”

    “确实如此。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超过50%是铁路公司,而信托公司通过受托资金也深度介入纽约股市。”

    “必须缩小规模后再公布此事。”

    贝隆表情严肃地插嘴道,

    “否则会引发恐慌。”

    “呵,美国股市比我想象的还要落后、野蛮。

    在这样污水横流的地方,纽约股市居然还能维持,真是不可思议。

    到底要贪污多少,才能搞出1亿美元的财务造假?”

    杜鲁门无奈地叹着气,连连摇头。

    难怪Jp摩根在通过债务调整获取收益后,就对铁路公司不管不顾,任其破产。

    这简直毫无办法。

    “先挑出几个大的公司,缩小事件规模。只揭露能引发丑闻的部分就好。”

    “我立刻与会计团队合作,筛选出重大问题。”

    “好,但有个条件。”

    “条件?”贝隆疑惑地歪着头。

    “只挑选那些能用来向铁路公司施压的问题,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你们1亿美元财务造假的事实’。”

    “……是!”

    杜鲁门之所以把这件事交给出身贫民窟的贝隆,是有原因的。

    詹姆斯对他也有相应的评价,而且他出身特殊,想必能精准地找出对方的弱点。

    贝隆微微咧嘴,随即朝着会计团队跑去。

    “先生,您是不是打算通过新闻媒体,在纽约和华盛顿特区揭露财务造假,等股价暴跌时卖空获利?”

    “没错。”

    “但如果您打算卖空,我得提醒您。

    纽约股市中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反感卖空行为。”

    “……确实如此。”

    杜鲁门和詹姆斯一样,也在担忧这个问题。

    能够进行卖空操作的主体只有机构,普通个人投资者一般无法进行卖空。

    詹姆斯接着补充道:

    “他们当然会反感。

    自己投资的股票正上涨,机构却大规模卖空压低价格,好心情肯定会被破坏。

    卖空是一种不顾舆论的行为。”

    “哈哈,别担心,詹姆斯。我有办法。”

    杜鲁门打开抽屉,拿出一份计划书。

    “你知道个人投资者反感卖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吗?”

    “啊?”

    “因为只有他们不能卖空,觉得不公平,所以积累了怨气。

    那如果我们让他们也能卖空,怨气不就化解了吗?”

    “您的意思是……”

    “d类基金,也就是所谓的‘末日基金’。具体计划都写在这里,你看看。”

    詹姆斯带着疑惑的眼神接过计划书。

    让个人投资者也能卖空,这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

    但随着阅读d类基金的计划,詹姆斯的表情逐渐变得震惊。

    “……这是卖空专用的公募基金(publid)啊!”

    “对,个人投资者想卖空的话,加入我们的基金就行。

    这样我们作为机构,替个人投资者进行卖空操作就可以了。”

    恰逢19世纪末,自由放任主义主导美国经济,

    此时创立新基金绕过规则限制,是再好不过的时机。

    “让个人投资者也尝尝卖空的甜头,让他们知道卖空是多么诱人的投资手段。

    这样一来,舆论肯定会站在我们这边,毕竟这关系到他们自己的钱包。”

    实际上,卖空的风险比杠杆还要高。

    但在像这次股价暴跌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先生,即便我们联合新闻媒体,发动揭露攻势,吸引普通投资者参与卖空,

    但……我们最重要的后盾还没有。”

    詹姆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关键问题。

    这个计划缺少作为我们退路的后盾。

    没有退路的进攻,就如同放弃撤退策略,如同自杀式攻击。

    杜鲁门稍微停顿了一下。

    “……我已经有想法了,但还需要一些时间思考。”

    “……!”

    杜鲁门停顿的瞬间,詹姆斯似乎猜到了杜鲁门所想的后盾是谁,眼睛瞪得几乎要裂开。

    但杜鲁门轻轻示意他出去,詹姆斯便默默行礼,离开了房间。

    “呼……”

    杜鲁门望向窗外。如果要让那个人成为杜鲁门的后盾,杜鲁门自己也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他一旦作为后盾登场,稍有不慎,杜鲁门就可能陷入绝境。

    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把杜鲁门从沉思中惊醒。

    杜鲁门转头看去,办公桌上的电话正响个不停。

    “是谁呢?”

    杜鲁门拿起听筒。

    “您好,这里是mFK对冲基金的摩根先生。请问您是哪位?”

    ——啊,接通了。你还记得我吗?

    在白宫慈善派对上见过,我是海军部的萨姆森将军。

    你现在有时间吗?

    >>> 与海军部的合作契机

    杜鲁门往玻璃杯里猛灌了一通可口可乐。

    别人疲惫时喜欢喝含咖啡因的咖啡,而杜鲁门喜欢喝可乐。

    刺激喉咙的清凉气泡,让杜鲁门昏沉的精神为之一振。

    “呼,喝了可乐感觉好多了。”

    ——哈哈,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海军对可口可乐这么痴迷吗?

    没了它,简直要暴动。

    而我就是带头的那个。

    萨姆森将军对杜鲁门喝可乐的调侃,开始大肆称赞可乐。

    他那狂热的样子,让杜鲁门觉得有些像偏执狂。

    “您打电话来有什么事吗?”

    ——啊,对了,正要说这事。你现在做的生意里,有没有什么不合法或者见不得光的?

    “啊?”

    海军的人都这么直接吗?

    萨姆森将军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杜鲁门有些不知所措,但杜鲁门猜测他肯定有原因,于是拼命思考。

    “我负责的生意中,不合法的只有爱尔兰武器走私业务……”

    其实这也只是通过迂回海外的方式进行,严格来说不算违法,只是勉强处于合法边缘。

    当然,为了此事,杜鲁门在司法和政界投入了大量的游说资金,这绝对是个秘密。

    但杜鲁门这么做主要是出于支持爱尔兰的意愿,所以良心上倒也过得去。

    “没有。”

    ——呼,那就好。

    那你需不需要保安、护卫,或者雇佣兵之类的?

    “……!”

    杜鲁门闻到了钱的味道。

    瞬间,一股强烈的金钱气息扑面而来。

    为什么会有这么浓的钱味呢?

    杜鲁门清了清嗓子,向萨姆森将军问道:“您为什么这么问呢?”

    ——其实是这样……

    萨姆森将军的话很简单。

    在海军部的例行会议上,

    罗斯福副部长提出了关于南北战争参战士兵和退役海军士兵待遇的议案,

    但由于没人能拿出解决方案,罗斯福大发雷霆。

    “毕竟西奥多·罗斯福只要听到垄断企业或金融巨头的事,就会气得咬牙切齿。”

    日后成为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

    可是将洛克菲勒的垄断石油企业标准石油拆解成34家公司的人。

    而现在海军士兵却主动投身到金融巨头的麾下,

    罗斯福愤怒到近乎疯狂也是理所当然,这触及了他的底线。

    “您的意思是,民间退役军人待遇太差,需要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

    所以希望我们对冲基金能雇佣他们当保安或护卫,对吗?”

    ——怎么样,能做到吗?

    面对萨姆森将军急切的催促,杜鲁门表面上保持镇定,内心却欢呼雀跃。

    “这简直是美梦成真啊。”

    刚好对冲基金和《华尔街日报》正需要大量安保人员。

    要抵御铁路公司可能的暴力和恐怖袭击,

    没想到海军里有这么多高素质人才闲置着。

    这可真是恰到好处。

    但杜鲁门没有表露内心的想法。

    借此机会,杜鲁门有一个条件要向海军提出。

    “可以做到。”

    ——真的吗?!

    “是的。不过有一个条件。”

    ——尽管说。我本来就没打算让你白帮忙。

    听到萨姆森将军这么说,杜鲁门松了一口气。

    杜鲁门还担心他会觉得自己狮子大开口,直接挂电话呢,看来是我多虑了。

    因为杜鲁门接下来要拜托他的事,对这次财务造假行动至关重要。

    杜鲁门努力让激动的心跳平静下来,然后沉稳地开口说道:

    “您知道 USS缅因号 战舰吗?”

    ——USS缅因号?在我们海军部,没人不知道这艘船,摩根。

    “那就好。”

    USS缅因号。由于古巴近期爆发的独立战争,

    美国联邦政府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由,将 USS缅因号 派往古巴哈瓦那港。

    “有三个重要的争议点。”

    近期美国与西班牙的外交关系一触即发,美国随时准备开战;

    西班牙帝国正走向衰落,基于这些因素,

    USS缅因号如今在海军部、战争部、国务院等美国联邦政府部门中,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但对杜鲁门来说,重要的并非这些。

    “最终,USS缅因号的爆炸将成为美国与西班牙进入战争状态的导火索。”

    几天后,USS缅因号将因“原因不明”在古巴哈瓦那港爆炸。

    但新闻会将 USS缅因号的爆炸归咎于西班牙帝国,煽动舆论,

    美国民众也会因“解放古巴,使其摆脱西班牙压迫”的使命感而热血沸腾。

    就这样,美西战争的大幕将拉开。

    “杜鲁门必须利用这次USS缅因号事件,占据有利位置。

    这是一举击垮那些对缅因号爆炸一无所知的铁路公司和信托公司的绝佳机会。

    但杜鲁门既然介入了历史,就无法确定缅因号何时会爆炸。

    所以杜鲁门必须比任何人都先知道缅因号爆炸的时间。”

    杜鲁门深吸一口气,抛出了关键条件。

    “我希望能安排《华尔街日报》的海军部特派记者登上 USS缅因号 。

    当然,要排除其他新闻媒体的记者。”

    —— ……

    电话那头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