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9章 俄国卢布危机与财政部长的应对困境
    >>>

    “市场上的卢布在减少?”

    俄国财政部,由于沙皇俄国糟糕的行政体系,卢布短缺的消息传到谢尔盖·维特财政部长耳中时,已经是一周之后了。

    英国罗斯柴尔德家族授意的布兰诺韦尔公司,以及顿巴斯煤矿地区的煤炭托拉斯,将储备物资投放市场并吸纳卢布,导致市面上的卢布迅速减少。

    “是的,但原因不明。”

    “啧,早料到了。这行政体系,连贵族和资产阶级压榨农民的事都察觉不了,也没办法。”

    维特财政部长叹了口气。

    沙皇俄国地域过于辽阔,除了被称为欧洲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其他地方很难找到行政体系正常运转的区域。

    这次卢布的消息传到他耳中,是因为巴库油田和顿巴斯煤矿地区,与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一样,是沙皇俄国重点关注的核心区域。

    在沙皇俄国的地区中,这里相对工业化程度较高,消息传播也较快。

    “既然目前卢布短缺,那就必须降低利率或者增发卢布。”

    实际上,维特对市场上卢布减少一事相当警惕。

    卢布减少意味着它不再在市场流通,而是聚集到了某个地方。

    “本应在市场上活跃交易的卢布减少,这是有人在囤积或聚集卢布的证据。”

    好不容易为了让卢布成为贸易货币,努力建立起金本位制,要是卢布都聚集起来不流通,那可就毫无意义了。

    维特接下来的行动几乎是必然的,必须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

    “卢布减少是资产阶级或贵族阶层在囤积的证据。既然卢布聚集起来了,就必须把它们挖出来。”

    “那你打算怎么做?”

    “首先降低利率。卢布减少可能会引发通货紧缩,必须提前防范。”

    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这实际上是采用金本位制国家的宿命。

    因为经济增长超过黄金总量时,就会引发物价下跌。

    不过也并非完全没有好消息,通货紧缩的出现,从反面证明了沙皇俄国经济正快速增长。

    “但看看美国,过度的经济增长一旦超过黄金储备,不就每20年就会遭遇一次经济恐慌吗?沙皇俄国也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

    维特很紧张。

    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危险,它意味着实物价值下降,资产会真正缩水。

    夸张点说,价值100万卢布的不动产,第二天变成50万卢布,这是要震动国运,天大的事。

    “这样一来,外国投资可能会撤离。实物价值下降,经济增长率也无法保证,这就意味着对外国人的投资吸引力降低了,不是吗?”

    “维特财政部长,这可不是小事。来自法国的贷款可能会中断。”

    “是啊,目前正在施工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贝加尔湖路段,是最烧钱的魔鬼路段。要是惠廷厄姆金融家族和法国的贷款中断,西伯利亚大铁路可就瘫痪了。”

    当然,也有迂回路线,但要修建迂回路线就得经过大清,而无法保证国外铁路的安全,所以贝加尔湖路段必须打通。

    “该死,越想越严重。马上降低利率,货币增发看后续情况再定。”

    “是!”

    维特财政部长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切都是英国和杜鲁门事先精心策划的剧本。

    这并非通货紧缩,只是英国人在大量吸纳卢布,他们吸纳卢布导致市场上暂时出现卢布短缺,而他们一次性抛售石油和煤炭储备,才使得价格暴跌。

    但沙皇俄国的行政体系根本无法察觉这一事实。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传到维特耳中的都是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大,大事不好!巴库油田的石油价格持续下跌!”

    “顿巴斯呢?顿巴斯的煤炭价格呢?”

    “煤炭价格也和石油一起暴跌。看来确实是通货紧缩。”

    实物经济的物价在下跌。

    石油和煤炭是这个时代衡量物价最有力的标准,俄国财政部只能根据它们的价格波动来计算物价上涨率。

    也就是说,正如担忧的那样,通货紧缩的前兆已经出现。

    “不行……”

    维特财政部长内心愈发焦急。

    如今沙皇俄国表面上经济繁荣,但就像用外国资本搭建的沙堡。

    一旦发生通货紧缩,资产价格下跌,甚至引发经济恐慌,那些外国资本还会留在沙皇俄国吗?金本位制都可能动摇。

    “绝对不行。增发卢布!继续降低利率!必须让卢布在市场上流动起来。不趁早解决,事情会一发不可收拾!”

    “该死!”

    “哐当”,水杯被扔到地上,玻璃碎片四溅。

    “我感觉自己就像个睁眼瞎!我身为沙皇俄国的财政部长,居然连财政状况都搞不清楚!”

    沙皇俄国并非没有遏制那些飞扬跋扈的垄断托拉斯、辛迪加和卡特尔,而是根本遏制不了。

    当它们进行垄断、胡作非为时,沙皇俄国的官僚贵族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俄国财政部瞬间就成了睁眼瞎。

    “马上命令中央银行增发卢布。”

    就这样,又过了一周。

    “……为什么?”

    维特财政部长几乎精神恍惚地喃喃自语。

    “为什么石油和煤炭价格还在持续下跌?是外国进口的石油和煤炭量太多了吗?”

    “不是的,外国进口的石油和煤炭量比财政部长你担忧的水平还要低。”

    “不,我说的是未被官方统计的走私量。能查到这些吗?”

    “……绝对查不到。”

    “该死。”

    这就像是对着虚空挥拳,完全搞不清楚物价为什么持续下跌,连原因都分析不出来。

    沙皇俄国的实物经济正在崩溃,而财政部却只能干着急。

    “看来确实是通货紧缩吧?”

    “但是财政部长,农民的生活物价反而在上涨。现在就断定是通货紧缩,是不是为时过早?”

    “你,是认真的吗?”

    “是,是的。”

    “那你可能不明白。”

    维特自言自语道。

    “垄断企业相互勾结、囤积居奇,农民的物价却下降,这不是更奇怪吗?就算发生通货紧缩,农民的生活物价也不至于大幅下降。”

    “但石油和煤炭的物价却在持续下降。”

    “是啊,这就很奇怪了。”

    维特揪着自己的头发。

    第二天,财政部官员匆匆跑到俄国财政部,带来的消息让维特的头发开始大把脱落。

    “……外国投资者在撤离?”

    “是的,这已经是几周前的事了,主要是英国和美国资本,甚至比利时的资本也开始动摇。”

    “疯了。”

    这就是通货紧缩,实物经济正在崩溃,金本位制的弊端开始如潮水般涌来。

    中央银行不管怎么降低利率、增发卢布,通货紧缩都得不到遏制。

    现在就算坚信这是经济恐慌的前兆,也毫不奇怪。

    “根本原因是黄金。需要更多黄金。马上从全球列强的市场进口黄金。就算掠夺俄国的卫星国或弱小国家也没关系,无论如何都要增加黄金储备!”

    “是!马上传达。”

    财政部发布了紧急命令,沙皇俄国开始全力吸纳黄金,但一直以来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得到解决。

    与维特敌对的官僚贵族们冷嘲热讽,资产阶级也对维特充满敌意,不予配合。

    维特财政部长只能看着自己的头发越掉越多。

    “财政部长,是否要向陛下如实禀报此事?”

    “你在说什么?一旦陛下下令,让全世界知道沙皇俄国黄金储备不足,外国投资者会像潮水一样撤离!”

    绝对不能让皇室知晓此事。

    维特财政部长开始竭尽全力在自己职权范围内解决问题。

    没人知道,吸纳卢布的主体是英国人和英国资本投资的公司,煤炭和石油价格暴跌,是因为它们为了吸纳卢布,向市场抛售了大量物资。

    但不管是不是人为造成的,通货紧缩的危机都是现实。

    为了克服这场危机,除了持续降低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别无他法。。

    维特财政部长长叹一声。

    “该死,不久后在海牙将召开万国和平会议。

    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能扰乱陛下的心境。”

    他的忧虑愈发深重。

    >>> 中国外汇交易与金融布局的推进

    与此同时,被派往大清的贝德罗董事,仿佛置身梦境般,揉了揉眼睛,目睹着眼前的外汇交易现场。

    “用比塞塔进行交易的情况比想象中多啊。”

    在大清交易的外汇中,一半以上是西班牙银元,也就是比塞塔(pESEtAS)。

    在华尔街工作的贝德罗,对这一景象感到十分新奇。

    “这很正常。西班牙是中国进口白银的主要渠道之一。”

    “什么?”

    “你不知道吗?西班牙银元质量好,成色和重量一致。从那时起,大清在对外贸易中就大量使用西班牙比塞塔。那时外汇交易大多用比塞塔,但鸦片战争后,比塞塔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啊,不是吧……真的吗?”

    贝德罗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虽然在历史书上看到过西班牙比塞塔的影响力,但没想到实际情况如此惊人。比塞塔在大清的使用程度,几乎可以说是大清的第二货币。

    “所以交通银行的盛宣怀才说先从比塞塔开始互换。”

    这下终于明白了。在西方列强眼中,西班牙就像掉光牙的老虎,但在南美洲、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西班牙比塞塔仍作为主要贸易货币被使用。

    “所以,你想签订外汇交易合同?”

    “是,是的。”

    “嗯,外汇交易是不错,但恐怕你们想象中的市场和大清的实际市场有点不同。”

    “不同?”

    “那当然。我们仅靠国内经济就能支撑起庞大的市场,这点和你们美国有点像。”

    “呵……”

    也就是说,大清仅靠国内市场就能维持经济运转,所以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和对外汇的需求一样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外汇。

    “杜鲁门先生最初说的时候,我还半信半疑,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贝德罗心中暗自感叹,伸出食指。

    “就这么办。”

    贝德罗微笑着。

    这样的局面反而更适合从事中介业务的中国结算银行。

    就像高盛通过日本结算银行与日本国立银行签订的合同一样。

    原本只是想在大清开展中介业务,没想到却意外收获颇丰,贝德罗满脸笑容。

    “以后还请多多关照我们中国结算银行,大人。”

    “呵呵,你都快成大清人了!有礼有节!从你说是盛宣怀会长的人开始,我就知道了。以后外汇交易中介业务都交给你们。”

    “真的吗?!”

    “中国人做生意向来豪爽。长辈给东西,就说‘长者赐,不敢辞’接着。来,喝点酒。”

    “是,谢谢!!!”

    山西的票号,大清的金融家们满意地点点头,给贝德罗的酒杯斟满酒。

    身为犹太人的贝德罗,心里想着千万别喝太多,但还是开心地接过酒喝了起来。

    “呵呵呵,再喝一杯。”

    “哈哈哈!再喝一杯!”

    大清的官场,今天也依旧平静。

    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悬崖边缘。

    就这样,杜鲁门的计划如同齿轮般紧密咬合,顺利推进着。

    >>> 英国财政部的局势分析与大棋局的谋划

    大英帝国财政部。

    “进展似乎很顺利。”

    听了罗伯特财政部长的话,杜鲁门·摩根一边品味着红茶,一边微微一笑。

    大清、日本和俄国的消息不断传来。

    由于大英帝国是海底电缆的总部,通过这些渠道获取消息更快,反正通过罗斯柴尔德家族也能了解到一切。

    “罗斯柴尔德家族法国分部也传来消息,愿意合作。杜鲁门·摩根心想这是为了制衡惠廷厄姆家族。”

    “又多了一个可靠的盟友。”

    “是的。更重要的是,沙皇俄国财政部完美地掉进了陷阱。本以为他们会误以为是通货紧缩,没想到你的预料如此准确。”

    “这是必然的。美国铁路危机去年1898年才爆发,金本位制拥护者维特财政部长肯定会神经紧绷。”

    果然,沙皇俄国掉进了陷阱。

    维持金本位制、吸引外资、西伯利亚大铁路等,沙皇俄国财政部牵扯的因素众多,而且很多都不受其控制。

    既然已经签订了俄法同盟,就不用担心法国资本撤离,但德国、英国和美国的资本呢?

    “他们会陷入自己的错觉,越陷越深。不过,冲击才刚刚开始。”

    这都要归咎于沙皇俄国松散的行政体系。

    要是能早点察觉英国人在吸纳卢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清的进展也很顺利。”

    大清内部局势复杂,外部环境也不明朗。

    仅从东亚地区仍在大量使用西班牙比塞塔这一点,就能看出他们的经济体系几乎还停留在旧模式。

    所以操作起来更容易。

    “从结构上看,和为日本制定的计划几乎没什么不同,只是规模和链条数量增加了而已。”

    最终,针对大清的“炸弹”也很简单。

    雷曼兄弟和华尔街持有的大量比塞塔,用这些与大清货币签订互换合同,再用大清货币与卢布签订互换合同,最后签订卢布与美元的互换合同。

    比塞塔 - 大清纹银 - 卢布 - 美元,这样的链条就形成了。

    “那么,要是比塞塔开始崩溃会怎么样呢?”

    会依次发生连锁反应,比塞塔崩溃,纹银崩溃,卢布崩溃。

    经过三次冲击后,当美元最后支撑住的瞬间,其余的就会陷入更深的困境。

    “要是能把日元也纳入其中,那就完美了。”

    日元作为贸易货币的地位还很弱。

    而且由于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吐出了辽东半岛,此时对大清的对外投资能力也很弱。

    很遗憾,似乎无法把日本日元纳入其中。但没关系,“炸弹”已经制造好了。

    “罗伯特财政部长,你听过这句话吗?”

    “什么话?”

    罗伯特财政部长饶有兴趣地向前倾身。

    “就是这个。”

    在大清、沙皇俄国和日本分别埋下了三颗“炸弹”。

    如果被察觉,或许能削弱“炸弹”的威力,但如果没被察觉,就可能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

    不过这里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点。

    如果这三种冲击像海啸一样同时袭来,那连锁反应会被放大多少呢?

    经济恐慌,如果他们无法承受,就会引发经济恐慌。

    “一路下跌,永无止境。”

    你们所期望的东亚平衡,会不会以另一种方式实现呢?杜鲁门·摩根嘴角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