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听到要把麦金利总统赶下台这话,詹姆斯惊得瞪大了眼睛。
    要是搁以前,他肯定会当成玩笑话一听而过,可杜鲁门的产业规模实在太大了,他实在分不清这到底是玩笑还是认真的。
    “你这是开玩笑的吧?”
    “那当然。”
    杜鲁门皮笑肉不笑地回应道。
    “要是去招惹白宫,绝对没好果子吃。回头被民主党和共和党联合针对,我可担待不起。”
    白宫,那可是美国最高权力者的宝座。
    谁都不希望绝对权力被削弱,也不希望自己觊觎的这个所有政客的终极目标,被他人动摇。
    更何况杜鲁门并非政治圈里的人,要是让白宫的权力被分化,那些人肯定更不乐意。
    “政治可是权力者之间的博弈,不是资本家能轻易涉足的。光靠钱就想闯进这局里,最后连骨头都剩不下。要是动了他们的圣地白宫,转眼间,各方势力就能把你拆得七零八落。”
    难道是标准石油不够强大,所以没能掌控白宫?那摩根大通银行呢?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呢?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头们,只要他们想,握住资本的缰绳,就能撼动白宫。
    但他们大多都不会轻易去触碰白宫的权威。
    “嗯,政治献金肯定是有的,但也就仅此而已了。一旦越过界限,就会遭到白宫的无情反击。实际上,标准石油到现在还在和德克萨斯州纠缠不清,就是因为要看白宫的脸色行事。”
    美国是法治国家。
    一般来说,美国人都尽量不去轻易变动宪法规定的体系,对其保持着尊重。
    自华盛顿总统以来传承下来的民主政治,是他们的骄傲,美国这个国家本身就是扞卫宪法的国家。
    这和某些国家是不同的。
    “而且,也没必要去动它。”
    麦金利就像是按下了自毁按钮。
    总统下达的行政命令权力很大,其特有的范围不明确的行政命令,甚至拥有立法部门的部分权力。
    也就是说,总统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制定法案。
    但这并非无法制衡,三权分立中最强大的制衡机制就会发挥作用。
    “司法部门的制衡。”
    司法部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应对行政命令。
    “一种是地方法院对行政命令的效力停止处分,这是司法部门驳回行政命令时最常用的手段。”
    特朗普总统费了好大劲,想用反移民行政命令驱逐非法移民,却屡屡被地方法院的行政命令效力停止给挡了回去。
    说实话,杜鲁门也是那时才第一次见识到行政命令效力停止这回事。
    “第二种就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制度。”
    美国的制度比较特殊,是由联邦最高法院来进行司法审查,而不是宪法裁判所。
    “不过司法审查制度太耗费时间,所以先排除。标准石油肯定也不会在这上面费心思。要是打持久战,或许会考虑这条路,但实在是太没效率了。”
    反正有反垄断法在,有没有司法审查制度都差不多。
    “那么,现在标准石油的控股公司所在的新泽西州,州地方法院会为了申请效力停止处分提起诉讼。”
    麦金利肯定也预料到了这一步。
    他打出的是速度战,行政命令效力停止处分下达大概需要一到两个月,他要做的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把公司拆分掉。
    只要运营过企业,就都知道把一家已经被拆成34份的公司重新合并起来有多困难。
    “行政部门要拆分公司并不难。”
    只要把新泽西州的一家控股公司挑出来解散,公司就会被拆成33份。
    “当然,标准石油依旧是个庞大无比的公司。要是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那绝对是能把所有股票都吞并的公司。”
    标准石油解体后,以七姐妹的形式延续,成长为统治美国石油行业的巨型垄断企业。
    在被拆成34份,世界石油公司整合为7家的过程中,海外企业参与进来,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公司也合并在一起,发生了各种复杂的变化,但即便如此,仍有三家公司是标准石油的直系。
    “真是个疯狂的怪物。”
    “不过,对标准石油有强烈归属感的公司并不多。”
    新泽西标准石油作为标准石油的直系和控股公司,是核心企业,所以归属感爆棚。
    后来它改名为埃克森,埃克森这个名字,其实是标准石油的缩写S.o.加上表示儿子的son,连读而来的。
    但其他公司呢?
    “原本在新泽西旗下听命的公司,很有可能不这么想。就算被拆分了,他们也能在石油行业混得风生水起,何必非要凑在一起呢?”
    “它们可能会渴望自主权?”
    “只要洛克菲勒董事长还在世,就绝无可能。但要是被行政命令强行拆分,那就说不定了。”
    两个月,时间限制再长也超不过两个月,而两个月之后就是大选。
    “英国这一个月打算用无畏舰来试探白宫的态度。”
    “这是要给海上安保制造危机感啊。”
    “本国企业反垄断解体和本国海上安保,要是让白宫做选择,肯定会选后者。”
    那是当然。
    “当然,这是假设麦金利还保持着理智的情况下。”
    说不定他会装疯卖傻,一边拿海上安保说事,一边又想拆分标准石油。
    人心难测啊。
    “罗斯福大概也在观察局势的发展。”
    说实话,要是反垄断界的斗士罗斯福想联系,早就发成百上千条消息过来了。
    但他一直没联系。
    这就意味着罗斯福认可了这件事。
    他虽然不喜欢这种托拉斯垄断,但也明白这对当下美国的国家利益有益。
    “从一开始,罗斯福在国家利益和拆解托拉斯的两难抉择面前,大多都会选择国家利益。”
    1907年金融危机时,罗斯福默许了濒临倒闭的信托公司相互合并,组成超大型信托托拉斯,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清楚,要是把这些公司拆分了,美国就完了。
    “说不定现在他也在劝说麦金利呢。”
    砰!
    “议长!”
    就在这时,一个联邦储备系统的工作人员猛地推开门冲了进来。
    敞开的门后,能看到一群工作人员正匆匆忙忙地走动。
    “出什么事了?”
    “白宫发布了重大消息。《华盛顿邮报》都在大肆报道……”
    他嘴巴动了动,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
    “据说麦金利总统刚刚对新泽西州下达了拆分标准石油的命令!”
    没想到,局势发展得比想象中还快。
    >>>
    “英国到底为什么要闹事?”
    白宫里,紧急召集的各位部长们参加了内阁会议,只有能立刻赶来的部长到齐了。
    麦金利总统把一份报纸扔在了桌子上。
    [惠特沃斯和维克斯:“将行使朴茨茅斯公司的大股东否决权。”美国海军无畏舰订单计划全面暂停。]
    [英国海军部,向英国议会提出新海军法修正案,目前在议会审议中。]
    [唐宁街的威胁:“对破坏世界和平的不公平特权和差别待遇的报复是不可避免的。”被解读为对美国的警告。]
    [美国现有的无畏舰数量为“零”,海上安保紧急。]
    [正在考虑在朝鲜巨文岛部署无畏舰,被视为对倭国的威胁行为。]
    ——《华尔街日报》(wSJ)
    “说什么不公平行为,他们到底为什么突然发这么大脾气!”
    砰!
    他一拳砸在桌子上。
    拆分标准石油的命令才下达没几天,白宫和行政部门正忙得焦头烂额,英国却给了美国当头一棒。
    “约翰·海国务卿,能看出英国的意图吗?”
    “说实话,英国海军没必要这么强硬。无畏舰业务开展得也很顺利,而且英国本来就更想把精力集中在地中海。”
    约翰·海国务卿也一脸困惑,耸了耸肩。
    英国最近的行为实在是太反常了,简直和之前的做法完全相反。
    “英国近期的外交政策一直都是亲俄政策,进出口管制、关税壁垒、地中海舰队的运作等等,都只是大博弈的延续。”
    除了布尔战争,英国把其他兵力都集中在了俄罗斯和地中海。
    实际上,由于boSS的债权,英格兰银行一直在为英国财政输血。
    从常理来说,和美国合作打压俄罗斯才是合理的。
    毕竟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内的旅顺港,实际上都可以作为美国在远东的防线,对俄罗斯形成压迫。
    所以延长了无畏舰的租赁,结果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但他们要在巨文岛部署无畏舰舰队,而且还是用从美国租赁的无畏舰?这简直太荒谬了。”
    这是要开战吗?
    怎么可能。外交是国家之间沟通的手段,其中肯定藏着别的目的。
    “肯定有内情,他们是想以无畏舰事件为借口,解决其他事情。”
    约翰·海国务卿和麦金利总统交谈着。
    一直看着他们的盖奇财政部长紧闭着嘴。
    他能猜到标准石油的事情和这次无畏舰事件为什么会这样发展。
    “最近俄罗斯的经济简直是一塌糊涂,陷入了无尽的通缩漩涡。”
    通缩的原因,是有人在吸纳卢布资产,同时抛售实物。
    但没人知道幕后黑手是谁。
    就算俄罗斯政府进行深入调查,也依然毫无头绪。
    这是必然的。
    抛售实物的主体,从最初的供应商到经销商,再到消费者,任何人都有可能。
    这个范围太广了。
    更何况,如果最初的供应商成立数千家私人公司,通过这些公司抛售实物,那就更无从查起了。
    “其实在英国这次突然发难之前,我也不知道是谁在抛售实物。”
    但通过这次事件,他确定了幕后黑手。
    标准石油。
    难道美国公司和英国联手,加入了对俄罗斯的制裁阵营?
    “杜鲁门议长之前对俄罗斯通缩的暗示,难道就是指这个?”
    联邦储备系统成立后,大量卢布现金流动被财政部察觉,杜鲁门悄悄给了暗示。
    现在他似乎明白那些大量的卢布是怎么来的了。
    “英格兰银行的卢布资产竟然存放在联邦储备系统的金库,通过美国中央银行这个中间中转站,俄罗斯政府再怎么调查也查不到。”
    更何况,要是控制这一切的是杜鲁门,那就更难查了。
    很明显,大量卢布也流向了倭国中央银行委员会和倭国结算银行。
    “……还是保持沉默吧。”
    他知道,一旦把这件事说出去,不知道会遭到英国外交部怎样的报复。
    更何况,处理掉合作伙伴的杜鲁门议长,可是金融界的实权人物。
    盖奇部长还想多活几年。
    >>>
    此时,华盛顿特区。
    联邦储备系统的某个密室里。
    “英国这次的反应还挺激烈的。”
    杜鲁门烦躁地把报纸扔在桌子上。
    杜鲁门面前,财政部长正悠闲地喝着红茶。
    “财政部长,你让我怎么接受这件事?我看起来很好欺负吗?”
    “非常抱歉。由于美国联邦政府急于拆分标准石油,产生了一些误会。我们英国政府也很着急,承认之前的态度有些强硬了。”
    英国财政部长举起双手。
    看来他也没想到英国这次会这么强硬。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也能理解。
    从英国的立场来看,突然对标准石油拆分命令,就像是被人狠狠地打了一记闷棍。
    虽然能理解,但还是很恼火。
    “作为歉意,我回去后一定会尽力劝说本国政府。这次对俄制裁联盟,财政部的话语权很大,应该能说动他们。”
    “你一定要好好说。我可不会忘记这次的事。”
    “是,一定好好说。”
    杜鲁门用食指敲着桌子,紧紧地盯着罗伯特财政部长。他的一举一动都看不出丝毫慌乱。
    但杜鲁门心里清楚,他们心里肯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布尔战争还没结束。
    这次激进的外交举措,肯定是因为太过着急而犯下的错误。
    “这次突袭命令,肯定也让麦金利总统对反垄断法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其实,标准石油被拆分与否,对杜鲁门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毕竟那又不是他的公司。
    从国家利益层面来看,虽然标准石油这样的垄断企业在世界大战中或许是必要的,但对杜鲁门个人而言,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杜鲁门担心的是,白宫下一个针对的目标会不会是他。
    但他们不一样。
    一旦标准石油被拆分,对俄战略就得从头到尾全面修改。
    之前投入的大量资金都会化为乌有,还会引发内阁的动荡。
    肩负内阁命运的索尔兹伯里首相肯定急得焦头烂额。
    这倒也不错。
    至少现在的局势对杜鲁门有利。
    英国迫切需要杜鲁门的帮助,所以这位财政部长才会“特意”秘密访问美国,向身为美联储主席的杜鲁门提出会面请求。
    英国急需标准石油,而杜鲁门也同样需要。
    为了应对世界大战,美国也需要标准石油那庞大的规模。
    石油时代即将来临。
    而且,我们各方的需求达成了一致。
    “我可以提供帮助。”
    “……真的吗?”
    杜鲁门决定拿出一张早就准备好的牌。
    贝德勒姆造船厂。
    在朴茨茅斯公司行使否决权的现在,这是美国唯一能建造无畏舰的造船厂。
    这家被贝德勒姆钢铁收购的造船厂,是这次问题的核心中的核心。
    美国的一艘无畏舰在义和拳运动时期借给了英国,而朴茨茅斯公司的无畏舰也被英国束缚住了。
    现在,贝德勒姆造船厂是美国唯一能建造无畏舰的地方。
    但实际上,这是一家抄袭专利公司专利的非法企业,就是个山寨货。
    之前在倭国,迪耶兹多克说过,他们正在建造两艘8舰队和9舰队的主力无畏舰。
    而专利公司的专利,正好在杜鲁门手里。
    在世界局势动荡的当下,美国连一艘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无畏舰都没有,要是唯一的造船厂还陷入诉讼,白宫会是什么心情?
    眼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袭来,石油市场之类的肯定会立刻被排到次要位置。
    “我当然不是真的要搞垮美国的海上安保,只是想吓唬吓唬麦金利而已。”
    财政部长正等着杜鲁门接下来的话。
    必须挥舞无畏舰这根大棒,吸引白宫的注意力,想尽办法把麦金利的视线从石油市场转移,固定在无畏舰上。
    除了白宫,其他任何势力都不希望标准石油被拆分。
    “不过,得付出足够的代价。对美国,对我,都得有足够的回报。”
    这可是一张有可能终结大博弈的王牌,他们得识相点。
    这可是和直布罗陀相当,甚至更有价值的交易。
    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
    杜鲁门手里有王牌。
    他们只需要点头就行。
    这样一切就能解决了。
    只要给出相应的代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