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联邦钢铁总部,结构调整本部。
    “好久不见啊,杜鲁门。”
    “盖里董事长,确实是好久不见了。”
    “很抱歉,你刚到我就说这话,恐怕没时间寒暄了,直接去我办公室吧。”
    阿尔伯特·盖里,联邦钢铁的董事长,正在联邦钢铁纽约总部的入口处等杜鲁门。
    来的路上杜鲁门大致了解了情况。
    “听说卡内基钢铁有意出售,是真的吗?”
    “没错,他们联系我说要推进合并。看来我们这边施加的压力有效果了。”
    “也是,从卡内基钢铁的角度看,参与斗鸡博弈压力确实很大。”
    卡内基钢铁目前几乎没有剩余现金。
    参与斗鸡博弈,结果不是破产就是接受救助性融资。
    当然,鉴于目前处于休战状态,我们会以相对缓和的条件提供救助性融资,但股权稀释和公司价值暴跌却难以避免。
    实际上,这都怪卡内基一直以来大肆收购匹兹堡的钢铁公司。
    “毕竟连颇具规模的J&L钢铁都被吞并了。”
    “说J&L颇具规模……你可真是……咳咳。总之,吞并了宾夕法尼亚州排名第三的钢铁企业,现金没剩多少倒也正常。”
    宾夕法尼亚州排名第三的钢铁企业,放到全美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型钢铁公司。
    就像杜鲁门之前说的,伯利恒、卡内基、J&L钢铁曾构成了匹兹堡的钢铁三强格局。
    “我们已经占据了美国钢铁产量的60%,要是再合并卡内基钢铁,就能逼近90%了。”
    “这可就有问题了。”
    “大问题。”
    反托拉斯法。
    西奥多·罗斯福正密切关注着,市场占有率90%的钢铁巨头真能诞生吗?杜鲁门不禁思考起来。
    “得说服罗斯福,可该怎么做呢?”
    说服罗斯福的手段,能有什么呢?
    仔细想想,倒也并非完全没有头绪。
    “政府基金……”
    杜鲁门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政府基金。
    这是罗斯福赋予他的责任,同时也是权力。
    “这么想来,罗斯福确实说过,让我运营政府基金,同时可以放手去打造垄断公司。”
    虽然感觉有些不同,但大致脉络是相似的。
    垄断在一定条件下是被允许的。
    “我得稍微整理下思路。”
    “行,你想想。”
    政府基金、垄断公司。
    罗斯福同时提及这两者,原因何在?想必他对杜鲁门有所期望,所以才同时提到。
    但答案很快就找到了。
    “股权比例!”
    政府基金应持有的股权比例。
    确切地说,是想要拥有“表决权”。
    更准确地讲,是想拥有能掌控垄断公司的否决权。
    否决权……
    是否决权啊。
    “我刚想到个好主意。”
    “什么?你想到能说服罗斯福的办法了?”
    “是的,同时这也是能大幅降低卡内基钢铁收购资金的办法。”
    罗斯福这家伙,既然让杜鲁门随意使用,那政府基金的运营自然由他做主。
    只是,若有新成立的垄断公司,需赋予其否决权,这是附带条件。
    “反正也躲不过。政府基金的运营本就有一定强制性,所以必须给新成立的垄断公司赋予政府基金否决权。”
    既然这是不得不接受的策略,那朝着尽量减少副作用的方向去做才是正确的。
    比起从根源上杜绝垄断的罗斯福,给垄断设定条件的他,显然要好应付得多。
    幸运的是,杜鲁门有了解决办法。
    “用政府基金全额收购股权,然后发行差异化表决权股票,由我们来收购。”
    “……这……可行吗?”
    我们只关注经营权。
    杜鲁门点了点头。
    “可行。毕竟政府基金目前还是属于财政部预算的国营基金,而且运营权在我手中。差异化表决权的条件可以在股东大会上自由设定,所以可行。”
    杜鲁门猜罗斯福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把政府基金的运营权交给杜鲁门。
    “看得出罗斯福的意图了。”
    大概他想通过杜鲁门持有未来成立的世界级垄断公司的表决权,从而让美国拥有全球经济霸权。
    “他想借助我让美国成为国际经济大国。”
    “让美国再次伟大”,这是罗斯福的口号。
    罗斯福明白,并非只有军事手段才能实现目标。
    “说白了,就是想在杜鲁门的垄断盛宴里分一杯羹。”
    即便杜鲁门发行差异化表决权股票,政府基金也不会吃亏。
    政府基金持有的表决权依然存在,否决权也不会消失。
    只是差异化表决权会让普通股几乎等同于优先股,但我们依然能满足大股东的条件。
    “收益率也没问题。毕竟是即将垄断市场的公司股票,不管是优先股还是表决权股,增值都是必然的。”
    政府基金不会受损,他们会搭上杜鲁门的垄断快车。
    而杜鲁门也能充分利用政府基金。
    我们相互利用,创造协同效应。
    罗斯福这手牌打得还挺漂亮。
    “新发行差异化表决权股票,每股净资产价值可能会暂时下降,但一旦实现垄断,企业价值会再次大幅上涨,没问题的。”
    “……真跟不上你的思维方式。”
    盖里呆呆地看着杜鲁门。
    杜鲁门竖起一根手指。
    “卡内基钢铁我们势在必得。”
    占据美国钢铁90%的份额,在世界钢铁市场挥舞这根强大的垄断大棒,把一切都搅个天翻地覆。
    “但差异化表决权股票的收购要怎么做呢?”
    “既能节省现金,就用杠杆收购(Lbo)吧。”
    “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就是以收购企业的资产作为抵押获得贷款,进而完成收购。
    说白了,就是用你的资产作抵押收购你。
    听起来很荒谬,一开始他也这么觉得。
    但这确实是一种存在的并购方式,只是争议较多。
    因为政府基金由杜鲁门运营,所以实施起来会更容易。
    “目前其他资产暂时不需要,反正只是抵押品,只要还清贷款,也没必要出售。”
    阿尔伯特·盖里沉思片刻后,拍了下大腿。
    “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现金,对吧。”
    “没错,斗鸡博弈就是资金的较量,流动资产很重要。所以要尽量节省现有现金。”
    钱,需要更多的钱。
    杜鲁门在脑海中思索片刻。
    “我正在通过mFK对冲基金和杜鲁门投资银行,尽可能收集能快速变现的资产。基本上,单是倭国的股息,每年就预计有几亿到十几亿美元进账。”
    “……你这家伙疯了吧。把能收集的资产都凑起来,就算没有负债,现金也能有100亿美元了吧?”
    “积攒几年可能有点困难,但也差不多能有这个数。”
    100亿美元,差不多是美国总生产量的1\/20,仅现金总和就如此可观。
    盖里董事长呆呆地看着杜鲁门。
    “……能作为抵押的资产价值到底有多少?算上杠杆的话呢?要是你拼了命背负债务,到底能筹集多少资金?”
    假设总资产大致是现金的10倍,那就是1000亿美元。
    算上杠杆呢?
    就算只把杠杆提高到2倍,那就是美国一年的生产总值。
    “……这是认真的吗?”
    能买下美国一年的生产总值?
    阿尔伯特·盖里的瞳孔剧烈晃动。
    杜鲁门微微一笑。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还没到那地步。”
    目前还没到,不过已经相当接近了。
    纽约证券交易所里的多数企业,说不定都能用现金砸下。
    差不多就是这种程度。
    “……这样啊?”
    “是的,总之我已经积攒了大量资金,没什么好怕的。所以……”
    杜鲁门露出冷酷的笑容。
    “在钢铁市场上,咱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往前冲。”
    后果由他,杜鲁门来承担。
    >>>
    《华尔街日报》纽约总部。
    “听说今天联邦钢铁有重大宣布,咱们《华尔街日报》看来得派记者过去。”
    《华尔街日报》社长办公室,听到编辑的汇报,查尔斯·道猛地站了起来。
    “你入职《华尔街日报》多久了?这种重大事件,你之前有负责过吗?”
    “我作为有经验的员工直接入职编辑部,大概有一个月了。”
    “这样啊,那这对你来说可能是头一遭。”
    他有一种直觉,杜鲁门·摩根所谓的“重大宣布”,背后往往伴随着如飓风般的巨大影响。
    他肯定又在筹备能震撼全球的大事。
    想必眼前这位编辑,从未亲身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事件。
    “你也去吧。”
    “啊?我是编辑,主要负责编辑工作,也需要去现场采访吗?”
    “对,一定要去。这是为你好。”
    毕竟这可能是一生难得一见的场面,等你回来,肯定会感谢我的。
    做记者久了,偶尔会遇到这种机会,亲身见证改变人类历史的瞬间,并负责报道,这种神圣的感觉一旦体验过,就永远不会忘记。
    “还记得联邦钢铁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吗?”
    “记得,作为美国钢铁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它占据了大约60%的市场份额。”
    “嗯,不过情况可能要变了。”
    看待联邦钢铁不能只局限于美国。
    但新倭国制铁的实力究竟有多强,目前除了相关人士,无人知晓,因为它还是非上市公司,没有信息披露义务。
    查尔斯·道凭借直觉判断,恐怕单是新倭国制铁和美国联邦钢铁合并,就足以称霸全球钢铁市场。
    “虽然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规模肯定是国际性的,说不定能改变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引发巨大轰动。”
    “一家企业,居然能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真是不可思议。”
    “等你见到杜鲁门·摩根就知道了。他是个了不起的人,但也有点疯狂。”
    “疯狂?”
    他脑子里少了根“适可而止”的弦。
    问题在于,他虽然疯狂,却有能力弥补一切,这就更可怕了,简直是个疯子。
    “疯子”,从一向沉稳的道社长嘴里说出这样的粗口,还真是头一回见。
    “……不管怎样,记者会是今天几点?”
    “现在就得出发,联邦钢铁给的时间很紧迫。”
    “看来他们想让《华尔街日报》今天的头条都围绕他们。”
    但对纽约媒体来说,杜鲁门·摩根早已是贵宾级人物。
    就算时间紧迫,总部也肯定会迅速组织采访团队,立刻派过去。
    查尔斯·道拿起相机,看着这位编辑。
    “那就去一趟吧,联邦钢铁纽约总部好像要举行记者会。”
    “就在隔壁街区呢。”
    “对,这是《华尔街日报》最大的优势。咱们是mFK对冲基金旗下的子公司,和其他子公司距离都很近。”
    查尔斯·道沉默了一会儿。
    “要是觉得有重大消息,别管其他记者,赶紧回来,直接编辑,先发号外。”
    作为mFK对冲基金的子公司,资金充裕,出号外这种事,动用几台印刷机,瞬间就能搞定。
    >>>
    联邦钢铁纽约总部,记者会现场。
    “我是杜鲁门·摩根。”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在记者们的相机闪光灯下,杜鲁门走上了记者会的讲台。
    记者会现场早已挤满了记者。
    从时间上看,大部分是纽约的媒体,也有几家华盛顿的媒体。
    不过大多是其他地区媒体的纽约分部。
    “今天为了重大宣布,给各位发了新闻资料。想必这份资料有些简略,让大家感到困惑,但实在没办法。”
    阿尔伯特·盖里董事长在讲台后面听着杜鲁门的发言。
    “所谓冲击,就是要突如其来,才能称之为冲击。”
    杜鲁门的发言让记者会现场议论纷纷。
    倒也没有媒体对新闻资料表示不满,有意见的媒体估计根本没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也没来参加。
    更重要的是“冲击”这个词。
    “长期以来,美国钢铁行业,各大钢铁巨头们在钢铁市场这个竞技场上,如决斗般惨烈竞争。伊利诺伊州、明尼苏达州、五大湖地区、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纽约州等铁矿产地,钢铁公司林立。”
    美国铁路时代,用于铁路建设的钢铁需求大增,钢铁作为产业支柱,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美国,以几何级数发展。
    “为了勘探铁矿,大家彼荆斩棘;为了建设炼铁厂,拼命筹集资金;企业家们挥洒汗水,让美国建立起了伟大的钢铁帝国。”
    美国的钢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单是一个州的钢铁产量,就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的产量。
    “我们已经占据了其中60%的份额。”
    “目前与卡内基钢铁还在谈判中,所以暂不公开是否收购卡内基钢铁。”
    就像武林高手在比武时,总会保留一些实力做为底牌。
    卡内基钢铁这张底牌,先留着。
    “从今天起,我们联邦钢铁正式宣布,展开全面低价竞争。”
    杜鲁门紧紧握住讲台,仿佛要把它捏碎。
    记者们纷纷前倾身体,眼睛开始闪烁光芒。
    “为了确保市场份额,我们联邦钢铁已经做好了‘亏损’的充分准备。”
    呼,杜鲁门深吸一口气。
    “那我就直说了。”
    台下的目光都聚焦过来,记者们停下手中的笔,紧紧盯着杜鲁门的嘴。
    “直到全球钢铁公司或联盟缩减至‘3家’,不然低价竞争将持续进行。”
    仅3家,这个不切实际的发言,让记者们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我们会把钢铁价格压低,直到其他公司都倒闭。”
    “等等,等一下!”
    《华尔街日报》,一位看起来像是编辑的记者急忙举手。
    “可以提问。”
    “您刚才说要把价格压低,直到竞争对手都倒闭,但再怎么说,也该有个期限吧!联邦钢铁内部计划的期限是到什么时候呢?”
    记者会现场再次议论起来。
    确实,大致的期限很重要,其他公司、美国联邦政府和国务院都需要以此为依据做出应对。
    当然,杜鲁门没有公开的义务。
    但《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凭直觉感到,今天的联邦钢铁似乎准备在记者会上公开大部分信息。
    “一年、两年?不,最长说不定能持续5年?”
    最多5年,记者会现场的记者们纷纷猜测着大致期限,其他钢铁公司的管理层估计也会这么想。
    “问得好。”
    杜鲁门微微一笑。
    “我们联邦钢铁会持续低价竞争,直到达成目标。为此,我们……”
    杜鲁门的嘴角微微上扬。
    “至少确保了能坚持10年到30年的余力。”
    “……!!!”
    记者会现场一片惊愕。
    哐当!杜鲁门用力拍了下讲台。
    被吓了一跳的记者们,目光完全集中在了杜鲁门身上。
    杜鲁门也沉浸在这令人窒息的氛围中,完全进入了角色。
    “首先,我们会‘轻松地’把钢铁价格压低到盈亏平衡点。”
    正负零,而且是“占据美国钢铁90%的垄断公司”的盈亏平衡点。
    规模经济一旦发挥作用,我们的盈亏平衡点相比其他公司,会在一个极低的价格上形成。
    还有比我们更大的钢铁公司吗?
    没有的话,其他公司就只能亏损。
    “如果在财务上无法承受,随时联系我们。我们联邦钢铁欢迎收购合并的提议。”
    杜鲁门直视着每一台相机。
    这显然是个警告。
    今天这场震撼的垄断竞争宣言,没人会看不到。
    而这个警告针对的是谁,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杜鲁门从容地笑了笑。
    归零时刻,逐渐走向毁灭的钢铁市场斗鸡博弈,现在才刚刚开始。
    “恐怕各位能以理想价格出售公司的机会,只有现在了。”
    能存活下来的企业(联盟)只有3家。
    其中两家已经确定,德国的钢铁联盟(VSt),美国的US钢铁(USS)。
    选择只有两个,破产,或者被收购。
    垄断这个怪物,正朝着全世界咆哮。
    “宣传宣告就到此为止。”
    接下来,就看全世界和白宫对杜鲁门这场斗鸡博弈的反应了。
    >>>
    同一时刻,沃尔多夫 - 阿斯托里亚酒店。
    “自《谢尔曼反托拉斯法》颁布以来,这种情况几乎是头一遭。”
    安德鲁·卡内基,美国钢铁业的巨头,走进了沃尔多夫 - 阿斯托里亚酒店的秘密会议室。
    今天将在这里秘密举行卡内基钢铁的收购合并会议。
    “阿尔伯特·盖里呢?”
    “记者会结束后,他就会过来。”
    “这样啊。希望会议顺利进行。”
    卡内基轻轻拍了拍查尔斯·施瓦布的肩膀。
    “明天,美国,不,全世界都要天翻地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