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弹已经抛出了。”
    爱丽舍宫,法国总统埃米尔·卢贝用拇指按压着隐隐作痛的额头。
    在法国西部,以布列塔尼为代表的虔诚天主教地区,警察与示威者相互交织,爆发了枪战,法国军队已在此部署,这里俨然成了战场。
    由于戒严军司令部仍顾忌向市民开枪,目前军队只是驻守,尚未进入。
    法国陆军的这个判断倒也不差,毕竟这并非真正为了镇压示威而采取的行动。
    “德尔卡塞部长,作为前殖民部长,您认为在这种时候需要采取何种措施?”
    财政部长德尔卡塞,这些年德尔卡塞老了十岁左右,他一脸疲惫地参加了此次会议。
    听到总统的询问,他只是敷衍地点了点头。
    “征兵是首要目的。幸运的是,德国似乎还未摸清状况,短期内应该会持观望态度。”
    “我就知道法国西部的示威会愈演愈烈,但没想到会发展成流血冲突,连我这个总统都始料未及。德国那帮家伙肯定在暗自高兴,盼着法国完蛋呢。”
    大家都尽量保持镇定,别自乱阵脚。
    德国看到法国自相残杀,心里肯定乐开了花。
    要是贸然插手,结果法国把局势都镇压下去了,那可就没得看了,所以他们干脆静观其变。
    毕竟,任谁都看得出法国已分裂为两派,内战一触即发,还宣布了紧急戒严令。
    德国就算不喜欢,也不会讨厌这种局面。
    “我们有征兵的理由。”
    德尔卡塞渴望退休,他想尽快消除战争威胁,结束战争,然后逃往美国。
    但如今深陷其中,要是临阵脱逃,等待他的只有耻辱和无休止的攻击。
    本应调养身体,却被迫为生存挣扎。
    所以,他必须尽快解决此事,这样自己也能稍微轻松些。
    唉,要是能轻松就好了。
    “什么办法?”
    总统眼中闪烁的光芒让德尔卡塞倍感压力,但他还是微微点了点头。
    自己受苦,三分之一是因为这位总统先生,三分之一是因为法国中央银行的董事们,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为了法国民众。
    法国真是个麻烦的国家,难道就让它灭亡算了?
    但这又谈何容易。
    即便如此,对祖国复杂的情感还是让他无法坐视不管,况且现在说放弃也已经晚了。
    “既然戒严军集中在法国西部,那么法国巴黎及首都周边地区的防御就变得薄弱了。”
    “这是当然……啊!”
    “没错,我们可以以此为借口,发布临时征兵令。反正战争迟早会爆发,在那之前维持征兵就行,到时候征兵令会自动延续。”
    “你认为战争何时会爆发?”
    总统神情严肃地问道。
    果然,这个问题来了。德尔卡塞屈起几根手指。
    “一年内肯定会爆发。”
    这暗示着仅准备总动员令就需要一年时间。
    当然,如果要全面准备战争,所需时间会更久,但对法国来说,拖延时间是不利的。
    所以,速战速决,至少先做好基本军备,然后先对德国发动攻击才是上策。
    即便做不到,在德国进攻时,也能进行最起码的防御。
    “那就马上这么做。战争部长,你听到了吗?”
    “是,先生。我马上将会议内容传达给战争部。征兵范围由战争部来确定可以吗?”
    德尔卡塞心中暗叹。
    安德烈战争部长,这位先生也不是善茬。
    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一直阻挠军队中天主教军官的晋升。
    甚至有传言说他是共济会成员,总之是个危险人物。
    “再扔一颗炸弹吧。”
    德尔卡塞不打算就此罢休。
    必须尽可能推进征兵工作,这样战争爆发时才不会陷入被动。
    而且,目前戒严军司令部顾忌向市民开枪,这对他们来说是个好机会。
    伤亡越少越好,仅示威者的存在就能强化征兵的理由。
    如果法国陆军进行单方面屠杀,那政权本身也就到头了。
    “再扔一颗炸弹?”
    “目前政教分离法仅执行了第一轮教会资产没收。但法国天主教还有一个会引发骚乱的因素,不是吗?”
    那就把事情闹得更大些。
    法国天主教除了教会资产,在神职剥夺方面也会激烈反抗。
    作为政教分离法的一部分,有一项将孩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的法案。
    虽然对天主教很抱歉,但这次的法兰西共和国激进得堪称“激进共和国”,从他们疯狂推进政教分离法的架势就能看出来。
    这届政府简直是激进中的激进,疯狂得毫无节制。
    以世俗主义打压宗教,要从孩子的价值观中分离宗教。
    在世俗主义(政教分离)面前,天主教的神职教师已无立足之地。
    “天主教徒会发疯的。”
    毕竟这会让天主教徒的生计化为泡影。
    本届政府连宗教的间接干涉都无法容忍,虽声称尊重宗教自由,但仅维持着最低限度的尊重。
    天主教和本届政府,二者必有一方要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走向灭亡。
    “借此可以进一步强化戒严令,也就是说,可以征召更多人入伍。”
    只是,现在的法国政府比起世俗主义,更关心的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存续。
    宗教?世俗主义?都行,只要法国这个国家存在,这些矛盾才有意义。
    要是在普法战争中再次战败,法国可能就会沦为二流国家。
    “德国那帮烂白菜肯定会想尽办法夺走法国的殖民地。”
    战争赔款,这是德国发动战争的最大原因。
    德国简直是个疯狂的国家,其财政政策近乎从他国掠夺收入。
    他们的皇帝对殖民地觊觎已久,一旦法国战败,预测殖民地会被德国全部夺走,这并非无稽之谈。
    “总统先生。”
    这些道理大家心里都清楚,但德尔卡塞为了鼓舞士气,还是开口了。
    “如果这次战争失败,法兰西共和国的殖民地将全部落入德国手中。”
    “……”
    “那样的话,与殖民地相关的行政部门也会消失,我的职业生涯也将终结。”
    “不会发生那种事的。”
    埃米尔·卢贝总统表情坚定地看着德尔卡塞。
    “拥有‘冲啊,杀啊’精神的法国,不会失败。”
    但问题就出在这“冲啊,杀啊”的精神上。
    德尔卡塞虽觉得这话荒谬至极,但还是咽了下去。
    他不想破坏连战争部长都已进入状态的氛围。
    “……衷心希望如此。”
    拜托,一定要顺利解决啊。
    虽然对总统先生心怀愧疚,但德尔卡塞只想尽快从法国解脱,去美国调养身体。
    现在,这是他唯一的渴望。
    他实在太累了,身心俱疲,再也没有多余的高尚情怀。
    唉……现在只想稍微休息一下。
    >>>
    “该死。”
    这一次,德尔卡塞又遭受了痛苦。
    如果说更恶劣的情况,那就是他一直向往的美国,此刻却让他痛苦不堪。
    伪装在压力下逐渐瓦解。
    驻美法国大使馆传来的电报,像啃噬德尔卡塞大脑的虫子,实时折磨着他。
    他的脸色早已变得十分难看。
    “法国支付银行?这些家伙真的疯了。”
    瞬间,怒火涌上心头。
    就像法国人被降为殖民地二等公民的感觉,这情况简直糟糕透顶。
    德尔卡塞毕竟是法国人。
    只要他的自尊心还在,从出生起灵魂就烙印着“法国人”的印记,他就无法抑制愤怒。
    他像揉废纸一样把电报揉成一团。
    “砰!”
    狠狠扔进了垃圾桶。
    他全身无力,瘫坐在椅子上。
    “这世界为什么要给我这样的考验……就算想相信天主教,也得有能相信的上帝啊。”
    法国支付银行,这些年来,美国凭借“支付银行”这个招牌,搞垮了好几个国家,掌控了它们的经济。
    就连德国,因德国支付银行的败退,差点失去克虏伯公司。
    似乎是付出了放弃全部钢铁产业的代价,才保住了命脉。
    支付银行在全世界各国财政部眼中,就是声名狼藉的怪物般的银行。
    但他冷静下来了。
    德尔卡塞对现实感到无比无奈。
    “……没办法阻止。”
    进退两难。
    如今法国与德国的战争已处于初期阶段,俄罗斯又强硬地封锁了天然资源的出口。
    现在只剩下美国,而且美国已威胁说,不设立法国支付银行,就绝不提供物资。
    “难道不是吗?”
    突然,一道灵光闪过。
    德尔卡塞的眼睛开始闪烁光芒。
    换个角度想,对于即将爆发战争的法国来说,这条件也不算太糟。
    对德尔卡塞而言……这再好不过了。
    “……哈!都怪那互不侵犯条约,把我脑子弄糊涂了。原来法国早日结束战争的手段就在这里。”
    法国支付银行?
    好,可以接受。设立支付银行意味着美国不会随意向法国提供大量天然资源。
    很好,难道没有办法争取更多吗?
    法国成为经济殖民地又怎样,只要法国能存续下去,他就不在乎。
    德尔卡塞突然意识到,自己差点亲手堵死了早日退休的路,不禁打了个寒颤。
    “爱国心真是种危险的情感。”
    个人意识被抹去,一旦沉迷于国家,就会瞬间沦为国家的劳动力。
    “与怪物战斗的人,要小心自己在战斗中也变成怪物……”
    ——当我们长久凝视深渊,深渊也将回以凝视。
    “不能再这么盲目冲动了。”
    德尔卡塞的表情变得冷漠。
    内心沸腾的救国热情,不知何时已转变为商业思维。
    他决定只为法国尽到最低限度的责任,然后退休去美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尽快结束战争。
    “……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尽快结束战争。”
    德尔卡塞展开揉皱的电报,再次仔细研读内容。
    他以冷静的理性,开始从财务角度分析电报中的条件。
    “即便要向美国让步,也要尽快结束战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退休,德尔卡塞眼中燃起了别样的光芒。
    >>>
    “反正美国不可能不知道俄德互不侵犯条约吧?您不是也说情报好像是从英国传来的吗?”
    几天后,法国外交部。
    负责对外外交事务的外交部部长,与前来外交部的总统进行了密谈。
    看过从财政部长那里拿到的电报后,虽然对“法国支付银行”这个机构很恼火,但仔细想想,法国在情报方面占据优势。
    对外政策在财政部和外交部的管辖上有些模糊。
    尤其是涉及外交方面的事务,即便原本是财务事项,有时也会由外交部接手。
    毕竟外交部的大使们都是“全权大使”。
    “只要美国不知道俄德互不侵犯条约,谈判或许会更容易。我们可以提高美国对法国担保价值的评估。”
    战争风险,俄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情报的有无,是关乎战争风险的关键信息。
    如果美国不知道这个条约,法国就能为自己的资产争取更高的担保价值。
    可以提前获取更多物资或贷款,在战争爆发前尽可能地从美国捞取好处。
    这就是外交部的盘算。
    “从美国捞取……请求合作,引导局势朝着对法国有利的方向发展。如果扩大法国支付银行的权限,美国反而更难脱身,必然会出口更多的天然资源。”
    法国支付银行,虽然对这个名字的机构很生气,但部长认为它可以成为束缚美国的枷锁。
    如果赋予法国支付银行更多权限,美国能放弃这个银行吗?
    显然,为了让银行运转,美国肯定会提供更多物资。
    这样束缚住支付银行,从美国捞取好处并提高担保价值,法国就能更快完成军备,提升战争执行能力。
    要是财政部长德尔卡塞听到这些想法,估计会大发雷霆,像悟道般疯狂反驳。
    但这位外交部长是以法国为中心看世界,而且依然把美国视为二流强国。
    这些官员们被自尊心蒙蔽了双眼,觉得美国怎么敢对法国……就是这样一群价值观扭曲的官僚。
    总统又如何呢?
    一想到“尊严或石油”事件,总统就像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一样,全身颤抖。
    他绝不能再被美国那些乡巴佬随意摆布。
    我的法国很强大。
    总统也是激进派,与温和派相差十万八千里。
    “想法不错。觉得委屈?那是因为对方不知情。趁这个机会,让美国提供担保,尽可能多地捞取物资。”
    总统批准了这个提议。
    作为政治家,既能提升政绩,又能从美国捞取好处,外交部长露出了咧嘴大笑的表情。
    “……是!”
    >>>
    “啧……”
    “法国这些……疯子在耍什么花招?”
    华盛顿特区,美国财政部大楼。
    办公室里,财政部负责各国事务的司长们都聚集在此,这是为制定对法战略而召集的人员。
    然而,中途收到的这份糟糕电报,给激烈的讨论泼了一盆冷水。
    现场陷入沉默。
    “……哈哈。担保价值的单位怎么是这样?司长们,是我看错计算单位了吗?”
    杜鲁门忍不住干笑一声。
    以为我们会一直友好下去,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这些蜗牛(法国人)大概以为我们不知道俄德互不侵犯条约吧。
    “是我们透露给他们的消息啊,这些混蛋。”
    “嘶……”
    各位司长们额头上青筋暴起,愤怒得眼睛充血,气得浑身发抖。
    法国竟然还把美国当成二流强国,像对待钱包一样随意对待。
    没有哪个司长能忍受这种羞辱。
    法国竟敢如此?
    “部长,甚至支付货币都是法郎,都不是美元。”
    “这些疯子。”
    “部长,这是对美国的严重侮辱。外交礼节总该有个限度……这简直就是公然往我们脸上泼脏水!!!”
    “哐!”
    几个忍不住愤怒的司长扔出了文件。
    有人用拳头砸墙,手上鲜血直流。
    “……”
    杜鲁门的脸上没了表情。
    与他对视的司长们不禁颤抖,杜鲁门用冰冷的眼神审视着法国的提议。
    “哼。”
    没错,这就是法国。
    看来杜鲁门之前想错了。
    他反思自己之前把这些蜗牛当人看的行为。
    蜗牛就是蜗牛,不是人。
    对,不能再把他们当人看,之前对他们太好了。
    现在就得把他们当成一捏就来钱的蜗牛。
    “把提议书扔粉碎机里,继续推进法国支付银行的设立。”
    杜鲁门冷冷地看着提议书。
    果然,这份提议书是以外交部而非财政部的名义发来的,由此可以清楚看出法国爱丽舍宫和外交部对美国的看法。
    蜗牛而已。
    没必要再客气了。
    “从现在起,把法国当蜗牛对待。不用再对他们仁慈。”
    杜鲁门要成为对法国毫不留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
    “不会让你们灭亡的。”
    按照杜鲁门的计划,法国得是盟友,这是既定事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让他们好过……他们这群人自我意识过剩,还过于天真。
    在这艰难的世界,他们怎么生存啊?
    你们法国,接下来要走一段荆棘之路了。
    “竟敢欺骗美国,这罪过可不小。”
    第二天,这个消息传到了白宫。
    那天,白宫里的人都被伤了自尊,像受伤的熊一样,难以抑制愤怒,如火山爆发般咆哮。
    虽然很快恢复了冷静,但白宫里对法国已再无仁慈可言。
    “杜鲁门。”
    “是,总统先生。”
    罗斯福总统调整着颤抖的呼吸。
    “法国……交给你没问题吧?”
    把法国交给他,杜鲁门立刻明白了这话的意思,就是让他随意处置法国。
    杜鲁门露出了凶狠的笑容。
    “不会让您失望的。”
    法国支付银行即将设立,大战也迫在眉睫,还被法国羞辱……
    ……从现在起,法国经济就是他的新玩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