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0章 德国第9集团军的战局洞察与美国对战争走向的把控
    第320章 德国第9集团军的战局洞察与美国对战争走向的把控

    >>> 德国第9集团军内部讨论

    德国第9集团军司令部,由马肯森将军率领,汉斯·冯·泽克特参谋长辅佐的第9集团军,正以破竹之势在东部战线推进。

    协约国军队被德国军队的凌厉攻势所压制。

    保加利亚王国加入后,协约国的战线推进愈发艰难。

    “马肯森将军,乌克兰战线局势良好。照此推进兵力,有望占领乌克兰西部地区。”

    “保加利亚人打得不错。这样下去,乌克兰西部也能拿下。”

    尽管当前战线形势乐观,马肯森仍保持着严肃的神情。

    他不骄不躁地朝着既定战略目标稳步推进。

    由这两位名将指挥的第9集团军司令部,至今未尝败绩。

    “但奥匈帝国军队实在令人失望。喀尔巴阡战线本是奥匈帝国领土,为何德国军队反而打得更拼命。”

    “油田被夺走还遭破坏,他们却还无法振作,还是别抱太大期望为好。”

    喀尔巴阡战线,奥匈帝国失去的领土已被德国第9集团军全部夺回,罗马尼亚的占领区也已收复。

    然而,加利西亚油田却遭破坏,奥匈帝国最大的油田就这样化为乌有。

    “该死……真没想到罗马尼亚人会把加利西亚油田给破坏了。”

    “加利西亚油田是大型油田,罗马尼亚王国此举实属反常。但如果不是这样……”

    “……”

    “也不能忽视有第三方势力介入的可能性。”

    第三方势力,马肯森将军立刻明白了。

    “是美国。”

    “是的,很有可能美国向他们保证,即便破坏油田也能弥补。”

    “依据呢?”

    “是俄罗斯,将军。”

    泽克特展开地图,然而,地图上描绘的并非欧洲大陆,而是东亚地区。

    马肯森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东亚?”

    “最近在满洲地区发现了大庆油田。确切地说,是标准石油投资的美国工科大学研发出了开发大庆油田的技术。”

    “消息够灵通的。”

    “因为之前战略目标涉及石油,我向外交部的朋友了解了一些情况。”

    “继续说。”

    马肯森点了点头。

    泽克特指着东亚地图中的朝鲜半岛。

    “几年前,一个名为塞弗伦斯(Severance)的基金会,打着教会势力的旗号,进入了宣布宗教自由的韩国。几年间,塞弗伦斯基金会在医疗产业扎根,甚至涉足大学教育产业。”

    “铺垫太长了,说到底不就是东亚偏远之地的事嘛。”

    马肯森皱起眉头。

    但泽克特摇了摇头。

    “我之前也这么想,直到从外交部朋友那里得知塞弗伦斯基金会与韩国中枢院核心人物关系密切,以及该基金会的真实背景。”

    “真实背景?”

    “塞弗伦斯基金会的创始人路易·亨利·塞弗伦斯(Louis henry Severance),他是标准石油的共同创始人。”

    “什……!!!”

    马肯森惊讶得说不出话。

    这绝非巧合,在大庆油田即将开发的几年前,标准石油的共同创始人创立的医疗大学基金会就在韩国扎根?

    而且听说还与中枢院关系匪浅,中枢院可是站在工业化最前沿的行政机构。

    “被算计了。”

    “是的,显然这是标准石油觊觎大庆油田的手段。韩国绝不可能放弃塞弗伦斯这个医疗基金会。”

    “简直像杂草一样扎根了……”

    “据说在日俄战争时期,就已从清政府手中获得了大庆油田的石油开发事业共同开发权,还有山西省的煤矿。而且合作条件基本和美国人的待遇一样”

    “……标准石油,这群人谋划得真缜密。”

    洛克菲勒(Rockefeller),这个名字浮现在脑海中。

    但泽克特的话还没说完。

    “这就是破坏油田的原因。因为西伯利亚大铁路。”

    “也就是说,大庆油田的石油产量可以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全部运输出去。”

    “完全正确。”

    西伯利亚大铁路复线工程已经完成,具备了自由运输大庆油田石油物资的基础设施,相比之下,加利西亚油田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听说满洲地区的大庆油田规模巨大。

    “确实有破坏的价值。”

    “其余油田也差点被破坏,只是我们推进速度太快,他们没来得及破坏就被我们占领了。”

    “原来如此。”

    马肯森边听汇报边思考,德国军队原以为的俄罗斯,实际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

    “……尽快推进,哪怕有点勉强,也要拿下乌克兰西部地区。不知为何,我有种不祥的预感。”

    马肯森感觉到俄罗斯似乎有什么变化,心中涌起不祥预感,他凝视着地图,仿佛要穿透它。

    世界大战就是世界大战,他从未想过东亚的补给线会对欧洲战场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力。

    “世界大战……现在才真正体会到。”

    可恶,这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

    一想到背后还有美国,就头疼不已。

    >>> 美国视角下的战争局势与策略

    美国,华盛顿特区,财政部大楼前广场。

    “先生,目前表面上看,德国军队似乎占据优势。”

    砰!

    杜鲁门坐上福特t型车,关上车门。

    詹姆斯随后上车,护卫们也坐上护卫车辆,保护我们的座驾。

    此次外出是为了参加杜鲁门紧急召集的opEc国际石油会议。

    即便在乘车途中,工作也在继续。

    “德国军队在粮食、石油、煤炭都短缺的情况下,仍向俄罗斯发起进攻。装备精良的德国陆军,能否战胜人海战术和泥泞的道路(拉斯普京时期的状况)呢?”

    “……粮食和石油都没有,这就是补给问题吧?”

    不,绝对不是。

    以德国陆军目前的状况,绝对无法战胜俄罗斯。

    “但如果德国陆军占领阿塞拜疆,不就能解决石油供应问题了吗?这样就能获得战略石油。”

    “现在有比石油更重要的资源。”

    比石油更重要的资源,还有好几种。

    “首先是钱。德国军队目前正独自与全欧洲作战,资金短缺是必然的。虽然已将战争提升到总体战的极限,但迟早会耗尽国力。”

    “钱……”

    “这里说的钱不只是货币,从更广泛意义上看,也可视为资产。”

    战争正迅速吞噬着德国,这是现实。

    但总体战结束意味着德国的灭亡,所以考虑这个意义不大。

    实际上,下一个因素更为致命。

    “最重要的是……粮食。”

    德国目前虽获取了一些石油,但当下最重要的物资是粮食。

    说实话,没有石油或许还能战斗,但没有粮食绝对无法战斗。

    饿到奄奄一息的士兵怎么能开枪作战呢?

    “但占领乌克兰不就能恢复了吗?毕竟那里是每年产量惊人的黑土地带。”

    “对,黑土地带。”

    问题不在于是否拥有黑土地带。

    德国若占领乌克兰地区,确实能获得世界三大粮食产区之一。

    但能否真正获得“粮食”,就另当别论了。

    “首先,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乌克兰地区只是其中一部分。”

    詹姆斯的表情变得凝重。

    嗯,说到这里,詹姆斯应该明白了。

    “……难道。”

    “不是难道,我和谢尔盖·维特总理通过电报交流过,已经得到了俄罗斯的确切答复。”

    杜鲁门似笑非笑地望向窗外。

    俄罗斯在接受救助金融的同时,暂停了粮食出口。

    由于出口受阻,国内可供消费的粮食量大幅增加。

    与德国不同,俄罗斯的粮食在仓库里堆积腐烂。

    “德国也有可能不知道这个情况。”

    但德国政府是否知晓这一事实呢?

    俄罗斯政府至今尚未正式公布今年的粮食产量和出口量统计数据。

    过去几年,俄罗斯一直以大量出口粮食而闻名,德国可能会忽略这一情况。

    “如果俄罗斯担心乌克兰地区被夺走,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采取焦土战术,烧毁乌克兰地区的黑土地带。”

    焦土战术,即下定决心将乌克兰地区烧个精光,不留一物。

    反正俄罗斯粮食多得发霉,全部烧毁也毫无损失。

    “据说俄罗斯军队已通过之前工业化建设的乌克兰铁路,回收了已收获的粮食。”

    这与原历史上的俄罗斯不同。

    俄罗斯就是如此可怕。

    今年冬天,德国面临严峻季节的概率极高。

    即便德国能抵达阿塞拜疆的巴库油田,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也必然会面临困境。

    “我们就从容地去规划战后的世界吧。”

    这场全球性大战之后,世界将迎来范式转变,进入新的时代。

    “一切从美元(dollar)开始。”

    >>> 美国海军在国际石油会议上的发言

    “美国海军从煤炭体系转向石油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美国海军部,海军上将杜威站在国际石油会议的讲台上发言。

    作为美国海军的传奇人物,杜威的发言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杜威海军上将因击败西班牙海军和倭国联合舰队,开启美国霸权时代,被视为关键人物之一。

    当然,这背后始终有杜鲁门的推动。

    “首先,以石油为能源的军舰不会排放浓烟,大大降低了向敌军暴露位置的可能性。”

    美国海军如此,然而。

    像没有美国这般丰富石油资源的英国皇家海军,冒着石油短缺的风险转向石油,必然有其强硬的理由。

    “石油军舰发动机的重量仅为煤炭军舰的三分之一。为一艘军舰供应石油,12人需12小时;而供应煤炭,则需要500人花费5天时间。”

    “500人!差距这么大吗?”

    这也太夸张了吧?

    参加国际石油会议的各界巨头们,对石油与煤炭在海军力量上的巨大差距,惊讶得合不拢嘴。

    “记得美国海军宣布转向石油,这才过去几年吧?”

    国际石油会议,今日不仅有石油巨头,还有与石油相关国家的大使们参与。

    他们从心底感到恐惧。

    美国海军这几年到底与世界其他海军拉开了多大差距?

    他们的海军至今仍主要依赖煤炭。

    —— 那么,你们把整个白色大舰队都换成石油动力了吗?

    各国大使们惊愕不已。

    而那些负责海军外交事务,兼具军人与外交官身份的国防官员们,更是紧张得直冒冷汗。

    美国海军,这些疯狂的家伙到底制造出了什么怪物?

    不幸的是,opEc国际石油会议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