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2章 英国政局变革与亲美转向:罗伯特首相的就职与改革
    >>> 新闻聚焦与英国政局变动

    - 《泰晤士报》报道:“哈利法克斯首相昏迷,英国哈利法克斯内阁进入紧急状态,已送往附近大型医院。

    唐宁街10号究竟发生何事?

    首相办公室陷入空白,自由党领导层出现空缺。

    英国自由党引入罗伯特财政大臣,他成为新首相热门人选。

    罗伯特首相候选人表示‘无可奉告’。

    自由党高层称‘亲美倾向的罗伯特财政大臣在外交关系方面较为合适’。

    最终,英国屈膝,超级大国美国崛起。”

    杜鲁门合上报纸。

    “给我讲讲英国石油公司(bp)在伊朗的石油开采情况简报。”

    美国财政部。

    杜鲁门来到情报部会议室,与情报部长、詹姆斯以及情报部各科长一同开会。

    伊朗联盟签署后,伊朗石油正式进入开采阶段,实际上,美国已具备将势力范围扩展至印度洋的基础。

    “胡齐斯坦省发现的并非单一油田。史密森地质勘探队实地考察并测量储量后……”

    情报部长停顿了一下,咽了咽口水。

    “在公布之前先说明,对外公布的储量与实际储量有很大差距。”

    极其谨慎的态度。

    参加财政部情报会议的众人纷纷挺直身体。

    对外储量,意味着这是极有可能引发国家争端的石油。

    但杜鲁门清楚。

    伊朗石油储量到底有多惊人。

    “总储量超过1000亿桶,在石油储量上超越俄罗斯。”

    “什……!!!”

    会议室瞬间被震惊笼罩。

    仅知道伊朗发现石油就来参会的众人,眼睛瞪得仿佛要掉出来。

    1000亿桶本就是惊人的储量,竟还能超越俄罗斯,这是足以引发激烈争夺的储量。

    “提前拉拢英国,这步棋走得真妙。”

    杜鲁门露出笑容。

    这时,参加情报部会议的人们才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杜鲁门,眼神中充满敬畏。

    “由于在伊朗胡齐斯坦省发现大量大型油田,美国与伊朗结盟势在必行,我们掌控了石油霸权。”

    “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

    委内瑞拉目前仅发现马拉开波油田,超大型油田仍深埋在委内瑞拉地下。

    沙特阿拉伯甚至还未开展石油勘探。

    更何况是超过1000亿桶。

    而且并非刚好1000亿桶。

    “这要是让英国知道,肯定会惊掉下巴。”

    必须绝对保密。

    正遭受经济危机的英国若得知此事,定会不顾一切撤回远征军,转而全力进军伊朗,至少在英镑完成替换、战争结束前会如此。

    “部长,胡齐斯坦省发现的伊朗油田,目前保持着全球第一的石油储量纪录。”

    “通知伊朗政府了吗?”

    “史密森地质勘探队全员已被封口,目前该信息仍由财政部情报部独家掌握。”

    “那只有史密森知道?”

    史密森基金会。

    既然专业地质勘探队评估了伊朗油田储量,他们应该知晓吧。

    但情报部长摇了摇头。

    “不是。”

    “嗯?”

    “史密森地质勘探队被分成多个小组,各自负责勘探不同油区,各小组相互独立,彼此并不知晓对方信息。”

    这倒幸运。

    提前让bp公司收回所有勘探设备,财政部情报部没收相关证据资料,他们确实无法得知准确储量。

    “也就是说,史密森地质勘探队不清楚石油总储量。”

    “是的,在消息上报给基金会高层前就已被截断。而且bp地质勘探队与标准石油地质勘探队也参与其中,他们更不可能知晓准确信息。”

    “标准石油啊。”

    洛克菲勒董事长加入财团,与杜鲁门一同收购bp公司,真是明智之举。

    此刻,仿佛能看到洛克菲勒董事长欣慰的样子。

    虽然他可能想不到有1000亿桶,但每个已开采的油田规模都很庞大。

    仅一个大型油田,就能为标准石油做出巨大贡献。

    “向伊朗政府汇报的储量是多少?”

    “还未汇报。”

    “那就先按巴库油田的储量公布。就这也能让纽约证券交易所大幅上涨。”

    “是,仅巴库油田的储量,预计就能让纽约证券交易所大幅飙升。”

    “必然如此。”

    在历史上,英国石油公司(bp)几乎凭借伊朗油田这一个项目,就跻身石油行业七巨头。

    伊朗油田规模之大,曾是英国石油的重要供应方。

    在21世纪,伊朗凭借油田储量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沙特和委内瑞拉。

    “已经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临时统治令掌控了波斯的超大型油田和沙特的加瓦尔油田。”

    连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油田也收入囊中。

    虽然委内瑞拉的超大型油田还未开采,但无妨。

    在委内瑞拉内战结束前,不会有变动,且财政部情报部一直在密切监视。

    “bp公司名副其实地跻身七巨头。”

    杜鲁门和标准石油是大股东。

    bp虽进入石油行业七巨头,但实际上可视为杜鲁门和标准石油的关联公司,是美国企业,为美国石油垄断体系奠定基础。

    “这个机密不要上报白宫,直接销毁,从脑海中抹去。就当我们还不知道准确储量。明白吗?”

    “明白,部长。”

    “就当这是不存在的数据。”

    石油美元。

    通过与伊朗结盟,稳固了这一体系。

    >>> 英国新首相就职与改革举措

    “谢谢。”

    新上任的罗伯特首相。

    哈利法克斯首相被医院判定无法再履行职务,自由党内部举行首相选举。

    新引入的亲美派罗伯特财政大臣成为有力候选人,并当选为首相。

    新闻报道:“自由党新首相罗伯特就职,随即发布经济政策,英国经济体系改革从一开始就强力推进。英国的转变,预告大规模英镑货币改革。”

    英国首相通常兼任第一财政大臣。

    但一般第一财政大臣只是象征性职位,实际事务由财政大臣负责。

    然而,新上任的罗伯特首相就职后,迅速全面行使第一财政大臣的权力,掌控了财政部。

    报道称:“财政部高层人事变动剧烈,前任亲贝尔福集团的人员被宣布进行腐败彻查,罗伯特财政大臣展开复仇剧,清算贝尔福造成的噩梦。英国财政部被罗伯特团队填满,相关机构和下属机构全面改革。”

    罗伯特内阁组建后,一系列变革接踵而至。

    贝尔福首相的亲信仍盘踞在财政部,罗伯特财政大臣将事先摸清的这些人连根拔除。

    自由党在保守党人员离开后,反而积极支持罗伯特首相,推动改革。

    罗伯特的黑名单。

    罗伯特财政大臣笔记上记录的所有人,无一幸免地受到他的整治。

    哐当!

    “我们要进行搜查扣押!所有人原地起身,靠墙站好!”

    英国财政部下属相关机构,包括债务管理局、国家储蓄银行、评估院、预算局、税务局、造币局等,都进行了大规模人事更替。

    保守党被彻底清洗,自由党所属的政治家和高层们纷纷积极响应,一举击败保守党。

    “市民们!”

    讲台上的罗伯特首相。

    他手持演讲稿,挥舞着有力的手势,大声疾呼。

    “当今的英国,即便要承受切肤之痛,也必须生存下去。被旧时代的幽灵束缚,陷入经济危机;否定新时代、美国秩序的保守党内阁,不过是妄图自欺欺人的失败者!”

    接受现实吧。

    手握大权的罗伯特首相坚定地表明立场。

    坐上首相之位,人的本性便会显露,罗伯特首相展现出自己的信念。

    他亲美的原因,对杜鲁门百般迎合、表现出亲摩根行为的原因,只是看到了美国霸权的未来,认可杜鲁门的秩序。

    贝尔福内阁和哈利法克斯内阁的情况证明了这一点。

    “哈利法克斯内阁出身的人也大多被清理了。”

    “哈利法克斯是位优秀的政治家,但他同样被过去所束缚,在新时代,英国不能再固步自封。”

    “……呵呵。”

    新秩序(New order)。

    自由党议员们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现实,不接受的人只会被这疯狂的浪潮吞噬。

    而且。

    他们已经尝到了美国霸权的甜头。

    他们也不想再经历经济危机。

    “除我之外,没人愿意承担首相之职。我亲眼目睹哈利法克斯首相被送往医院,这一点毋庸置疑。”

    “……”

    “我当选首相是全票通过,毫无异议。”

    经济危机和战争如同炸弹。

    罗伯特首相接过炸弹,却以此为契机,凭借强大权力,迅速整顿英国。

    他展开报纸。

    新闻报道:“如今已无中立国。白宫发言人向全世界宣布伊朗联盟,美国首个打破中立的合作伙伴是中东的伊朗政府,这是石油铸就的黑色联盟。发现可与巴库油田媲美的大型油田。纽约证券交易所连续三日上涨超10%,今日收盘上涨15%。混乱的美利坚合众国,新大陆的新秩序。”

    “至此,石油垄断得以稳固。无论再有何种大型油田出现,都没有国家能挑战美国的石油霸权。”

    “但伊朗油田归bp公司所有,而bp原本不就是英国的产业吗?”

    “那又怎样?”

    罗伯特很清楚现实。

    他深知,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夺回石油。

    对于得不到的东西,看都不看一眼,这就是罗伯特首相的信念。

    “各位,认清形势。”

    罗伯特内阁。

    罗伯特首相在唐宁街10号,对内阁大臣们郑重叮嘱。

    “你们想看到美国倒向德国那边吗?美国是完全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政治舞台。他们虽在支援同盟国,但随时可能撤回。”

    “这怎么……”

    “不合理吗?真的吗?我们已经经历了包括延期偿债在内的三次经济危机了吧?”

    “……”

    “这就是现实。”

    他用手掌猛拍桌子。

    罗伯特首相觉得有必要让这些对国际外交和金融一知半解的大臣们清醒清醒。

    英国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逝,当务之急是尽快改组为英联邦,尽可能保住殖民地,从本土开始挽救局面。

    道德政治?伦理意识?

    在生死边缘,这些根本无需考虑。

    即便放下自尊,像狗一样爬行,也要避免死亡。

    “如今的英国必须尽快走上亲美路线。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会认同我的观点。现在,维持世界平衡的跷跷板已经彻底断裂。”

    “可这有点……”

    “英国已经晚了。法国正一马当先。他们的代表人物德尔卡塞已得到美国全力支持。在欧洲政策上,若事事都受法国干涉,你们会觉得愉快吗?”

    提到法国,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气氛压抑。

    “……不会。”

    “对,不会愉快。但只要法国政府得到美国全力支持,经济水平将迅速恢复。说不定还会超越英国,成为欧洲领袖。”

    英国结算银行。

    不幸的是,英国甚至还未迈出第一步。

    而法国结算银行目前是欧洲最大的结算银行,在法国首都巴黎,实际上承担着法国政府的部分职能。

    英国早已落后许多。

    “没错,各国的结算银行就像缰绳。我承认这一点。但结算银行也是一种证明,证明已融入美国的秩序。”

    罗伯特首相强调道。

    贝尔福首相和哈利法克斯首相的折腾让情况变得更糟。

    哈利法克斯首相虽擅长治理内政,但在国际金融方面却很欠缺。

    “我们必须先拿到这张证明。”

    英国结算银行。

    美国目前完全没有帮助英国设立结算银行的打算,甚至连提议都没有。

    但罗伯特首相清楚杜鲁门的想法。

    “我们必须重新认清形势。”

    废除英镑,引入boSS债券。

    英国在亲美路线上已落后太多,必须从这一步开始。

    历史证明,皇室眼中失势的贵族家族最终结局如何。

    不能再坐以待毙。

    “首先废除英镑,以银本位制为基础,引入boSS债券作为新的英国货币,推行货币改革。”

    货币改革。

    在boSS银本位制的新秩序下,英国的英镑,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先活下去吧,我们。”

    恶性通货膨胀。

    若不想直面那炽热的地狱,就必须如此。

    “新时代的答案是美国。”

    现在必须接受这一点。

    接受美国这一新秩序(New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