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调查委员会发布结果。大型保险公司收到“成绩单”,连负责其账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一并被清查。]
    > [超过30%的大型保险公司被认定为经营不善企业,收到经营改善指令。]
    - 《华尔街日报》(wSJ)
    “下手真狠啊。”
    “虽说我们是股东,但查尔斯·道运营的《华尔街日报》向来秉持客观报道新闻的宗旨。”
    《华尔街日报》只客观陈述事实。
    但《华盛顿邮报》呢?
    在这样的大事件中,像查尔斯·道那样有坚定信念的人可不多见。
    > [保险行业开启结构调整。财政部、纽约南区检察官以及特别调查委员会“亮剑”。“保险行业的粗放经营损害了美国金融的整体声誉。”]
    > [塔夫脱司法部长表示:“在大型保险公司查出的数千起违法案件,全部会经过严格审查后决定是否起诉。”]
    - 《华盛顿邮报》(wp)
    “司法部长的采访在意料之中。”
    “有意思的是,司法部长这次的发言算是层级最低的了。”
    “相比之下,纽约南区检察官可是真的火大了。”
    纽约南区检察官办公室,这里是金融犯罪调查的核心地带。
    华尔街发生的金融调查案件,大多在此进行,这里拥有一支具备高度专业金融侦查能力的精英调查团队。
    大型保险公司的行为,彻底激怒了这些人。
    > [纽约南区检察官称:“今天我才明白,他们是多么轻视联邦检察机构。那些与他们勾结的腐败检察官,将被移交纪律委员会,我们会彻查到底。”]
    > [美国财政部长摩根表示:“此次对大型保险公司的审查,旨在净化美国金融环境。对大型保险公司的审查只是开始,我们同样担忧其他金融机构持有的不良资产。”]
    - 《华盛顿邮报》(wp)
    “您也接受采访了啊。”
    “这是警告。是我对其他金融机构发出的最后警告,让他们把不良资产都清理干净。”
    “难怪Jp摩根大通的摩根董事长秘书处这么忙,原来是因为这个。”
    “我父亲在风险管理方面一直做得不错。”
    Jp摩根大通。
    它成为非杜鲁门系银行中的老大,是纽约最大的银行。
    杜鲁门的父亲,摩根董事长,至今在华尔街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是备受尊崇的权威人物。
    “毕竟老摩根董事长的名号依旧响亮。对19世纪的金融家们来说,摩根董事长就代表着纽约金融。”
    “确实如此。其他银行呢?”
    “据查,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银行也都在进行不良资产清算。”
    纽约金融服务局,詹姆斯担任局长的这个部门,是负责监督和管理纽约金融的监管机构。
    它与纽约南区检察官办公室,堪称两大“死神”。
    时刻监视着金融动态的“监测团队”随时待命,对纽约金融进行监控并适时采取措施。
    “不良资产的清算正在进行。”
    “这次投资级以下的垃圾债券市场估计要惨了,价格肯定暴跌。”
    “垃圾债券市场早就岌岌可危了。”
    杜鲁门系、Jp摩根大通系、洛克菲勒系……
    不过,Jp摩根大通通过收购大通银行,与洛克菲勒家族重新建立了关系,为纽约金融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因其管理的资产规模庞大,一旦清算不良资产,垃圾债券市场甚至可能面临崩溃。
    “詹姆斯。”
    “是,先生。”
    “你知道在垃圾债券市场,投资级债券降级为投机(投资不适合)级债券叫什么吗?”
    “知道,先生。”
    詹姆斯回答道。
    “堕落天使(Fallen Angel)。”
    从天堂坠落的天使。
    投资级债券就像是从天堂堕入垃圾债券这个投机级世界的天使。
    “马上联系mFK对冲基金秘书处,让他们把所有可用现金都收拢起来,以低价大量买入那些暴跌的‘堕落天使’债券,现在是抄底的时候。”
    “买入垃圾债券?”
    “对。”
    杜鲁门哼了一声。
    想想其实也没必要特意下命令。
    如果mFK对冲基金秘书处的人脑子正常,就不会放过这个低价买入暴跌债券的机会。
    “不用了,他们肯定已经在做了。”
    mFK对冲基金的金融稳定性?
    mFK对冲基金本就是一群把风险管理视为生命的人。
    从名字“对冲(风险管理)基金”就能看出来。
    这次事件对他们来说,正是狂欢的好机会。
    “先生,不过在这个时候mFK对冲基金狂欢,会不会显得不太合适?”
    “完全不会。”
    杜鲁门摇摇头。
    “必须让金融机构清楚看到,做好风险管理,在危机中就能低价吸纳优质资产。”
    “……!!!”
    “那些只知道盲目扩张,最后却倒闭的大型保险公司,会通过这次事件让大家明白,轻视风险管理会有怎样的下场。”
    人们往往轻视风险管理。
    但做好风险管理,不仅能顺利度过危机,甚至还能抓住机会提升自身地位。
    “经济危机来临时,只有做好风险管理的金融机构才能存活。不,不只是存活。”
    想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引发的外汇危机就明白了。
    对于做好风险管理的企业,那次危机提供了绝佳的收购合并机会;对于资金充足的资本,那是收割丰厚利益的好时机。
    他们借此成为了“皇帝”,统治市场。
    “做好风险管理的人,能在危机中成为主宰。
    这是进入主流市场的唯一门票。”
    这可不是在说“大空头”那种靠押注市场下跌获利的行为。
    那只是在下跌行情中赌博,而风险管理是在大家都濒临绝境时,还能活得潇洒,并有机会收购那些因经营不善而破产的优质企业。
    把危机转化为机遇,这才是风险管理的真正价值。
    “先让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NmA)政策局长观察大型保险公司几个月。”
    “之后再发布国有化方案对吧?”
    “对,国民医疗保险法案很快就会在国会参众两院通过。”
    国民医疗保险,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 [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NmA),旗下新设国民医疗保险公团。目前正在评估几个月来申请破产保护的大型保险公司。]
    > [美国舆论欢呼。美国社会愿意承担保险费,因为这与商业保险保费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 [部分富人批评这是社会主义法案,原因是差异化收取的医疗保险费。]
    - 《华盛顿邮报》(wp)
    几个月后。
    迅速投入行动的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NmA),开始用资金全面收购那些申请破产保护的大型保险公司。
    大型保险公司的不良结构,在资金的“洗礼”下,迅速得到清理。
    美国舆论和华尔街对此反应良好。
    “美国华尔街如今必须迈向先进金融领域。不,应该作为引领全球的金融中心,引领世界发展。”
    老摩根,他在正式场合露面,隆重召开新闻发布会。
    一生都在为华尔街生态系统殚精竭虑的他,积极赞同杜鲁门的观点,并为此付诸行动。
    在因战争而满目疮痍的当下,必须以华尔街为中心重新构建全球金融秩序。
    这样的机会,不会再有第二次。
    “借这次机会,我们要清除害群之马,让美国华尔街成为引领全球金融的领导者(Leader)。”
    大型保险公司替华尔街承受了这波冲击。
    此后,华尔街迅速完成投资组合调整,将不良资产全部清算至一定比例以下。
    由于mFK对冲基金积极买入垃圾债券,避免了市场价格跌破一定水平而导致的崩溃。
    不仅如此,我们还因能以低价大量收购“堕落天使”债券,同时作为守护美国金融体系的英雄,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
    咚咚咚。
    “国民医疗保险法案在参议院全票通过。”
    参议院和众议院,国民医疗保险法案,最终正式在两院获得通过。
    > [国民医疗保险法案通过。市民欢呼,中低收入阶层为即将降低的医疗费用而欣喜若狂。]
    > [部分市民宣扬阴谋论,但中央情报局(cIA)调动全国警力,对传播虚假信息展开调查。]
    > [罗斯福总统表示:“在这场大战中,我们失去了无数生命,我只想让美国市民们尽可能多活一个。”]
    > [如今的美国,正在获得新生。]
    - 《华盛顿邮报》(wp)
    “我们国民医疗保险公团承诺,将为增进美国人民的健康竭尽全力。”
    砰 砰砰 -
    新上任的国民医疗保险公团首席执行官(cEo),即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NmA)政策局长,正在新闻发布厅接受媒体拍照。
    国民医疗保险公团(NhS)。
    媒体记者们像嗅到了新的国民英雄诞生,纷纷竖起触角。
    “我是《华盛顿邮报》的约翰,请问可以询问关于国民医疗保险公团的首个政策吗?”
    “当然可以。”
    新上任的cEo自信地回答。
    国民医疗保险公团内部执行的首个议题,是杜鲁门反复叮嘱的关键事项。
    “国民医疗保险公团内部已通过对外籍人士的特别规定。从今日起,未缴纳保险费且无永久居留权的外籍人士,将不适用国民医疗保险。”
    外籍人士特别规定。
    国民医疗保险公团在成立初期,就先从这项难以更改的外籍人士特别规定入手。
    公民当然可以参保,有永久居留权的人也有一定限制地可以参保。
    这只是个粗略的草案。
    先严格设定规则,后续再逐步完善制度。
    但要真正实施,还需要时间。
    “正如预告,我们的国民医疗保险在试行初期,将以参战军人及其家属、以及有家属的人员为试点对象。
    首先当然是参战军人。
    众多受伤士兵和重伤患者。
    一方面需要通过参战军人,让民众对国民医疗保险有积极的认知。
    但从根本上说,他们是完全有资格享受此福利的美国守护者。
    我们永远感激他们的奉献。
    “也就是说,这项外籍人士特别规定,将在经过试验性运营后正式实施。”
    国民医疗保险,是缴纳保险费的美国民众的专属福利。
    “……哦哦。”
    媒体记者们纷纷回应。
    新成立的国民医疗保险公团(NhS)就此起航。
    >>> 华盛顿特区,白宫
    “联邦游说活动规制法效果显着。说客们瞬间失去影响力,医疗相关协会、制药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无计可施。这是我们的胜利。”
    总统办公室,杜鲁门和罗斯福正在单独交谈。
    罗斯福靠在对面的沙发上,看上去疲惫不堪,脸色有些阴沉。
    “幸好如此。”
    “您辛苦了。为了让国民医疗保险法案通过,必须先束缚其他势力的手脚,多亏了这个法案,事情顺利多了。”
    罗斯福喃喃自语。
    “你知道吗?为了在议会通过联邦游说活动规制法之前,用总统行政命令维持相关规定,我费了多大劲?”
    “知道,我很清楚。”
    “不管怎样,法案通过了,心情真好。”
    嗤 -
    罗斯福拿出一支雪茄。
    “现在国民医疗保险公团交给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NmA)运营,你也能轻松点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是的,还有一个必经之地。”
    “哦?”
    罗斯福眼睛一亮。
    原本靠在沙发上的身体猛地坐直。
    “是哪里?”
    “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一个以美国为中心,重新建立全球流通网络的国际机构。”
    欧洲列强已遭受重创。
    欧洲要想重新崛起,必须构建依赖美国的经济结构。
    一旦重新建立全球流通网络,一切都将围绕美国运转。
    国际铁路网络、国际港口系统,将这些全部整合在美国之下,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名义进行管理。
    “wow,这是个天才般的想法。”
    不愧是杜鲁门。
    听了杜鲁门的详细解释,罗斯福似乎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夸赞,竖起了两根大拇指。
    “实际上,要让世界贸易组织正常运转,还需要另一个机构。”
    这实际上是终点。
    我们要组建一个控制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机构,国际清算银行也将在这个机构的部分控制之下。
    将全世界国家联合起来。
    五大洲、六大洋的国家齐聚一堂,共同处理国际事务,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国际机构即将诞生。
    这是让美国真正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秩序本身。
    “联合国(UN)。”
    四个战胜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
    以这些国家为常任理事国,成立人类最大的国际联合体的时刻已经到来。
    “离终点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