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力那套“霍渊缺粮”的说辞,他起初听了也觉得颇有道理,甚至一度燃起了洗刷黑石谷耻辱的渴望。但那次黑石谷的失利,只要想起,那就像一盆冷水,让他迅速的重新冷静下来。
“骨力说得天花乱坠,可霍渊能一口气吞下十几万降卒,这胃口……岂是缺粮之人能有的?”图门眯起眼睛,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他要么是真有我们不知道的底蕴,要么就是有绝对的自信能迅速解决我们,从而获得补给……无论哪种,对我们都不是好事。”
图门顿了顿,冷哼一声,“骨力这是想用咱们各部儿郎的血,去填他的野心!打赢了,他坐拥最大份的战利品,威望更上一层楼。打输了,损耗的也是我们各部的实力!”
“而这最危险的正面强攻,还是我们的!”
说起最后一句,图门颇有一些咬牙切齿的意味。
阿古拉听完连连点头,他可是跟白云山有过正面交锋的,想到那个噩梦般的晚上,直到现在他的后背都还在冒冷汗。
图门和阿古拉都是在跟大部队成功汇合之后,才知道霍渊有着有着白云山这一处隐秘的势力,而当初的萨都巫师,就是死在了白云山手中。
图门和阿古拉恨极了骨力隐瞒下了如此重要的情报,但失利已然成了铁板钉钉的事情,他们也只能忍下了这口气。
但他们对白云山也越发的忌惮。
“亲王明鉴!”阿古拉有些犹豫地询问,“那咱们……要不要保存实力?或者……看看风向再说?”
图门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保存实力是必然的!传令下去,让咱们的人冲锋时机灵点,别傻乎乎地冲在最前面。另外……”
图门顿了顿才继续说道。
“派人悄悄去接触一下苏赫巴鲁,探探他的口风。我看他对骨力的安排,也未必满意。若是形势不对,咱们也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蛮族大营,夜色如墨,却掩不住潜藏的汹涌暗流。
图门亲王派出的心腹,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苏赫巴鲁的驻地。
帐内,苏赫巴鲁听着来使隐晦的试探,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图门亲王的意思,本将明白了。”苏赫巴鲁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沙哑,“骨力可汗雄才大略,我等自然唯命是从。只是……黑石谷的教训……”
苏赫巴鲁说着叹了一口气,他虽没有经历过黑石谷的粮草被劫,然而他却是当时图门亲王第一个求助对象,当时图门所率大军的狼狈他看在眼里,对于图门等人当时的经历,也知道得最为清楚和详细。
半响苏赫巴鲁才幽幽说道,“白云山的手段,神鬼莫测,我等部落儿郎的性命,也是性命,不能白白填了这无底洞。”
来使心中一凛,听出了苏赫巴鲁话语中的不满与谨慎,连忙附和,“亲王所言极是。我家亲王也是此意,此番南征,当以保全部族实力为上。只是不知……大人您有何高见?”
苏赫巴鲁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话锋一转:“听说,南边朝廷那十几万人,是连打都没怎么打,就降了?”
“是……消息确凿。霍渊如今声势极盛。”
“哼,声势盛,胃口也大。这仗怕是不好打……”
苏赫巴鲁随即挥挥手,“回去告诉图门亲王,他的心意我知晓。大战在即,各自谨慎吧。至于后路……看看风向,再说不迟。”
来使会意,躬身退下,帐内再次恢复寂静,只余苏赫巴鲁盯着跳动的灯火,眼神明灭不定。
骨力的分析固然动听,但霍渊和那个神秘白云城展现出的实力,尤其是那种千里之外取人性命的“神器”,让他不得不心存忌惮。
苏赫巴鲁虽然莽撞,但看着图门亲王如今的处境,他也有了几分唇亡齿寒的悲凉。
与其为骨力的野心火中取栗,不如保存实力,观望局势。
若骨力真能取胜,他再全力出击分一杯羹不迟。
若战事不利……草原儿郎,向来懂得如何生存。
与此同时,建州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霍渊与阮虞并未因南线的巨大胜利而有多少松懈,反而更加忙碌。
十几万降卒的接收、整编、安置,是远比一场战斗更复杂艰巨的任务。
左骓传来的捷报和处置方案,得到了霍渊的高度认可,后续事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行宫书房,沙盘上清晰地标注着蛮族主力可能的进军路线和己方防御部署。
“根据丁显最新传回的情报,以及魏迟特攻队无人机侦查的结果,骨力主力已抵达湖州边缘,其先头部队距离建州北部更是不足三百里。”
霍渊指着沙盘,语气沉稳。
“骨力显然已知南线变故,但其大军非但没有停滞,反而加快了行进速度。看来,他是铁了心要趁我们消化降卒、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猛攻。”
阮虞微微勾起了嘴角,“他打的倒是好算盘,以为我们会被这突然增加的十几万人拖垮。可惜,他算漏了我这个意外。”
两人目光相撞,眼中带上了几分心照不宣的笑意。
自从蝗灾的那次白云山的大丰收后,白云山的存粮基本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从那时候起,阮虞就没怎么动用过系统空间里的存粮。
而阮虞空间里的粮食,足够几十万军队用上两三年了。
自从蛮人再次南下,阮虞对于她空间的粮食,早已对霍渊透了底,这也让霍渊对与此次大战,更多了几分必胜的把握。
然而,就在左骓南下大捷的消息传来,以至于军中士气再度高涨,一丝隐忧也悄然在青州军高层将领心中蔓延。
最后,留守建州负责统领北线青州军的何聿没忍住,还是找上了霍渊和阮虞。
“王爷,城主,末将有一事,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何聿对着霍渊和阮虞行了一个大礼。
霍渊看向何聿,目光平静,“何将军但说无妨。”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