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章 皇帝风疾发作,催促思宁行动
    永徽七年的深秋,甘露殿内灯火通明,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

    唐治躺在龙榻上,额角青筋跳动,面色苍白如纸。

    一阵阵剧烈的头痛如同潮水般袭来,他紧咬着牙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陛下,放松些,太医马上就来了。”

    思宁——如今的林皇后,坐在榻边,温凉的手指轻柔地按压着唐治的太阳穴。

    她声音低柔,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实际是因为她精通医术,也精通按摩缓解对方痛苦的穴位。

    但到底不好表现出来。

    思宁今日穿着一件藕荷色的常服,未施粉黛,比起平日母仪天下的威仪,更多了几分温婉。

    唐治勉强睁开眼,看到的是思宁沉静担忧的眉眼。

    他反手握住她的手腕,力道之大,几乎让她蹙眉,但她只是默默承受着。

    “朕……无碍……”他从齿缝间挤出几个字,却更显虚弱。

    两名太医院院判几乎是踉跄着被内侍催进来的,额上俱是冷汗。

    施针的过程漫长而寂静,只有银针微颤的嗡鸣和皇帝偶尔压抑的闷哼。

    思宁退开几步,垂手而立,担忧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榻上的人。

    她看着太医们凝重的神色,心中了然。

    陛下的风疾,是宿疾,亦是操劳国事过甚的症候。

    约莫一炷香后,唐治的呼吸终于平缓下来,紧绷的身体也逐渐松弛。

    他挥了挥手,太医们如蒙大赦,躬身退至外间斟酌药方。

    内殿只剩下帝后二人。

    “宁儿,”唐治的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太医的话,你也听到了。需静养,忌劳心劳力。”

    思宁端过一旁温着的参茶,递到他唇边,柔声道:“既如此,陛下便好好歇息。

    江山社稷固然重要,但陛下的龙体才是根本。”

    唐治就着她的手饮了一口,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她担忧的面容。

    “歇息?谈何容易。

    奏折堆积如山,河北赈灾、西域兵备、漕运改制……哪一件能耽搁?”

    他顿了顿,语气中透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与不满。

    “朕曾试过将部分国事交给太子处理,可太子事事请教舅舅,于政事上毫无主见,唯唯诺诺。

    若现在将国事全权交予他,朕只怕,朕这些年打压世家、提拔寒门的努力,都要付诸东流!”

    他的话像是重锤,敲在寂静的殿内。

    思宁眼帘低垂,长睫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并未接话。

    她知道,此刻的皇帝不需要建议,只需要倾听。

    或者说,这是陛下的暗示。

    催促她促使废太子的举动,要更加快了。

    果然,唐治沉默片刻,目光重新落在思宁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考量。

    “国事繁忙,总要有人分担。太子不堪大任……”他语速放缓,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

    “宁儿,你素来聪慧,或许……能帮朕分担一些。”

    “只是太子毕竟在,让宁儿你帮忙分担,怕是会引前朝争议,罢了!”说着,皇帝叹气无奈。

    思宁即使想到平行时空的历史,早有预料,但心中还是一震,忍不住抬眸看向唐治。

    唐治的眼神复杂,有试探,有期待,也有一丝帝王固有的、对权力的警惕。

    思宁立刻起身,退后一步,敛衽行礼,声音清晰而沉稳:

    “陛下,臣妾乃后宫妇人,只知侍奉君上,抚育皇子,前朝政务,千头万绪,非臣妾所能置喙。

    此议,万万不可。”

    唐治看着她恭敬却疏离的姿态,眼中反而掠过一丝满意。

    他伸手虚扶了一下:“起来吧,这里没有外人。”

    他叹了口气,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她听。

    “朕知道你的性子,藏拙守愚,通透豁达。

    这权利,交到你手上,朕放心。

    更何况,昭儿还小,你是他的母亲,为他计,为大唐计,你也会知道该怎么做。”

    他顿了顿,语气恢复了帝王的笃定:“再者,这权利朕能交出去,自然也能拿回来。”

    最后这句话,轻飘飘的,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思宁心知,这不是商量,而是决定。

    她重新坐下,脸上适当地露出一丝惶恐与无奈,低声道:“陛下信重,臣妾……惶恐。

    若陛下真有此意,臣妾只能尽力为陛下分忧,处理些琐碎文书,绝不敢擅专。”

    唐治点了点头,疲惫地闭上眼。“罢了,朕还是再给太子一个机会吧,朕最近休养的这几日,国事就暂且交托给他。

    朕累了,宁儿你先退下吧。”

    “是,臣妾告退。”思宁恭敬地退出甘露殿。

    秋夜的凉风拂面,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方才在殿内那种压抑的、被无形力量推着走的感觉才稍稍缓解。

    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繁星点点。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再仅仅是深宫中的皇后,她已经被她的夫君,大理的皇帝,亲手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太子的废立,恐怕也已进入了倒计时。

    陛下正催着她赶紧出招,将太子赶紧废掉。

    陛下承诺,会让甘露殿宫人闭紧嘴巴,但想来,短期内能瞒过,时间长了,对自己怕是不利。

    有太子在,太子又不是才几岁的幼儿,哪里轮得到皇后插手朝政。

    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她的昭儿,她的确要尽快出招了。

    不过,也不用加快速度,毕竟,她酝酿的招数已经开始蓄力结束了,马上就要开始了。

    接下来的几日,唐治以休养为名,并未大规模召见群臣,但却单独召见了以中书舍人许敬元为首的几位寒门出身的心腹官员。

    紫微殿内,药香与墨香混合。

    许敬元躬身立于榻前,神情恭敬。

    唐治半靠着引枕,语气看似随意:“许卿,近几日太子监国,表现如何?

    朕卧病在床,倒是疏于过问了。”

    许敬元何等精明,立刻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他斟酌着词句,小心翼翼道:“太子殿下勤勉,事必躬亲。

    只是……许多决策,似乎多倚重长孙大人等人的意见,于寒门士子的擢升……略有滞缓。”

    唐治冷哼一声:“倚重?怕是唯命是从吧!

    朕提拔寒门,意在平衡,他却一股脑地倒向关陇旧族,真是……”

    他未尽之语中的失望与不满,几乎溢于言表。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