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6章 不是什么大事
    两男两女四名警察,笑着上前。

    村书记也笑呵呵迎了过来。

    别人见了警察可以躲,他村书记不能这样。

    谁知道这几名警察,从哪里来,又为何事。

    万一耽误了事情,担责的是他村书记。

    “去村委坐着喝茶吧,慢慢聊,中午也别走了,村里粗茶淡饭的,别见怪,咱们管饱。”

    村书记客气对四人道。

    四名警察连忙摆手。

    “老书记,您别客气,我们事情紧急,也不去村委了。”

    “就在这里问您两句,了解下情况。”

    “我们还得赶着去下一个村子呢。”

    村书记听他们这么说,脸上怔了下。

    这事好似还不小呢。

    “是省城那边,出什么事了吗?”

    上级有交代,只来底下的村子,调查歹徒逃跑的线索。

    至于“剧院大劫案”的事,不能透露。

    主要是担心,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事情被这些村民,传得越来越邪乎。

    引起了没必要的恐慌。

    一名女警察,笑着摆了摆手。

    “老书记,您多虑了,不是什么大事。”

    “对对对,一点小事,几个小偷,在省城剧院偷了东西,昨夜逃出了城。”

    另一名女警,随之附和道。

    在路上的时候,四人都商量好了说辞。

    “这些小偷很狡猾,也没偷什么贵重的物品,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但他们偷东西的手法很娴熟,上级就担心,这些小偷会在咱们村里流串作案,关心咱们村子,这才派我们,到底下走访调查的。”

    旁边的一名男警察,给村书记解释道。

    村书记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样,那你们问吧,我配合你们调查,把知道的,都告诉你们。”

    “谢谢老书记。”

    一名女警,赶忙翻出笔记本,准备进行记录。

    “老书记,昨晚的时候,咱们村里的村民,有没有听到汽车的响声?”

    旁边的男警察问道。

    村书记捏着下巴,认真回想了下。

    “好像有......”

    四人喜出望外。

    这年头,汽车很少。

    他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村子,距离省城不远,也就五公里左右。

    如果昨天晚上,这个村子的人,听到了汽车发动机的响声。

    很有可能,就是那些歹徒。

    四人互相看了眼,脸上露出些许的笑意。

    趁热打铁。

    “老书记,那您能不能回想起来,这车是从哪个方向开来的,又往哪个方向去了?”

    男警察问道。

    “这谁能听出来啊,我家还在村子里面住,离路边远着呢,只迷迷糊糊的,听到些响声。”

    村书记说道。

    住在村口第一户的人家,四名警察过去敲了门。

    人家大门紧闭,没回应,更没见他们。

    这会儿,村书记在呢,四人就想着,让村书记带着他们,再返回村头,问问住在村子前面的几户人家。

    “老书记,能不能麻烦您,跟我们一起,去村头的几户人家,走访调查一下。”

    “他们住在村头,离路边近,兴许他们听得清晰些。”

    两名男警察,对村书记道。

    “行,我陪着你们一起去。”

    村书记答应的很爽快。

    “谢谢,太感谢您了。”

    “客气,配合警察办案,应该的,走吧。”

    村书记领着四名警察,往村头去了。

    头一家,院墙低矮的那户。

    “老凯叔,在家嘛?”

    村书记站在门口,喊了一嗓子。

    “在呢。”

    屋里一个老态的声音,回了句。

    四名警察,相视苦笑了下。

    明明他们也来敲了门,屋里的人,根本没应。

    “这户人家,住着一老头,带着两个孙子,他们家儿子,前些年跟人打架,进去了,儿媳妇改嫁了,挺不容易的一家子。”

    村书记给四名警察,介绍着这一家的情况。

    院里,沉重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一阵响声,是有人从里面在开门。

    “吱呀~”

    门被打开了。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身边跟着两个半大的小子。

    那位说,六十多岁怎么能称为“老人”呢?

    列位,这是八十年代的农村,不是几十年后。

    在几十年后,随着医疗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六十多岁还真算不上“老人”。

    毕竟“六十五岁”才是退休年龄。

    七十岁还离婚再娶呢。

    但在八十年代,这些六十多岁的老人,都是战乱年代的过来的。

    那是过得什么日子?

    早被生活,摧残的不成样了。

    老人的身体很不好,佝偻着腰,眼睛无神。

    虽不需要拄拐棍,但走起来路来,慢腾腾的。

    身后跟着他的两个孙子,一个十一二岁的样子,还一个十四五岁的样子。

    两个半大小子,有些怕生,眼神一直躲闪着。

    看到这一家子,四名警察,心里很是同情。

    做基层的工作,就是这样,各种人间疾苦,都能看到。

    在后世,一些年轻人,拿着四五千的工资,觉得买房压力大,就自诩活在“底层”。

    那显然,是没去真正的“底层”看过......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