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1章 他们有防毒面具
    与此同时,遥远的东京,美国大使馆武官办公室内灯火通明。

    史迪威将军和助手詹森少校,同样守在一部短波收音机旁,神情专注地收听着来自中国的断续信号。

    当陈怡那激动人心的宣告穿透电流杂音,清晰地传来时,两人眼中同时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上帝!”

    詹森猛地站起身,湛蓝的眼眸里写满了震惊。

    “我听到了什么?全歼?他们全歼了日军近两个联队?”

    史迪威虽然也难掩激动,但脸上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释然。

    他拿起桌上的威士忌,给两人各倒了一杯,递给仍处在震惊中的詹森。

    “为中国,为这场不可思议的胜利干杯,詹森。”

    詹森接过酒杯与史迪威轻轻一碰,仰头饮尽,辛辣的酒液似乎也无法平复他内心的波澜。

    “将军,这太…太惊人了!一个团,歼灭了几乎两个联队的主力?尤其是在金陵那种绝境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史迪威嘴角勾起一抹赞赏的微笑:“我早就说过,那个李云霄,他是个能创造奇迹的人。”

    “他的战术思想,以及他的指挥艺术,远超我们之前接触过的任何中国军官。”

    “我相信他,从一开始就相信。”

    而在另一边,武汉行营的作战指挥室内,气氛同样凝重而期待。

    常校长端坐中央,何辞修、陈诚、白建生等一众高级将领围绕在收音机旁,屏息凝神。

    他们同样收听到了陈怡刚才那振奋人心的宣告。

    短暂的激动过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更确切更详细的战报。

    收音机里,陈怡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虽然依旧激昂,但已平复了些许,带着专业记者的素养,开始播报详细战况。

    “…据我部最新确认,此役,我367团共击毙日寇第六师团步兵第7联队、第35联队官兵四千一百余人!”

    “俘虏日寇一百三十七人!”

    “缴获步枪三千余支、轻重机枪一百五十余挺、各式火炮三十余门、掷弹筒近两百具!”

    “另,击毁日寇九四式、八九式坦克及装甲车共计十一辆!”

    每一个数字都如同重锤,狠狠敲击在指挥室每个人的心上!

    “漂亮!”

    常校长猛地一挥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眼中精光四射。

    何辞修抚掌赞叹:“了不起!真是了不起的胜利!”

    其余将领也纷纷点头交口称赞,压抑多日的阴霾仿佛被这惊人的战果一扫而空。

    唯有素以战神闻名、对战局极为敏感的薛伯陵将军,眉头紧锁,脸上带着浓浓的难以置信。

    “四千一百余人…全歼近两个联队…”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困惑。

    “这怎么可能?”

    “一个团,哪怕是加强团,面对装备训练远胜于己的日军两个精锐联队,在没有任何坚固工事依托的城区巷战中,打出这样的歼敌数字…”

    薛伯陵看向何辞修:“总长,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我们投入数十万精锐,付出了何等惨重的代价,也未能阻止日军的步伐。这367团,是如何在金陵做到这一切的?”

    他的疑问也是在场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硬抗日军的飞机大炮,往往一个师填进去,几天就伤亡殆尽,战术呆板牺牲巨大,却战果寥寥。

    金陵新街口的这场胜利,对比之下显得如此耀眼,又如此不可思议。

    这并非奇迹,而是战术思想的胜利。

    淞沪的失利,很大程度上源于以空间换时间战略下,不计代价的阵地死守与添油战术,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

    而李云霄和他麾下的367团,在新街口所展现的,是灵活机动的诱敌深入,以及分割包围精确打击的全新战术理念,是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的智慧与勇气的结晶。

    何辞修看向薛岳,理解他这位沙场宿将的疑虑。

    “伯陵兄,你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以常理推断,一个团要在巷战中歼灭日军近两个精锐联队,确实匪夷所思。”

    “淞沪之战,我军之牺牲,战果之微薄,犹在眼前。”

    陈诚也点头附和:“是啊,若非战报确凿,我也难以置信。”

    “这李云霄和他的367团,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一片议论声中,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建生却缓缓摇了摇头,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诸位,依我看来,这个战果虽然惊人,却并非完全不可能。”

    他顿了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关键原因,促成了这场新街口大捷。”

    “其一,李云霄此人,极其善于揣摩和利用日军的心理。”

    白建生看向众人:“自开战以来,日军骄横跋扈,尤其是在占领上海、兵临金陵城下之后,更是目空一切。”

    “他们笃定我军不堪一击,笃定金陵守军士气低落,必然望风而逃。”

    “这种轻敌和傲慢,是他们最大的弱点。”

    “李云霄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诱敌深入,在新街口设下了致命的陷阱。”

    陈诚若有所思:“健生兄言之有理,骄兵必败,古来如此。”

    “但这只是其一,日军的战斗力毕竟摆在那里,光靠心理战恐怕不够。”

    与此同时,日军金陵前线指挥部内,气氛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中将朝香宫鸠彦亲王脸色铁青眼神阴鸷,狠狠地将一份战报摔在桌上。

    “废物!一群废物!”

    “两个联队!近五千帝国勇士!就这么折在了一个小小的街区?”

    他胸口剧烈起伏,愤怒几乎要冲破理智。

    对他而言,损失多少兵力还是次要的,真正让他无法忍受的是皇室的颜面,是大日本帝国军队的声誉!

    在攻占中国首都的最后关头,竟然遭此奇耻大辱!

    他甚至有些后悔,当初第六师团请求战术指导和增援时,自己为了独占攻陷金陵的头功,断然拒绝。

    如今,这份功劳变成了巨大的耻辱,狠狠抽在他的脸上。

    一旁的第六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额头冒汗,低着头大气不敢喘。

    “殿下息怒…”

    “卑职…卑职已经初步查明了惨败的原因…”

    朝香宫鸠彦猛地转头,眼神如刀:“说!”

    稻叶四郎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根据幸存士兵的报告…支那军…支那367团,他们装备了防毒面具!”

    “纳尼?防毒面具?”朝香宫鸠彦一愣。

    “哈伊!”

    稻叶四郎连忙解释,道:“我军在进攻受阻后,按照预案向支那军阵地投掷了催泪弹,试图瓦解他们的抵抗意志。”

    “按理说,在催泪瓦斯的作用下,支那士兵应该失去战斗力,我军可以轻松突入…”

    “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那支367团几乎人人都配备了防毒面具!”

    “我们的催泪弹,对他们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反而因为烟雾弥漫,我军士兵放松了警惕,以为支那军已经溃败,贸然冲锋,结果…结果就闯入了他们的交叉火力网……”

    稻叶四郎越说声音越低,脸上充满了苦涩和后怕。

    他补充道:“而且,根据观察,支那军是在我军投掷催泪弹,烟雾弥漫之后,才迅速戴上防毒面具的,动作非常隐蔽,我军根本未能察觉…”

    “八嘎呀路!”朝香宫鸠彦怒吼一声,一脚踹翻了旁边的椅子。

    “狡猾!这个李云霄,太狡猾了!”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两个联队的精锐会在看似寻常的巷战中被打得如此之惨。

    他们不仅输在轻敌,更输在了情报和对方的精心算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