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章 帝皇
    攻打一个小小的翠湖岛,竟要帝王御驾亲征,这要是传出去,不仅会沦为对手的笑柄,更会遭天下百姓耻笑。

    不仅如此,易容后的帝王还充当了一回刺探情报的密探。

    历经九死一生,他才刚刚逃回来。

    也亏得他身手敏捷、反应迅速。

    否则,一旦落入敌手,想要脱身谈何容易,而此刻,他的脑子说不定已经被人当作盘中美食了。

    翠湖岛,实在是个危险恐怖之地,但他却觉得这次冒险意义非凡。

    他可不傻,实则精明过人!

    从一介草民登上皇位的传奇历程,足以证明他不仅是个善于思索之人,更是个勇于将想法付诸实践的行动派。

    刚打下江山之时,他以君临天下的帝王视角,深入剖析前朝覆灭的缘由。

    前朝的帝王与大臣们,沉迷于酒色,肆意杀戮。他们曾在某个省份大开杀戒,致使当地人口锐减!

    最为荒诞的是,前朝末代皇帝喜好群欢,是个声名狼藉的好色之徒。

    他被帝王的军队逼至边疆,那“末代”的帝号还是帝王亲自赐予的。

    前朝末年,政权摇摇欲坠。

    然而,末代皇帝在宫中依旧纵情声色,对维系政权的稳固全然不上心。

    醉生梦死、得过且过的他,找来西域僧人,学习房中术“演揲儿”法,经过一番研习与实践,其床笫功夫果然精进不少。

    后来,他的妹夫又给他引荐了精通“双修法”的僧人。为此,他召集良家女子入宫供自己“实操演练”,每日在宫中寻欢作乐。

    最让他兴致盎然的,当属与群臣肆意玩乐。

    这,乃是末代皇帝这位“天才”发明的男女间最为新奇的玩法,也是留给后人“别具一格”的“遗产”。

    这种玩法,即便在现代社会,仍有部分所谓的“精英人士”趋之若鹜!

    不过,这种玩法观念过于开放,只有思想极为前卫之人方能接受。

    末代皇帝发明的超级刺激玩法是:男女共处一室,君臣毫无避讳。皇帝带着妃嫔和皇后,大臣们带着妻妾,众人如同孩童般赤身裸体在同一房间嬉闹。既不论姓氏门第,也不讲尊卑长幼,“一同狂欢”,堪称名副其实的“君臣同乐”,成为当时独特的狂欢派对。

    上行下效。

    前朝皇帝能坐拥如此广袤疆土,思想之开放可见一斑!

    有这般昏庸的皇帝,手下自然不乏奸佞之臣。就连当时后宫的诸多女性也行为不检,不少嫔妃与僧人暗中苟且。

    以至于后来,竟出现了一个荒唐至极、史上闻所未闻的“规矩”:但凡境内女子到了婚嫁年龄,无论美丑、高矮,都要先让僧人“享用”一番。

    等僧人玩腻了,才准许回家完婚。

    有这样的皇帝治理国家,前朝岂有不亡之理!

    所以,帝王轻而易举地就推翻了前朝统治。

    前朝统治者荒淫无道、心狠手辣、残暴无德,百姓心中积怨已久。如此一来,偌大的前朝迅速走向覆灭。

    起初,帝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然而,当他真正登上皇位,君临天下后,才发觉先前得出的前朝灭亡结论,不过是表面现象,并未触及问题的核心。

    饮酒作乐、沉迷女色、肆意杀戮,根本不足以成为一个王朝覆灭的主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如水,但若将舟打造得足够坚固庞大,并且不给水兴风作浪的机会,那么舟便永远不会倾覆。

    所以,只要把控好水与舟的平衡,百姓的反抗之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他逐渐领悟到,江山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百姓,而是那些权势滔天的权贵。他们是国家和军队的核心领导者,是精英中的精英、勇士中的豪杰!

    正是他们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才为帝王打下了这片天下。这就如同合伙创业,帝王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也该给手下人分一杯羹。

    他们在打天下的“生意”中,获取的“利润”便是统治天下的权力。

    因此,帝王能分给他们的“利润”同样是权力。

    普通公司按股东股份比例分红。

    而王朝分封权力,则讲究论功行赏。

    帝王依据功劳大小进行封赏,封六人为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常遇春离世较早)、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二十八位大将军被封为侯爵: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顾时、耿炳文、陈德、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桢、赵庸、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康茂才、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韩政、黄彬、曹良臣、梅思祖、陆聚、郭子兴(已去世)等。在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中,公和侯是最高的两级,地位尊崇无比。

    帝王对待他们可谓恩重如山,相当对得起这些功臣!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极为“够意思”!

    赐予高官厚禄,划拨大量土地,还平均为每人配备一千佃农以供其役使。

    帝王纳功臣之妹为妃。

    皇子娶功臣之女为妻。

    帝王还将众多公主下嫁给功臣之子。

    这还不算,更为优厚的还在后头!

    为了安抚这些战功赫赫的军事贵族,让他们死心塌地、忠心耿耿地为王朝的千秋万代基业效力。

    帝王不仅赋予他们极高的社会特权,还赐下一件神物——铁券。

    即便到了现代社会,铁券依旧是众人梦寐以求之物!

    但这东西只存在于封建社会!否则,富豪们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弄上一块把玩。

    因为,铁券的功能堪称强大。

    持有铁券之人,在社会上行事可免受法律约束。这其中,甚至包括杀人行为。

    在法律层面,拥有铁券之人仿若拥有九条命,即便犯了死罪也能免死。本人或子孙犯罪,可多次免死。

    如此一来,这些军事权贵们终于心满意足了!这是仅次于帝王的无上权力,从古至今极为罕见!

    他们为此彻夜欢庆,仿佛连畅饮百日美酒,都难以平复内心源源不断涌起的亢奋之情。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为此欣喜。

    有一人深知帝王凶残本性,他也是最令帝王头疼之人,同时还是铁券的设计者。

    只因他功劳太大,大到帝王都觉得难以封赏。

    好在他识趣,早已洞悉帝王内心想法。

    所以,众人皆嫌官职不够高,唯独他嫌官太大,甚至连一官半职都不愿接受。

    这正合帝王心意。帝王觉得他实在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于是封他为诚意伯!

    帝王已然领会他的意图。

    在所有功臣中,帝王对他最为放心。

    正因如此,他在众多功臣中得以善终,存活时间最长。

    铁券确实神奇!

    但铁券同时也是一个,诱捕猎物的恐怖死亡陷阱!

    设计铁券之人深知,铁券既能让人屡次逃脱死罪,也会让人变得肆无忌惮!

    铁券实则是引诱功臣加速犯错、加速自我毁灭的催命铁牌!

    欲擒故纵,设计铁券之人深谙此道!

    他本不想设计这般恶毒之物。

    可他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因为帝王竟然向他下跪了。

    帝王知晓他有此能力与实力。

    清楚他能够不动声色地除掉这些王朝最大的隐患——而江山恰恰是这些人打下来的,所以他们更有能力将其毁掉!

    功臣们权势过于强大,令帝王心生畏惧。

    帝王日思夜想,担忧部下谋反,江山易主,子孙后代沦为他人阶下囚。

    帝王自然不会将这些想法直白道出。狡猾的帝王对他说,这些人必须彻底铲除。

    否则,四海升平的天下随时可能再度陷入战火。最受苦遭殃的,无疑是那些刚刚经历战火、尚未抚平创伤的穷苦百姓。

    帝王明白,这样的话最能打动他。

    在体恤百姓这一点上,他与帝王的利益高度契合!

    不同之处在于,帝王将皇权置于首位,百姓次之。

    而他则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皇权放在第二位。

    帝王一跪,他便明白自己性命不保了。

    帝王怎能向大臣下跪?!

    帝王暗中许诺封他为靖王!

    他愈发惊恐,深知子孙后代也将性命堪忧。

    历史上,异姓封王几乎没有善终的,大多都惨遭灭门之祸!

    他跪求帝王收回成命,可金口玉言的帝王,说出的话又怎能轻易收回呢?

    帝王还是个言出必行之人。更关键的是,此时帝王急切盼望他能心甘情愿地被自己利用。

    如此高的爵位,他若不接受,便意味着不愿被帝王驱使!

    帝王赐予的东西,即便心里不想要,也不得不接受!

    他被迫成为靖王。

    不过,为了护子孙后代周全,免遭灾祸。他恳请帝王,不要将这个名号载入史册,不要让任何人知晓,甚至自己死后也不要对外宣扬这个名号!

    那一刻,在帝王眼中,他宛如圣人!

    这位深明大义的圣人,为了天下不再陷入战乱,为了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最终含泪答应帮帝王除掉这些昔日的铁哥们儿!

    于是,十几块精心设计的铁券,在熊熊烈火中诞生了!

    帝王被他的才智所折服!当即把最美丽、最疼爱的女儿璃月公主许配给他为妻。

    这也算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一块“活人免死金牌”。

    璃月公主,是帝王与最敬重的皇后所生。

    出身尊贵!

    最重要的是,帝王只对一个人言听计从,那个人便是他最敬重的皇后。

    娶了璃月公主,他就成了最有权势的驸马爷!

    只要皇后在世,身为女婿的他便无性命之忧。

    因为,丈母娘疼女婿,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皇后这位丈母娘也不例外!

    越是简单的道理,往往越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果然。

    仗着有铁券护身,不少人迅速堕落腐化。杀人伤人、恃强凌弱、霸占土地、偷税漏税、欺凌妇女、吃喝嫖赌、贪污受贿,甚至私造刀枪、私穿龙袍的都大有人在。只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帝王不会无缘无故赐予他们铁券!伴君如伴虎,功高易震主。

    让帝王感到不安之人,最终都会在更大的惶恐中莫名死去!

    彼时的叶修和楚皇。

    帝王与靖王,君臣之间何等融洽!

    帝王甚至在私下里与他称兄道弟。

    重要的结论已在二人心中达成:前朝武力冠绝天下,文治却一塌糊涂。之所以瞬间败亡,是因为帝王手中缺乏权力,权力都被地方势力掌控。

    帝王没有实权,就会致使地方势力膨胀,政令难以推行,文治失效,从而引发国家大乱。

    雄才大略的帝王,与足智多谋的靖王,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将地方权力全部收归中央。

    帝王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将靖王的绝妙想法迅速转化为果敢的行动。

    令出必行,行必有果。

    他们这两位政治强人,迅速完成地方政治体制改革,紧接着又推进中央政治体制改革,将地方和中央大权牢牢攥在手中,以防权力旁落。

    帝王的心狠手辣,在历史上就连秦始皇也要甘拜下风。

    心狠手辣,能让诸多复杂之事变得简单。

    心狠手辣,可提高办事效率。

    帝王在法律上推行严刑峻法,以严苛手段治理国家,手腕稳、准、狠,与秦始皇的严刑酷法不相上下,旨在震慑官员和百姓,使其不敢轻易犯罪。

    在帝王看来,但凡对国家长治久安构成严重威胁之人,都要被毫不留情地清除。

    尤其是对其子孙皇位构成威胁之人,必须斩草除根。

    杀光,是最为简单直接的办法!

    人都没了,还谈何叛乱?

    为了确保自己及嗣君能永远掌控军队,坐稳皇位。

    他摸索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清洗模式。

    谋反和连坐。

    只要想杀人,总会有人站出来揭发其谋反。因为没有什么罪名比这两条更具杀伤力、更便捷,而且一查一个准。

    谁敢让他不痛快,他就让谁更不痛快!

    红线已然划定,铁券的神奇效力便变得模糊不清了。

    铁券由他颁发,铁券的最终解释权也归他所有。

    谁敢逾越他心中的红线半步,无疑是自寻死路,铁券自然也就失去了效用。

    他一杀就是满门。

    杀人手段,极其残忍。

    这样的杀戮一波接着一波。

    帝王先后肃清胡党、处理空印案、郭桓案,严惩祸害百姓的官吏,几场大案下来,诛杀官吏近十万人。

    他试图用他人的鲜血,驱散自己心头的恐惧阴霾。

    他依靠功臣夺得天下,天下平定后,却将这些功臣屠戮殆尽,其残忍程度千古罕见。

    “生性多疑、嗜杀成性”是他的天性。

    他也着实“厉害”得过头了。

    当然,这一切并非他一人所为,还有一位奇人在旁为他出谋划策。

    在做这些事时,他与帝王的心境截然不同。

    帝王行事时,满怀兴奋畅快之感。

    靖王出谋划策时,除了念及天下百姓能稍感宽慰,其余全是对昔日兄弟们的愧疚与不安。

    最终,所有该杀之人都已被杀。

    帝王杀戮成瘾,决定斩草除根,杀掉最后一人。

    帝王尚未动手,此人自己已然察觉!

    此人便是被帝王暗中封为靖王的叶修。

    帝王看得出他忠心耿耿,也明白他毫无野心。

    但他却是个极具威胁之人。因为,他的能力太过强大。

    他自身虽无野心,却能助力任何人实现野心。

    这实在是一股恐怖的力量,恐怖到让帝王寝食难安。

    人,皆有弱点。

    叶修,自然也不例外。

    帝王担忧,他的弱点会被他人利用。

    继而站到敌人阵营,与自己为敌。

    或许这种事,难以言明。

    但在特定条件下,极有可能成为现实。

    叶修身上存在的这种潜在威胁,让兼具完美型与力量型性格的帝王,多次在梦中被惊醒。

    所有威胁均已消除,可最大的威胁却仍在身边。

    最终,帝王决定彻底消除这一隐患。

    帝王尚未动手,叶修自己已猜到结局。

    他赶忙告老还乡,却为时已晚。

    天下皆是帝王的,他又能逃到何处?

    他深知自己唯有等死的命运。

    然而,神机妙算的他,却未曾料到帝王会在他死后砍掉他的头颅。

    更没想到,帝王还会赏赐他一颗世上独一无二的黄金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