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章 功劳是慕良娣的
    君承衍微微俯身,面庞在暖黄的光线中显得愈发深邃英俊。

    低沉的嗓音富有磁性,带着几分由衷的感慨,缓缓传入慕晚棠耳中。

    “孤在想,如果晚晚不是女子,孤无论如何都要与你结拜兄弟。”

    他的晚晚,总能在不经意间打破他的认知,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你还有多少秘密是孤不知道的。”

    话音落下,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仿佛已经迫不及待要将她身上的秘密一一挖掘出来。

    慕晚棠狡黠一笑,故作神秘:“殿下猜猜?”

    “孤等着晚晚主动告诉孤。”君承衍低声说道。

    他知道她身上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过往与秘密,但只要她陪在他身边,其余的他都不在乎。

    翌日。

    君承衍在朝堂上提出了慕晚棠的想法,并说明此法的可行性。

    南水北调一旦成功,那将是一场改天换地的变革,意义重大。

    利国利民,造福两地百姓,水灾和旱灾会得到彻底解决。

    君国也能更上一层楼。

    困扰朝堂多日的难题得到解决,朝中阴郁多日的乌云缓缓散开,沉重的氛围终于得到缓解。

    崇明帝一连多日凝重紧缩的眉心也得以舒展开。

    大喜抚掌道:“好,太子果真没叫朕失望,竟然能想出此等法子。”

    说罢,他大手一挥便要给君承衍赏赐。

    君承衍连忙出声阻止,他可不会抢晚晚的功劳。

    “启禀父皇,此法并非儿臣想出,而是儿臣的侧妃,慕良娣昨夜告知儿臣的,若真要赏赐,她才是大功臣。”

    崇明帝微微一愣,到嘴边的话戛然而止。

    “她心系百姓,听闻南北灾情,苦思冥想才得出南水北调的计策,儿臣只是代为转达罢了。”

    “父皇若要奖励,也该嘉奖她。”

    太子爷话音落下,整个朝堂顿时掀起轩然大波。

    一时间,文武百官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有一位官员倏地从队伍中站了出来,言辞恭敬,语气却是明显的不相信。

    “太子殿下莫要戏弄我们了。”

    “朝政要事,深闺妇人怎会懂得,若说南水北调的主意是慕良娣想出来的,微臣无论如何也不相信。”

    “别说是微臣,换做朝中任何一人谁会相信?”

    他们日夜探讨,愁的头发都掉了。

    无论如何也不愿承认自己的无能,一众能臣却被一个小女子轻易打败。

    君承衍冷冷看了他一眼,眼神极具压迫力。

    那官员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却被这眼神盯着瑟缩一下,话语卡在喉咙里,后半句怎么也说不出口。

    好在君承衍很快移开了视线。

    他淡道:“孤没心思欺骗戏弄你们,于孤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孤一向赏罚分明。”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面面相觑。

    一时间竟无人再敢出声质疑,大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

    纵使再不愿相信,但太子殿下说的对。

    这种事情他骗人有何好处?又有谁会甘愿把自己的功劳推给别人?

    所以...真的是太子后院的女人想出来的。

    最震惊的非慕振临莫属,整个人如遭雷劈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的小女儿,他这个当亲爹的再了解不过。

    在家时,整日除了臭美,爱打扮,就是吃吃喝喝,逛街游玩。

    哪里懂得什么朝政大事,更不会关心民生社稷。

    甚至自己每次在家中与同僚谈论政事,她都远远地躲开。

    与他交好的官员悄悄用手肘戳了戳慕振临,笑着恭喜道:“慕大人,不得了啊。”

    “你可养了一个好女儿啊,慕良娣此次给君国解决了这么大的麻烦,皇上龙颜大悦,一定会厚赏嘉奖。”

    “是啊,是啊,慕大人好福气。”

    慕振临:“..........”

    他除了笑着回应,委实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信息量有点大。

    慕振临暂时还没消化完全。

    但,女儿这么有出息,他这个当爹的还是非常自豪的。

    高坐龙椅的崇明帝第一反应是诧异。

    诧异过后,脑海中突然萌生出一股想法。

    该不会是太子为了给慕晚棠刷好感,故意把功劳推到她头上吧?

    别人不信,他却信太子真能做出这种事来。

    但转念一想,以自家儿子的性格,应该不会拿这种事来开玩笑。

    崇明帝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陷入了沉思。

    龙目在大殿内缓缓扫过,看着殿下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如果这计策真是慕晚棠所出,那这个女子,可就真是深藏不露了。

    也对,若真的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女子,怎么可能勾的太子如此痴迷疯狂。

    必有她的过人之处。

    在关键时刻帮助太子处理难题,慕晚棠在崇明帝心中的印象顿时好了不少。

    崇明帝不疾不徐,带着上位者独有的沉稳威严。

    “太子所言,朕晓得了。”

    “既然是慕良娣的功劳,那朕就赐她黄金百两,以示嘉奖。”

    “儿臣代慕良娣谢过父皇赏赐。”

    君承衍拱手谢恩,这会儿才算真正满意。

    找到解决之法,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

    一位年迈的老臣说道:“皇上,此法理论上行得通,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不易,万一出了什么岔子,恐怕会前功尽失,白白耗费物力财力。”

    他微微摇头,眉头紧皱,眼中满是担忧。

    “君国从未有过南水北调的先例,工程庞大繁琐,容不得差错,若是指派普通官员前去,臣认为,不妥。”

    “一般官员根本无法应对突发情况,也无法做到事无巨细,”

    赖御史赞同道:“这工程涉及到选址、开凿、引流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失败。必须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精通南水北调此举的人参与,及时指出更改不足。”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大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崇明帝静静地听着,神色平静。

    很明显,君承衍虽然大体讲述了南水北调,但并不详细,更无法指导具体的实施举措。

    “皇上,老臣以为,慕良娣,是最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