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五十八章 朝堂争辩
    紫禁城金銮殿上。袅袅熏香从铜炉上盘旋而起。一道晨曦的光芒透过窗纱射了进来。

    张阁老手抱护板,老神在在的站在文官的最前端。缄默无语。

    殿上的夏守忠高喊了一句: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随着这一声,拉开了序幕。

    不必张阁老动身,便有一位文渊阁侍读学士沈宪臣站了出来。

    “臣有本启奏。”

    皇帝在上面无悲又无喜的看向下边。这是去岁刚刚提拔的内阁侍读学士。却是张阁老乾瑞三年张阁老的学生。

    “奏来。”

    “启禀陛下,上月浙江布政使黄元路联通金陵体仁院总裁上报,今年丝绸税照比往年稳步提升。

    但上有十五万匹的缺额。

    故黄大人请陛下批示增添五十万亩桑田。”

    皇帝在上面还是不露声色。

    “嗯!

    各位爱卿如何看?”

    当即便有户部侍郎李鹤烔出班道:

    “陛下,蚕丝利乃稻麦利的二十倍。

    当大力扶持之。”

    立时一群官员出班附和。

    皇帝默默的点了点头。

    “既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那便去办吧!

    但是办是办,臣工们拿出个办法,章程来。”

    这时一开始那位文渊阁侍读学士又道:

    “浙江布政使黄大人一同上折子,请在浙江批五十万亩稻田,种桑养蚕。

    浙江本就是丝绸重省。天下丝绸商人云集,丝绸作坊星罗棋布。当是得天独厚。正适合此等大事。

    到时浙江便会以丝织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税收,并且上下游也能养活更多的百姓,让百姓增加收入。”

    当即林如海便站出来阻止道:

    “启禀陛下,此事万万不可,那浙江多洪涝。改稻为桑,种桑树需要三年时间,当徐徐图之,此一次性上马,三年间但凡一年洪涝淹了桑苗。

    那时百姓便根本皆无。五十万亩田地,设计十几二十万人口。到时定然产生大饥荒。”

    张阁老看着林如海跳出来,不禁冷笑一声。

    这个林如海在朝中不群不党。便是出来辩驳也无有人来替他发言。和侍读争辩,还需亲自下场。当真是不堪。

    想到这张阁老甚至闭上了眼睛。任由门下和林如海争辩。

    正如他所想,便有户部侍郎出班。

    “林大人,这改稻为桑乃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能因为你的臆想,便就此作罢!

    或许有些许桑农会洪涝,可那毕竟是少数,我想地方官一定会妥善安排好的。”

    随着李鹤烔的发言。立刻便有一群官员站出来反驳林如海。

    林如海只有一张嘴,安能说的过这些人。

    林如海也是急了。

    “你们休要狡辩。那浙江洪涝账册历历在目。

    我看你们不是不知道。分明是别有用心,想要等桑农被淹,然后你们好侵占民田。

    那样会激起民变的。”

    那李鹤烔也不急。便问道:

    “再说陛下爱民如子,百姓敬陛下如神明,怎么会反叛。

    林大人,你这么说,你可有凭证?”

    林如海也是一时急躁。当即便说道:

    “别以为我不知道,九省检点王子腾和张阁老书信来往密切。

    早已谈妥日后镇压事宜。”

    林如海说出这话,那闭眼的张阁老嘴角便露出笑容。猛的睁开了眼睛。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