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9章 事在人为
    雍凉的军事工业在工坊的炉火中日渐成型,但林羽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

    他深知,一个强大的势力,不仅仅需要锋利的武器,更需要坚固的盾牌和通畅的脉络。

    那些在前世看似寻常的现代常识,在这个时代,都可能转化为颠覆性的力量。

    比如,水泥。

    这日,林羽召集了路绍以及几位在烧制砖瓦、处理石料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到了一处堆放着石灰石和黏土的空地。

    “诸位师傅请看。”

    林羽拿起一块灰白色的石灰石,又抓起一把细腻的黄褐色黏土。

    “这两种看似寻常的石头和泥土,若是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再经过高温烧制,研磨成粉末。”

    “便能得到一种神奇的材料。”

    工匠们面露疑惑,静静听着。

    “这种粉末,遇水之后,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它能在短时间内凝固,变得如同石头一般坚硬,甚至比普通的砖石更加坚固耐用。”

    林羽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着水泥的基本成分和水化硬化的原理。

    虽然工匠们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化学反应,但“遇水变硬如石”的描述,足以勾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侯爷,真有如此神奇之物?”

    一位老石匠忍不住问道,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林羽微微一笑。

    “我们这就来试一试。”

    寻找合适的原材料并不算困难,雍凉境内并不缺乏石灰石矿和优质的黏土。

    在林羽的指导下,工匠们按照大致的比例,将石灰石和黏土破碎、混合。

    接着,一座结构相对简单的回转窑炉被搭建起来。

    这与烧制砖瓦的窑炉有所不同,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均匀的加热。

    第一次点火烧制。

    工匠们紧张地控制着火候,观察着炉内物料的变化。

    然而,初次尝试并不顺利。

    烧出的熟料,有的过火,有的欠火,研磨成粉后加水搅拌,凝固速度缓慢,强度也远远达不到预期。

    “侯爷,这……好像不行啊。”

    负责烧窑的师傅有些气馁。

    “别急。”

    林羽并不意外,他知道水泥的烧制需要精确的配比和温度控制。

    他耐心地与工匠们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原料的比例,改进窑炉的结构,摸索着最佳的烧制温度和时间。

    经过数次的失败和调整。

    终于,一批色泽均匀、研磨细腻的水泥粉末被成功生产出来。

    试验场上。

    工匠们按照林羽的指示,将水泥粉末与沙子、碎石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灰色的混凝土浆被倒入预先制作好的木模之中,或者用来砌筑一小段模拟的墙体。

    仅仅过了几个时辰。

    奇迹发生了!

    那些原本湿软的混凝土,竟然真的凝固了!变得坚硬无比!

    工匠们试着用锤子去敲击,只留下浅浅的白点。

    用它砌筑的墙体,更是浑然一体,远比传统的砖石加泥浆结构要牢固得多。

    “天呐!真的变成石头了!”

    “这……这简直是神仙土啊!”

    工匠们围着凝固的混凝土,啧啧称奇,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种能够快速凝固,并且变得如此坚硬的灰色粉末,彻底颠覆了他们对建筑材料的认知。

    林羽看着眼前的成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水泥的诞生,意义非凡。

    他立刻下令,扩大水泥的生产规模。

    同时,将这种新材料,优先应用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防工事。

    雍州城墙的部分区段,开始用水泥进行加固。

    原本夯土的墙体外层,被浇筑上一层厚厚的混凝土护面。

    一些重要的城门和角楼,更是用水泥砂浆重新砌筑,变得固若金汤。

    在北境的镇北关,许业绍也收到了来自雍州的水泥样品和使用说明。

    这位老将立刻意识到了这种材料的巨大价值。

    他当即下令,将水泥用于加固关墙,修建更加坚固的堡垒和箭塔。

    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远超传统的夯土和砖石。

    用它加固的城防工事,防御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战争中,这些用水泥加固的城池,将成为敌人难以逾越的坚固屏障。

    除了城防,水泥也被用于修建桥梁的关键部位,如桥墩和桥拱。

    它使得桥梁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大大增加,改善了雍凉的交通状况。

    工匠们对这种神奇材料的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不断摸索着水泥的最佳配比和使用方法,甚至开始尝试用它来制作各种器物。

    ……

    水泥的成功,让林羽将目光投向了另一种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材料——玻璃。

    透明,坚硬,可塑。

    这种在前世随处可见的材料,在这个时代,却是极其罕见和珍贵的奢侈品。

    偶尔有从泰西之地流传过来的琉璃器皿,往往价值连城,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拥有。

    林羽知道,玻璃的制造原理并不算复杂。

    关键在于高温和纯净的原料。

    他再次召集了路绍和几位擅长烧制陶瓷、熟悉高温窑炉的匠师。

    “诸位,可知琉璃为何物?”

    林羽问道。

    “自然知晓。”

    一位老陶匠回答道,“那是西边来的宝物,晶莹剔透,价值千金。”

    “那如果我说,我们雍凉,也能烧制出类似琉璃的东西,甚至比它更透明,更实用呢?”

    林羽的话,让匠师们再次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侯爷,这……这恐怕不易吧?”

    “琉璃的烧制之法,可是秘不外传的。”

    “事在人为。”

    林羽微微一笑。

    他拿起一把洁白的沙子。

    “此物,名为石英砂,乃是烧制玻璃的主要原料。”

    他又指向旁边准备好的纯碱(苏打)和石灰石粉末。

    “再配上这两种辅料,将它们混合均匀,置于极高的温度下熔炼。”

    “待其完全熔化成粘稠的液体后,再进行冷却成型,便能得到透明的玻璃。”

    原理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首先是原料的纯度。

    普通的沙子含有太多杂质,烧出来的玻璃会浑浊不堪,甚至带有各种颜色。

    林羽派人四处寻找,终于在凉州某处戈壁滩上,找到了一片相对纯净的石英砂矿脉。

    纯碱的获取也颇费周折,需要通过特定的植物灰烬或者天然碱矿进行提炼。

    其次是温度。

    烧制玻璃所需的温度,远高于烧制陶瓷和水泥,甚至比冶炼钢铁还要高。

    现有的窑炉根本无法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