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1章 官府发放物资
    张蔓月看着陶虎押送过来的两大车东西,有些发懵,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就算要送礼物,也不应该这么大张旗鼓送过来,而且送的还是木炭,米面之类的东西。

    “陶虎兄弟,你怎么来了?”

    陶虎笑得露出大白牙,“嫂子,我是奉大人之命,运送东西过来的。”

    张蔓月更加不解了,这是李时俭让人送过来的?

    “你先进屋坐一会儿,我去叫他过来。”

    她叫上李青玉,去里正家里把串门的李时俭叫回来。

    李青玉接到任务,飞快跑去找李时俭。

    张蔓月则是把陶虎,还有两个官差迎进门,倒了热乎乎的茶水,送到他们面前。

    “你们先喝杯茶水,暖暖身子。”

    陶虎他们在寒风中赶路,这会儿确实有些冷。

    一杯茶水喝下去,感觉身上暖和了不少。

    叶明秀知道他们过来了,还特意端上干果,还有买的糕点招待客人。

    陶虎边吃着东西,边暗自打量屋里的布置。

    李大人居然住在这么简陋的屋舍,怎么也不翻新翻新,也能住得也亮堂一些。

    自己住在旧房子里,倒把钱全都拿去买炭火和米粮了。

    过了没多久,李时俭便赶回来了,身后还跟着里正。

    陶虎和两个官差站起身,朝李时俭抱拳道:“大人,东西都送过来了,还请大人过目。”

    李时俭朝他点点头,“诸位辛苦了。”

    大过年的他们没能休息,还在不停忙活,陶虎心里还是有一点怨言的。

    但是听见李时俭道一声辛苦,那点怨言也就烟消云散了。

    大人这么做也不是为了自己,他不也是为了那些孤苦无依的老百姓吗。

    “大人客气了,这都是小人应该做的。”

    李时俭转过身跟里正说话,让他带路,把东西给困苦的村民送过去。

    刚才他去找里正,说的也是这个事。

    里正一刻都不敢耽误,带着他们去离得最近的一户。

    虽然大家都很穷,但是有些真是揭不开锅的那种穷。

    他们到的时候,那户人家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官府居然给他们家发东西。

    以前家里也穷,他们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压根没想过官府会管他们的死活。

    往年不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谁能想到今年官府居然送了东西过来。

    有了这些炭火,米粮还有衣裳,他们肯定能熬过这个冬天。

    里正发了东西,又带着李时俭去了另一家。

    周围邻居原本还想着,官府也发东西给他们,可里正说了,这些东西只是发给鳏寡孤独,日子过不下去的人,其他人没份。

    他们羡慕呀。

    等到人走了,他们进屋一看,给的木炭是最下等的炭,烧起来呛人得很,很不好用。

    还有发的米粮,也只是高粱米,还有一股子有味道的粟米,根本不是什么好东西。

    发的棉衣也是破破烂烂的,里头的棉絮都要团成一坨,看着就不能御寒。

    见过他们带来的东西,大家也就没有那么羡慕了。

    官府发的东西,比他们家自个儿的还要差哩。

    这正是李时俭想要的效果。

    若是发的东西太好,旁人看见了,肯定眼红,说不准还会去抢。

    这些穷困人家本就弱势,或是子嗣凋零,家中没有顶立门户的人,或是身患残疾,都护不住好东西。

    好东西发到他们手上,不过在他们手上过一轮罢了。

    若是有人过来偷盗,或是强抢,说不准他们还会因为护食受伤。

    与其如此,还不如送些普通人看不上的东西。

    真正快要饿死冻死的人,是不会嫌弃东西不够好吃,也不会嫌弃衣服不够好看的。

    他们在村子里走了一圈,发了十一户人家,剩下的东西,还是装在车上运回衙门。

    有些人看着眼馋,跑去找叶明秀,想让她帮忙说说情,让李时俭也把东西发点给他们。

    当然了,东西最好还是要好一点的。

    要是在以前,叶明秀抹不开面子,可能还真会有点为难。

    不过现在的她,在城里做了这么久的生意,胆子大了,见识也广了不少,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也知道拒绝人了。

    别人求到她跟前来,她就朝人笑,热水管够,随便他们喝,但是事情一律不答应。

    上门求的人,最后都喝了一肚子水回去,连火都发不出来。

    毕竟人的态度很好。

    而且正像她说的,连自个儿家亲戚,李时俭都没有发东西,更别提旁人了。

    他们不过是几十年乡亲,亲不过自家人,哪有脸让李时俭越过自家的人,给他们发放东西的。

    张蔓月知道这个事,狠狠夸了叶明秀一顿,把叶明秀都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过心里还是挺骄傲的,她没有给李时俭添乱。

    陶虎他们要回家的时候,张蔓月包了一点自己家做的吃食,让他们拿回家去吃。

    陶虎拿着卤肉,想着回家热一热,到时候配上酒喝,咽着口水,赶车回城里。

    送走他们,张蔓月问李时俭:“你是单送咱们村的乡亲东西,还是其他村子也送?”

    “都有。”

    “时间岂不是来不及了,这都快年三十了,来不及在年前发放了。”

    “我知道。”

    张蔓月很疑惑,“那你为什么会这么晚发放?”

    “因为没钱,这两天才筹到的钱。”

    张蔓月:……

    衙门可真够穷的。

    不能对他们要求太高了,只要有东西可以发下去就行了。

    年三十这一天,张蔓月在炸素丸子和肉丸子,把孩子们香得嗷嗷叫,像是小蜜蜂一样围着她团团转。

    张蔓月找来碗,每个人给她们装上半碗,让她们到旁边吃,别来打搅自己干活。

    李大伯进门来跟李时俭商量,想要几家在一块儿吃团圆饭。

    他把话说得很好听,哪怕分家了,大家也还是一家子人,坐一桌吃团圆热闹。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他们家的东西准备得少,但是二房准备的东西多,几家人在一块儿吃团圆饭,当然是二房吃亏。

    更何况张蔓月在城里开饭馆,手艺自然是不差的。

    让她做吃食,味道都更好一点。

    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噼啪的响,不过李时俭却回绝了。

    他们是什么想法,他门儿清。

    不管是大伯还是四叔,都不值得深交,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平时走动不需要这么勤。

    他十分委婉且坚定,拒绝了李大伯的要求。

    李大伯刚开始还想装傻充愣,装作听不懂,后来李时俭直接拉下脸,他这才老实了。

    大伯母看见他回来,问道:“咋样,那边怎么说?”

    李大伯正气不顺,反手就给了她一巴掌。

    “我让你馋,非得盯上别人家那几口,咱们家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了。”

    说完,他气冲冲地走了。

    大伯母被甩了一巴掌,有些恼怒,又有些伤心。

    这都大过年的了,他还对自个儿动手。

    让她伤心的是,二房居然没答应并桌吃年夜饭,她还等着好好吃一顿呢。

    站在院子里,闻着从那边传出来的香气,这是炸肉丸子吧,真香啊。

    大伯母一个劲儿咽口水,这样香,味道铁定不赖。

    可惜自己尝不到。

    她在心里把李时俭骂了个狗血淋头,都当上官儿了,怎的还这么小气,连并桌吃饭都不愿意,生怕别人占他们家便宜。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