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47章 选定太子
    岩洪超眯起眼,那丝疑虑在看清皓思洁怀中那只小兔子时,悄然化开。

    那小东西乖顺地蜷着,一双红宝石般的眸子,正一眨不眨地回望着他。

    岩洪超心中豁然,朗声笑道:

    “哈哈哈……我说呢,小丫头,原来是看上人家了。”

    岩洪超的视线,缓缓从兔子身上移开。

    他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皓思平静如水的面庞,探寻其内心的秘密。

    接着,他的目光如清风般拂过皓思轻抚兔子背脊的手,仿佛在感受那双手的温度和温柔。

    最后,他的目光又回到了兔子身上,带着一种若有所思的神情,慢悠悠地点了点头。

    “嗯,这小子……模样周正,对可儿,也算得上是无微不至。”

    他拖长了语调,意有所指地一叹:

    “也难怪可儿……连人形都懒得变回来了!”

    岩洪超的话如一颗石子,在皓思洁心湖里激起圈圈涟漪。

    他微微一怔,下意识地望向岩洪超,随即,目光又急切地落回怀中那团温软的雪白。

    是……她吗?

    这个念头让她心头一颤。

    她凝视着那双红宝石般纯净的眼眸,那里面仿佛藏着一个勇敢又倔强的灵魂。

    她不恢复人形,难道……是因为我?

    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与温柔,瞬间攫住了皓思洁的心脏。

    可这个念头只一闪而过,便被一个更坚定的决心所取代。

    不管你是谁,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摩挲着兔子柔顺的绒毛,既然你选择了我,我便不会放手。

    怀中的小家伙,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心意,轻轻蹭了蹭他的掌心。

    皓思洁的嘴角,不着痕迹地弯起一抹不易察觉的温柔弧度,心中一片澄澈:

    照顾你一辈子,好像……也未尝不可。

    御书房内,静得只余烛火哔剥与朱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光影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上投下幢幢暗影,将龙椅上那个批阅天下的身影,衬得愈发孤高威严。

    皓思洁抱着小白兔,像一缕轻烟般融入这片沉寂。

    他放缓呼吸,脚步落在厚重的地毯上,悄无声息。

    直到行至御案前,他才躬身一礼,声音轻得犹如微风拂面,却又字字清晰:

    “父王。”

    皓承宇的笔尖一顿,墨迹在奏本上晕开一个小点。

    他缓缓抬首,那双审视过无数朝臣的锐利眼眸,在看清来人后,瞬间化为一汪慈爱的暖潭。

    “月儿,夜深了,怎么还不歇息?”

    皓思洁垂下眼帘,怀中的兔子动了动,他抱得更紧了些。

    “儿臣有话要说。”

    皓承宇脸上的笑意淡去,目光如炬,扫向一旁手持拂尘,侍立的广平。

    他并未言语,只微微颔首。

    广平心领神会,躬身倒退几步,悄无声息地退至门外,将整个天下的风雨,都关在了这扇门内。

    皓承宇放下朱笔,绕过御案,走到皓思洁面前。

    他眼中的帝王威严褪去,只剩下一位父亲的疲惫与温情。

    他声音放得很轻:

    “月儿,陪父王喝杯茶,好吗?”

    “好。”皓思洁的声音很轻,却很稳。

    茶桌旁,烛火暖黄。

    皓思洁将小白兔安置在膝上,素手执壶,为两人各斟了一杯热茶。

    茶雾袅袅,模糊了他清秀俊美的脸庞。

    皓承宇凝视着他,目光穿透茶雾,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跟在母后身边的小稚童。

    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

    “自从你母后仙逝,你还是第一次,主动来这御书房见我。”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压抑的痛楚。

    “这么多年,害死她的真凶,我……依旧没能找到。”

    皓思洁端着茶杯的手指微微一紧,面上却无波无澜。

    “父王,儿臣随师尊修行,早已将恩怨看淡。”

    他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坚定。

    “今日前来,是想向父王表明心志。”

    “儿臣志在山水,无心朝堂,还请父王成全。”

    “成全?”

    皓承宇脸上的温情瞬间凝固,像是被寒霜打过的花瓣。

    他强压下心头的震惊与失望,耐心地劝道:

    “月儿,你听我说。”

    “你们十三个兄弟,如今只剩下你,还存着一颗仁心。”

    “你虽沉默,却沉静;虽寡言,却虑事周全。”

    “老六心术不正,老九野心如火,他们……都担不起这万里江山。”

    他声音近乎恳求:

    “埃罗国,你是唯一的选择。”

    “你若放弃,这江山……”

    “十三弟,可以。”

    皓思洁打断了他,语气平稳,却字字千钧。

    皓承宇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怔怔地看着儿子,大脑一片空白。

    老十三?……

    他几乎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年幼的儿子。

    “可……他才十岁……”

    皓承宇的声音,干涩而迟疑。

    “十三弟聪慧过人,文武之资远胜诸兄。”

    皓思洁迎上父亲的目光,不闪不避。

    “父王春秋鼎盛,尚有十年、二十年可以亲自教导。”

    “假以时日,他必成一代明君。”

    皓承宇的双眸死死钉在儿子脸上,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没有丝毫犹豫。

    他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有道理。

    万钧殿上,宦官总管广平手捧明黄卷轴,展开,用一种尖利而清晰的声音,划破了朝堂的寂静: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百官俯首,静听天音。

    “寡人之十三子,皓思烨,天资聪颖,性本纯良。”

    “自幼好学,博览经史;心存仁厚,体恤万民。”

    “今寡人观之,实乃可托江山社稷之栋梁。”

    “为固国本,以安天下,特册封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钟鼓齐鸣,百官俯首。

    十三王子:姓皓,名尚,字思烨。

    在这片庄严肃穆的景象中央,那个刚刚被册封为太子的男孩,正静静地站在高台之上。

    他年仅十岁,身形尚显纤细,穿着一身为他量身定制的太子衮服。

    玄黑色的锦缎上,用金线绣着五爪行龙,龙鳞在殿内烛火的映照下,仿佛在缓缓流动,熠熠生辉。

    宽大的袍袖垂下,更衬得他小小的身躯有种不真实的庄重感。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张尚未褪去婴儿肥的脸庞。

    他的皮肤白皙如上好的羊脂玉,在殿内光线下泛着一层温润的光泽。

    眉如远山含黛,淡淡地扫过,带着一丝孩童的柔和,却又因眉梢微微上挑而透出几分英气。

    他的眼睛尤其明亮,那是一双清澈如秋水的眼眸,瞳色是极深的墨黑,仿佛蕴藏着星辰大海。

    此刻,那双眼睛里没有孩童的雀跃与顽皮,而是超乎年龄的沉静与专注。

    他凝视着阶下的文武百官,目光坦然而坚定,仿佛早已洞悉自己肩上将要扛起的整个王国的命运。

    高挺的鼻梁为他稚嫩的面容增添了一分立体感,而那棱角分明、色泽淡雅的唇,此刻正紧紧抿着,显露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坚毅与自制。

    一头乌黑如瀑的长发,被一支白玉嵌金的发冠束起,几缕调皮的发丝垂在额边,随着他轻微的呼吸微微颤动,为他这身威严的装扮增添了一抹属于少年的鲜活气息。

    他站在那里,既是万众瞩目的储君,又是一个刚刚步入十岁的孩子。

    威严的龙袍与稚嫩的五官,沉静的眼神与纤细的身形,在他身上形成了一种奇妙而迷人的融合。

    他就像一柄尚未开锋的绝世宝剑,已然光华内蕴,只待岁月的磨砺,便可锋芒毕露,照亮整个埃罗国的未来。

    此刻,他便是那团即将燎原的、被寄予了无限希望的思想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