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9章 捷报与警报
    当我率领大军主力返回南郑时,迎接我们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狂欢。

    捷报早已通过玄镜台的快速信使,提前数日抵达了这座汉中首府。

    从城郊的关卡开始,道路两旁便站满了自发前来迎接的民众。

    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满脸稚气的孩童,有朴实的农夫,也有精明的商贩。

    他们手中的旗帜或许简陋,呼喊的口号或许杂乱,

    但那一张张洋溢着纯粹喜悦与崇敬的脸庞,却是那样的真实而滚烫。

    “陆使君回来了!”

    “我们打赢了!我们拿下武都了!”

    “汉中大捷!汉中大捷!”

    欢呼声如同山呼海啸,一浪高过一浪。

    士兵们挺直了胸膛,原本因长途跋涉而略显疲惫的脸上,此刻也焕发出了无比自豪的光彩。

    这是属于他们的荣耀,是他们用双脚、用汗水、用鲜血换来的荣光。

    我看到孙尚香骑在马上,平日里英气逼人的脸庞此刻也染上了一抹动人的红晕,

    她不断地向着人群挥手,享受着这属于胜利者的赞美。

    我催马缓缓前行,心中感慨万千。

    就在不久之前,当我刚刚入主汉中时,迎接我的还是猜疑、观望甚至是敌视的目光。

    这座城市,这片土地,对我而言是陌生的,我对他们而言,也只是一个空降而来的“外人”。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一场酣畅淋漓的对外胜利,胜过千言万语的安抚与说教。

    它以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向所有汉中军民证明了我的能力,证明了追随我,是有希望的。

    这种发自内心的拥戴,远比单纯的武力征服要稳固得多。

    我能感受到,一种名为“归属感”的东西,正在这座城市里,在我和这片土地的人民之间,迅速地生根发芽。

    入城之后,糜贞早已带着留守的文官在府衙门口等候。

    她眼中的担忧与焦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欣慰与骄傲。

    她向我行礼,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主公,欢迎凯旋。”

    我翻身下马,扶住她的手臂,微笑道:

    “我回来了。

    辛苦你了,子贞。

    家里的事情,让你费心了。”

    简单的一句话,让糜贞的眼圈瞬间红了。

    她强忍着情绪,点了点头,将所有的话都咽了回去。

    我知道,在我出征的这些日子里,她一个人要统筹整个汉中的后勤、安抚人心、处理政务,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当晚,府衙大排筵宴,庆贺此次武都大捷。

    欢声笑语几乎要将屋顶掀翻。所有参与此战的军官,无论职位高低,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士兵们的抚恤和奖赏也早已由糜贞亲自督办,第一时间发放了下去。

    整个南郑城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仿佛所有的阴霾都已被这场胜利的阳光驱散。

    然而,在宴会最热烈的时候,我却悄然离席,来到了平日里议事的书房。

    片刻之后,徐庶、貂蝉、糜贞以及刚刚换下戎装的孙尚香,陆续走了进来。

    他们都知道,我单独召见,绝不仅仅是为了庆功。

    书房内灯火通明,巨大的地图依旧悬挂在墙上。

    但此刻,地图上代表武都的区域,已经插上了一面代表我们的赤色小旗。

    它像一颗钉子,死死地楔入了雍凉的南缘。

    “外面的声音,都听到了吧?”我看着他们,平静地开口。

    孙尚香的脸上还带着兴奋的潮红,她用力点头道:

    “听到了!痛快!自我离开江东,还从未打过如此酣畅淋漓的仗!

    陆昭,你这声东击西、奇袭下辨的计策,当真漂亮!”

    糜贞也微笑着说:

    “是啊,主公。如今城中人心安定,士气高昂,百姓无不称颂主公之英明。

    此战之功,不仅在于得一郡之地,更在于尽收汉中之心。”

    我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了从刚才开始便一直沉默不语的徐庶和貂蝉。

    “元直,蝉儿,你们呢?”

    我问道,“你们也觉得,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尽情享受这场胜利了吗?”

    貂蝉上前一步,绝美的脸上没有丝毫笑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她从袖中取出一卷密报,双手奉上:

    “主公,这是玄镜台刚刚从长安传回的八百里加急警报。”

    警报?

    这两个字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熄了书房内刚刚燃起的轻松气氛。

    孙尚香脸上的笑容凝固了,糜贞也紧张地看向那卷密报。

    我接过来,迅速展开。

    密报上的字迹潦草而急促,显然是在极度紧急的情况下写就。

    内容很短,但每一个字都像一柄重锤,狠狠地敲在我的心上。

    “曹操震怒,斥‘陆贼狡诈,国之巨蠹’。

    已于许都朝会,假天子诏,斥我为叛逆。

    命征西将军夏侯渊总督关中诸军事,即刻起,关中、陇右所有兵马,皆受其节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命大将张合为先锋,统兵三万,即日南下,目标……阳平关!”

    张合!

    这个名字一出现,徐庶的瞳孔便猛地一缩。

    我将密报递给他,面沉如水。

    “这还不是全部。”

    貂蝉的声音清冷而干脆,继续补充道,

    “根据我们潜伏在各地的‘镜影’回报,长安周边的几处大营已经开始频繁调动。

    夏侯渊的帅旗已经抵达长安,他正在强行征调关中地区的粮草、民夫,规模之大,远超寻常防御。

    这绝不是虚张声势,而是一场……一场大战的准备。”

    徐庶看完了密报,抬起头,脸色已经变得无比严肃。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阳平关的位置。

    “主公,我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而且,比我们预想的……来得更快,更猛烈!”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曹操的反应,堪称雷霆之怒。

    他不仅要打,而且是要一战彻底剿灭我们!”

    “夏侯渊坐镇长安,总督全局,这是为了防止我们趁机北上,威胁关中。

    而派张合为先锋,则是他这步棋里,最狠辣的一招!”

    徐庶的手指,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张合此人,用兵巧变,善于利用地形,且为人坚毅,极难对付。

    官渡之战时,他便是袁绍麾下最难缠的大将之一。

    曹操派他来攻阳平关,就是要用一柄最锋利的锥子,强行钻开我们汉中的北大门!”

    书房内,一片死寂。

    窗外传来的阵阵欢呼,此刻听来,竟是那样的遥远而不真实。

    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一个世界里,是胜利的喜悦,是民众的拥戴,是美好的未来。

    而另一个世界里,则是迫在眉睫的战争阴影,是曹操压倒性的军事实力,是名将压境的巨大压力。

    糜贞的脸色有些发白,她喃喃道:“三万大军……还仅仅是先锋?”

    “不错。”徐庶点头,

    “张合的三万人,是曹操的中央精锐。

    其后,夏侯渊在关中能动员的兵力,至少还有五万以上。

    也就是说,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可能是一场总兵力超过八万人的持续攻击。”

    八万人!

    这个数字让孙尚香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她虽然好战,却不是鲁莽之人。

    她很清楚,以我们汉中目前这点家底,去对抗八万曹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她看向我,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些许动摇。

    我沉默了许久,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我看到了糜贞的忧虑,看到了孙尚香的震惊,看到了貂蝉的冷静,也看到了徐庶眼底深处那份沉甸甸的压力。

    终于,我缓缓地呼出了一口气。

    “怎么办?”

    我走到地图前,伸手抚过那面插在武都的赤色小旗,嘴角反而露出了一丝冷冽的笑容。

    “如果,我们没有拿下武都,

    现在面对张合的三万大军,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死守阳平关,然后祈祷张合自己粮尽退兵。

    我们将毫无主动权可言。”

    我的目光扫过众人,“但是现在,我们有了武都!”

    “这颗钉子,不仅是我们的西线屏障,更是我们威胁曹操侧翼的利刃!

    他夏侯渊敢把关中的主力全部压到阳平关来吗?

    他就不怕我出兵武都,断他后路,直逼长安吗?”

    “所以,曹操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已经被我们逼得不得不分兵。

    他看似主动,实则处处被动!”

    我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带着一种足以安定人心的力量。

    “警报,也是捷报。”

    我看着他们,一字一顿地说道,

    “曹操如此急不可耐地大动干戈,恰恰说明,我们的胜利,打痛他了!

    他感觉到了威胁,他害怕了!”

    “他越是如此,就越证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我转过身,面对着窗外那片欢腾的夜色,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让百姓们尽情地欢庆吧,他们理应享受胜利的喜悦。”

    “而我们……”我回头,目光如刀,扫过我最信任的伙伴们,

    “从现在开始,准备迎接一场真正的……战争!”

    捷报的喜悦,在这一刻,彻底被战争的警报所取代。

    但它并未带来恐惧,反而激起了一种更加昂扬的斗志。

    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