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6章 武道之神!气血破三!
    慧觉严格意义上讲,仍属于少林寺新生代。

    和他一样境界修为,武道宗师。

    但从年龄上看,慧觉还不到他的寿数零头

    若与他一般年长,想必不会空耗度日。

    然证得,天王神僧果位,也在情理之中。

    念至此,老和尚不得不服。

    古武时代统一六合的秦王,定都于此,也是有原因的。

    好地方养人啊

    “哈哈,宗师谬赞了.”

    孟传挠了挠头,听到有人夸自己的家乡。

    脸上也是禁不住喜色连连,笑意浮现。

    老和尚见他“得意忘形”,话锋一转。

    斜着眼淡淡说道:

    “走了也好,省的再给我徒弟教那些乱七八糟,耽误修行。”

    “.”

    孟传不说话了。

    若让老和尚知道,他又教绝明了门炼气法,估计得一脚送他飞出西方圣人殿.

    次日清早,日阳灼灼。

    孟传大早上起来练棍,少室山最后冲刺一波。

    明日便要离山,回家!

    他和慧觉宗师约定好了,届时一大早出发。

    掐指一算,自己还能赶回家吃中午饭.

    归心似箭,孟传手上动作也显得急迫许多。

    心猿意马,他自知不妥。

    忙收束心绪,手中垫了垫再攥实。

    长棍如龙,破空声呼啸。

    心念虽急,手上却稳。

    棍势由快转沉,隐含【崩山撼地拳】套路,每一击都似山岳倾轧。

    沛力自握持处通达棍身,聚于尖儿一点,喷涌而出。

    棍头点地,借力腾身。

    旋身一记【倒卷天河】,亦如【腾跃回马枪】起手。

    【疯魔乱舞】,棍影如瀑倾泻,将院中落叶尽数震碎,涟漪荡开十丈外。

    忽然,他五指一松,长棍脱手悬空。

    孟传双瞳骤亮,右手并指成剑,指尖凝聚一点庚金锐芒。

    棍未落地,他左手抄住尾端,右手连点七次,从棍梢一抹至棍尖,擦的锃亮。

    演兵之时,也不忘练习这秘法【点金指】。

    “铮——”

    乌木棍发出金属颤音,响彻四方。

    长棍通体泛起淡金色,重量陡增三成。

    孟传肌肉贲张,改双手持棍身中段。

    演练疯魔棍法当中的重持棍套路——【韦陀伏魔十八式】。

    第一式“明尊献玉”,直至通打最后一式“金刚捣杵”!

    劲风早已凝成实质般的绿色锥芒,孟传驾驭宝棍,于山野肆意驰骋,搅得气劲如龙。

    棍尖儿点地,右腿划过半圆圆弧,棍势骤然一变。

    长棍如金箍棒倒擎天穹,横扫间掀起飓风。

    身影腾跃如猿,棍随身转,每一击皆含劈山断岳之势。

    倒把换把,皆由心意动,棍风所至,地面犁出深沟,碎石崩飞如雨。

    这普通棍子得他意景力量加持,倒显的金刚不坏、无坚不摧!

    少顷,孟传倏然收棍而立。

    棍尾顿地,方圆十丈内尘土凝滞悬浮。

    孟传眸光如电,在此刻,长棍在他手中仿佛真正有了灵性。

    他悟了长兵之道的精髓,棍非死物,而是肢体的延伸。

    以腰线为轴,以气血御棍,劲力贯通如江河奔涌,收发随心。

    真正的棍法不在刚猛,而在掌控!

    棍风破空,不是终点,收放自如才是至高境界。

    面板上绽放毫光,应是【点金指】恰巧在感悟之中,正式迈入最后一层境界。

    【点金指:第2层(99%)→第三层(1%)】

    三层熟练度满,则意味着这门秘法圆满。

    到了这一境界,兵器不再是外物,而是彻彻底底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真正的人兵合一,便是“器随心转,无坚不摧”。

    心意所至,锋芒自现。

    体悟这一点,孟传眼中精光内敛。

    然而,这尚且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于兵击之道当中,另有所收获。

    武理打术,自是包含兵击一道。

    拳法占据大头,兵击亦是有着一隅之地。

    收棍而立,感知沉入内景地。

    观各尊武理高山,又拔高几寸。

    兵击之道提升,终归到底,亦是【识己】道路当中一步。

    就如无数支流汇聚,奔涌成海。

    武理打术的汪洋,正是靠这些一点一滴汇聚起来,成就大江大河!

    对于高山之间的融会贯通,他有种跃跃欲试之感。

    内景地的武理高山,融为一体,筑成一尊顶天立地神山。

    便是从【识己】向【识天地】之境的大跨步。

    孟传心生万丈豪情,但还是强忍住冷静下来。

    再等等.

    还不到时候。

    现在融合,必然会失败。

    识己还未识全,焉能识天地?

    今日只是兵击之道,有所突破。

    包括五行所在的自然、八极、太极等武理高山,还有不小成长空间。

    现在强行融合,即便能成功,也无异于是揠苗助长。

    况且,以此时的武理去识天地。

    九成九概率失败。

    能转换元气的拳法,才是武道的根。

    还需沉淀一二,终究需要按先前想法,悟百家拳中精髓,再去识天地。

    那什么时候是个头?

    武理打术,自踏入【韵】境以后。

    修行进度如何?有无衡量标准?

    众说纷纭。

    事实上,都是自行去把握,没有一个标准定数。

    每个武道家情况不同,不同人,内景地亦是五花八门。

    武道理论,也是各有各的领悟。

    从来没有一个定论,也没人“敢”给武道下定论!

    即便臻至大圣,于武途一道亦是在学习,从没有终点一说。

    从识己到识天地、乃至最终识本源。

    就如同修行神功绝学,每一步皆靠自身摸索,没有“真理”可供借鉴。

    若真有人能做到这一步,掌握“武道真理”.

    孟传又想起赤厌当初,嘴里一直嚷嚷的神力、神权什么东西。

    于武道一途,掌握真理,裁定秩序,手握能将武道修行至终点的“方法论”。

    “这样的人,方为武道之神,武神.”

    第八大限是不是武道终点,能否被成为“神”?

    孟传哪能下定结论,武道究竟是什么,他都认识浅薄。

    这世间,恐怕只有即将破八的赵大圣,才能给出答案

    纵观寰宇界,纵观整个宇宙,武道不过是刚刚在蓝星兴起的一隅之地“小道”。

    对于“神”的认知,孟传也不过刚刚起步。

    现在就下定义,未免有些坐井观天。

    现在去想这些,也无异于是望山跑死马。

    踏踏实实去练即可,多想无益。

    此刻,孟传顾不得思索这些。

    身体顿生出一种玄妙感,热流从尾骨直直窜到脖颈,逸散全身。

    虽未从【识己】,进境到【识天地】这样的大跨越。

    但武理识己当中小迈一步,亦是引发天地元气汇聚,全身裹缠温润如玉的热息。

    深究其源,亦是如打术破韵境时候一样。

    武理提升,对天地感触更深。

    和天地自然深度交互,截取元气转化为气血。

    上次在武当山,他的气血从一万四,暴涨至一万六。

    今日武理打术,再有小突破。

    于天地自然感悟更深,能转换多少元气,增加多少气血?

    孟传视线停留在天穹之中,静静数星星.

    一颗点亮,三颗

    十颗!

    星轨如蛛网勾连,星光如发洪水般爆溅飞射。

    孟传面耳赤红,口鼻喷涌热息,滚滚如烟。

    再紧握双拳,更强的劲力汹涌勃发。

    气血缠如大蛇汇聚臂膀,沛力无垠。

    不止如此!

    元气还在周身氤氲结节,经脉超负荷疯狂搬运。

    第十一颗星辰毫无桎梏的瞬间被气血充盈!

    一颗颗待点亮星辰,以肉眼可见的飞速,从暗淡直至熠熠。

    待一切平息,细数下来。

    这一波提升,共计28颗星辰汇聚!

    两千八百点新生气血!

    长啸一声,孟传拔身而起,宣泄陡然暴增的巨力。

    纵跃间身形震如惊雷。

    细看下,于密林之中徒留下风的痕迹,肉眼难辨。

    遍地都是灌木菩提,照理来讲,像他这样一步数百米暴行,早就将密林撞的坍塌一片。

    然后孟传于林中折转,没有丝毫凝滞,也没有一株巨木被他撞塌。

    不是他以意景力量,操控巨木让道,而是周身气机与巨木相结合。

    神行百变,正是以五行遁术为基础创造的顶级身法。

    顺应天地气机流动,本就是拿手把戏。

    于这林中徜徉,再搭配【长空诀】之灵动。

    就算一步千米,他也撞不了一点儿,这就是身法微操!

    太快了,气血暴增后的身体爆发力,让孟传心潮澎湃。

    如今气血打破三万开头,正式进入武道大家后期阶段。

    佐以自身本就强悍的肌体,搭配一众身法特质。

    就是这样变态!

    现在的身法,除非是驾驭真罡,飞起来的【武道宗师】。

    四限之下,无一能追赶上自己。

    速度爆发方面,已立于不败之地。

    若是气血再涨涨,突破

    五万、六万?

    “你飞天上,我也得给你拽下来!”

    孟传大放豪言。

    突破武道大师,搭配最终解放。

    爆发一步越至千米高空,绝非难事!

    届时晨曦演武,宗师强者必将飞天遁地,以高打低。

    别说破开真罡,他要是连够都够不着。

    该怎么打?

    如此想来,有了对策,孟传倒也安心不少。

    红润脸色,渐渐正常。

    一身悸动平复。

    压下新生气血,孟传汇聚星甲,眼睛向下看,足足能覆盖到大腿中段。

    孟传露出些许满意之色:

    “挺好,星光甲胄已然能护住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