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孔家家主是衍圣公,世袭罔替,也就是说,孔家家主不管是谁,只要坐上了,就是衍圣公。
也因为这个身份,孔家的土地根本不用交税,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而现在的摊丁入亩,就是让他们赶紧交税,他们自然是不愿意。
而那些寺庙也是不愿意,他们一个个的说自己是出家人身无分文,香客们捐的钱都给了佛祖,不用交税。
但是寺庙大堂里面的金身佛像,还有寺庙周围的土地让人知道,这些钱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而且那些和尚可不善良,这么多土地种不过来,只能是让一些没有土地的流民来种植,而且租子很高,比地主都狠,不管是风调雨顺还是水旱,租子依然是那些,交不上,那些僧庙护院可不会手下留情,把一个人打死打伤是很平常的事情。
贾钰对这两个没有什么好感,先说孔家,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广收门徒,有教无类,这一个没的说,而且孔子很多思想现在都有很大的影响,经过了孟子和荀子的补充和完善,可以说汉代以前,儒家一直是很正直的,或者说是忠君爱民,铁骨铮铮,宁折不弯,虽然是以和为贵,但是被人欺负上门了,也得打,而且认为卫国战死很荣耀。
但是之后慢慢的就变了味了,到了这个时候,衍圣公成了世修降表的人,满清入关,他们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忘了个一干二净,带头剃发,把良禽择木而栖发挥的淋漓尽致,鬼子来侵略,摆酒招待,大量的珍贵典籍被鬼子弄走,弄的后世要研究,要去小日子那里借,何等的屈辱。
佛门,更不用说,盛世敛财,乱世关闭山门避世,南北朝梁武帝三次入佛门,而当了和尚不用干活,到处化缘,让大量的劳动力流失,导致农业生产受影响,而且佛门很容易蛊惑人心,这让统治者怎么可能放心,因此极力打压,没有官府的允许,私自给人剃度罪名和拐卖差不多,基本上就是一刀,而且没有朝廷签发的度牒,不得私自建造寺庙,一单发现,立刻拆除,为首的人斩首,剩下的人入狱。
而现在,这两个势力为了对付摊丁入亩,已经开始勾结了。
刘畅有些难办,因为孔家是孔子的后人,天下读书人都以孔子为自己的榜样,在读书人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要是真的动了孔家,影响力是很大的。
佛门同样是如此,很多人相信,动了同样也是有很大的麻烦。
绕过去更不可能,这样会造成一个问题,有一就有二,要是真的绕过了孔家和佛门,第二天这两家的土地就会增加十几倍。
因为这两个不能绕过去,一定要处理了。
想要处理也很简单,派军队过去,趁着黑夜杀进去,事后伪装成匪徒之类的就可以了,不过解决不了本,孔家很大,旁支分支更是数不胜数,他们会立刻推选出一个人,让天下读书人上书,再让这个人当衍圣公,土地依然是孔家的。
佛门,这个太顽强了,虽然严格控制,但是寺庙还不知道有多少,一个个弄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行。
而且信徒太多,万一被有心人利用,煽动造反,就是一个大问题。
刘畅心里也是有些纠结,不知道自己要不要退一步,还是继续执行下去。
而在曲阜,这一次的孔家家主在屋子里面,虽然脸上云淡风轻,但是心里一直不平静,除了这里,山东其余的地方都已经开始摊丁入亩了,自己恐怕已经成为了皇上的眼中钉了。
“爵爷,一清大师来了。”
这个时候,一个人进来通报。
“快请。”
孔家家主孔令辉立刻让人赶紧请进来。
“阿弥陀佛,贫僧见过衍圣公。”
很快,一个和尚走了进来,他是最大的寺庙报恩寺的主持,几乎是山东和尚的头了。
这一次来,也是为了摊丁入亩的事情。
两人立刻去了后面商量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他们也是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刘畅虽然是皇上,但是也不能独断专行,也要考虑一下民意,否则容易在史书上面留下一个暴君的称号。
孔家打算联合几个省的举人,再加上一些官员,来一个联名上书,希望可以让刘畅收回命令,或者让刘畅让孔家不参与摊丁入亩。
而佛门也是这个意思,让一些信徒去皇宫自愿请愿,让佛门这清净之地可以避免摊丁入亩。
两人的交谈虽然秘密,但是几天之后还是出现在了刘畅的桌案上面。
刘畅看着两人的对话,知道了孔家和佛门的打算。
刘畅看了看下面的人,没有问他们,这些人都是文官,读着四书五经长大,科举上来的,心里估计会或多或少的偏向孔家,因此刘畅不打算问他们。
另一边,贾家,贾母在送葬老太妃回来之后,精神更加的不好了,一点小事情都要发脾气。
而鸳鸯则是再一次受到了贾赦的威胁,但是鸳鸯依旧是不愿意。
这一次鸳鸯不打算忍了,直接把这件事情捅到了贾那里。
鸳鸯到贾母跟前跪下,一边哭,一边说,把邢夫人怎么来说等等,全部说了出来。
“因为不依,方才大老爷说我最好乖乖听话,不然要等着往外聘,我到天上,这一辈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终久要报仇。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姨娘,就是正房太太,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若有造化,我死在老太太之先,若没造化,该讨吃的命,伏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我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若说我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来支吾,日后再图别的,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从嗓子里头长疔烂了出来,烂化成酱在这里!”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