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间。
“反明急先锋?”
“抗清擎天柱?”
朱元璋抓了抓脑袋感觉人有一点懵。
他原本还以为这个李定国是如郭子仪或者岳飞孟烘这样,撑起了大明最后时期江山的擎天柱。
怎么突然变成了反明急先锋了。
“标儿你说这是个啥意思,咱怎么有点看不懂了呢?”
朱标想了想道,“反明急先锋在抗清擎天柱之前,想来这位李定国的人生应该也是分为两个阶段。”
“在早期他可能是作为起义军的一员,跟随着他们一起推翻大明,等到了朱由检这孩子殉国,满清入关后为保江山不落异族之手,他又开始反清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定是如此了,难怪天幕会说他这一辈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在他们看来,彼时咱的大明已经腐朽不堪,推翻大明是再正确不过的一件事。”
“那个时候那些反抗大明的起义军,在后人的眼中来看,其实跟他们夸赞咱推翻了蒙元一般,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李定国...”
“好名字啊!”
“让咱来看一看他能不能担得起大明最后的擎天之柱的称号。”
朱元璋目光中带着些许的审视,他感谢到了那个时候还忠心大明的所有人,但擎天柱一称却不能妄用。
上一个擎天柱还是北宋的岳飞!
李定国看着天幕艰难的咽了咽唾沫。
这个李定国是在说他吗?
他这等人竟然能得到后人如此的赞誉...
【对于李定国,封建史籍的作者一般也都予以肯定赞许之词,但他们所赞许的是李定国后半生的改邪归正】
【可实际上李定国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清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
【在明末那段时间,大明满清两方均涌现出许多璀璨的人杰,但纵是如此李定国仍是其中最闪耀的一颗巨星!】
【这是一位不论是从能力还是品行都可以和岳武穆相提并论的存在】
【所谓残碑读罢呼鬼雄,生死都随李晋王!】
崇祯年间。
“我大明竟然还有如此人物?”
“李定国!”
崇祯听到这里豁然起身,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他根据后人所言提拔了一大批人杰,如果不是天灾这大明的光景瞅着已经好起来了!
他都以为天下英雄已经尽入吾彀中矣,没想到竟然还遗漏了这样一颗闪耀的明珠。
听后人此言,这可是能和岳武穆相提并论的存在啊!
“他在哪!”
“他在哪里!”
“传朕的诏令,找遍天下也要找到这位李定国!”
群臣闻言心思各异,不少人在想他究竟做了什么能得后人如此赞誉,要知道后人对于他们这个时代的人可都是以批评为主。
也就是孙传庭、卢象升、以及秦良玉等寥寥几人可以得到后人满嘴称赞。
其他人便是称赞也带着少许的批评。
也有些人心里面有些不服气,认为后人太过苛责他们,偏心太甚。
他们自认为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了,如何不能让后人夸赞一句呢!
【众所周知,当1644年李自成率大军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后,广义上大明就已经灭亡】
【如果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人来说,不少人可能都不知道还有一个南明的存在】
【便是知道南明,也说不清楚南明历经了几帝最后又是如何走向覆灭的】
【那么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南宋和南明从客观条件来讲,谁更有机会翻盘?】
【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难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南明是更有机会翻盘的那一个】
天幕上此言一出,顿时将南北两宋还有大明的注意力全是吸引了过来。
他们目光灼灼的看着天幕,想要知道后人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嘉靖年间。
“我大明竟然也如宋一般,竟然还有一个南明?”
“既如此,这个南明又存在了多长的时间?”
朱厚熜眉眼中带着些许的意外,他还以为朱由检那小子在煤山自缢后,大明就直接亡了,随后天下变成了李自成和满清的争锋。
没成想竟然还有一个南明。
仔细一想倒也确实如此,大明虽失北京,但南京尚在,在南京那边还有一套完整的六部班子。
就算彼时那些人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也不可能就这样将这半壁江山拱手让人。
“也罢,就让朕来康康南明又是如何作为,比之南宋又如何?”
“便是国灭想必也能亡的轰轰烈烈吧。”
有崇祯城破刚烈自缢的榜样在前,后人每每聊到大明时纵是对旁的地方多有责骂,但对于大明的刚硬和骨气他们还是十分认同的。
也正是这些因素给了朱厚熜不小的自信,换做是他在先帝如此榜样下,也当奋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