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8章 儒门之法
    寇婷婷被赵捕头押进地下密室。

    密室里到处都是孩童尸骨,地面的血污很深,几乎可以淹没脚踝。

    寇婷婷光着屁股五花大绑,像只粽子。

    抓人的过程极为顺利。

    老家伙正在床上跟女子腻歪着,不愿意起来呢。

    便被从被窝中拖出来,捆上了。

    然而弑天教的代表,副捕头雷全知道不会这么容易结束。

    即便将寇婷婷抓了,秋后斩了。

    也只能斩了,他的血肉不能炼制成长寿丹和魂魄丹。

    更不能得到他的仙骨。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如果就这样抓走寇婷婷。

    他们这些人会遭到反噬,因为仙骨不是没有生命的死物。

    它附着在寇婷婷身上,跟宿主有共同的命运。

    感觉到被侮辱的被仙骨会把无穷无尽的灾祸降至他们脑袋上。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孩童的污血掺杂着弑天教特有的脏物,将寇婷婷的身体和灵魂都弄脏了,禁锢仙骨的能力,让它无法降灾。才能真正控制寇婷婷。

    雷全和赵天财都束手无策。

    只能求助官府出手。

    以炼制寇婷婷的收益五五分的条件。

    求得姚忠信出手。

    用儒门之术破了仙骨的防御,成功污秽仙骨。

    陆镇听到寇婷婷被抓的经过,心中便有这样的疑问。

    仙骨是生命本源世界树母寄存在寇家人身上的。

    是三界中都找不到的至宝。

    姚忠信不过是个刚入门,修行极浅薄的修士罢了。

    他为什么就能轻而易举的克制仙骨?

    今天这个疑问有了答案。

    姚忠信向陆镇发动攻击,表面上攻击的手段是儒门术法,但陆镇从其中感受到了极大的恶意。

    历朝历代以儒治国,儒法正是堂堂正正,不搞阴谋诡计。

    攻击自己的儒门术法却像下滥的和段,表明已经被严重污染了。

    附在触手上的金光充满了邪恶、阴冷的气息,欲通过尖刺进入陆镇的神府,污染他的神魂,将他变成不堪一击的废人。

    陆镇故意门户大开,任金光攻击。

    细细体味、分辨着掺杂在金光中的气息到底是什么东西?

    不明气息从何而来?为何偏偏要污染至圣先师?

    姚忠信对儒门术法的解释,让他模模糊糊意识到。

    污染至圣先师,进而控制整个儒门,绝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而隐藏着更大的图谋。

    只的搞清污染源,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陆镇之所以如此执着查找污染儒门的源头,是因为儒门术法的手段与释门类似,以修心为主,控制生灵的精神和灵魂。

    不管什么样的世界,将统驭这个世界的生灵控制了。

    那么这个世界的统治权自然会落到儒门之手。

    而污染了儒门,暗地控制儒门至圣先贤的黑手,自然而然的也就变成了这个世界的实际控制人。

    儒门与释门都主张修心。

    但二者却有显着区别。

    释门认为,世界是虚假的,万事万物,一切众生如同虚空的花一样,是不存在的,是本源处臆想出来的,或者说是本源皆空做的梦。

    众生则生活在本源的梦境中,如果本源醒了,梦中的一切也就消失了。因为结局早已注定,所以众生皆苦。

    释门给众生开出的药方是,让他们畏因避果,努力修行内心,让自己的心靠近本源,回归本源,万法皆空,永证大道,冲破本源的梦境,落得个真正的逍遥自在。

    芸芸众生若是与虚假的世界羁绊过深,因果纠缠难以厘清,则要努力积德行善,避免再种孽缘,再造恶因,让自己难以从火海地狱般的尘世中脱身。

    众生是有感情,有欲望的,行动坐卧,交流沟通,人际交往,都如同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自然而然的产生因果,产生缘份。

    今世若要完全杜绝尘世,没有新的孽缘、恶因产生。

    努力修持,锻炼神识是唯一的途径。

    释门要求信徒弟子断舍离,放弃尘世一切,皈依三宝,只有出家后青灯古佛,朝夕诵经不止,才是真正的修心。

    佛陀认为只有出家,抓住佛、法、僧,才能达到修心的最高境界。

    儒门也强调修心,但却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不信神鬼,只祭拜祖宗。主张恢复古礼,人与人之间因为地位的不同,以纲常维系。

    至圣先师教导弟子总结起来就是三纲五常。

    三纲之第一纲:君为臣纲,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第一纲奠定了王权内部的关系,以皇帝为核心,臣要忠心耿耿,君要身正言明,誓做尧舜。

    君王不正,荒淫无道,臣子则可以择良主而侍,投奔明主不算背叛。

    第二纲:父为子纲,子代父亡,子不死不孝。第二纲明确了家庭中的父亲的权威,父亲做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能力的大小,决定了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父亲应该为儿子做出正面榜样,引导儿子走正路。儿子要听老子的话,将家庭的优良美德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将来再传扬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做父亲的如果不爱儿子,不爱老小,不能做出很好的表率,当儿子也不必愚孝,可以离家独立创业。

    第三纲:夫为妻纲,这一纲强调的则是夫唱妇随,家庭和谐的准则。做为丈夫,男人是强壮的象征,理应成为妻子的保护伞,只夫妻同心,才能把日子过好,才能做到家庭和睦,琴瑟和鸣。

    老婆上要孝顺老人,下要抚养儿女。

    丈夫除了给家庭挣来一定的钱财做为经济基础,还要体贴妻子的辛劳。

    老婆不贤,休之可也。

    丈夫不贤,妻子也不必抱着从一而终的观念,可以改嫁他人。

    三纲上至国家,下到家庭,甚至给每个人都制订了行为规范。

    让红尘中的男女,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乡野村夫,都能拿来规范家庭,教导儿子,妻子。

    儒门至圣为了三纲顺利贯彻执行,同时提出了人们必备的五种德行准则。五种德行便称为五常。

    分别是:仁、义、礼、智、信。

    三纲为骨架,五常为血肉。

    构成了儒门几乎全部的修行心法。

    儒门教导弟子的目的,不是让他们遁世,避入空门,而是要求弟子们要入世,以学到的本领为天下苍生谋利。

    他们将修炼的步骤分为四个步骤。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弟子天赋不一样,每个人面临的外部环境不一样。

    各人的悟性也有高有高低。

    并非人人都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但是不要紧。

    至圣先师教导弟子:做到第一步,修身养性,足以证明是个成功人士,这一生没有白活,死的瞑目,走的安心。

    因为儒门之学,正好契合了尘世男女的名利心、逐权心、争霸心。

    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激励自己的精神食粮。找到激励自己奋斗的力量。

    所以尘世中男女对儒门之术信仰之深,远非释门空空之论,看不到,摸不着的,虚幻来世论所能比。

    论起对人心的控制,儒门比释门更厉害。

    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黄髻孺子,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都是父母、大人、师长教导给他们的至圣先师传下来的经典语句。

    儒门之法不知不觉,便悄无声息的完成了对每个人影响。

    另外,以儒门思想教育百姓,辅助治国可比释门作用大多了。

    所以不管哪个世界,哪代帝王,都是以儒门思想治国。

    以释门宗旨治国者,演化之路早已锁死。

    每个人看似平安喜乐,实则早成了没有独立思想的行尸走肉。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