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章 大展厨艺
    记忆里,杀鸡似乎该在脖子上划一刀。

    然而鸡已提稳,刀也握紧,却迟迟不敢下手。

    透过窗户,李建设看见院子里的情形,放下手中之物,取个碗盛了些热水,加了点盐,端到外头。

    他将碗置于一旁,接过冉秋叶手中的公鸡,轻轻拔去鸡颈上的羽毛,又拿过周青仪递来的菜刀,在鸡脖子上试了下。

    “杀鸡时,应该靠近鸡头那边割,”

    他边说边示范,“动作要快准狠,切断气管、血管和食管。

    如果位置偏了,鸡还会挣扎,四处乱跑。”

    一边讲授,一边操作,手法干脆利落。

    “咔咔……”

    随着气管被割断,公鸡试图扑腾,但爪子和翅膀已被李建设牢牢控制住,很快便流出半碗鲜血。

    待鸡不再动弹,他将其丢在一旁,任其抽搐一阵。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

    旁边,冉秋叶和周青仪全程观摩。

    冉秋叶眼神中透着些许不忍,而周青仪则赞叹道:“真厉害!”

    这让李建设有点摸不着头脑。

    他现在明白了,为何周青仪在大杂院里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不愿与他人多打交道。

    这种高冷的性格,在某些人眼里未免显得过于疏离,缺乏市井气息。

    毕竟大杂院里的居民大多朴实无华。

    像她这般出众又不合群的人,难免遭到嫉妒和非议。

    李建设此刻也意识到这一点。

    其实院子里不少人正在偷偷注视着他们。

    尽管这些人对他们身份充满好奇,却没有一人上前搭话。

    这人缘,似乎并不比自己强多少。

    于是他提起鸡,让冉秋叶端着装鸡血的碗,三人一同回屋。

    想想看,他们也不太受自家院子邻居待见。

    说起来,这两人还真是相映成趣!

    回到屋里,李建设安排任务:“先用热水烫一下,然后就能拔毛了,这项工作你们来做吧。”

    炉子上正烧着热水,李建设将鸡放进去煮了一会儿,便把拔毛的任务交给冉秋叶和周青仪,以免她们闲得发慌。

    与此同时,李建设也没闲着,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块猪肉。

    这块肉足有两三斤,显然不是一顿能吃完的。

    他先剥下猪皮,剩下的肉分成了大小两块。

    小块的约有一斤重,他打算用来做淮扬菜里的经典菜品——清炖狮子头。

    这狮子头不同于普通的鱼丸或肉丸,不需要油炸。

    而且选材讲究,是肋排上的硬五花,肥瘦比例为七比三,肥肉占七分,瘦肉占三分。

    如此肥腻的肉,在现代恐怕会被许多人嫌弃,觉得难以入口。

    但在那个年代却是难得的好料子,因为有油脂才够香。

    做这道菜,最考验刀工和火候。

    制作狮子头不能用绞肉机搅成肉糜,也不能直接剁碎,而是需要一刀一刀地切出来。

    先用平刀法将肉切片,再以细密的方式切成极小的肉丁,要求粗如丝、细似丁,大小如同石榴籽,不剁不碎,全靠刀工精细处理!这种方式的好处是……

    狮子头的制作,关键在于保持肉的纹理与组织完整,最大程度保留鲜嫩口感。

    火候掌握尤为讲究,无论是揉合还是入锅都需要技巧。

    因为肉是切出来的,而非绞肉机处理的,所以缺乏黏性,要达到入口即化的质感,需花费不少工夫。

    这里不能添加鸡蛋或淀粉等材料。

    为了让这些松散的肉粒抱团,需反复摔打,从左手到右手,再从右手到左手,直至成型不散。

    下锅后,要用小火慢炖四小时以上,保持汤面似开未开,否则火大了就会变成肉丸汤,这对火候要求极高。

    高汤也是精心熬制八小时以上,但李建设他们并不这么讲究,他只用骨头熬些简单的汤。

    尽管如此,后续工作依旧繁琐,主要在于耗时长。

    不过,做三颗狮子头就够了,剩下的肉可剁成肉糜做汆丸子,中午用不上,留给冉秋叶她们慢慢享用。

    干活时,周青仪显得轻松许多,边聊边做,很快聊到了李建设的家庭状况。

    得知他的经历后,冉秋叶和周青仪都感到惊讶。

    在这个时代,每家都有各自的难处,冉家也不轻松,因此她们更能理解李建设过去的不易。

    至少她们还有完整的家庭,即便遭遇困境,母女二人还能相互依靠,不像李建设那样孤军奋战。

    “建设,你以前真的很苦。”

    周青仪带着同情说道。

    李建设对此并未在意,谈起往事时,他心态平和,仿佛是在讲述他人之事。

    然而,旁边的周青仪却红了眼眶,满脸悲悯地看着他。

    李建设摸了摸鼻子,笑着回应:“阿姨,谢谢您的关心,但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

    当时我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为我难过,日子还得继续向前。”

    没想到,这位未来的丈母娘竟如此多情,还在为自己添戏。

    “你没觉得苦,是因为生活早已把你折磨得麻木了。”

    她心疼地望着李建设,“这么多年,你承受了太多苦难,命运对你实在不公。”

    李建设眨了眨眼,确实少见有人能让他无语。

    可以看出,丈母娘虽历经沧桑,但内心仍充满文艺青年的情怀。

    这话听在李建设耳里,像是中二少年的无病 ,让他不禁想挠脚解压。

    面对周青仪的话,李建设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这是第一次有人在他面前坚定地说“我知道你的苦,只是你不知道”。

    李建设望向冉秋叶,没想到她也耸了耸肩,表示无能为力。

    无可奈何之下,他拿起身旁的油纸包。

    刚把装着果仁糖的油纸包搁在桌上,李建设就没再理会。

    冉秋叶与周青仪自是不好主动发问,毕竟东西是谁带过来的显而易见。

    至于李建设本人,大概是忘却了这一茬。

    当油纸包再次被打开时,一股浓郁的甜香瞬间弥漫开来。

    连冉秋叶和她的母亲都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那个包裹,发现里面的果仁糖后,两人都显得颇为意外——这种点心她们从未见过。

    “好香!”

    周青仪不由自主地吸了吸鼻子,却没有勇气开口询问。

    李建设似已猜到她们心中所想,便主动解释道:“这是果仁糖,是我今早亲手做的,味道还可以,你们不妨尝尝。”

    说着,他从包里拿出几颗分给二人,试图转移岳母的注意力。

    果然,品尝过后,就连一向稳重的冉秋叶也不禁眯起眼睛,露出陶醉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