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3章 派出所临时工
    果然,听完李建设的解释后,白玲没有继续追问。

    她来询问,只是为了核实李建设的身份。

    如今看来,他的身份无误,她还有其他事需要李建设帮忙。

    看着李建设,白玲说道:

    “李建设同志,你的身份没有问题。”

    “这次抓捕徐大牛,你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会为你颁发一张荣誉证书,表彰你见义勇为的行为。”

    “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加入我们的编外特别行动队?”

    “你的身手这么好,有些任务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人参与。”

    “平时无需常驻派出所,只有特殊任务时才需出勤。”

    “为此,你也能从我们这里领取特殊津贴。

    有了这样的身份,也会享有一些额外权利。”

    李建设惊讶不已。

    没料到白玲竟想让他当临时工。

    不过李建设明白,这种情况在过去还是存在的。

    当时国内的警报尚未完全解除,即便是二十年后,国内的民兵仍保有大量人数。

    许多大型工厂都有自己的民兵团,这可不是后来那种保安。

    当时的民兵团需要经常外出拉练,进行实战训练。

    每次靶场训练,都像是战场般热闹。

    李建设对此感到不解:

    “都这个年代了。”

    “即便练武,也是为了自保。”

    “现在谁还在乎近身搏斗?一个拳师又能有何作为?”

    白玲笑了。

    李建设有此疑问,其实也正常。

    她温和地为他解答:

    “即便拥有飞机大炮,仍有许多地方它们无法涉足。”

    “这个特别行动小组正是为此而设。”

    “队员皆是高手。”

    “处理的可不是寻常事务。”

    “不知你是否感兴趣?”

    李建设思索片刻,最终答应下来。

    与白玲谈妥后,又与王主任商定派人修缮房屋之事,李建设到轧钢厂时已是下午。

    到达采购科办公室。

    此刻办公室里有不少人。

    除了师父陈忠,还有孙莲花、吴敏,以及一位名叫肖大海的年轻人,二十三岁。

    个头不高,比李建设矮半截,看起来白白净净。

    剃了个寸头。

    李建设之前听陈忠提过此人。

    家境优渥,红色背景出身,堂兄弟众多,但他本人似乎缺乏进取心。

    觉得采购工作轻松,便来试试。

    平时很少到厂里。

    这时见到李建设,热情地凑上前,开口问道:

    “李兄弟。”

    “听说你钓鱼很厉害,半天就能钓上百斤鱼。”

    “你说说,钓鱼有什么门道?教教我,回去也好在我家炫耀。”

    “到时候。”

    “他们肯定得把我当英雄供着。”

    李建设一愣。

    他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反应。

    这个时代,居然也有这般直率的富二代。

    李建设点点头说:

    “钓鱼的技巧。”

    “确实有讲究。”

    “改天咱们切磋切磋。”

    “对了,今天特地来给大家送喜糖,尝尝看。”

    听李建设这么讲,孙莲花和吴敏都好奇地围过来。

    才知道原来今天上午,李建设竟然和他的对象去领了结婚证。

    孙莲花调侃道:

    “小弟,你动作挺快嘛。”

    “前几天你还说刚认识不久呢,现在就把人娶回家啦。”

    “光吃喜糖可不够。”

    “什么时候办酒席啊?”

    “到时候。”

    “姐姐一定得去喝杯喜酒。”

    吴敏也在一旁附和。

    李建设连忙说道:

    “当然欢迎。”

    “师父,孙姐,吴姐,到时候可别忘了带上新娘子一起去。”

    “还有肖哥,要是你有空的话。”

    “也一起吧。”

    李建设对肖大海并不熟悉。

    因此只简单打了招呼。

    这个时代与后世相似,有人热衷于参与这类活动,而有些人则不然。

    特别是面对随份子这类事情,很多人深恶痛绝,尤其是同事间的往来。

    若是亲戚或邻居,送份礼总还能带上孩子去。

    若同住一个院子,全家出动也无妨。

    但同事间的人情往来却不宜拖家带口,所以许多人不愿参与。

    不过肖大海却拍着胸脯保证。

    还豪爽地问李建设:

    “李兄弟,到时候接亲你打算怎么弄?”

    “要不要我帮你借辆吉普?那玩意开出去多拉风。”

    “接亲也显得体面。”

    听听。

    果然又是典型的富二代作风。

    在这个年代,别说借车了,有些条件差的新郎连衣服都是借来的。

    如果真能借辆四轮车接亲,那绝对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一般家庭可做不到。

    骑自行车娶亲挺好的。

    只是李建设不太喜欢这些花哨的东西。

    他摆摆手说:

    “我家就我自己一个人。”

    “我对象那边,就她和她妈两个人,连亲戚都没有。”

    “就是叫几个朋友一起去吃饭就行了。”

    “别搞得那么复杂。”

    听见这话,

    旁边的孙莲花立刻说道:“不提这事我都差点忘了。”

    “老陈。”

    “你是他的师父。”

    “建设要结婚了,他家又没有别的长辈,你这个师父得帮忙出份力。”

    “建设,你家还缺啥不?”

    李建设摇摇头:

    “东西差不多都备齐了。”

    “厂里的自行车够用了,不用再买。”

    “家具也已经买了。”

    “而且。”

    “跟街道办也交代好了。”

    “回头他们就会派人把我的房子收拾一遍,这就算是齐活了。”

    看起来,真的没啥需要准备的。

    不过。

    孙莲花决定给李建设一张缝纫机票。

    对他们来说,

    这些东西,

    不过是人情来往的工具,每个人手里都有不少。

    孙莲花抓了一颗果仁糖放进嘴里。

    夸赞道:

    “真好吃。”

    “兄弟你的手艺不错,还会做这种点心。”

    “告诉你啊,你现在结婚了,也许你对象不会用缝纫机,但这个东西还是得有。”

    “至少面子上好看些。”

    陈忠也给了李建设一块手表票。

    之前吴敏送过一张。

    不过。

    得知李建设的对象还没定下来。

    这下,他又送了一张,这样李建设夫妻俩都能用。

    聊了一会儿,

    孙莲花忽然说道:

    “中午我看见有人披麻戴孝地进了厂,还是个怀孕的女人。”

    “还领着个老太太。”

    “旁边还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

    “进了厂后。”

    “直奔厂长室去了。”

    听说那个女人是钳工组贾东旭的老婆,就是前几天出事的那个。

    “据说那女人长得很好看。”

    “现在成了寡妇。”

    “兄弟。”

    “我听说贾东旭和你住一个院子,你知道这事不。”

    听了孙莲花的话,

    李建设就知道,肯定是贾家的人来厂里了。

    这种事,

    贾家的人干得出来。

    以贾张氏的性格,贾东旭出了这事,她肯定不会错过机会,非得让厂里出血不可。

    李建设点点头说:“我没见到。”

    “不过按你所说,这些人应该是贾东旭的家人吧。”

    “她老婆确实快生了。”

    听罢这话,

    办公室里的几个人忍不住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