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七年冬,汴京的雪下得密,汴河上结了层薄冰,岸边的绸缎庄却暖得很。
林掌柜的女儿林婉儿,正对着铜镜描眉。她刚满十六,眉眼生得娇,穿件水绿色棉袄,衬得皮肤雪白。丫鬟春桃端着茶进来,笑着说:“小姐,方才门房来报,说苏公子来了,还带了两盒胭脂,说是江南新贡的。”
林婉儿手一顿,眉笔在眉梢画偏了点,她慌忙擦了擦,起身理了理衣襟:“知道了,让他在客厅等我,我换件衣裳就来。”
这苏公子,名叫苏文清,是三个月前搬到陈留巷的。据说他是江南苏家的公子,父亲在朝中做御史,因得罪了权贵,才暂时带家人来汴京避风头。苏文清生得俊,穿件月白色锦袍,说话温文尔雅,还会写一手好字,第一次来绸缎庄买布,就被林掌柜看中,后来常来走动,一来二去,就跟林婉儿对上了眼。
林婉儿换了件粉色袄裙,刚走到客厅门口,就看见苏文清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本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像画里走出来的人。苏文清听见脚步声,抬头看来,立马起身,笑着说:“婉儿,你来了。”
他递过一个锦盒,打开来,里面是两盒胭脂,一盒桃红,一盒杏粉,香气淡雅。“前几日家父托人从江南带来的,想着你定喜欢,就给你送来了。”
林婉儿接过锦盒,脸颊泛红,小声说:“多谢苏公子,又让你破费了。”
“跟我还客气什么?”苏文清看着她,眼神温柔,“再过几日,就是你生辰了,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生辰礼,到时候给你个惊喜。”
林婉儿心里甜滋滋的,低头搅着衣角,没说话。春桃在旁边看着,偷偷笑了——小姐这是真喜欢苏公子,再过些日子,说不定就能定亲了。
果然,没过半个月,苏文清就托媒人来提亲。林掌柜夫妇俩早就满意苏文清,一口答应下来,定在次年正月成亲。
成亲前,苏文清找林掌柜,神色有些为难:“伯父,实不相瞒,家父这次来汴京,没带多少银两,如今要筹备婚礼,还要打点朝中的人,想把家父的官职恢复过来,可银两不够。我想着,先向伯父借五千两银子,等家父官职恢复了,立马就还,还会多给些利息。”
林掌柜愣了一下,五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可他想着,苏文清是御史之子,以后前途无量,女儿嫁过去也能享福,就点了点头:“没问题,我这就去取银子,你放心,婚礼的事,也不用你操心,我都安排好。”
苏文清连忙作揖:“多谢伯父!伯父的恩情,我这辈子都记着,以后定会好好待婉儿,好好孝敬您和伯母。”
林掌柜当天就取了五千两银子,交给苏文清。苏文清接过银子,又说了些贴心话,才离开。
可谁也没想到,成亲前三天,苏文清突然不见了。
那天早上,林掌柜让人去陈留巷请苏文清,商量婚礼的细节,可到了地方,才发现苏文清住的院子里空无一人,家具都搬空了,只有桌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多谢林掌柜的银子,后会无期。”
林掌柜一看,当场就懵了,连忙让人去追,可苏文清早就没了踪影。林婉儿得知消息,直接哭晕过去,醒来后,抱着林掌柜的腿,哭着说:“爹,苏公子是不是有什么事?他不是故意骗我们的,你再找找,再找找他好不好?”
林掌柜看着女儿哭红的眼睛,心里又疼又气,狠狠拍了下桌子:“找!怎么不找!这骗子,伪造身份骗婚骗财,还敢骗到我们林家头上!我这就去开封府告状,就算把汴京翻过来,也要把他抓回来,让他付出代价!”
当天下午,林掌柜就带着纸条,去了开封府。此时的开封府尹,是包拯,刚到任没多久,以断案公正闻名。
包拯坐在公堂上,听林掌柜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又看了看纸条,眉头皱了起来:“你说这苏文清,自称是江南御史苏大人的儿子?”
“是啊!”林掌柜点头,“他还说,他父亲因得罪权贵,来汴京避风头,我还见过他几次‘父亲’,穿着官服,说话也有官威,就信了他的话。”
包拯让人去查,江南有没有姓苏的御史,近期有没有来汴京避风头。没过多久,差人回来禀报:“大人,查过了,江南根本没有姓苏的御史,近期也没有朝中官员来汴京避风头。那所谓的‘苏御史’,恐怕也是假的。”
包拯脸色一沉:“好一个骗子!竟敢伪造身份,骗婚骗财!传朕的命令,在汴京各城门张贴告示,画上苏文清和他‘父亲’的画像,悬赏捉拿,凡是能提供线索的,赏五十两银子;能抓到人的,赏五百两银子!”
告示贴出去后,汴京的百姓都围过来看。有人说这骗子太缺德,骗了人家姑娘的感情,还骗了五千两银子;有人说包拯大人肯定能抓到骗子,让他坐牢;还有人说,见过苏文清,前几日在汴河边的茶馆,跟一个穿粗布衣裳的男人说话,看着不像好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过了十几天,还是没找到苏文清的踪影。林婉儿每天以泪洗面,饭也吃不下,人瘦了一圈。林掌柜急得上火,天天去开封府问消息,每次都失望而归。
这天,林掌柜又去开封府,刚走到门口,就看见一个穿粗布衣裳的男人,正跟差人说话。男人手里拿着一张画像,指着上面的苏文清,说:“差爷,我见过这个人,他不是什么江南公子,他叫王二,是我们老家郓城的,就是个地痞无赖,之前在老家骗了好几户人家的钱,被官府通缉,才跑到汴京来的!”
差人一听,立马把男人带到公堂上。包拯问清男人的身份,他叫李大,是郓城人,跟王二是同乡,之前在老家,就见过王二骗钱,后来王二跑了,他也来汴京谋生,昨天在茶馆看见告示,才认出王二就是苏文清。
“那你知道他现在在哪吗?”包拯问。
李大想了想,说:“前几日,我在城西的破庙里见过他,跟一个叫赵三的男人在一起,那赵三也是我们老家的,跟王二是一伙的,之前也跟着王二骗钱。他们当时在商量,说要把骗来的银子分了,再去洛阳骗一户人家。”
包拯立马下令,让展昭带着一队差人,去城西破庙捉拿王二和赵三。
展昭领命,带着差人直奔城西破庙。破庙很偏,周围长满了杂草,庙门破旧,一推就开。刚走进庙门,就听见里面传来说话声。
“二哥,这五千两银子,我们什么时候分啊?我还想着,分了银子,去娶个媳妇呢!”是赵三的声音。
“急什么?”王二的声音传来,“等过几日,我们去洛阳,骗了张大户家的女儿,拿到银子,再一起分。那张家比林家还有钱,到时候我们就能逍遥快活了!”
展昭使了个眼色,差人们悄悄围过去,猛地冲进庙里。王二和赵三正在分银子,看见差人,吓得魂都飞了,抓起银子就想跑。
“哪里跑!”展昭上前一步,一脚踹倒赵三,差人们立马冲上去,把王二也按在了地上,用绳子绑了起来。
王二挣扎着,大喊:“你们是谁?凭什么抓我?我是江南御史之子苏文清,你们抓了我,我父亲不会放过你们的!”
展昭冷笑一声:“苏文清?你根本不是什么苏公子,你是郓城的地痞王二!骗婚骗财,还敢伪造身份,跟我们回开封府,见包大人去吧!”
王二一听“包大人”,立马没了气势,瘫在地上,不敢再喊了。
差人们押着王二和赵三,回到开封府。包拯升堂,林掌柜和林婉儿也来了。王二刚被押上公堂,林婉儿就冲上去,指着他,哭着说:“苏文清,你为什么要骗我?你说过会好好待我的,你说过会娶我的,你为什么要骗我和我爹?”
王二低着头,不敢看她,支支吾吾地说:“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只是缺钱花。”
“缺钱花?”包拯一拍惊堂木,声音洪亮,“缺钱花就能伪造身份,骗婚骗财?你在郓城,就骗了三户人家,这次来汴京,又骗了林家五千两银子,还想骗到洛阳去,你可知,这是死罪?”
王二吓得“扑通”一声跪下,磕着头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我把银子都交出来,还给林家,求大人饶我一命!”
“饶你一命?”林掌柜上前一步,气得浑身发抖,“你骗了我女儿的感情,毁了她的名声,还骗了我们家五千两银子,现在说饶你一命?要是饶了你,你以后还会去骗别人!”
包拯看着王二,语气坚定:“王二,你伪造身份,骗婚骗财,涉案金额巨大,还屡教不改,本府判你杖责五十,流放三千里,终生不得回汴京!赵三,你协助王二骗财,杖责三十,流放一千里!骗来的银子,全部还给林家!”
“谢大人!谢大人!”林掌柜连忙磕头,林婉儿也擦了擦眼泪,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王二和赵三被押下去行刑,百姓们围在开封府外,看着他们被打得惨叫连连,都拍手称快:“打得好!这骗子就该这么罚!”“包大人公正!”
可事情还没结束。
半个月后,包拯正在处理公务,差人突然来报:“大人,不好了!之前被流放的王二,在路上跑了!押送的差人说,王二买通了看守,趁夜逃跑了,现在不知道去了哪里!”
包拯脸色一沉:“什么?竟然让他跑了!立马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通缉王二,凡是发现他的踪迹,立马上报,绝不能让他再去骗别人!”
差人领命而去。包拯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这王二,竟然这么狡猾,还能买通看守逃跑,看来这次,得好好查查,不能再让他钻了空子。
果然,没过多久,就传来消息,王二跑到了洛阳,又伪造了身份,自称是京城吏部侍郎的侄子,名叫李修远,正在跟洛阳张大户家的女儿议亲,还骗了张大户三千两银子。
张大户得知王二是骗子,也是又气又急,立马去洛阳府告状。洛阳府尹不敢怠慢,立马派人捉拿王二,可王二早就收到消息,带着银子跑了。
消息传到汴京,包拯气得拍了下桌子:“这个王二,真是胆大包天!竟然还敢骗!展昭,你立马带人去洛阳,追查王二的踪迹,一定要把他抓回来!”
展昭领命,带着几个身手好的差人,直奔洛阳。到了洛阳,展昭先去了张大户家,问清了王二的行踪——王二逃跑前,跟一个茶馆的老板说过,要去苏州。
展昭立马带着人,往苏州赶。苏州是江南水乡,人多眼杂,找一个人不容易。展昭让人在苏州各城门张贴告示,又派人在茶馆、客栈打听消息。
这天,展昭在一家客栈里,看见一个穿锦袍的男人,跟王二长得很像,只是留了点胡子,换了件衣服。展昭悄悄跟上去,听见男人跟店小二说话,声音跟王二一模一样。
展昭立马上前,一把抓住男人的手腕:“王二,你跑不掉了!”
男人脸色一变,挣扎着说:“你是谁?我不是王二,我是苏州富商之子,你认错人了!”
“认错人?”展昭冷笑一声,伸手扯掉男人的胡子,露出了王二的真面目,“你以为留了点胡子,换了件衣服,就能骗过我?跟我回汴京,见包大人去吧!”
王二知道自己逃不掉了,瘫在地上,被展昭带回了汴京。
这次,包拯没再手下留情,升堂后,直接判了王二斩立决,定在三日后,在汴河边上行刑,让百姓们都来看看,骗子的下场。
行刑那天,汴河边上挤满了人,有汴京的百姓,也有从洛阳、苏州赶来的人,都是被王二骗过得,或者听说过他事迹的。
王二穿着囚衣,被押到刑场上,脸色惨白,浑身发抖。包拯坐在监斩台上,看着他,大声说:“王二,你伪造身份,骗婚骗财,屡教不改,还敢买通看守逃跑,在各地继续行骗,害了不少百姓,毁了不少姑娘的名声,今日,本府判你斩立决,以儆效尤!”
王二跪在地上,哭着说:“大人饶命!我真的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求大人再给我一次机会!”
可没人理他,百姓们都喊着:“杀了他!杀了这个骗子!”
午时一到,监斩官高声喊:“时辰到!行刑!”
刽子手举起大刀,刀光一闪,王二的头掉在了地上,鲜血溅了一地。百姓们爆发出欢呼声,有人扔出手里的青菜和鸡蛋,砸在王二的尸体上,嘴里骂着“罪有应得”。
林婉儿也来了,她站在人群后面,看着王二的尸体,眼泪掉了下来,却不是伤心,而是解脱。春桃站在她身边,轻轻拍着她的背:“小姐,都过去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人骗你了。”
林婉儿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刑场。阳光洒在她身上,她知道,以后的日子,还要继续过,她会慢慢忘记王二,忘记这段伤心事,找一个真心对自己好的人。
王二死后,包拯下了一道圣旨,在全国范围内整顿户籍,严查伪造身份的人;还下令,各地官府,要是遇到骗婚骗财的案子,一定要严查严办,不能让骗子逍遥法外。
百姓们都很开心,说有包大人在,再也不用担心被骗子骗了。
林掌柜的绸缎庄,生意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林婉儿也慢慢走出了阴影,偶尔会帮着父亲打理生意,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