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2章 她是个变数,她会让皇上失智发狂
    谢清延没想到会这么快,可转念一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马上点头同意。

    带上庄太妃,可以说服荣亲王;带上萧宜,可以说服拓跋清。

    至于宋轻瓷,想到她在回洵州路上,以死逼几个暗卫营救她的做法,谢清延断定她不会向他们低头,决定把她留在洵州城。

    新州,荣亲王府。

    萧允脸色阴沉,看着拓跋清传回的消息。

    他们已经战胜了拓跋淮,把他赶去了北渭西边角落,准备明日一早便起身回新州。

    这是个好消息,萧允却开心不起来,因为宋轻瓷还在谢清延手中。

    夜影前几日营救宋轻瓷受了伤,伤口上还绑着纱布,脸色也是同样的凝重。

    “皇上,谢小将军知道了你在新州,定会将这消息传扬出去,想必不日就会带兵围攻新州。”

    “您看,咱们是否需要出城暂避风头?”

    萧允摇头:“朕若出城,无人组织城内百姓抵抗,届时谢家军攻入城中,定会屠城。”

    他身为一国之君,岂可弃城中百姓不顾,独自逃亡。

    夜影有些担心:“可现在城中精锐都被王爷带去北渭,城中老弱残兵加起来也只有几千,想要抵抗几万谢家军怕是不易。”

    萧允伸手揉了揉眉头,沉吟许久后,吩咐夜影。

    “你安排下去,让人组织城中百姓,准备迎战。”

    新州城有数十万百姓,除去孩童年和老人,也能抽出来几万精壮,只是兵器缺乏,只能用菜刀,锄头,木棍等代替。

    “咱们军队虽少,但只要守城,无须反攻,倒也不是太难。到时交战后,咱们只要能坚持三日,便能等来援军。”

    即便萧澈的军队无法及时赶回,他提前调拨的南边军队,应该也快到了。

    京城,固宁公主府。

    谢清越看到父兄的飞鸽传书,惊得整个人都站了起来,连桌上的热茶洒了都未察觉。

    萧允果真是去了陇西,还在新州荣亲王府暂代了王爷身份。

    她父兄竟想趁此机会,除掉萧允,扶萧澈上位。

    谢清越只觉父兄过于天真。

    萧允这人心机深沉,手狠手辣,曾数次历经生死困局,最终都闯过来了。

    他是有上天护佑的真命天子,怎么可能轻易死在父兄手上。

    她信件尚未看完,就准备写书劝父兄收手。

    可待她看完完整信件,又心下一凛,整个人无力跌坐在椅子上。

    她父兄竟然已经落下了与北渭大皇子勾结的把柄,她哥哥还从萧允手中绑走了宋轻瓷。

    前一项是通敌叛国之罪,后一项则直接触了萧允逆鳞。

    萧允若能逃过此劫,定然不会放过谢家,她也必受波及,毕竟萧允可能在陇西的消息,是她透露出去的。

    谢清越心下一片苦涩。

    她父兄写此封信来,不是为了她安全叮嘱她逃跑,而是让她在京中传扬萧允抛下国事,去陇西寻找宋轻瓷的消息。

    此消息若是传出,萧允想必要被打上昏君的骂名,宋轻瓷也会被看作是红颜祸水,朝局也有可能不稳,被蒙在鼓中的朝臣定也会对他不满。

    这并不是谢清越想要看到的结局。

    现在,她只希望家人平平安安,社会太平无事。

    她捏着信件枯坐了一夜,天亮时分,终于走出了公主府,去了茶楼。

    当日上午,便有一条消息在京城疯传。

    皇上多日未上朝,并非重病卧床,而是偷偷去了陇西,寻找他的心上人宋轻瓷。

    朝臣们听了都倍感愤怒。

    萧允还是太子时,便一再推拒迎娶太子妃;登基后,也迟迟未选秀立妃立后,至今后宫仍空虚。

    他为了一个商户之女,一再推拒各个重臣推荐的世家贵女,现在还为了她扔下国事,简直是儿戏。

    朝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私下议论着这条消息。

    太后听了此事,也异常愤怒。

    萧允称病离京,只让她帮忙稳定朝臣,并未说自己要去哪,要去做什么,她也一向信任他,也未多想。

    现在听闻他又是为了宋轻瓷,做下这等荒唐事,心中异常愤怒。

    自己为了替他隐瞒消息,顶着朝臣们的压力都累病了,他竟为了个女子置国家大事于不顾。

    她心中不忿,宣了几个重臣进宫,商议此事。

    “皇上近日确实不在宫中,哀家需要诸位爱卿与哀家一起想法子,将此事瞒下。”

    丞相听闻,脸色凝重:“此消息现在京城已甚嚣尘上,想要再隐瞒怕是不可能了,除非皇上明日就能上朝。”

    他之前便是称病休养没有上朝,即便现在人真在宫中,也真病了,但只要不露面,也无人会信了。

    太后苦笑一声,面上忧心忡忡。

    萧允人现在陇西,怎么可能赶得回来上朝。

    兵部尚书替萧允说话:“外面都传皇上是为了个女子去陇西,依微臣看其实不然。”

    “现在北渭内乱,连带着陇西局势也不稳,皇上此时去陇西,定是为平乱去的。”

    “微臣听闻,北渭三皇子之前被传毒杀北渭王,被大皇子追杀逃进了陇西,可近日他却带着一支军队打回北渭,现已击败了大皇子军队,正在重整朝局,这里面说不定有皇上的手笔。”

    太后听闻,心下略安,只要萧允不是被女色冲昏了头脑便好。

    丞相摸着下巴上的胡子,低声道:“北渭事了,皇上想来也该回京了。”

    “只是,为皇上的名声着想,决不能让他带着宋轻瓷那女子回京,否则会坐实外面的传言。”

    太后也正担心此事。

    可萧允向来我行我素,不将她说的等方面当回事,她也左右不了他的想法。

    “哀家也不想她跟着皇上回京,”她顿了顿,咬牙道,“最好,她此生都别出现了。”

    丞相和兵部尚书对看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担忧。

    萧允头脑聪明,手段果决,又勤政爱民,还是太子时便展现出了明君之姿,登基半年更是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一改之前先帝在朝时的乌烟瘴气。

    他们都希望萧允能一直这样勤勉,朝局能一直这样稳定。

    可宋轻瓷是个变数,她的存在会让萧允失智发狂,这不是好事。

    “太后若是放心,可将此事交予微臣处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