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6章 被宠的谢婉宁
    琪哥儿献宝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还冒着热气的油纸包。

    “当当当当!这可是京城最有名的‘桂花斋’新出的栗子糕,口感糯叽叽,甜丝丝。”

    “我今儿天不亮就去排队了,排了足足半个时辰才买到的!”

    “就是为了让你能吃到第一口热乎的!”

    欧阳慕曦则不紧不慢地从自己的书袋里,拿出了一只制作精巧的小竹蜻蜓。

    竹片被打磨得光滑无比,上面还用细细的刻刀,雕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小蜻蜓。

    可见是用了心的。

    “这是我昨天晚上自己做的。”

    “你看,只要像这样轻轻一搓,它就能飞得很高很高。”他耐心地给谢婉宁示范着。

    “哇!谢谢舅舅!谢谢慕曦哥哥!”谢婉宁高兴得眉开眼笑,眼睛都弯成了两道可爱的小月牙。

    她接过栗子糕,先是用小鼻子闻了闻香味。

    然后又拿起竹蜻蜓,学着欧阳慕曦的样子搓了搓。

    小手没什么力气,竹蜻蜓只是晃悠悠地飞起了一点点,就掉在了地上。

    但她一点也不气馁,反而觉得有趣极了。

    她把手里的东西暂时交给旁边的侍女。

    然后踮起脚尖,伸出两只小胳膊,搂住两个少年的脖子。

    在他们俩的脸颊上,“吧唧!吧唧!”一人盖上了一个响亮又带着奶香味的印章。

    这一下,可把两个少年给彻底“收服”了。

    琪哥儿被亲得晕乎乎的.

    只觉得脸上被亲过的地方,像是被小羽毛挠了一下,又痒又麻,这感觉一直窜到了心里。

    他挠了挠头,傻笑着问道:“婉宁,今天想不想出去玩?”

    “想!”谢婉宁用力地点头,冲天揪都跟着一晃一晃的。

    “那走!舅舅带你去逛大街!咱们去买最大的糖人,看最好看的杂耍!”琪哥儿豪气干云地说道。

    说着,他就在院子里熟练地蹲了下来,拍了拍自己的肩膀。

    谢婉宁立刻心领神会。

    她手脚并用地爬上了琪哥儿的背,稳稳坐在他的脖子上。

    两只小手还不安分地抓着他的头发当“缰绳”。

    “驾!驾!我的大马快快跑!”她挥舞着手里的小竹蜻蜓,奶声奶气地指挥道。

    “好嘞!你坐稳咯!”琪哥儿哈哈大笑着。

    双手稳稳地将她托起,只觉得肩上这点重量,比他练武耍的大刀还要轻。

    他脚下生风,大步流星地就往外走。

    欧阳慕曦跟在旁边,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宠溺的笑意。

    他自然地从谢婉宁的侍女手里接过那个油纸包,和她刚刚脱下来的小披风,活脱脱一个尽职尽责的哥哥。

    就这样,京城的大街上,时常能看到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

    一个俊朗不凡的少年,脖子上骑着一个粉雕玉琢、神气活现的小女娃。

    旁边还跟着一个气质出尘、如同谪仙般的少年,手里大包小包地提着东西。

    那小女娃坐在高高的“宝座”上,视野开阔,威风凛凛。

    她就像个巡视自己领地的小女王,小手一挥。

    指向东边那个卖糖葫芦的货郎,脆生生地喊一声:“舅舅!我要吃那个红红的、亮晶晶的果子!”

    “好嘞!”琪哥儿立刻就跑过去,买下了最大、最红的一串。

    她一会儿又被西边那个转着五彩风车的小贩吸引,奶声奶气地喊:“哥哥!那个风车会转!转起来像花一样!好漂亮!”

    欧阳慕曦二话不说,就掏出钱袋,把摊位上她喜欢的颜色风车都给她买了下来。

    路上的行人看着这一幕,都忍不住会心一笑,纷纷侧目。

    “哎,你看,那是哪家的公子和姑娘啊?长得可真俊!”

    “是啊是啊,尤其是那个小姑娘,粉雕玉琢的,跟年画上的福娃娃似的!”

    “你们不知道吗?骑着姑娘的那个是安王府的小王爷,旁边那个是咱们大皇子家的皇孙殿下!他们脖子上那个,是安王爷的宝贝外孙女,谢大人的千金!”

    “哎呦!原来是这几位贵人啊!难怪呢!”

    “你看他们多疼那个小郡主,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和淑郡主常常站在府门口等他们回来。

    看着女儿被这两个大小伙子宠得没边,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她来宫里不止一次地在宝妞面前吐槽:“你看看!你看看!我们家婉宁,哪里还有一点女孩子的样子?”

    “天天就知道在外面疯玩,上树比猴子还快,下河摸鱼比小子们还利索!比男孩子还野!以后可怎么办哟!”

    宝妞总是笑着安慰她:“纸鸢姐姐,你放心吧。”

    “我们婉宁这么可爱,性子又好,将来喜欢她的男孩子,能从安王府排到皇宫门口去!你就等着挑花眼吧!”

    话是这么说,但一看着女儿那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模样,和淑郡主的心里,其实比谁都高兴。

    与妹妹的热闹和“不务正业”相比,身为太子的欧阳子承,生活就要“枯燥”得多了。

    他每天的行程,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卯时起,跟着太傅学习经史子集。

    辰时,跟着他母后上朝,学习理政。

    巳时,去武场,跟着父皇顾念仁扎马步,练习基本功。

    午膳后,小憩片刻,下午则是继续批阅奏折,或是与几位内阁大学士,讨论国事。

    这样的生活,别说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就算是一个成年人,都会觉得疲惫和枯燥。

    但欧阳子承,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他似乎天生就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自律和韧性。

    无论功课多么繁重,他都会一丝不苟地完成。

    他就像一块璞玉,在宝妞和顾念仁的精心雕琢下,一点一点地褪去青涩,绽放出令人惊叹的光芒。

    这天下午,宝妞考校完欧阳子承的功课。

    看着儿子那张与顾念仁越发相似的、严肃的小脸,心里忽然泛起了一丝心疼。

    她是不是……对自己儿子太严厉了?

    他毕竟,还只是个六岁的孩子啊。

    “子承,”宝妞放下手中的书卷,柔声问道,“累不累?”

    欧阳子承挺直了小小的身板,摇了摇头,认真地回答:“回母后,儿臣不累。”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