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平并不知道刘青山突然来西北大学干啥……
    不过当他在周家门口看到等候的刘红苕、刘劲草两人时,他就知道刘青山此来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周水波看到两人竟然跑到门口等,顿时就对两人高看一眼。
    他心里暗暗点头,以小窥大,从这件事足以看出刘家的家风很正,刘家人都是懂礼知分寸的。
    “哎呀,你们咋还出来了?走走走,家里坐!”
    刘红苕笑着说:“没事,不累。”
    这又让周水波一阵埋怨。
    等众人重新落座后,孙平直接说道:“青山,你这次来是有事吧?啥事,你说吧!”
    “啥事你都能帮青山办?”周水波插话道。
    孙平点头,淡然说道:“力所能及之事,自然要办!”
    “好,你可记住你这话啊。”
    “怎么?”
    孙平有些好奇的看向刘青山,从周水波这话里,他听出来点弦外之音,似乎刘青山这次来是和他有关?
    刘青山这时笑道:“孙教授,我……”
    “你又不是我学生,叫啥孙教授。”
    “额……那孙叔……”
    “这还差不多,说吧,到底啥事?”
    “我家想搞肉猪养殖,缺一些种猪。”
    种猪???
    孙平顿时就愣了,一脸懵。
    他还以为啥事儿呢,结果是种猪?
    可这事儿……找他干啥?他是搞水利的,又不是搞养殖的,哪有猪?
    看他这样,周水波就知道他没反应过来,就出声笑道:“看来你对文教授很缺乏关心啊……怪不得文教授天天不给你做饭……”
    嘿!
    孙平的脸瞬间就黑了,他怒目而视,“胡扯!她工作忙没时间,啥叫不给我做饭?黄教授,你说是不是?”
    黄文秀嗔怪的看了丈夫一眼,然后对孙平笑道:“你别和他一般见识,他就是故意想惹你生气,你是要真生气了,那不就着了他的道?文教授的工作劲头咱院子里谁不知道?老周,我看你应该和孙教授学习学习,人家都会做饭,你怎么不不会?”
    “???”
    周水波脸上的笑容就凝固了,不是,这回旋镖啊?
    最后咋射到我身上了?
    周水波一脸苦笑,端起杯子喝了口茶,以沉默来应对这个犀利的问题。
    另一边,
    孙平这时却是已经反应过来了,“你是说文华他们系有种猪?就那大白猪?”
    他和文华是夫妻,文华是西北大学畜牧系的教授。
    对于妻子的研究项目,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周水波点头,一脸欣慰,“你还不算太迟钝。”
    “你不迟钝,你连煮碗面条都不会。”孙平反怼。
    周水波:“……”
    孙平心里舒服了很多,他看向刘青山,笑道:“原来你是想要那白猪啊?这事儿简单!你找我算是找对人了,哎不对?青山,我也给你留了地址,为啥你先找到他这里了?”
    这个……
    刘青山就有点为难了。
    这让他怎么说?
    于是,他突然起身走到自己的包旁边,从里面掏出来四本期刊。
    “孙叔,我这趟来的急也没啥准备,这两本《收获》就送给你吧,上面刊登了我两篇小说。”他笑眯眯的说。
    啥?
    收获?小说???
    孙平目瞪口呆,哪还顾得上怪罪刘青山来长安先找的是周水波这件事?
    震惊之余,他飞快就接了过去。
    “你说你还写了小说?《收获》刊登了?”
    “你咋还写小说啊你?写的啥小说?能被《收获》刊登,看来是写的很不错啊,在哪呢?我看看……”
    孙平一边说,一边快速翻开浏览着目录……
    另一边的周水波、黄文秀也是满脸的不可思议,两人面面相觑,然后纷纷伸手去拿那剩下的两本《收获》,一时间,房间里就变得落针可闻,只有刷刷刷的翻书声。
    孙平的手指在目录页上猛地一顿,指腹正好压在《伤痕》的标题上。
    那标题后面,还有个作者——青山。
    他的眼睛瞪得溜圆,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却没能发出声音。
    “这...这真是你写的?”
    他终于挤出一句,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没等刘青山回答,他已经急不可耐地翻到正文页,迫不及待看了起来。
    周水波突然‘啪’的一下在桌上重重一拍,他喜笑颜开冲着刘青山竖起大拇指,“好!好!好小子!你今天来这是给我们放了一个大卫星啊?啊?哈哈哈哈……”
    “我看这第二期的《收获》都把你这篇《伤痕》的下半部放到首页了,看来你这篇小说应该是反响很大,很受读者欢迎啊?”
    “好好好,我就说你是个文学天才,果不其然!”
    “哈哈哈哈……”
    “这两本《收获》我要了啊,青山,你这份礼物我非常喜欢!”
    一直默不作声的黄文秀突然道:“何止是反响很大啊……”
    她突然站起身,杂志‘哗啦’掉在地上。
    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装订好的资料。
    “你们看!”
    她翻开其中一页,“上周省文艺座谈会简报,专门讨论了《伤痕》的创作手法...以及它的故事内核,剧情张力……”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变成喃喃自语:“没想到这也是你写的,今天不知不觉就和作者一起吃饭了...”
    孙平终于从杂志里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盯着刘青山看了半晌,突然大笑起来。
    他笑得很厉害,连眼镜都滑到了鼻尖上。
    “好小子!你真行啊!”
    他一把拍在刘青山肩上,“你这是要当中国的巴尔扎克啊!一边搞养殖,一边搞文学?诗歌小说还样样精通!”
    “哎对了,刚才你不是说写了两篇小说吗?这只有一篇《伤痕》,第二篇呢?”
    “第二篇在后面两期。”
    “哦……好,那下个月我一定买来看看!”
    顿了顿,
    刘青山又笑道:“那到时候孙叔你可以顺便再买一本《延河》。”
    啥???
    孙平一僵,随即瞪大眼睛,“你啥意思?你可别告诉我……《延河》上也有你的作品吧?”
    周水波、黄文秀两人齐齐抬头,目光一起看了过来。
    在三人复杂的目光中,刘青山缓缓点头,“投了两篇。”
    “嘶——”孙平倒吸一口凉气。
    周水波咽了口唾沫,追问道:“两篇啥?不会也是小说吧?”
    “那倒不是,两篇诗歌。”刘青山说。
    “哦……”
    周水波麻木的点了点头,突然有些词穷,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黄文秀看向刘青山的目光中,突然多出了几分光彩,她笑道:“青山,你还没加入咱们西北省作家协会吧?”
    省作协?
    刘青山摇头,“没有。”
    黄文秀又笑道:“我想推荐你加入咱们西北省的作家协会,你看你愿意吗?”
    说着,
    她又担心刘青山不知道这个作家协会是干嘛的从而直接拒绝,她又解释道:“省作协可是咱们西北文学界的核心组织。”
    黄文秀微微前倾身子,眼睛里闪着热切的光,“加入后不仅能参加文学研讨会,还能优先在《延河》等省级刊物发表作品,不过这个你应该不需要,以你的才华,咱们国内的文学期刊随便你挑。只有你挑他们的份,没有他们挑你的份。”
    “关键是这个文学研讨会,你还年轻,多参加一下没坏处……”
    犹豫了一下,黄文秀还是说道:“你可以认识很多人,结识很多朋友,这些对于你以后肯定会有帮助的!”
    孙平突然插话:“黄教授这是惜才啊!”
    他拍了拍膝盖,“听说去年他们作协纳新,光是推荐信就要三位老作家联名,门槛高得很。”
    说着意味深长地看向刘青山,“青山,这可是一个机会,黄教授说的没错,你还年轻!”
    周水波已经恢复了镇定,“青山啊,其实这事你黄姨之前就给我说过。我正说回头写信问问你的想法呢,没想到你这就突然来了。还告诉我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你可能不知道,咱们省作协现在正缺你这样的青年作家,《一代人》《回答》这样的作品,它的影响力,它能产生的深远意义,简直用语言都难以形容!”
    “你这篇《伤痕》我之前也听你黄姨给我说过,这样的作品...”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正是当下文坛需要的破冰之作!”
    刘青山有些感动,黄文秀、孙平话中之意他当然听的出来。
    说白了,就是他现在年轻,正是需要结交朋友,建立人脉的时候,那么这个省作协就很适合他了。
    首先,这个组织的级别很高,其次,这个组织的成员都是精英。
    这个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不是易与之辈,背后都有其底蕴。
    刘青山如果加入到其中,那对他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
    他就很爽快的点了点头,笑道:“我当然愿意,身为西北人,能加入西北的作协那当然好!就是不知道这会不会给黄姨添麻烦?”
    “不麻烦,不麻烦,为协会吸纳优秀人才,这本来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黄文秀连连摆手,然后又起身去了书房一趟。
    等她出来的时候,她手里拿着一份烫金封面的申请表,纸张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看。”
    她笑眯眯的说:“申请表我家里就有,只要填好,下个月理事会就能讨论。”
    刘青山注意到表格抬头上印着‘西北省作家协会’几个遒劲的毛笔字,右下角还盖着朱红色的公章。
    在那朱红色的公章上面,还有个推荐人。
    后面写着:副秘书长黄文秀
    看到这个,刘青山才知道原来黄文秀是西北省作家协会的副秘书长,怪不得她刚才提议让自己加入作协呢。
    “加入后要履行的义务不多。”
    黄文秀继续道,指尖轻轻点着表格上的条款,“每年交一篇作品,参加两次采风。文学研究会,有时间参加,没时间不参加也行,这个看个人,另外权利很实在——”
    她的语速突然加快,“作家津贴每月18元,创作题材不受限制,还能申请去鲁讯文学院进修...”
    “这些可是实打实的好处,怎么样,很不错吧青山?”
    还有津贴?!
    这个真不错!
    虽然一个月才18块钱,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就这18块,都够他们这一群人去国营饭店大吃一顿了。
    至于那个鲁讯文学院进修,这个也不多。
    最起码可以去涨涨见识嘛……
    在前世,像这种地方他一向都是只听过,从来没见过。
    哪个文学爱好者,不想去鲁院看看、走走的?
    “谢谢黄姨!”刘青山笑着说。
    “不用谢,能吸纳你这么优秀的文学天才,我也很开心。来,你在这上面填上你的个人信息再签个字就可以了。”
    “好。”
    刘青山就接过笔,在饭桌上填写了自己加入西北省作协的申请表。
    旁边的刘红苕、刘劲草两人傻傻的看着这一幕,他们虽然不太懂那个西北省作家协会是干啥的,也不知道什么是鲁讯文学院,但挂着西北省的名头,而且还有每个月都给18块钱。
    这让两人都清楚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厉害的单位,能加入进去,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想明白这些后,
    两人转头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浓浓的激动。
    青山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这是好事,大好事啊!
    那以后是不是能说青山是省里大单位的人了?
    这说出去,听着就了不起,就风光!
    等刘青山填好申请表,
    黄文秀就喜滋滋的拿了过去,然后仔细的看了看,“好,等申请通过了,我会让老周写信告诉你的。需要三名作家联名推荐的事情,这个我来解决,你放心好了。对了青山,你明年高考有多大把握?”
    “多大把握不敢说,但我肯定能考上!”
    “好!我就喜欢你这份自信,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如果你需要复习资料啥的,尽管和我说,我想办法给你找一些。”
    “谢谢黄姨,我已经有了,暂时不需要。”
    “那就好,哎呦!菜都凉了,快吃快吃,这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房间里顿时又变的热闹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