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结束,
    连跃进再次进来,引着刘青山离开办公室,矛盾一直送到门口,又勉励了几句,这才放刘青山离去。
    走出礼部那栋庄严的大楼,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连跃进去安排车子,刘青山站在楼前的台阶下,心中还在回味着刚才茅盾先生的谆谆教诲和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就在这时,
    一个穿着军装、大约二十七八岁、面容清瘦、眼神却异常锐利的年轻人,正从楼里快步走出来。
    他步履匆匆,似乎有急事,但在经过刘青山身边时,脚步却不由自主地顿了一下。
    他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在刘青山脸上停留了足足两三秒,带着一种审视、探究,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刘青山被这突兀而专注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正想开口询问。
    那年轻人却像是突然回过神来,脸上迅速恢复平静,甚至带上了一丝歉意,对着刘青山点了点头,声音平淡地说:“不好意思,认错人了。”
    说完,
    不等刘青山回应,他便快步走下台阶迅速走出院子,拉开一辆军绿吉普车车门跳了上去,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吉普车很快发动,然后驶离此地。
    刘青山站在原地,看着那年轻人消失的方向,微微皱了皱眉。
    那眼神……
    不像是单纯的“认错人”。
    那是一种审视的目光,带着职业性的敏锐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意。
    这人是谁?
    为什么用那种眼神看自己?
    总不可能是自己的粉丝吧?!
    如果是粉丝的话,不会是那个反应。
    他心中闪过一丝疑惑,想了一会儿,就很快释然。
    礼部部这种地方,人来人往,形形色色,也许是哪个部门的办事员吧。
    他摇摇头,不再多想。
    连跃进很快将车开了过来,刘青山坐上车,车子平稳地驶离礼部大院,向着燕京大学的方向驶去。
    车窗外的街景飞速倒退。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回放着今天发生的一切:矛盾的勉励和信任,那张写着电话号码的便签纸……
    海外出版……外媒采访……”他心中默念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那就让世界,好好看看我们这一代人的风采吧!”
    红旗轿车驶入燕大校园,停在了宿舍楼下。
    刘青山推开车门,就看到了不远处坐在树下的陈默。
    “陈主任?您怎么在这儿?”
    “哈哈,专程在这里等你,走吧,校领导想见见你。”
    “呃……”
    刘青山只好点头。
    连宿舍都没回,就又跟着陈默去了校领导所在的办公楼。
    去了一看,原来是林副校长找他,李成副校长也在,看到他来,林羡季立刻笑呵呵的招手让他过去坐,李成则是亲自倒了杯茶放到刘青山面前。
    哎呦!
    副校长亲自倒茶,这面子……
    啧啧。
    刘青山赶紧起身道谢,连称不敢。
    “哈哈,不必惶恐,别人当不得,你青山却是当得!受之无愧!”林羡季笑着摆了摆手。
    说了几句客套话后,李成便问起此次礼部之行,刘青山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包括矛盾将办公室电话告诉他,让他有事可以联系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听完之后,
    林羡季和李成两人顿时瞪大眼睛,一脸的惊讶,面面相觑之后,两人纷纷笑了起来。
    “好啊,看样子领导是对你非常满意!”
    “嗯,领导的电话可从来不轻易告诉旁人,青山,好样的,再接再励。采访的事情,你放心去就是,学校这边我刚才已经和你们系主任商量过了,给你放假。介绍信也开好了,总之,让你无后顾之忧!”
    “青山,有什么需要协助的,你尽管开口,我来协调。”
    “这次你到沪上,在外媒面前一定要把咱们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给展现出来,让他们都睁开眼瞧瞧,不要以为咱们现在都还留着辫子穿着褂子……”
    对于两位副校长的交代,
    刘青山自然是爽快答应,并表示一定展现燕大学子、中国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
    朝气蓬勃、自信开放、拥抱未来!!
    ……
    随着刘青山离开校长办公楼,
    《一代人》诗集即将在美丽国出版英文版,并且美丽国的《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还要对刘青山专访的消息,也随之在校园里传开。
    消息像长了翅膀,从中文系开始,迅速飞遍了文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物理系、化学系……
    几乎燕大每一个角落!
    刘青山又一次出名了……
    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食堂,又或者是图书馆,就连操场和未名湖畔,都随处能听到关于这两件事的讨论声音。
    “听说了吗?刘青山的诗要去美丽国出版了!”
    “何止!《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都要采访他!”
    “我的天!这得多大的面子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咱们燕大这回可真是露大脸了!”
    “他要去美丽国出书了!还要上外国大报纸!”
    “真厉害啊!同样是学生,差距怎么这么大……”
    “这才是真正的为国争光啊!”
    ……
    等等等等。
    诸如此类的讨论声音无处不在,所有人都很兴奋,都激动的不能行!
    虽然当事人不是他们,但这件事在他们看来那是与有荣焉,这可是为国争光的好事啊,而且他们还和当事人是同学,这就更能提升荣誉感了。
    于是乎,
    大家开始写信告诉朋友,告诉家人,说他们学校出了个了不得的人,不但写的作品要出版英文版,外国媒体还要采访他。
    叭叭叭……
    刘青山就成了无数人的谈资,存在于无数人的茶余饭后。
    这些纷纷扰扰,
    他并不在乎,他依旧是整天按时上课,课余写稿,他计划着在去沪上之前,要把《达芬奇密码》这本书给写完,然后交给屠岸让他开始出版事宜。
    在刘青山写稿的时候,
    另一边女生宿舍里,于曼妮正在收拾东西,嘴里还哼哼着小曲。
    “曼妮,咋了啊?这么高兴?”室友王芳有些好奇。
    于曼妮将皮箱拉上,转头笑吟吟道:“没事呀。”
    王芳不信,“没事你会这么开心?你照照镜子,那开心劲儿都快溢出来了!”
    于曼妮转头朝镜子看了一眼,之间镜子里的丽人粉面桃花、眉眼弯弯。
    她笑道:“我妈快要过生日了,我高兴。”
    “啊?你妈过生日?”
    “是呀。对了,给你说一声,过两天我得回家一趟。”
    “回家干啥呀?”
    “不是给你说了吗?我妈妈过生日呀!”
    “……”
    王芳顿时瞪大眼睛,一脸不可置信,“曼妮,你回家就是专程给你妈过生日的?”
    “是啊。”
    于曼妮点了点头,一脸的理所当然,还好奇道:“怎么了?”
    “呃……”
    王芳哑口无言。
    来自农村的她,无法想象为了过一个生日,就千里迢迢跑回家的举动……
    不费钱吗?
    来回路费都多少了!
    还要费时间!!
    不就是过一个生日嘛……至于吗?
    王芳在心里默默念叨了两句,却也没说出口,她知道城里人的思想和她们农村人的思想是大不相同的。
    在她看来过生日是一件很普通寻常的事情,甚至过不过都无所谓。
    可于曼妮显然不这么想!
    吐槽归吐槽,但要说心里没有一点羡慕,那是假的。
    王芳心里暗叹:什么时候我也能过一次生日就好了!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