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冀东之前的话已经很明显了,他就是想要实际支持。
    可是李默并没有接招,只是说了一些虚的。
    这让左冀东还有一些县领导,自然心中不满。
    搞了半天,这群家伙就是来镀金的啊。
    这不是添乱吗。
    他们也都是基层干部,最烦的就是一些“指导干部”。
    自己还不一定懂个六,就在这里瞎指挥。
    甚至有些人没有看过李默的履历,反而觉得他不一定了解实际情况,属于站着讲话不腰疼的主。
    会开到这里,显然就没有继续开的必要了。
    左冀东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然后就指定副县长王学贤陪同李默等人,然后就结束了这个会。
    不过左冀东表面功夫做得不错,哪怕心里不快,临走的时候还反复邀请李默共进午餐。
    李默以厅里面有规矩,将其回绝了。
    既然有资金,李默自然不会占县里面的便宜。
    现在这帮人已经看不上自己等人了,这要是再占他们便宜,还指不定给说成什么样子了。
    不过散会之后,葛天珠喊李默去办公室坐坐,他答应了下来。
    进入葛天珠办公室,葛天珠顺手就把门给关上了。
    一般来说,一男一女在办公室,门都不会关严的。
    只不过葛天珠虽然是女同志,但是生来就是男人的性格。
    其次就是,葛天珠关门,说明是对门外之人不信任。
    由此可见,葛天珠在治水县,也是有些郁闷的。
    “李书记,你也看到了,这就是治水县的现状。一大帮子老爷们,张嘴就是要钱,我都替他们丢人。”
    葛天珠作为县长,可是看他们也是很不爽。
    特别是左冀东,葛天珠的态度摆明了就是看不起这位一把手。
    也不怪葛天珠对治水县充满了诸多不满,这里跟常溪县比起来,相差太大。
    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云泥之别。
    哪怕就是常溪县随便一个人放过来,那也是积极进取的典型。
    葛天珠想到这里,不免叹了一口气。
    在常溪县的时候,葛天珠跟不少人都不对付。
    不过大家只是理念不同。
    只要说到地方发展,大家还是意见很统一的。
    可是在治水县这个地方,九个人十一条心。
    现在基本上就是一盘散沙。
    李默闻言,知道葛天珠也堵着一口气。
    如果一直堵着这口气,也是成不了事情的。
    他缓缓说道:“治水的情况就像咱们干旱的土地,不是种子不想发芽,是缺了那场及时雨。县领导班子同志不是没干劲,是太久没见到成效,心里那团火被现实慢慢浇凉了。我这次来,不是来指手画脚的,是想和大家一起找找那场‘及时雨’在哪里。”
    葛天珠一直在常溪县,所以感受不深。
    李默是从老山县出来的,对这样的县是有所了解的。
    李默结合老山县的经历,继续说道:“咱们治水的干部就像山上的花椒树,看着不起眼,可只要温度土壤合适,结出的果子能麻香整个锅。关键是要找到那个合适的生长点。
    咱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责怪树为什么不结果,而是共同改良那片土壤。这一点,葛县长你还是要多点耐心。”
    听到李默这样说,葛天珠突然开口:“老山县经验?”
    葛天珠这个话,让李默也愣了一下。
    他不由想起,自己到常溪县,葛天珠第一次与自己见面,就问自己是不是想要把老山县的经验套用在常溪县身上。
    那个时候的葛天珠,对所谓的老山县经验是不屑的。
    可是这一次她提出老山县经验,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李默笑着问道:“你还纠结这个经验那个经验?”
    葛天珠摇了摇头:“不纠结了,只是有时候想到老山县,心里还是有点说不出的感觉。那时候在常溪县的时候,觉得老山县的崛起完全就是运气好,搞了几个大项目,也没有啥底蕴。
    现在来到治水县,我也当上了县府负责人了,才感觉老山县崛起的不容易。我也打心眼里,希望治水县也能有这个机会。李书记,我确实佩服你,我也愿意听你的。”
    能够让葛天珠说出这么一番话,那是相当不容易。
    李默要的就是这个态度:“我目前有三个小举措,正需要葛县长帮助。针对治水县的情况,我们和县府一起合作。第一个举措就是找亮点,我相信即使在最困难的乡镇,也一定有工作做得相对不错的点。组织班子去发现这些微光,把它们放大。
    第二个举措就是定小目标,将存在的困难,设置成一些几个月就能完成的小目标,例如一条引水管道,引进十几万、几十万规模的小投资,只完成能实现的。第三个就是建立即时激励,落实到每个乡镇,开展进步红旗榜一类活动,对取得进步乡镇进行表扬,评先评优充分考虑……”
    李默制定这三条举措,不仅是县政府能够去做,他也能够去做。
    农业农村厅这边也有资源,调研的过程中,也是要去找那些微光。同时也能力所能及,帮助治水县做一些看得到的贡献。
    至于评先评优,农业农村厅也有资源,到时候以奖励三农工作优秀先进,能够争取一定的名额。
    李默觉得要打开局面,还是要从小事做起。
    积累小胜为大胜。
    “这些也是老山县经验?”
    葛天珠似乎又回到了这个经验里面。
    李默笑着说道:“我没有成熟的老山县经验,或许以后有人能够总结出来。但是我是这么去看的,治水县的落后恰好也是机会,别的地方试过的错,我们不必再试。别人探索成功的路,我们可以直接借鉴。就像种地,他们施过肥的土壤经验,正好为我们所用。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葛县长,你我共勉。”
    葛天珠重重点了点头,她感觉跟李默一番话,自己心结打开了大半。
    不知怎么的,又想起常溪县,整个班子在李默的指挥下前进。那时候虽然大家因为各种原因,斗争不断。
    可是总体来说,李默还是给人一种非常安心的感觉。
    没想到,自己还有与他并肩作战的机会。这也是一种幸运吧。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