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7章 东关救民
    “周贼占了孟津!往这里杀来啦!”

    贩夫卒子、官宦车轿、游走行人、乞丐流民都在往周公庙躲藏。

    侯方雷两人惊愕,这么倒霉?

    确实,只见北边尘土四荡,有大队人马整齐跑来。

    花圃商贾收拾不及花棚,但又舍不得弃置,只能焦急原地打转。

    两人赶忙躲藏于庙西的石碑后,远远观看贼寇队伍。

    逃散人群中,有不少饥饿的流民,跌倒在地。

    贼寇队伍行军极为严整,人人背着双肩布包,扎着被褥,腰扎皮带,挂着水壶及小皮包,肩扛长长的火铳。

    旁边还跟着一队,竟是个女将军带着!

    那女将军下马,把摔倒的妇女和孩童扶起,也不知在宽慰些什么,并从随身挎包中拿出吃的,给予她们。

    那妇女和孩童登时哇哇大哭,又跪下叩头,便跟在队伍中,队伍由打着快板的妇女带领。

    有姑娘从一旁随军的辎重板车上拿下水壶和吃的,塞给队伍中的流民。

    两人见到这一幕,互视难以置信。

    这些贼寇在干什么?收流民?

    随着队伍走近,两人听清了这队伍在唱什么。

    “第二不拿百姓一针线,百姓对我拥护又喜欢……”

    “保民社兵保家为民……”

    路边虽有慌张四逃的百姓,但这队伍仍我行我素,高喊队歌,丝毫不扰民,甚至扶起跪地的老者,又回到军中,向东关大石桥走去。

    有三四个人,看着像军官,带着一哨贼兵,往周公庙而来。

    为首一人正是赵至庚。

    他率团攻克孟津后,依据指令,遂南下洛阳。

    洛阳城内早已大乱,四方城门紧闭,拉起吊桥,卫队及坊甲民壮登上城墙防守,有卫队还拿着佛郎机炮,城墙上的红衣大炮也掀开油布。

    知府张论及同知、推官汤开远、洛阳知县登上城墙,只见贼兵自北而来,顺着西关一路向南,队伍仍紧凑严整,并没有围城的意思。

    周公庙那边大乱,民众都躲在庙里,大门紧闭。

    吕维褀及其子闻听,也登上城墙协防。

    张论等人瞧了半天,见这些贼兵边扶助路边百姓,一路南去。

    “真乃威武之师。”即使是朝廷官员,张论也忍不住赞叹,一旁的官员并不觉得张论在拍周怀民马屁,这亲眼见到,才明白周贼的军队装备精良,纪律严明,歌声中自有一股保家卫民气势,不由得打心底里佩服。

    陛下把王绍禹抓到砍头不冤!

    陈必谦也败的不冤!

    以左良玉这货的军纪,能打赢周贼这些兵才算怪!

    “我猜周怀民必不是来攻城。”吕维褀抚须郑重道,吕维褀每期报纸,不管哪家都必看。无论以他亲至巩县的了解,还是从报纸中的了解,周怀民的所作所为他都极为赏识和赞许,只是立场不同,不说也罢。

    周公庙里有一商贾,正是曹家商行的一名采办掌柜,他携女眷出城赏花,却不想被堵在这里。

    他站在紧闭的门前,大声喝道:“诸位!诸位!听我一言!大家切莫慌乱,这周贼与闯贼不同,其必不会加害我等!”

    一番安抚,庙内百姓稍有安静,有士子喊道:“你若能劝退周贼,我便信你!”

    门外有贼首大喊:“乡亲们!百姓们!我们是巩县保民营!主张保家卫民!为人民服务!如今天下大旱,百姓穷困粮尽,只能流离失所,聚于东关!可当下天气炎热,每日饿死的死尸遍野,久之必有瘟疫!我周会长不忍,要我们来这里接引流民回偃师安置,庙内有流民者,立刻发粮发水,分私田二十亩!并无偿给与房屋及日用器具!若有迟疑,切莫后悔!”

    庙内人群闻听大噪!

    有慌乱逃入的流民,急忙跑到门口,大叫“开门!我要出去!”

    缙绅及城民却怒喝:“不准开门!若是贼寇闯入,如之奈何!”

    人群中厮打起来。

    门外又喊:“既不信任我等,我们退却一里!你们放流民出来,可再闭门,我等向天发誓,绝不攻入!若再不放行,我必炮轰大门!”

    庙内有人爬上大槐树,对下面喊:“贼首真的撤远了!”

    “快放他们出去!别惹恼了贼寇!”

    “你们这些流民,贼寇必是诓骗你等!”门被开了仅容一人的小缝。

    一瘦高个,眼眶凹陷的流民,名叫吴之山,他拉着裹着头布的婆娘及一幼子,拼命往门外挤。

    他喊道:“老子从渑池走过来,已卖了一女,长子也肚胀死了!还有啥骗的!”

    他推着前面的流民,好不容易从门缝中出来,拉着后面的婆娘,婆娘抱着尚在吸着奶的幼子。

    两人往贼队伍中跑去。

    女子突击队员崔守贞,见有一妇女抱着幼儿,忙收了快板,从板车上的铁桶里,盛了一碗糖水端给她喝。

    招呼后面辎重堂随军货夫:“再来一个板车!”

    已满载了一车带着幼儿的妇女。

    货夫拉过来一个板车:“妹子,快上车。”

    崔守贞接过碗,告知:“带了幼儿,路途远,会没劲的,坐车上就行。”

    吴之山婆娘却惊慌,忙拉着吴之山。

    吴之山忙道:“将军,我跟着这板车中不中?”

    崔守贞笑道:“好,你也帮着推车。”

    一番忙乱安置,周公庙内的流民被保民营收罗走。

    不一会,庙前就一片安静,左右再无贼寇。

    还在守着花棚的商贾,原本想着抢了这些花,就等于要他的命,准备殊死搏斗。

    却不料没一个贼看他一眼,都忙着戒备城内,安置流民。

    他从准备死战慢慢变成吃瓜群众,颇为惊奇的看这些贼兵安抚流民、孩童、妇孺、老人,喂了些吃食,随军而去。

    应天院神御花圃和玉楼春苑的花农及东家们,互相惊愕的看了看。

    这叫什么事?怎么还有不抢名贵财货的贼寇?

    庙内骑在树杈上观看的人,正和下面院内躲藏的百姓直播。

    向下嚷道:“还真给她们吃饭了!”

    又嚷道:“让刚那抱着毛孩的妇女坐上了车!”

    又嚷道:“他们走了!”

    “真的走了!开门!”

    百姓蹑手蹑脚,探头探脑的出来,外面除了摆弄花卉的花商,还有俩贼头贼脑躲在石碑后的书生,哪还有一人!

    这俩书生也从碑后走了出来,互视嘀咕几句,竟跟着往东的大石桥而去。

    侯方雷及杜国英俩人,走到大石桥,见贼寇竟用车摆阵,围成一圈。

    圈内是接引东关流民的,按户编组编队,由各队押送。

    侯方雷想到什么,向东门瞧看,只见城门紧闭,城墙上知府及官员正站立远眺。

    他骇然道:“他们真的是在安置流民啊!”

    杜国英激动起来!

    他不是为安置流民而激动,而是看到了随军队伍中,竟有那日路上看到女子装束。

    这队伍中竟还有两人,也穿着此装束!

    “这是制服!”杜国英嚷道!

    “雷兄,你等等我。”在侯方雷不可思议的目光下,这货竟然跑向贼寇中去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