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6章 还有什么是这个男人不会的?
    大年初一,无数人从睡梦中醒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起手机。

    微博的热搜榜单几乎被“春晚”相关的词条屠戮。

    #春晚节目单#

    #主持人状态#

    #唐俊小品太好笑了#

    #林清雪歌曲真好听#

    #徐乐魔术梦幻宝盒#强势占据了榜首,并且热度呈现出断层式的领先。

    点进去,是铺天盖地的讨论与惊叹。

    “我宣布,昨晚春晚最佳节目,徐乐的《梦幻宝盒》!不接受反驳!”

    “楼上的,我反驳,明明是《奇迹之盒》!虽然我也觉得是最佳!”

    “别纠结名字了!重点是,谁能告诉我,徐乐是怎么做到的?!我爸妈到现在还在研究那个盒子!”

    “一个被唱歌耽误的魔术大师?乐神,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昨晚看完徐乐的魔术,我失眠了。脑子里全是那个悬浮的钢笔和凭空出现的盒子。”

    “我本来是等着听徐乐唱歌的,裤子都……咳咳,结果他给我来了个王炸魔术!真香!”

    “谁能想到啊,一个歌王,在春晚的舞台上,不唱歌,跑去变魔术了!而且还变得这么神!”

    “孟春导演:我请你来唱歌的,你却抢了所有魔术师的饭碗?”

    无数的表情包,配着徐乐表演魔术时的截图,在评论区疯狂流传。

    有他手持宝盒,嘴角带着神秘微笑的。

    有他念诵咒语,烟雾升腾的。

    还有钢笔穿透盒盖,女孩目瞪口呆的特写。

    徐乐的粉丝们,更是扬眉吐气。

    “看见没!这就是我们乐神!全能AcE!”

    “乐神真的是惊到我了,谁能想到他会表演魔术而且表演的这么牛逼?”

    “我给乐神跪了,这个男人实在是太恐怖了。”

    “别问,问就是魔法!乐神是霍格沃茨毕业的!”

    “什么霍格沃茨啊?乐神是茅山派毕业的。”

    “乐神是武当山毕业的,学习的是正宗的道法。”

    “乐神不仅是歌王,还是魔术之神。”

    当然,除了惊叹与赞美,质疑与探究的声音也有。

    许多自媒体大V,科普博主,甚至是一些职业魔术师,都纷纷下场,试图分析徐乐魔术的奥秘。

    “关于徐乐春晚魔术《梦幻宝盒》的初步解析……”

    一篇署名为“魔术爱好者老王”的帖子,迅速获得了大量关注。

    “首先,宝盒的消失与重现,大概率是利用了舞台灯光、烟雾以及一些特殊道具的配合。燕尾服本身也可能藏有机关。”

    “至于钢笔穿盒,这个手法在魔术界被称为‘物体穿越’,有很多种实现方式。可能是特制道具盒,也可能是利用了视觉错觉。”

    “最难解释的是最后的‘预言’。凭空猜出纸条上的‘手表’,这个如果不是托儿,那就真的有点东西了。”

    这条分析下面,立刻引来了无数评论。

    “技术流来了!虽然看不懂,但感觉很厉害!”

    “托儿?春晚舞台敢用托儿?那女孩的表情不像是演的啊!”

    “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回放,那个女孩被点到的时候,明显是懵的,不可能是提前安排好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徐乐真的会读心术?”

    “楼上的,建国后不许成精!”

    另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科技博主“硬核拆解哥”也发布了视频。

    视频中,他用三维动画模拟了徐乐魔术的几种可能性。

    “大家看,如果这个盒子底部有一个极薄的暗格,配合磁力装置,钢笔的悬浮和部分‘穿越’是可以解释的。”

    “但那个预言,我目前能想到的合理解释,只有两种:一是使用了某种微型窃听或透视设备,二是那位女士的反应,被徐乐精准的心理洞察捕捉到了。”

    “当然,也不排除徐乐掌握了我们尚未理解的某种技巧。”

    视频的最后,硬核拆解哥摊了摊手。

    “总而言之,徐乐的这个魔术,无论是道具的精巧,手法的娴熟,还是临场表现的从容,都堪称顶级。”

    “他成功地骗过了全国亿万观众,包括我。”

    “这份功力,值得瑞思拜!”

    网络上,关于徐乐魔术的揭秘帖子层出不穷。

    有的说是利用了最新的全息投影技术。

    有的说是运用了高深的心理暗示。

    更离谱的,甚至扯到了量子纠缠和平行宇宙。

    但无论哪种解释,似乎都无法完美还原魔术发生时的那种震撼与不可思议。

    越是揭秘,徐乐的魔术反而显得越发神秘。

    “别猜了,再猜下去,牛顿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我不管!徐乐就是魔法师!不接受任何科学解释!”

    “以前觉得徐乐是歌神,现在发现,他还是个法神!”

    “乐神,求求了,下次春晚还表演魔术好不好?或者你开个魔术巡演也行啊!”

    “太神奇了,乐神真的是让我刮目相看。”

    “还有什么是这个男人不会的?”

    “这个男人太恐怖了。”

    各大视频平台,徐乐魔术表演的片段,播放量早已破亿,弹幕密密麻麻,几乎遮盖了整个屏幕。

    “二刷留名!”

    “三刷打卡!每次看都觉得头皮发麻!”

    “已加入我的春节保留节目单!”

    “太牛逼了。”

    “这是我见过最牛逼的表演。”

    “我要报魔术表演班。”

    徐乐这个名字,在除夕夜之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引爆了整个网络。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会唱歌的音乐才子。

    他还是一个能创造奇迹,带来无限惊喜的“魔术师”。

    这种跨界带来的反差感,以及魔术本身的神秘魅力,让人们对他的讨论热度,超过了春晚的其他任何一个节目,任何一位明星。

    徐乐拿起手机,随意翻看着新闻。

    孟春导演发来的感谢微信,以及几个圈内好友的祝贺信息,他都一一回复了。

    至于网络上那些铺天盖地的讨论,他只是扫了一眼标题,便失去了兴趣。

    魔术的秘密,一旦说破,便索然无味。

    就让他们猜去吧。

    他更期待的,是这些“奇迹”所带来的后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