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投放鼠疫
走进这里的倭国王宫,朱寿觉得,一股小家子气。</br>房屋低矮,还很小。</br>那些宫殿,还没有大明皇宫里的茅房大,这样也敢称之为皇宫,也有脸称之为天皇?</br>倭人太不要脸了。</br>吃的东西,也很小家子气。</br>他们的宴席上,朱寿随便吃了两口,就不想吃了。</br>拿出他们签了的合约,直接确定割地和银矿铜矿的事情,等到一切确定下来,朱寿再到石见地区,以及派兵去把其他矿山,包围起来。</br>那些都是大明的地方,不允许倭人靠近。</br>来到了石见,朱寿按照朱允熥的吩咐,首先带人挖矿。</br>“侯爷,您看!”</br>马上有士兵,挖出了灰白色的银矿石。</br>“来人,看看真假。”</br>朱寿他们不是专业挖矿,或者做金属冶炼的。</br>但是,他们的船队里,带有了专业人士,也是朱允熥从工部安排过去的人,为了确定银矿的真实性,这是很有必要的。</br>那个工部的专业人士,认真看了一会,道:“侯爷,真的是银矿。”</br>他再拿起锄头,挖了石见银山好一会,惊喜道:“这些都是银矿。”</br>确定了矿山是真的,朱寿也兴奋了,道:“去检查其他的矿山。”</br>其他小型银矿,朱允熥授权给他们开挖了。</br>有一部分,已经被倭人开挖过,一部分还没有。</br>除此之外,还有铜矿。</br>全部验证过,是真的。</br>朱寿觉得稳了,再招了招手。</br>之前献计对付那些旧部,让旧部被感染瘟疫的那个亲兵,赶紧过来。</br>这个亲兵一看就明白,朱寿想做什么,道:“侯爷,鼠疫的事情,全部准备好了,按照皇太孙殿下的吩咐,石灰酒精等东西,我们都不缺。”</br>石灰酒精就是用来消毒的。</br>朱寿说道:“马上回石见,不允许任何倭人靠近,封锁石见,同时在码头准备好,万一有任何不妥,我们第一时间上船出海。”</br>“把石灰,先在石见外围铺一层。”</br>“再投放鼠疫。”</br>朱寿眼神一冷,淡淡道:“死士的家里,安排好了吧?”</br>那个亲兵道:“属下办事,请侯爷放心,保证不会让兄弟们家里吃亏。”</br>朱寿点头道:“如果可以活着回来,他们最低千户起步。”</br>他们回了石见后,正式宣布,封锁石见。</br>不允许任何倭人,靠近石见地区方圆十里范围内。</br>再布置洒石灰。</br>除了石灰,还要备好酒精。</br>酒楼里面,连蒸馏酒都做出来了,要制造酒精很容易。</br>等到鼠疫爆发,他们还会每天喷酒精消毒,当然要严禁烟火。</br>当天晚上。</br>一艘有两百多个死士的船,离开了港口码头。</br>他们不会在石见登陆,而是到其他海岸线登陆,再带上很多老鼠,包括死老鼠,往倭国的城池走去。</br>到了地方后,放出这些死老鼠。</br>他们是明人,要在倭国行走,没有任何倭人敢阻拦。</br>悄无声息地把老鼠放出去,他们再回船上等待。</br>船上放着很多药物、食物和干净的水,接下来便是听天由命,如果能活下去,全部是千户,如果死了,抛尸大海,但家里人绝对能得到善待。</br>朱寿的消灭倭国计划,正在进行中。</br>会不会太残忍了?</br>朱寿以前屠城都没少屠,根本不在乎。</br>朱允熥更不在乎,毕竟倭人不是人。</br>——</br>汤和来了。</br>他的身体,其实不算太差,但又确实不怎么好。</br>还是可以承受长途跋涉,再以他的身份地位,哪怕长途跋涉,也有足够的人照顾,可以走得很舒服。</br>来到金陵城外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这座城池,汤和感慨道:“好久没回来了。”</br>“信国公。”</br>便在这时,有人走了过来。</br>汤和年纪大了,有些眼花,看了好一会才认出来是谁,道:“原来是梅殷。”</br>驸马都尉梅殷,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儿。</br>是老朱,最看重的女婿。</br>梅思祖在洪武二十三年,追坐胡惟庸党,全家被杀,但梅殷没有被牵连。</br>在后来朱元璋去世了,还把梅殷留给朱允炆用,辅助朱允炆登基,可惜到了永乐三年,朱棣让锦衣卫把梅殷弄死。</br>锦衣卫上报,是投水自尽。</br>梅殷躬身道:“陛下让我来接您。”</br>汤和笑道:“那么我们这就进宫。”</br>梅殷摇头道:“陛下现在,不在宫里了。”</br>“哦?”</br>汤和很意外,又问:“如今是皇太孙监国,陛下不用管事,不在宫里,在哪里了?”</br>梅殷笑道:“在城外种地,信国公请随我来。”</br>汤和倒是觉得有点意思,堂堂大明皇帝,居然在外面种地?</br>不过想到朱元璋和他的出身,汤和又觉得很正常,应该是要忆苦思甜,反正无所事事,那就来种地吧!</br>汤和坐在马车上,跟随梅殷来到李景隆那边的田地里。</br>“信国公。”</br>李景隆笑着说道:“可算等到你来了。”</br>汤和从马车上下来,笑道:“原来是你小子,你怎么也在这里?”</br>李景隆满脸骄傲地说道:“我来陪陛下种地的。”</br>梅殷:“……”</br>满头黑线。</br>这个纨绔子弟,把拍马屁当成一种骄傲,让他都不知道可以如何吐槽。</br>李景隆又道:“陛下和殿下,在前面等着呢。”</br>汤和忙道:“我这就过去。”</br>不过,走在田垄上,看着地里陌生的作物,他又疑惑地问:“这里种的,都是什么?”</br>李景隆道:“红薯,一种从海外来的东西,产量可高了,如果能种出来,大明再无挨饿的百姓。”</br>汤和惊讶道:“那么厉害!”</br>如果当年他们还有一口饱饭吃,也不会一起推翻元朝了。</br>汤和说道:“若是真的,百姓们得多高兴啊!”</br>李景隆笑道:“还在验证真假,过一段时间就知道了,信国公不妨留下几个月,我们一起看看结果。”</br>汤和道:“我等会就厚着脸皮,找陛下请求多留几个月,哈哈……我们先去见陛下。”</br>他们一起,来到旁边的屋子内。</br>朱元璋和朱允熥爷孙二人,正在屋内泡茶。</br>“陛下,殿下。”</br>汤和刚进来,颤颤巍巍要跪下。</br>朱允熥立马起来,扶住汤和的手,道:“信国公,不用行礼。”</br>朱元璋道:“汤和老哥,我们什么关系,你还行礼?免礼,起来吧。”</br>朱允熥来扶,汤和不敢起来。</br>等到朱元璋开口了,汤和这才慢慢站稳了。